梁的受力分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梁的受力分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箱形截面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因而在现代各种桥梁中得到广泛箱形截面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因而在现代各种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中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采用的箱梁是指薄壁箱型应用。在中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采用的箱梁是指薄壁箱型截面截面的的梁。其主要优点是:梁。其主要优点是:1.1. 截面抗扭刚度大,结构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截面抗扭刚度大,结构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2. 顶板和底板都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能有效地抵抗正负弯矩,并满顶板和底板都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能有效地抵抗正负弯矩,并满足配筋的要求,适应具有正负弯矩的结构,如连续梁、拱桥、刚架桥
2、、足配筋的要求,适应具有正负弯矩的结构,如连续梁、拱桥、刚架桥、斜拉桥等,也更适应于主要承受负弯矩的悬臂梁,斜拉桥等,也更适应于主要承受负弯矩的悬臂梁,T T型刚构等桥型;型刚构等桥型; 3.3. 适应现代化施工方法的要求,如悬臂施工法、顶推法等,这些施工方适应现代化施工方法的要求,如悬臂施工法、顶推法等,这些施工方法要求截面必须具备较厚的底板;法要求截面必须具备较厚的底板; 4.4. 承重结构与传力结构相结合,使各部件共同受力,达到经济效果,承重结构与传力结构相结合,使各部件共同受力,达到经济效果,同时截面效率高,并适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空间布束,更加收到经同时截面效率高,并适合预应力混凝土结
3、构空间布束,更加收到经济效果;济效果; 5.5. 对于宽桥,由于抗扭刚度大,跨中无需设置横隔板就能获得满意的对于宽桥,由于抗扭刚度大,跨中无需设置横隔板就能获得满意的荷载横向分布;荷载横向分布; 6.6. 适合于修建曲线桥,具有较大适应性;适合于修建曲线桥,具有较大适应性; 7.7. 能很好适应布置管线等公共设施。能很好适应布置管线等公共设施。 箱梁截面变形的分解:箱梁截面变形的分解: 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位移,可分成四种基本状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位移,可分成四种基本状 态:纵向弯曲、横向弯曲、扭转及扭转变形(即畸变);态:纵向弯曲、横向弯曲、扭转及扭转变形(即畸变); 因弯扭
4、作用在横截面上将产生纵向正应力和剪应力,因横向因弯扭作用在横截面上将产生纵向正应力和剪应力,因横向 弯曲和扭转变形将在箱梁各板中产生横向弯曲应力与剪应力。弯曲和扭转变形将在箱梁各板中产生横向弯曲应力与剪应力。 箱梁应力汇总及分析:箱梁应力汇总及分析: 纵向正应力,剪应力;横向正应力;纵向正应力,剪应力;横向正应力; 对于混凝土桥梁,恒载占大部分,活载比例较小,因此,对对于混凝土桥梁,恒载占大部分,活载比例较小,因此,对 称荷载引起的应力是计算的重点。称荷载引起的应力是计算的重点。1.1 箱梁截面变形的分解箱梁截面变形的分解 纵向弯曲:纵向弯曲: 对称荷载作用;产生纵向弯曲正应力对称荷载作用;产
