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一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理化学第一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化学 第一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化学热力学的定义化学热力学的定义v热力学(热力学(thermodynamicsthermodynamics)的概念:)的概念: 研究研究热功及其转换规律热功及其转换规律的科学即为热力学。的科学即为热力学。v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chemical thermodynamicschemical thermodynamics) : 把把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用来研究用来研究化学现象以化学现象以及和化学有关的物理现象及和化学有关的物理现象,就形成了,就形成了化学热化学热力学力学。热力学的发展热力学的发展 v一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历史 平衡态平衡态( (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热力学热力学 线性
2、非平衡线性非平衡( (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热力学 非线性非平衡态非线性非平衡态( (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热力学。 在生命体内进行的大部分代谢过程都是远离平衡的不可逆过程,生在生命体内进行的大部分代谢过程都是远离平衡的不可逆过程,生命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系统,对远离平衡系统行为的研究应属于命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系统,对远离平衡系统行为的研究应属于非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范畴。非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范畴。 当体系远离平衡,其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中又包括适当的非线性步骤当体系远离平衡,其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中又包括适当的非线性步骤时,体系就有可能失去稳定性而发展到一个新的时,体系就有
3、可能失去稳定性而发展到一个新的时空有序状态。时空有序状态。热力学的基础热力学的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现象中的能量化学现象中的能量守衡定律。主要解守衡定律。主要解决化学变化中的热决化学变化中的热效应问题。确定了效应问题。确定了热力学能(热力学能(U)函)函数,导出了焓(数,导出了焓(H)函数。函数。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确确定了化学及物理定了化学及物理变化的可能性、方变化的可能性、方向性及进行的限度向性及进行的限度问题。确定了熵问题。确定了熵(S)函数,提出)函数,提出了熵判据。了熵判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提出了熵的求算提出了熵的求算原则。原则。三大定律
4、的发现:三大定律的发现:定义了两个函数(定义了两个函数(Helmholze free energy and Gibbs free energy)热力学方法的特点热力学方法的特点v研究宏观体系研究宏观体系 只要知道体系的宏观性质,确定体系的始态与终只要知道体系的宏观性质,确定体系的始态与终 态,就可以根据热力学数据对体系的能量变化进态,就可以根据热力学数据对体系的能量变化进 行计算;行计算;v不研究微观结构,不研究体系的变化速率、过程不研究微观结构,不研究体系的变化速率、过程 机理以及个别质点的行为。机理以及个别质点的行为。只重结果,只重结果,不管过程不管过程v一、一、 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环境(
5、system and surrounding) 二、二、 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性质 ( property of system ) 三、三、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 (state function ) 四、四、 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平衡态(thermodynamic) 五、五、 过程与途径过程与途径 ( path and process ) 第一节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概念v系统:所研究的对象;系统:所研究的对象;v环境:与系统有关的其余部分。环境:与系统有关的其余部分。系统系统+环境环境 孤立系统孤立系统一、一、 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环境能量交换与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与物质交换能量交换能量交换没有交换
