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的命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理高考的命题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高考 命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 物理高考的知识能力目标物理高考的知识能力目标 物理试卷的结构物理试卷的结构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考试的能力要求考试的能力要求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答卷方式 题型题型 试题难度试题难度 命题说明命题说明 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指导思想 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内容范围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结构和题型 内容比例内容比例 试题难度试题难度 题型示例题型示例物理高考的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
2、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的表达形式( (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
3、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提出解决
4、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像进行表达、分析。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能独立地完成表2 2、表、表3 3知识内容表知识内容表”中所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
5、验现象,会记录、处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单的设计性实验。注意 上述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上述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
6、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物理高考的知识要求物理高考的知识内容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 物理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物理2: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模块模块3-1:电场,电路,磁场:电场,电路,磁场 模块模块3-2:电
7、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 模块模块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模块模块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相对论 模块模块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 模块模块2-2:力与机械,热与热机:力与机械,热与热机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表3中用字母中用字母、标出。标出。、的含义如下:的含义如下: . 对所列
8、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了解”和和“认识认识” 相当。相当。 .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标准中的“理解理解”和和“应用应用” 相当。相当。 对知识内容的要求高中物理知识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
9、动中的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力分析,牛顿定律的应用;物体受力分析,牛顿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 V图,图,P-T图;图; 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 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路端电压; 安培力,左手定则;安培
10、力,左手定则; 洛仑兹力,右手定则;洛仑兹力,右手定则;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与临界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与临界角;角; 透镜,透镜成像规律。透镜,透镜成像规律。对重点知识的命题取向1.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2.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3.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4.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5.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6.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
11、和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和灵活性灵活性1、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2、物体做简谐振动物体做简谐振动, 每当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时每当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时, 保持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有不变的物理量有(A) 速度速度(B) 加速度加速度 (C) 动量动量(D) 动能动能考查要点:考查要点:要求通过简谐振动的实际过程,弄清要求通过简谐振动的实际过程,弄清物体到达同一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然物体到达同一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然后对选项作出判断。后对选项作出判断。7、将电阻、将电阻R先连接在先连接在120V的直流电源上的直流电源上, 在一定在一定时间内电阻所消耗的功为时间内电阻所消
12、耗的功为W, 如将该电阻连接在如将该电阻连接在某一正弦交流电源上某一正弦交流电源上. 在相同时间内若该电阻消在相同时间内若该电阻消耗的功为耗的功为W/4, 则交流电源电压的峰值为则交流电源电压的峰值为:(A) 30 V (B) 42 V(C) 60 V(D) 85 V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要求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明要求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明确电阻接在交流电路中时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确电阻接在交流电路中时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值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及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9、下图中的坐标原
13、点、下图中的坐标原点o都表示一半径为都表示一半径为R的带正电的实心金属球的球心位的带正电的实心金属球的球心位置置; 纵坐标表示带电球产生的电场的场强或电势的大小纵坐标表示带电球产生的电场的场强或电势的大小, 电势的零点取电势的零点取在无限远处在无限远处; 横坐标横坐标r表示离开球心的距离表示离开球心的距离; 坐标平面上的曲线表示该坐标平面上的曲线表示该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或电势大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或电势大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则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场强图表示场强, 图表示电势图表示电势(B) 图表示场强图表示场强, 图表示电势图表
14、示电势(C) 图表示场强图表示场强, 图表示电势图表示电势(D)图表示场强图表示场强, 图表示电势图表示电势考查要点:考查要点:知道达到静知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电平衡时导体球内部场体球内部场强为零,由强为零,由电势差的定电势差的定义判断导体义判断导体球内部各点球内部各点的电势都相的电势都相等且等于导等且等于导体球表面上体球表面上的电势。的电势。10、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 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是一容器的底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 用细绳用细绳通过测力计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将
15、活塞提着. 容器中盛水容器中盛水. 开开始时始时, 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面上(如图如图), 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慢地下移. 在这一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 测力计的读数测力计的读数(A)先变小先变小, 然后保持不变然后保持不变(B)一直保持不变一直保持不变(C)先变大先变大, 然后变小然后变小(D)先变小先变小, 然后变大然后变大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过程的想像,要求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过程的想像,要求学生认识到生认识到液体作用于活塞上的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16、,液体作用于活塞上的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当上管中仍有液体时,上下管相连接处的水平管壁对液体有压力。当上管中仍有液体时,上下管相连接处的水平管壁对液体有压力。1212、在图示电路中、在图示电路中, , 电池电池的电动势为的电动势为, , 内阻为内阻为r r, , 接在电池两端的电阻为接在电池两端的电阻为R R。各量都用国际单位表示,各量都用国际单位表示,将电量为将电量为q q的正电荷由的正电荷由A A点点沿路径沿路径ARBARB移到移到B B点,电场点,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力做的功等于 。而将此正电荷由而将此正电荷由A A点沿电池点沿电池的内电路移动到的内电路移动到B B点点, , 电
