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校体育保健学全套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225750
  • 上传时间:2022-03-23
  • 格式:PPT
  • 页数:409
  • 大小:1.8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校体育保健学全套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校 体育 保健 全套 课件
    资源描述:

    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主讲:贾东平教授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在医疗保健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它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及人体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适应。绪绪 言言一、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一、体育保健学的概念: 体体 育育 保保 健健 学学 是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迸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目的:二、学习目的: 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意义在于掌握体育保健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指导自己在体育专业学习期间的体育学习

    2、和运动训练,以增强体质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水平 三、体育保健学的任务三、体育保健学的任务 运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卫生学、养生学和有关临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 1、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监督和指导;2、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并制定相应的体育卫生措施;3、研究常见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4、研究伤病后的训练以及多种疾病的体育康复的手段与方法。四、研究内容四、研究内容1、体育卫生、体育卫生: 阐明人体卫生、精神卫生、环境卫生、运动建筑设备卫生、营养卫生以及儿童

    3、、女子以及中老年人体育卫生等。2、医务监督、医务监督: 阐明人体形态和机能检查、测定的方法、指标与评定;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的医务监督;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3、运动损伤、运动损伤: 阐明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运动损伤的急救、病理与处理;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4、运动按摩、运动按摩: 阐明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在运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常用穴位和穴位按摩法。 5、医疗体育、医疗体育: 阐明医疗体育的原理、一般伤病后的体疗方法、体疗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五、学习要求五、学习要求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正确理解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有机体局部与整体

    4、之间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影响结构。体育锻炼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的。2、正确树立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统一的观点,运用相关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改善运动环境,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促进身体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4、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实践中注意不断总结经验,为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科学水平,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迸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第一章第一章 体育卫生与运动环境卫生体育卫生与运动环境卫生第一节第一

    5、节 体育锻炼卫生体育锻炼卫生一、循序渐进一、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原则是根据生物体对刺激的适应规律及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规律而确立的一种卫生原则。、适当的准备活动。、运动量必须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学习动作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二、系统性二、系统性 是保证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学习技术必须循序渐进保持经常性和系统性,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失,同时也容易出现伤害。三、全面性三、全面性 全面地锻练人体,使身体的形态、机能和各种素质全面、均衡发展,并与年龄相适应。四、个别对待四、个别对待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具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锻练的项目和运动量的大小,必须符合年龄及性

    6、别等特征。一、冷环境一、冷环境1、概念:冷环境一般指0 以下或者更低的环境。2、冷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血管收缩,人懒惰,基础代谢变缓,工作质量降低,暴露的肢体易发生冻伤等。3、冷环境中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可以改善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提高耐寒力,有利于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进一步提高。二、热环境二、热环境1、概念: 热环境一般指32 以上或者温度更高的环境。2、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人的基础体温不变,出汗,基础代谢加快,情绪烦躁。3、热环境运动中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可以提高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温度对人体的影响三、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当温度低于4 或者高于32 时,人的工作能力就下降;温度在

    7、 11 25 之间时,进行体力劳动效率最高;脑力劳动的最佳温度是5 、 20 、25 。当温度高于40时,无论哪种工作质量都大幅度降低。四、高原环境四、高原环境 高原环境具有低压、低氧、寒冷、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等特点。空气中氧气的密度或氧分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一般在海拔2000以上的地区,人体由于缺氧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症状,海拔30004000以上缺氧症状就表现的更加明显;海拔40005000以上则必须供氧才能保障安全;海拔70008000如果不供氧,大部分人将出现异常生理症状。 第三节第三节 运动建筑设备卫生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8、 (一)基地的选择及坐落方向 室内体育建筑,要有充分日照,一般应坐北朝南,或偏向东南、西南,使建筑物的长轴尽量东西向。 (二)采光与照明 采光照明可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类。 1、自然采光 一般以采光系数作为自然采光的评定指标。采光系数指建筑物的门窗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的面积之比。对运动建筑物来说,系数的标准应为1:31:5。 2、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首先是注意照度充足。 (三)采暖与降温 室内运动建筑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室内的适宜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1左右。(四)通风 通风是指更新室内的空气。室内运动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 二、室内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