5、生纵向弯曲正应力 ,弯曲剪应力,弯曲剪应力 。 横向弯曲:横向弯曲: 局部荷载作用;产生横向正应力局部荷载作用;产生横向正应力 。 扭转:扭转: 反对称荷载的作用下的刚性转动,分为自由扭转与约束扭反对称荷载的作用下的刚性转动,分为自由扭转与约束扭 转;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转;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 ,翘曲正应力,翘曲正应力 ,约束扭转剪应力,约束扭转剪应力 。 扭转变形:扭转变形: 即畸变,反对称荷载的作用下的扭转变形;产生翘曲正应即畸变,反对称荷载的作用下的扭转变形;产生翘曲正应 力力 , 畸变剪应力畸变剪应力 ,横向弯曲应力,横向弯曲应力 。 MMcKWWdWdWdt 1.1.1 纵向弯曲纵向弯
6、曲 纵向弯曲产生竖向变位纵向弯曲产生竖向变位 ,因而在横截面上引起纵向正应力,因而在横截面上引起纵向正应力 及及 剪应力剪应力 ,见图。图中虚线所示应力分布乃按初等梁理论计算,见图。图中虚线所示应力分布乃按初等梁理论计算 所得,这对于肋距不大的箱梁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肋距较大所得,这对于肋距不大的箱梁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肋距较大 的箱形梁,由于翼板中剪力滞后的影响,其应力分布将是不均的箱形梁,由于翼板中剪力滞后的影响,其应力分布将是不均 匀的,即近肋处翼板中产生应力高峰,而远肋板处则产生应力匀的,即近肋处翼板中产生应力高峰,而远肋板处则产生应力 低谷,如图中实线所示应力图。这种现象称为低谷,如
7、图中实线所示应力图。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效剪力滞效 应应”。对于肋距较大的宽箱梁,这种应力高峰可达到相当大比。对于肋距较大的宽箱梁,这种应力高峰可达到相当大比 例,必须引起重视。例,必须引起重视。wMM 1.1.2 横向弯曲横向弯曲 箱形梁承受偏心荷载作用,除了按弯扭杆件进行整体分析外,箱形梁承受偏心荷载作用,除了按弯扭杆件进行整体分析外, 还应考虑局部荷载的影响。车辆荷载作用于顶板,除直接受荷还应考虑局部荷载的影响。车辆荷载作用于顶板,除直接受荷 载部分产生横向弯曲外,由于整个截面形成超静定结构,因而载部分产生横向弯曲外,由于整个截面形成超静定结构,因而 引起其它各部分产生横向弯曲,如下图。
8、引起其它各部分产生横向弯曲,如下图。 箱梁的横向弯曲,可以按下图箱梁的横向弯曲,可以按下图a a)所示计算图式进行计算。图)所示计算图式进行计算。图示单箱梁可作为超静定框架解析各板内的横向弯曲应力示单箱梁可作为超静定框架解析各板内的横向弯曲应力 ,其,其弯矩图如下图弯矩图如下图b b)所示。)所示。c1.1.3 扭转扭转 箱形梁的扭转(这里指刚性扭转,即受扭时箱形的周边不变形)箱形梁的扭转(这里指刚性扭转,即受扭时箱形的周边不变形) 变形主要特征是扭转角变形主要特征是扭转角 。箱形梁受扭时分自由扭转与约束扭。箱形梁受扭时分自由扭转与约束扭 转。所谓自由扭转,即箱形梁受扭时,截面各纤维的纵向变形
9、是转。所谓自由扭转,即箱形梁受扭时,截面各纤维的纵向变形是 自由的,杆件端面虽出现凹凸,但纵向纤维无伸长缩短,自由翘自由的,杆件端面虽出现凹凸,但纵向纤维无伸长缩短,自由翘 曲,因而不产生纵向正应力,只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曲,因而不产生纵向正应力,只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 。K 当箱梁端部有强大横隔板,箱梁受扭时纵向纤维变形不自由,当箱梁端部有强大横隔板,箱梁受扭时纵向纤维变形不自由, 受到拉伸或压缩,截面不能自由翘曲,则为约束扭转。约束扭转受到拉伸或压缩,截面不能自由翘曲,则为约束扭转。约束扭转 在截面上产生翘曲正应力在截面上产生翘曲正应力 和约束扭转剪应力和约束扭转剪应力 。产生约束扭转的。产生
10、约束扭转的 原因有:支承条件的约束,如固端支承约束纵向纤维变形;受扭原因有:支承条件的约束,如固端支承约束纵向纤维变形;受扭 时截面形状及其沿梁纵向的变化,使截面各点纤维变形不协调也时截面形状及其沿梁纵向的变化,使截面各点纤维变形不协调也 将产生约束扭转。如等厚壁的矩形箱梁、变截面梁等,即使不受将产生约束扭转。如等厚壁的矩形箱梁、变截面梁等,即使不受 支承约束,也将产生约束扭转。支承约束,也将产生约束扭转。WW 在箱壁较厚或横隔板较密时,可假定箱梁在扭转时截面周边保在箱壁较厚或横隔板较密时,可假定箱梁在扭转时截面周边保 持不变形,在设计中就不必考虑扭转变形(即畸变)所引起的持不变形,在设计中就