6、没有交换敞开系统敞开系统(open system)封闭系统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孤立系统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人为的抽象人为的抽象 开放系统开放系统vaporairH2O一、一、 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环境问题:这是哪一种类型的系统?问题:这是哪一种类型的系统? 封闭系统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孤立系统以水为研究对象以水为研究对象 以水和水蒸气为以水和水蒸气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以水、水蒸气、空气为研究对象以水、水蒸气、空气为研究对象二、二、 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性质v状态性质:用以确定系统状态的各种宏观物理量,状态性质:用以确定系统状态的各种宏观物理量, T T、p p、V
7、V、m m、C C、n n;v广度性质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extensive properties):与系统的物质:与系统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简单加和性;的量成正比,具有简单加和性;v强度性质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ies)(intensive properties):与系统的物质:与系统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存在简单加和性;的量无关,不存在简单加和性; 强度性质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V、m、nT、p 、 C、 =m/V Vmol=V/n三、三、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v状态状态(state):系统里一切性质(包括物
8、理、化学系统里一切性质(包括物理、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性质)的综合表现。v系统性质确定,系统就具有一定的状态。系统的系统性质确定,系统就具有一定的状态。系统的某个性质发生了变化,某个性质发生了变化, 就是系统的状态发生了就是系统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v例:例: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 p、V、T、n可决定其状态;可决定其状态; pV = nRT三、三、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v状态函数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state function):系统里描述系统状:系统里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性质态的宏观性质;(;(又叫做热力学函数、状态性质又叫做热力学函数、状态性质或热力学性或热力学性质)
9、;质);v例如理想气体的例如理想气体的p p、V V、T T、n n都可称为状态函数;都可称为状态函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服从函数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服从函数关系: V= f(n、T、p); p= f(n、T、V);T= f(n、p、V).三、三、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v状态函数的特性:状态函数的特性: 在数学上具有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全微分的性质,并且可积分;的性质,并且可积分; 只跟初始状态与末状态有关,与经历了什么只跟初始状态与末状态有关,与经历了什么过过程无关程无关; 状态函数有特征状态函数有特征 状态一定值一定状态一定值一定 殊途同归变化等殊途同归变化等 周而复始变化零周而复始变化零n p1
10、 V1T1 n p1 VT2 n p2 V2 T2 P V v体系的同一状态能否具有不同的体积?体系的同一状态能否具有不同的体积?v体系的不同状态能否具有相同的体积?体系的不同状态能否具有相同的体积?v体系的状态改变了,是否其所有的状态性质都要发生变体系的状态改变了,是否其所有的状态性质都要发生变化?化?v体系的某一个状态函数改变了,是否其状态必定发生变体系的某一个状态函数改变了,是否其状态必定发生变化?化?问题:问题:v1 1 力学平衡(力学平衡(mechanical eauilibriummechanical eauilibrium) 界面不发生移动界面不发生移动v2 2 热平衡(热平衡(
11、thermal equilibriumthermal equilibrium) 温度相等,没有热量传递温度相等,没有热量传递v3 3 物质平衡(物质平衡(material equilibriummaterial equilibrium) 没有物质传递、没有化学反应、没有相变没有物质传递、没有化学反应、没有相变化化 - -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四、四、 热力学平衡状态热力学平衡状态五、过程与途径(五、过程与途径(process and path) process: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经过(系统状态所发生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经过(系统状态所发生 的一切变化)。的一切变化)。 path: 完成某一
12、过程的具体步骤或具体路线。完成某一过程的具体步骤或具体路线。常见的变化过程常见的变化过程(1)等温过程()等温过程(isothermal process) T系系= T环环(2)等压过程()等压过程(isobaric process) p p系系 = p= p环环(3)等容过程()等容过程(isochoric process) V不变不变(4)绝热过程()绝热过程(adiabatic process) 在变化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不发生热的传递。在变化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不发生热的传递。(5)循环过程()循环过程(cyclic process) v一、一、 热与功热与功 ( heat and wor