    9、要求二、室内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体育馆 体育馆的大小,应根据其用途和卫生要求来设计。体育馆的地面应平坦、坚固、不滑和不眩目,以木质地板为好。体育馆的墙壁应无明显的棱角和突出部分,空调、暖气设备应尽可能地安装在墙内。 (二)游泳池(场)池水卫生是游泳池(场)卫生的关键,池水卫生要求与饮用水基本相同,为使池水达到以下要求,就应经常换水、消毒和清洗泳池。 三、室外运动场地设备的卫生要求三、室外运动场地设备的卫生要求 田径场 田径场的长轴方向最好是正南北方向,以避免阳光的直射。跑道坚固,不怕雨水冲淋,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跑道还应保持一定的湿度,而又便于雨水向底层渗透。跑道的表面应平坦,无凹坑、碎

    10、石、浮土和其他杂物,也不能太滑,以防运动者滑倒摔伤。在炎热的季节里应经常在跑道上洒水。 其他运动场地 也要符合相应的要求。第二章第二章 运动与营养运动与营养概概 述述一、营养的概念:一、营养的概念: 生命的存在,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各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行,都依赖体内的物资代谢过程,因此必须步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新物质,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获得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营养。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营养。 营养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体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营养的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2、提高身体机能、增进健康;3、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延长寿命;4、提高工作效率和

    11、运动能力。 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食品供应不足,儿童少年的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到了1970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战后供给量。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营养水平的提高,日本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也相应得到了改善。第一节第一节 营营 养养 素素 食物中能被在体内消化、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几十种,按其化学组成和生理作用可分为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 一、蛋白质与运动一、蛋白质与运动(一)组成1、元素:C. H. O. N. S. P等。2、基本结构:氨基酸。 在核心碳原子上既有羧基(COO

    12、H),又有氨基(-NH2),还有一个不同的侧基。氨基酸的这种结构可以用分子式表示,式中的R代表不同的侧链。 3、种类:有20多种,可分为两大类。(1)非必需氨基酸:指在体内自身可以合成,而不需要由体外的食物蛋白质供给。(2)必需氨基酸:指不能在体内自身合成,必需由体外的食物蛋白质直接供给。 必需氨基酸有八种:亮、异亮、苯、色、光、 缬、苏、赖。(二)营养功用3、供给热能: 人体每天所需要的热量有10%14%左右来自蛋白质。1、构成机体组织: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损伤的修复也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2、调节生理功能: 蛋白质与体内生理功能有关。 (三)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

    13、定 在衡量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可按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消化率、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和蛋白质的生物价四个方面来评定。 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把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称为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较高。含必需氨基酸不全的蛋白质称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2、蛋白质的消化率 指一种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越高,被机体吸收也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3.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相互间的比例 从食物中摄取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互比例越接近人体需要模式,愈容易被人体所利用。4、蛋白质的生物价 蛋白质的生物价指表示食物蛋白质在机体内真正被利用的程度。它是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

    14、指标。 当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时,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相互配合、补充,改善了氨基酸的比例,从而使混合蛋白质的生物价提高,这种现象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互补作用。 面粉、大米所含的赖氨酸低于需要模式,而豆类含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不足,因此,谷类与豆类同时食用可以互补,以提高营养价值 。 蛋白质在体内贮存量极微,营养充分时约可贮存少量(约1%)。过多的蛋白质迸人体内后,经肝脏分解为尿素等排出。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机体的活动强度、肌肉数量的多少、年龄及不同的生理状况等条件有关。 (四四)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1、蛋白质的供给量2、蛋白质的来源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肉

    15、类、鱼类,其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30%; 奶类为.3%3.8%; 蛋类为11%14%; 豆类为20%49.8%; 硬果类为15%26%; 谷类为6%10%; 薯类约占2%3%。 (五五)蛋白质与运动能力蛋白质与运动能力 蛋白质与人体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如肌肉收缩、氧的运输与贮存、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等。此外,氨基酸可为运动时肌肉耗能提供5%15%的能量。 体育运动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变化,不同性质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亦有所差异。 二、脂肪与运动二、脂肪与运动(一)组成: 脂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质,狭义脂肪仅指中性脂肪。脂肪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中性脂肪是由1分子