11、不必考虑扭转变形(即畸变)所引起的 应力状态。但在箱壁较薄,横隔板较稀时,截面就不能满足周应力状态。但在箱壁较薄,横隔板较稀时,截面就不能满足周 边不变形的假设,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截面不但扭转而且要边不变形的假设,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截面不但扭转而且要 发生畸变。发生畸变。 扭转变形,即畸变(即受扭时截面周边变形),其主要变形特扭转变形,即畸变(即受扭时截面周边变形),其主要变形特 征是畸变角征是畸变角 。薄壁宽箱的矩形截面受扭变形后,无法保持截。薄壁宽箱的矩形截面受扭变形后,无法保持截 面的投影仍为矩形。畸变产生翘曲正应力面的投影仍为矩形。畸变产生翘曲正应力 和畸变剪力和畸变剪力 , 同时
12、由于畸变而引起箱形截面各板横向弯曲,在板内产生横向同时由于畸变而引起箱形截面各板横向弯曲,在板内产生横向 弯曲应力弯曲应力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dWdWdtdt1.1.4 扭转变形扭转变形 1.2 箱梁应力汇总及分析箱梁应力汇总及分析 一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位移,可分成四种基本状态:纵一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位移,可分成四种基本状态:纵向弯曲、横向弯曲、扭转及扭转变形(即畸变向弯曲、横向弯曲、扭转及扭转变形(即畸变) )。他们引起的应力状态为:。他们引起的应力状态为: 纵向弯曲纵向弯曲-纵向弯曲正应力纵向弯曲正应力 ,弯曲剪应力,弯曲剪应力 横向弯曲横向弯曲-横向正应力横
13、向正应力 扭转扭转-自由扭转剪应力自由扭转剪应力 ,翘曲正应力,翘曲正应力 ,约束扭转剪应力,约束扭转剪应力 扭转变形扭转变形-翘曲正应力翘曲正应力 ,畸变剪应力,畸变剪应力 ,横向弯曲应力,横向弯曲应力 因而,综合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四种基本变形与位移状态引起因而,综合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四种基本变形与位移状态引起的应力状态为:的应力状态为: 在横截面上:在横截面上: 纵向正应力纵向正应力 剪应力剪应力 在纵截面上:在纵截面上: 横向弯曲应力横向弯曲应力 MMcKWWdWdWdtdwwMZ)(dwwkMdtcS)( 弯曲正应力:弯曲正应力: 根据材料力学的一般梁理论可直接求解;根据材料力
14、学的一般梁理论可直接求解; 初等梁理论,顶底板应力均匀分布;初等梁理论,顶底板应力均匀分布; 空间梁理论,顶底板应力不均匀,有剪力滞作用。空间梁理论,顶底板应力不均匀,有剪力滞作用。 弯曲剪应力:弯曲剪应力: 开口截面,由材料力学中一的般梁理论直接求解;开口截面,由材料力学中一的般梁理论直接求解; 闭口截面,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求解闭口截面,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求解。 2.1 弯曲正应力弯曲正应力 箱梁在对称挠曲时,仍认为服从平截面假定原则,梁截箱梁在对称挠曲时,仍认为服从平截面假定原则,梁截 面上某点的应力与距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因此,箱梁的弯曲面上某点的应力与距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因此,箱梁的弯曲