17、场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力做的功等于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理解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理解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电路上关。电路上A A、B B两点间的两点间的电势差是一定的,把一定电势差是一定的,把一定量的电荷经任意路径从量的电荷经任意路径从A A点移动到点移动到B B点,电场力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相同。做的功相同。2、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13. 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 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 平板与地面间的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距离为H1,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现将一质量为现将一质量为m的的物块轻轻放在平板中心物块轻轻放在平板中心,让它从静止开让它
18、从静止开始往下运动始往下运动, 直至物块速度为零直至物块速度为零, 此时此时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2. 若取无变形若取无变形时为弹簧弹性势能的零点时为弹簧弹性势能的零点, 则此时弹簧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弹性势能Ep = .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形变的弹簧有弹性势能,回答这道题时没有必要了解形变的弹簧有弹性势能,回答这道题时没有必要了解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能量守恒与转换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能量守恒与转换的规律就可求出弹性势能的大小。规律就可求出弹性势能的大小。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演示光电效应现象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演示光电效应现象,
19、 当用某种频率的光当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照射到光电管上时, 电流表电流表G的读数为的读数为i. 若改用更高频率若改用更高频率的光照射的光照射, 此时此时(A) 将电池将电池E的极性反转的极性反转, 则光电管中没有光电子产生则光电管中没有光电子产生.(B) 将电键将电键k断开断开, 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C) 将变阻器的触点将变阻器的触点c向向b端移动端移动, 光电子到达正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光电子到达正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D) 只要电源的电动势足够大只要电源的电动势足够大, 将变阻器的触点将变阻器的触点c向向a端移动端移动, 电流表电流表G的读数必将变大的读数必将
20、变大.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对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对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的了解,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因的了解,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的掌握。的掌握。19.质量为质量为m1 = 0.10kg和和m2 = 0.20kg两个弹性小球,用轻绳两个弹性小球,用轻绳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v0 = 0.10ms-1沿光滑水平面做直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后来绳子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在原直线运动。后来绳子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在原直线上运动,经时间线上运动,经时间t = 5.0s后两球相距后两球相距s = 4.5m。求当两。求当两球捆在一起时的弹性势能。球捆在一起时
21、的弹性势能。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主要考查对基本定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分析推理能主要考查对基本定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够力,能够由距离求得相对速度,并根据能量守恒和动由距离求得相对速度,并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求弹性势能。量守恒求弹性势能。3、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11、要使一个中性锂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锂原子、要使一个中性锂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锂原子所需的能量是所需的能量是5.39 eV, 要使一个中性氟原子结合要使一个中性氟原子结合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是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是3.51 eV . 则将一个电子从锂原子转移到氟原子所须提则将一个电子
22、从锂原子转移到氟原子所须提供的能量为供的能量为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了解能量关系在电离能和结合能上的应用。了解能量关系在电离能和结合能上的应用。17、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12m处沿水平方向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 发球高度为发球高度为2.4m, 网的高度为网的高度为0.9m.若网球在网上若网球在网上0.1m处越过处越过, 求网球的初速度。求网球的初速度。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 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取取g=10ms-2 , 不考虑空气阻力。不考虑空气阻力。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运动学知识的应用。运动学知识
23、的应用。18. 激光器是一个特殊的光源激光器是一个特殊的光源, 它发出的光便是激光它发出的光便是激光. 红宝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的闪光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的闪光, 每道每道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 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 发射功率发射功率为为1.01010W, 所发射的每个光脉冲持续的时间所发射的每个光脉冲持续的时间t为为1.010-11s, 波长为波长为693.4nm, 问每列光脉冲的长度问每列光脉冲的长度l是多是多少少? 其中含有的光子数其中含有的光子数n是多少是多少?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一次闪光即一个连续的脉冲,脉冲
24、的持续时间就是光源一次闪光即一个连续的脉冲,脉冲的持续时间就是光源发出这一闪光的时间,发射功率与发光时间相乘,即发出这一闪光的时间,发射功率与发光时间相乘,即为所发出的闪光具有的能量,这能量也可看作是所有为所发出的闪光具有的能量,这能量也可看作是所有光子能量之和。光子能量之和。4、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14. 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 得其长度为得其长度为1.63812cm. 如果用最小刻度为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的米尺来测量, 则其则其长度应读为长度应读为 cm, 如果用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分度的卡尺来测量, 则其则其长度应读
25、为长度应读为 cm, 如果用千分尺如果用千分尺(螺旋测微计螺旋测微计)来测量来测量, 则其长度应读为则其长度应读为 cm.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要求知道仪器的精度和相应读数的有效数字。要求知道仪器的精度和相应读数的有效数字。15. 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所用所用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每每4个点之间的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 记为记为T。在一次测量中,(用。在一次测量中,(用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4点、第点、第7点、第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