    16、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又称甘油三酪。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两类。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中,有几种是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由每日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含有必需脂肪酸油脂,营养价值较高。植物油一般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因而营养价值较高。(二)营养功能1、供给热能: 脂肪是发热量最高的热源物质,每克脂肪在 体内可以产生37.655kj热能,是蛋白质和糖的两倍多。脂肪和糖供给充足时,可以避免人在饥饿时蛋白质的消耗。2、构成身体组织: 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中性脂肪在体内构成贮存脂肪,大部分存在于皮下,因脂肪导热性低,能防止热量散失,可调节体温。 内脏器官的脂肪,

    17、对固定器官、避免机械摩擦、移位和撞击有一定作用。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脂溶性维生素A、D、E、K往往与脂肪并存,人体在摄入脂肪的 同时,便可获得这类维生素。另外,脂肪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第一,摄入体内的脂溶性维生素, 只有溶于脂肪后才能正常运输和代谢;第二,脂肪酸可刺激胆 汁分泌,胆汁中的胆汁酸盐能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利用。4、供给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具有多种功能(1)促进发育,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缺乏时会出现发育水平低下、皮肤水肿和湿疹等; (2)促进脂肪运输和代谢,对预防 脂肪在体内堆积和冠心病有积极作用; (3)与

    18、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密切关系。5、增加食物的美味和饱腹感: 过油的饭菜色香味美,能增加食欲;含脂肪多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饱腹感强。(三)营养价值评定: 食用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脂肪消化率、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及维生素的含量。1、消化吸收率: 脂肪的消化率与其溶点有关,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溶点低,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溶点高。凡溶点高于人体温的就较难乳化和消化吸收,反之则容易消化吸收。如牛羊脂的溶点都 在40C以上,其消化率约为8188%;而植物油和 炼过的猪油和鸡油,其消化率约为97一99%。黄油、奶油是乳 融性脂肪,容易消化吸收。2、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 植物油是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

    19、源,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它与胆固醇结合形成酯,容易在动脉内膜沉积,形成粥样硬化,从这种意义上讲,植物油的营养价值优于动物脂肪。 (四)供给量及来源: 1、供给量: 脂肪供给量受饮食习惯、季节和气候的影 响,故变动范围较大。另外,就脂肪在体内供能而言,亦可由糖 来供给。至于为了供给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以及促进其吸收所需要的脂肪并不太多,一般每日有50克脂肪即能满足需要。(1)过多的危害:动物性脂肪过多,易得高血压、心脏病等;运动员脂肪过多,耗氧增多,影响运动 ;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不利胃肠吸收。(2)过少的危害:正常人脂肪占人体重男为12%;女为20%;运动员男为34%;女为1012%。

    20、脂肪过少人削瘦,易疲劳,怕寒冷,皮肤粗糙。2、脂肪的来源: 脂肪酸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中,动物性脂肪来自肉类、鱼肝油、骨髓和蛋黄等。 植物性脂肪来自菜籽、芝麻、豆类、花生和硬果类等。(五)脂肪与运动能力 脂肪是人体从事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但必须在氧充足的情况下方可实现。 在氧不充分时代谢不完全,脂肪不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其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增加,使体内酸性增高,对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有不良影响。 实验证明:实验证明:在同一运动负荷下,高脂肪膳食使氧消耗增加10%20%。 有氧运动可使体内脂肪减少,这对防治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氧运动促使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游离出来参与供能,以及运

    21、动造成的机体热量负平衡,从而有助于减少体内的脂肪。三、糖与运动三、糖与运动 (一)组成:1、元素: 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分类: 按其分子结构分为单糖、双糖、多糖。3、特点: 单糖消化吸收快,多糖消化吸收慢。 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淀粉被消化成其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后,以主动方式吸收入血。在机体的糖代谢中,葡萄糖居主要地位。糖的多聚体糖原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血液中运输的也是葡萄糖。 1、供给热能: 糖是热能的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来源,容易消化吸收,分解产热快,氧化耗氧少,而且在有氧有氧或无氧无氧条件下都能分解释放能量。 (二)糖的营养功用(二)糖的营养功用有氧代谢:有氧代

    22、谢:在供氧充足时,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酵解:无氧酵解:在缺氧时糖则进行酵解生成乳酸。2、构成机体重要物质: 体内的结合糖参与身体组织某些重要物质的构成,参与机体许多生命过程。 3、保肝解毒作用: 足够的糖,可以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增加肝脏糖元的含量。肝糖元充足时,对有害化学物质就有较强的解毒功能,并有助于保护肝脏免受有害物质的损害。 4、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 大脑能量代谢极强,虽然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但能量消耗却很大,约为基础代谢的25%,脑组织中无能量贮备,糖是大脑唯一的能源,大脑每天需要约100120克糖,血糖水平才能维持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当糖供给