15、 正应力为:正应力为: 应指出,如同应指出,如同T T梁或梁或I I梁一样,箱梁顶、底板中的弯曲正梁一样,箱梁顶、底板中的弯曲正 应力,是通过顶、底板与腹板相接处的受剪面传递的,因而在应力,是通过顶、底板与腹板相接处的受剪面传递的,因而在 顶、底板上的应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一不均匀分布现象由顶、底板上的应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一不均匀分布现象由 剪力滞效应引起。剪力滞效应引起。 XMIMY2.2 弯曲剪应力弯曲剪应力 开口截面:开口截面: 由材料力学中的一般梁理论,可直接得出。由材料力学中的一般梁理论,可直接得出。 闭口单室截面:闭口单室截面: 问题问题-无法确定积分起点;无法确定积分起点;
16、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在平面内为超静定结构,必须通过变形协调在平面内为超静定结构,必须通过变形协调 条件赘余力剪力流条件赘余力剪力流q q方可求解。方可求解。 闭口多室截面:闭口多室截面: 每一室设一个切口,每个切口列一个变形协调方程,联合求解每一室设一个切口,每个切口列一个变形协调方程,联合求解 可得各室剪力流;可得各室剪力流; 2.2.1 开口截面开口截面 一般梁理论中,开口截面弯曲剪应力计算公式为:一般梁理论中,开口截面弯曲剪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式中:b b计算剪应力处的梁宽;计算剪应力处的梁宽; 是由截面的自由表面(剪应力等于零处)积分至所求是由截面的自由表面(剪应力等于零处)积分至
17、所求 剪应力处的面积矩(或静矩)剪应力处的面积矩(或静矩)。XXySXyXbISQydAbIQ0SXydAS02.2.2 闭口单室截面闭口单室截面 图图a a所示箱梁,在截面的任一点切开。假设一未知剪力流所示箱梁,在截面的任一点切开。假设一未知剪力流 ,对,对 已切开的截面可利用式已切开的截面可利用式 计算箱梁截面上各点的剪力流计算箱梁截面上各点的剪力流 。由剪力流。由剪力流 与与 的作用,在截面切的作用,在截面切 开处的相对剪切变形为零,即:开处的相对剪切变形为零,即: (a) (a) 此处此处 是沿截面周边量取的微分长度,是沿截面周边量取的微分长度, 符号符号 表示沿周边积分一圈,表示沿周
18、边积分一圈, 剪应变为:剪应变为: (b) (b) 而剪力流而剪力流 (c) (c) XXySXyXbISQydAbIQ00q0q1qsds0stGqGM10qqq1qds 将式(将式(b b)与式()与式(c c)代入式()代入式(a a),则得:),则得: 而而 代入上式得:代入上式得: 于是,箱梁的弯曲剪应力为:于是,箱梁的弯曲剪应力为: 式中式中 时的超静定剪力流。时的超静定剪力流。 可见,单箱梁的弯曲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开口截面剪应可见,单箱梁的弯曲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开口截面剪应 力计算公式相似,唯静矩计算方法不同。实质上,力计算公式相似,唯静矩计算方法不同。实质上,
19、静矩计算式包含静矩计算式包含 着确定剪应力零点位置的计算,它的物理含义与着确定剪应力零点位置的计算,它的物理含义与 并没有什么区别。并没有什么区别。 010sdstqqxxyISQq00010sxxystdsqdstISQtdstdsSIQqsxsxy01xbxyMStIQqqttq)(1101,110 xyxxbIQqqSS为xbS0 xS 2.2.3 闭口多室截面闭口多室截面 如是单箱多室截面,则应将每个室都切开(如图所示),按每如是单箱多室截面,则应将每个室都切开(如图所示),按每 个箱室分别建立变形协调方程,联立解出各室的超静定未知剪力流个箱室分别建立变形协调方程,联立解出各室的超静定
20、未知剪力流 : 其一般式为:其一般式为: 图示的单箱三室截面,可写出如下方程:图示的单箱三室截面,可写出如下方程: 从联立方程中解出超静定未知剪力从联立方程中解出超静定未知剪力 流流 、 和和 ,则最终剪力流为:,则最终剪力流为: 则:各箱室壁上的弯曲剪应力:则:各箱室壁上的弯曲剪应力: 01,1, 110iiiiiiiiiitdsqtdsqtdsqdstq112, 121010tdsqtdsqdstq222, 13 , 2312020tdsqtdsqtdsqdstq333 , 223030tdsqtdsqdstq3210qqqqq)(13210qqqqttqMiq1q2q3q 基本概念:基本