13、k )v二、二、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thermodynamic energy)v三、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 first low of hermodynamics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一、 热热与功与功v能量交换的两种形式:热、功。能量交换的两种形式:热、功。v热热(heat)(heat):因系统与环境有温度差引起的:因系统与环境有温度差引起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为热;为热; 没有热量传递没有热量传递 无温差无温差v显热显热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中,仅有温度的变仅有温度的变化;化;v 使一定量的均相物质在使一定量的均相物质在无相变、无化学变化无相
14、变、无化学变化的条的条件下温度改变件下温度改变1K1K所需的热叫热容(所需的热叫热容(C),热容的单),热容的单位常以位常以 kJ.KkJ.K-1-1或或J.KJ.K-1-1表示。表示。?21TTCdTQ一、一、 热热与功与功v潜热潜热 热交换时系统发生了热交换时系统发生了相变化或化学相变化或化学变化变化,但变化过程,但变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保持不变; v + + 系统吸热系统吸热 - - 系统放热系统放热Q收入为正,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支出为负一、一、 热与热与功功v功功(work)(work):除热以外,其它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除热以外,其它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 叫做功;叫做功; 体积功、非
15、体积功(电功、表面功)体积功、非体积功(电功、表面功) 环境对系统做功环境对系统做功 系统对环境做功系统对环境做功W+-收入为正,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支出为负请比较:请比较:-10 J的功与的功与8J的功谁大?的功谁大?根据物理学上对功的定义根据物理学上对功的定义 功功= =力力位移位移 W= -FdL = -pexSdL = -pexdV dLgasSpexS21WVexVp dV一、一、 热与热与功功v过程过程(process)(process):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经过;(系: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经过;(系统状态所发生的所有变化)统状态所发生的所有变化)v途径途径(path):(path):完成某
16、一过程的具体步骤或具体路完成某一过程的具体步骤或具体路线;线;n p1 V1T1 n p1 V2 T n p2 V2 T1 abc过程与途径(第一节五)过程与途径(第一节五)过程与途径过程与途径( (第一节五)第一节五) v热力学常有的过程有:热力学常有的过程有:恒温过程恒温过程恒压过程恒压过程恒容过程恒容过程绝热过程绝热过程循环过程循环过程T1=T2=Tep1=p2=peV1=V2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系统从一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变化又系统从一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回到终状态回到终状态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p2=pen p1 V1T1 n p2 V2 T2 向真空膨胀
17、(自由膨胀)向真空膨胀(自由膨胀) pe=0 W=0-p (V2-V1)0-pe (V2-V1)21WVexVp dV可逆可逆W=-nRTln(V2/V1)二、热力学能(内能)二、热力学能(内能)v热力学能热力学能U(thermodynamic energy)(thermodynamic energy)构成系构成系统所有微粒子的位能与动能的总和统所有微粒子的位能与动能的总和,不包括,不包括系统的宏观动能和位能,它包括系统内部系统的宏观动能和位能,它包括系统内部 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 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原子中电子的能量 原子
18、核的能量原子核的能量 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原子间相互作用能二、二、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v热力学能的特点:热力学能的特点:v(1)(1)热力学能是体系自身的性质,是热力学能是体系自身的性质,是广度广度性质;性质; v(2)(2)热力学能是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状态函数。 U = f(n、T、p)= f(n、T、V)v 封闭体系,微小的热力学能变化封闭体系,微小的热力学能变化 dVVUdTTUdUTV)()(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三、热力学第一定律v1 1 能量守恒定律文字表述能量守恒定律文字表述 (1 1)能量即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能量即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变成另外一种形式
