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语文专题之诗词阅读及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harry
  • 文档编号:222719
  • 上传时间:2019-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6.7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语文专题之诗词阅读及答案-.docx》由用户(harr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下册 小升初 专题 诗词 阅读 答案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2019- 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专题之诗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专题之诗 词阅读词阅读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诗歌欣赏。 乡 愁(cu chu)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fn fng)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到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 例:窄窄 矮矮 浅浅 _ _ _ 3.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_ 4.读读诗歌,完成填空。

    2、(1)这首诗把乡愁分别比作_、_、_和_。 (2)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_海峡。 5.选择正确的理解,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这首诗表达了_ (1)作者对母亲、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2)作者难以排遣的乡愁。 (3)作者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评卷人 得分 二、古诗阅读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

    3、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 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6.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_ 7.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 述理由。 _ 再读墨竹图题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8.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 朝人,他是 之一。这首诗是他在 的情况下写的。和 “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的是 和 。 9.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几个字的意

    4、思。 萧萧:_ 总:_ 10.理解下面两句诗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_ 11.这首诗以“ ”为依托,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作者 ,以 为己任的胸襟,以 及“ ”的气概。 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2.解释词语: 值:_ 屐齿:_ 小扣:_ 13.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 14.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 “春色”、“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5、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春秋战国 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 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割:分割。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 了。眦,眼角。会当:一定要。 15.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 16.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7.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

    6、1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七八个/星天/外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19.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解释词语。 水光潋滟:_ 方:_ 山色空蒙:_ 相宜:_ 21.这首诗中作者把西湖比作_,描绘了它_时候

    7、和_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 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之为“_”就是从这首诗 中来的。 22.与“淡妆”相照应的诗句是“_”,与“浓抹”相照应的诗句是“_”。 23.苏轼人称“_”,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知道他的诗词作品有 _、_、_ 你最喜欢的一首是 _,内容是_ 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4.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_ 25.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 分析。_ 26.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

    8、术特色的? _ 27.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 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28.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 课内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9.望庐山瀑布是_朝诗人_的作品,这是一首_诗(填诗体名称)。 30.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

    9、 3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精妙之处吗? _ 3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 景。 B. 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 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 急。 D. 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 图。 33.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 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

    10、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34.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 35.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 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 36.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 37.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 关于长征: _ 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 _,_。 _,_。 38.默写古诗。 39.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文学家_,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_ 之情。 40.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 间:_ 绿:_ 还:_ 41.从瓜洲到

    11、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 “一水”“只隔”呢?( ) A. 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B. 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42.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 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43.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故人”的意思是_,“唯”的意思 是_。 44.作者在_(月份)送别_这个老朋友。 45.在这首诗中,_两句叙事,_两句写景,表达了_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2、46.解释下列词语。 故人:_ 下:_ 尽:_ 惟:_ 47.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地点是_。 48.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 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 49.古人写送别的诗很多,请你再写出两句来。 _ 阅读理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0.看拼音,写词语。 bi r hun h ( ) ( ) o shn d hi ( ) ( ) 51.比一比,再组词。 人( ) 尽( ) 衣( ) 欢( ) 入( ) 近( ) 依( ) 欲( ) 5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楼 一( )河 一(

    13、)红日 一( )绿叶 一( )山 一( )人 一( )诗人 一( )老虎 53.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依靠 同意 按照 (_) (2)黄河入海流 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进来或出去 收入 (_) (3)欲穷千里目 需要 将要 想要 (_) 54.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5.这首诗的作者是_。 56.翻译后两句诗:_。 57.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 _ 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8.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 59.

    14、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 60.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 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6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A. 赋得古原草离别 B. 登鹳雀楼 C. 静夜思 62.“能不忆江南?”是( )。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 6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6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_ 6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15、_ 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66.“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_)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3)挺直,使笔直 (4)直爽,直截 67.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_)部,余下的部分是(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_)。 68.“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 6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 阅读理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

    16、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70.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看似平淡,其实很妙,请赏析开字妙 在何处? _ 7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 72.诗人用_、_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_、_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 之态。 阅读理解。 绝句 (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73.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 74.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 75.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 76.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_ 阅读卜算子咏梅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游 风雨送春

    17、归, 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 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 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 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 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 只有香如故。 77.两首诗在题材和体裁上的相同吗? _ 78.梅花形象有何不同?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 79.梅花各长在什么地方?这么写各起了什么作用? _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 8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 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18、)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2.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 _。 8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_ 84.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 悲伤流泪 B. 离愁别绪 C. 情谊深厚 D. 黯然伤别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 西北方盘城。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9、85.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 86.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 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87.解释词语: 辞:_ 烟花:_ 88.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 ;故 人的去向:_ ;以及送别的场景:_(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89.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90.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20、。 桃花流水:_。 箬笠:_。 蓑衣:_。 91.“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 _ 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9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93.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94.“最是一

