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PPT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PPT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辞立其诚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修辞 PPT 课件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 情何以动人?唯有真;人何以立世?唯有诚。“真诚”二字,是我们的追求的美好情操,也是使得时间变得温暖、美好、光明的一剂良药。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修辞立其诚再一次探讨这个话题。n 激趣导入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和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2.理解文章的关键概念,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4.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目 录知人论世01初读课文02文本研读03技巧点拨04n 知人论世第一部分了解作者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
2、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学术性;科学性;理论性;创造性。 了解“学术论文”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
3、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渠”即张载,“山”乃王夫之),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冯友兰评价说:“张先生治学之道为修辞立其诚,立身之道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解题修辞立其诚 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文辞。诚:真诚。整句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n 初读课文第二部分1.明确字音道恶乎隐(w) 曲学阿世() 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曲学阿世:指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
4、,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错综纷繁:指头绪纷繁,变化多端。预习检查n (二)初读课文。【思考1】翻译并理解下面的句子道恶乎隐而有真伪?明确 大道隐藏于哪里,才(使原本浑朴的世间)有了真伪之分?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明确 所谓顺应,就是不增不减。所谓顺应,就是舍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外物为法则。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明确 一定要端正学风(指谨守儒家正学)来说话,不要歪曲学术(指曲解经典的原义)来迎合世俗。n 文本研读第三部分【思考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明确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
5、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n 问 题 探 究【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1.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明确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n 问 题 探 究【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2.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明确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
6、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n 问 题 探 究【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3.“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明确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n 问 题 探 究【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4.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明确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
7、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n 问 题 探 究【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5.课文第7、8两段,阐述“学说、言论、文章”诚伪问题,但文中却没有提到“诚伪”,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明确 没有偏题。第7、8两段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第6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诚伪”中的“诚”对应“立其诚”的三个“一致”,“伪”则对应其中的不一致。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开论述的,与“立其诚”含义中的三个“
8、一致”相吻合,不存在偏题之说。n 问 题 探 究【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6.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明确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n 问 题 探 究【思考3】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明确 本文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第1段是引子,引出话题:“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第26段,阐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这相当于议论文的“是什么”。第78段,解释为什么要“立其诚”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第910段,阐明“怎么办”指出要“立其诚”,就要端正学风
9、,要“说真话、讲实话”。第11段,总结全文。n 问 题 探 究【思考4】概括分析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明确 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多处运用引用论证方法,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n 问 题 探 究【思考5】品味语言特色1.文章是如何避免说理带来的艰涩难懂的感觉的?明确 文章结构形式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思路清晰,按照提出论题和观点、分析阐释论题和观点、总结观点并指出论题重要意义的思路结构文章,符合大众的阅读和认知习惯。注重对引用的典籍文献的解释
10、。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往往紧跟着就对文献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这就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了。语言平实,文风质朴。除了因论证的需要而引用典籍史料外,作者的语言十分平实,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n 问 题 探 究【思考6】“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明确 示例一: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得,这就使得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被极度放大诚实的、符合道义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相反,则会来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正能量的人。n 问 题 探 究【思考7】
11、概括写作特点明确 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文章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内容。但在引用之后,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说明分析,让人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又深刻地理解了内涵。简易平实,观点明确。如在解释“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时候,都是用一句话解释,观点明确。他许多观点,在简易平实中显现着生命力。n 问 题 探 究【思考8】阅读思考 物质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二者对物质的不同理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是统一的,物质第一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而物质主义将物质理解为可感知的事物。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基础,并不否认意识和精神的作用;物质主义截取了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
12、一性的观点,并将其“扩展”为物质占有的重要性,将哲学对世界的理解简单化为大众在消费中的价值观。 因此,唯物主义幸福观和物质主义幸福观具有不同含义。唯物主义的幸福观不等同于物质消费和物质崇拜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前者强调物质是追求幸福的基础,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作用,后者是被消费文化推向极致的物质崇拜。二者对物质的根本认识不同,物质主义强调物质的占有和不断更新,而唯物主义强调以物质为本源解释世界。物质主义幸福观完全忽视了唯物主义中对理性和精神世界的思辨,从而抛却了哲学的本性。 此外,二者在历史中出现的时间也不同。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兴起需要社会经济的大范围繁荣,这种经济条件伴随18世纪工业革命才得以成
13、熟,而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哲学本体论,在这个意义上说,唯物主义较物质主义出现早得多。历史上曾相继衍生三种唯物主义,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因辩证唯物主义强调面向“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的立场和方法,我们也称为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所在。对物质的占有欲自古有之,但作为社会思潮的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兴起,只是在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物质丰富社会中才出现。n 问 题 探 究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但生活的物化不可取。可以说,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境域、不同社会的共同追求,是人性的本真表现和哲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