21、概念: 宽翼缘剪切扭转变形的存在,而使远离梁肋的翼缘不参予承宽翼缘剪切扭转变形的存在,而使远离梁肋的翼缘不参予承弯工作,也即受压翼缘上的压应力随着离梁肋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弯工作,也即受压翼缘上的压应力随着离梁肋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这个现象就称为这个现象就称为“剪力滞后剪力滞后”,简称剪力滞效应;,简称剪力滞效应; 剪力滞效应与截面纵桥向位置、荷载形式、支承条件、横桥剪力滞效应与截面纵桥向位置、荷载形式、支承条件、横桥向宽度、截面形状都有关系。向宽度、截面形状都有关系。 矩形箱梁剪力滞解析:矩形箱梁剪力滞解析: 引入梁的竖向挠度与纵向位移两个广义位移,应用最小势能引入梁的竖向挠度与纵向位移两个广义
22、位移,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分析箱梁的挠曲,得到剪力效应的基本微分方程,可求得结原理分析箱梁的挠曲,得到剪力效应的基本微分方程,可求得结构的剪力滞效应;构的剪力滞效应; 引入剪力滞效应系数引入剪力滞效应系数来描述箱梁剪力滞效应。来描述箱梁剪力滞效应。 剪力滞的分析与讨论:剪力滞的分析与讨论: 有横向效应、纵向效应;有横向效应、纵向效应; 当结构约束条件与荷载形式确定以后,剪力滞效应随箱梁的当结构约束条件与荷载形式确定以后,剪力滞效应随箱梁的跨宽比和惯矩比变化跨宽比和惯矩比变化 3.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如下页图所示,如下页图所示,T T梁受弯曲时,在翼缘的纵向边缘上(在梁肋切开处)梁受弯曲时,在翼缘
23、的纵向边缘上(在梁肋切开处) 存在着板平面内的横向力和剪力流;翼缘在横向力与偏心的边缘剪力存在着板平面内的横向力和剪力流;翼缘在横向力与偏心的边缘剪力 流作用下,将产生剪切扭转变形,再也不可能与梁肋一样服从平面理流作用下,将产生剪切扭转变形,再也不可能与梁肋一样服从平面理 论的假定。剪切扭转变形随翼缘在平面内的形状与沿纵向边缘剪力流论的假定。剪切扭转变形随翼缘在平面内的形状与沿纵向边缘剪力流 的分布有关。一般已知,狭窄翼缘的剪切扭转变形不大,其受力性能的分布有关。一般已知,狭窄翼缘的剪切扭转变形不大,其受力性能 接近于简单梁理论的假定,而宽翼缘因这部分变形的存在,而使远离接近于简单梁理论的假定
24、,而宽翼缘因这部分变形的存在,而使远离 梁肋的翼缘不参予承弯工作,也即受压翼缘上的压应力随着离梁肋的梁肋的翼缘不参予承弯工作,也即受压翼缘上的压应力随着离梁肋的 距离增加而减小,这个现象就称为距离增加而减小,这个现象就称为“剪力滞后剪力滞后”,简称剪力滞效应。,简称剪力滞效应。 为了使简单梁理论(即平面假定)能用于为了使简单梁理论(即平面假定)能用于T T梁的分析(包括梁的分析(包括I I梁),一梁),一 般采取般采取“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的方法处理。我国公路桥梁规范中规定的方法处理。我国公路桥梁规范中规定 为为 或或 或或 ,取最小值,式中,取最小值,式中L L为简支梁计算跨径
25、,为简支梁计算跨径, 为肋宽,为肋宽, 为加腋长度,为加腋长度, 为主梁间距,为主梁间距, 为翼板厚度(不计承托)。为翼板厚度(不计承托)。 cbtp2123/Lbpbcbt 箱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弯曲也同样存在这种剪力滞现箱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弯曲也同样存在这种剪力滞现象。特别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所采用的宽箱梁象。特别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所采用的宽箱梁(腹板间距较大的单箱单室的箱梁)。剪力滞效应较为明(腹板间距较大的单箱单室的箱梁)。剪力滞效应较为明显。这种现象也是由于箱梁上下翼板的剪切扭转变形使翼显。这种现象也是由于箱梁上下翼板的剪切扭转变形使翼板远离箱肋板处的纵向位移滞后于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