19、,能量的总和只会从一种形式变成另外一种形式,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2 2)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成;)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成; 关于第一类永动机的设想关于第一类永动机的设想 (3 3)孤立体系不论发生什么变化,体系总能孤立体系不论发生什么变化,体系总能量不变。量不变。三、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v对对封闭系统封闭系统,系统由状态,系统由状态1 状态状态2, 从环境吸收热量从环境吸收热量Q,同时环境对系统做功同时环境对系统做功W,则系统则系统 的热力学能变化为的热力学能变化为U = U2 - U1 = Q+Wv微小变化微小变化 dU = Q +Wv孤立孤立系统系统
20、:Q=0,W=0,则则U=0对一切无明显质能转变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都适对一切无明显质能转变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都适用。用。对于对于开放系统开放系统上式不能适用;上式不能适用; 例题例题v例例1 设有一电炉丝浸于水中,接上电源,通过设有一电炉丝浸于水中,接上电源,通过 电流一段时间。如果按照下列几种情况作为系电流一段时间。如果按照下列几种情况作为系 统,试问统,试问U、Q、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为正为负还是为零?v(1)以电炉丝为系统;)以电炉丝为系统;v(2)以电炉丝和水为系统;)以电炉丝和水为系统;v(3)以电炉丝、水、电源及其他一切有影响的)以电炉丝、水、电源及其他一切有影响的部分为系统。
21、部分为系统。绝热绝热水水+ 、-、 + 、0、 +0 、0、 0例题v例例2 试问体系试问体系U、Q、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1)将隔板抽去以后,以空气为体系;)将隔板抽去以后,以空气为体系; (2)如右方小室亦有空气,不过压力较左方小,)如右方小室亦有空气,不过压力较左方小,将隔板抽去以后,以所有的空气为体系;将隔板抽去以后,以所有的空气为体系;v解答:解答: U、Q、W均为零均为零空气空气真空真空绝热绝热第三节第三节 热与过程热与过程v一、一、 恒恒容热容热QV与热力学能与热力学能Uv 不做其他功的体系发生变化不做其他功的体系发生变化 dUQ +W = Q pedV 定容
22、过程定容过程 dV = 0,则则dU Qv或或 U Qv 定容不做其他功的过程定容不做其他功的过程,体系吸收的或放出的体系吸收的或放出的热热等于等于体系热力学能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的变化。二、 恒压热Qp与焓Hv不做其他功的体系不做其他功的体系定压定压下发生变化,下发生变化, U = Q + W = Q - peVvQp =U + peV =(U2-U1) + p(V2 -V1) = ( U2 + p2V2) - (U1 + p1V1) H2H1v因为因为U,p,V是系统的性质,它们的组合是系统的性质,它们的组合U + pV也一定是系统的性质,将此性质也一定是系统的性质,将此性质定义为焓定义为
23、焓,用,用H 表示:表示:HU + p V v则则H U +(pV)v QpH2 - H1H v即即只做体积功的体系只做体积功的体系在在定压过程中定压过程中吸收的或放出吸收的或放出的热等于焓的变化。的热等于焓的变化。二、 恒压热Qp与焓H焓的特点(1)焓是状态函数,焓具有能量的单位焓是状态函数,焓具有能量的单位 * *焓是不是能量?焓是不是能量?(2)焓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么?焓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么?(即孤立体系焓变为零么?即孤立体系焓变为零么?) ) * *为什么?为什么?(3) 焓有没有绝对值?焓有没有绝对值? * *为什么?为什么?(4)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在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在定压定压过程
24、中,过程中,H=Qp 其他过程其他过程H =U +(pV)问题问题v为什么要定义焓?为什么要定义焓?v为了使用方便,因为在等压、不作为了使用方便,因为在等压、不作非膨胀功非膨胀功的条的条件下,焓变等于等压热效应件下,焓变等于等压热效应Qp。Qp容易测定,容易测定,从而可求其它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从而可求其它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五、五、 热容与热的计算热容与热的计算v恒压热容与恒容热容恒压热容与恒容热容 ( (无相变无化学变化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vC=Q/dTv恒容热容恒容热容Cv=Qv/dT v恒压热容恒压热容 Cp =Qp /dTppTHC)(vvTUC)(则则 dH = Cp dT21T
25、vTUC dT适用于封闭体系不做其它功简单状态变化的任何过程适用于封闭体系不做其它功简单状态变化的任何过程若系统只做体积功时若系统只做体积功时21TpTHC dT则则dU = CvdT恒容热容恒容热容Cv=Qv/dT恒容热容与恒压热容恒容热容与恒压热容恒压热容恒压热容 Cp =Qp /dTQp=dH,Qv =dU,热容与温度的关系热容与温度的关系v物质的热容与温度有关物质的热容与温度有关va,b,c,ca,b,c,c是经验常数是经验常数* *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除特殊提醒外,视热容为不随温度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除特殊提醒外,视热容为不随温度变化的常数变化的常数2,p mCabTcT2,p m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