    21、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的格言。(提 示:春文中一句话) 95.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 的景象描绘出来。_ 96.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 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王昌龄 (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侍御:官职名。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97.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 之妙。

    22、B. 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 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 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98.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_ 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9.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草盛 ( ) 荒秽 ( ) 荷 锄( )

    23、 沾 我衣( ) 100.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 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101.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 102.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 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

    24、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 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 到底的决心。 103.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 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 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 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

    25、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课外阅读练习。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注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 4月 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 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 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形容匆忙。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慨(ki) 而慷(kng):感慨而激昂。剩勇:

    26、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可沽(g) 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04.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_ 105.反复读诗,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 106.请你对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进行翻译。 _ 评卷人 得分 三、连线题三、连线题 107.在古代诗歌的宝库中,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请你把下列诗句用线连一连, 再背一背。 明月松间照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 清泉石上流 明月别枝惊鹊 露似珍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 呼作白玉

    27、盘 小时不识月 清风半夜鸣蝉 评卷人 得分 四、语言表达四、语言表达 108.我会用“埋怨”这个词造个句:_。用它的另一个读音可以组 词为_。 评卷人 得分 五、填空题五、填空题 109.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这一壮举”指的是_。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_。 参数答案参数答案 1.cu fng 2. 高高 宽宽 细细(答案不唯一) 3.难道乡愁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吗?(或:乡愁怎么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呢?) 4.(1)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台湾 5.(3) 【解析】1.略 【解析】2.略 【解析】3.略 【解析】4.略 【解析】5.略 6.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

    28、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 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 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 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7.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 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 【解析】6.略 【解析】7.略 8.郑燮 克柔 清 扬州八怪 任上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 松 梅 9. 风吹竹子的声音 都 10.我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但是却似这一棵棵翠竹,每一枝每一叶都饱含深情。 11.竹 淡薄名利 以解除百

    29、姓之苦 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 【解析】8.略 【解析】9.略 【解析】10.略 【解析】11.略 12. 逢,遇到。 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轻轻的敲门。 13.显示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让我们知道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 出,蓬勃地发展起来。 14.这句诗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12.略 【解析】13.略 【解析】14.略 15.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 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亦为之荡漾,极力睁大眼 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使人眼眶欲裂。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

    30、 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 【解析】15.翻译古诗时,要结合注释,关键字词要翻译出来,这是得分点 【解析】16.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和翻译,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杜甫青 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 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 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 朝气。 17.上阕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 光,惊起了枝头的

    31、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 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 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 然,夏天的生机勃勃。 18.A 19.D 【解析】17.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本词要运如下方法:想像风景,再现图景, 品意境。所谓想像风景再现图景,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 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根据上阕的意境, 借助注释把词句解释再加以描绘。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 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前两句

    3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 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 就显得不平常了。 【解析】18.A句意思是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 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天外”),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 乌云给遮挡住了,因此,A句的节奏划分应为:七八个星/天外。B句意思是突然,山 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C的意思是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 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D的意思是往日,土地 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古代

    33、诗词朗读的节奏强调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而 A中“星天外”,应 该划分成“天外”却划分成“星天”,这是明显的节奏错误。 【解析】19.这首词反映的是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 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 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 么高兴阿! 本句无题干中所写的迷惑之意。所以 D选项是错误的 20.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正;指在细雨中山色空灵迷蒙;合适 21.西子 晴天 雨天 对西湖十分

    34、的喜爱 西子湖 22.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23.苏东坡 (下略) 【解析】20.略 【解析】21.略 【解析】22.略 【解析】23.略 24.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 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 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26.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35、27.B 28.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 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解析】24.略 【解析】25.略 【解析】26.略 【解析】27.略 【解析】28.略 29. 唐 李白 七言绝句 30.夸张 比喻。 31.“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地写出遥望中的瀑, 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32.D 33.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解析】29.略 【解析】30.略 【解析】31.略 【解析】32.略 【解析】33.略 34.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36、35.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勇抢大渡(飞夺泸定)、喜踏岷山 我最喜欢的一幅图是“飞夺泸定桥”。通过这幅图,我仿佛看见了大渡河水流湍急、惊 涛拍岸的情景,又仿佛看见了红军指战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英勇身姿,似乎看见 了蒋介石妄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彻底破灭的沮丧之态。这幅图生动地表 现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也正是通过这幅图,我深深地 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 易的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忱来报效我们的祖国!(只要贴合文意,言之成 理就行)。 36. 抒情 七律 37.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

    37、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长征:中央 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着五岭的北坡 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月底,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 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解析】34.对中心句掌握情况的考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中心句特点: 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起

    38、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本文段的中心句在开头,起到概括总述的作用。 【解析】35.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及概括能力。提示动宾短语概括,及动词+宾语, 选取文本中恰当的动词和宾语,进行搭配解答。 【解析】36.对诗歌分类掌握情况的考查。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 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分类: 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A.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 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B.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当然,叙事和抒 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 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语文专题之诗词阅读及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271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