    23、不足时,由于血糖水平下降,脑组织供能不足,其正常机能就要受到影响,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5、节约蛋白质: 蛋白质与糖一起摄入,体内贮留的氮要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多。这是因为食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进一步代谢都需要能量,摄入糖可增加ATP的形成,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及蛋白质的合成,使体内贮留氮量增加,此作用称为糖节约蛋白质的作用。6、抗生酮作用: 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醚基,必须与糖代谢产物草酚乙酸结合进入三竣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糖缺乏时,由于脂肪代谢产生的乙酚基物质氧化不全,使体内酮体增加,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所以糖类有协助脂肪代谢和抗生酮作用。 7、维持心肌和骨骼

    24、肌的正常功能 : 当机体缺糖时,心脏和骨骼肌工作能力下降,骨骼肌中缺乏糖原储备,则出现耐力不足,心肌缺糖,可出现心绞痛。(三)供给量和来源1、糖的供给量: 我国人民膳食中糖占一日总热量供给最的60%一70%。通常成人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46克,运动员要多一倍。 体内糖储备量很少,约500克左右。因此必须从每日从食物中摄取。(1)供给不足: 肌肉无力,神经系统出现反应迟钝。(2)供给过量: 需水量多,增加心脏负担,加大血液粘滞性,血钾下降,恶心,想呕吐。2、糖的来源: 糖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物质之一,广泛地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内,其中以植物中含量最多,约为85%95%。 糖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25、提供能源和碳源。(四)糖与运动能力 糖是运动中的重要能源。运动时肌肉的摄糖量可为安静时的20倍以上。运动使体内的糖大量消耗。体内糖原贮存量与运动能力成正比关系。 糖原贮备减少,不仅使机体耐久力下降,而且也使大强度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降低。运动前和运动中合理的补充糖,可以减少糖原消耗,提高血糖水平,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1)运动后补充糖可促进糖原贮备的恢复。(2)运动后即刻摄人果糖对肝糖原的效果较好,葡萄糖与蔗糖可使肌糖之贮备在24h后保持较高水平。 1、维生素的发现: 1753年发现长期生活在海上的人,出现身上无力,牙齿出血,甚至出现死亡。1880年英国医生林德发现得病的人服用“柠檬汁”可以痊

    26、愈,并发表论文“论坏死病”。19世纪,俄国一位科学家鲁宁开始对此进行研究;1890年东南亚 殖民者多发“脚气病”;荷兰医生埃克曼,发现鸡光吃精米面,也产生类似的现象。波兰医生方克用酵母蒸馏后抽取“胺”来治疗脚气病取得成功,并发表论文,称这种物质为“维生素”。此后各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分别命名位VA、VD、VE、VK等。 2、种类: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等两大类。(1)脂溶性维生素:不容于水,容于脂类,包括VA、VD、VE、VK等;(2)水溶性维生素:VB族、VC、VPP等。3、功用:维生素多数以辅酶的形式参与酶系统活动,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

    27、物质代谢,保证生理功能。4、特点:(1)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2)性质极不稳定,容易损失破坏;(3)必须适量供给,不可盲目乱用。( (二二) )维生素维生素A A 维生素A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不饱和一元醇。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品中含有一种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的物质胡萝卜素。1、性质:、性质: 溶于脂肪,不易受热破坏,但易受氧化、强光、紫外线的破坏而失去功能。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1)维护正常视功能: 维生素A是眼内感光物质视紫质的主要成分。维生素A缺乏人的暗适应能力就要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夜盲症,严重影响视力。( (2

    28、)2)维护上皮组织的健康:维护上皮组织的健康: 维生素A参与组织间质的合成,对相应的组织器官以及腺体的健康 有重要影响。缺乏时,泪腺上皮组织受损,分泌减少或停止,可使角膜、结膜干燥和发炎,严重时出现角膜软化、穿孔 失明;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造成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皮肤出现 棘状丘疹;身体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疾病等。(3)防止肿瘤和癌症: 维生素A的摄入与癌症的发生呈负相关;-胡萝卜素是抗氧化剂,在氧分压较低的条件下,能直接消灭自由基,自由基是引起肿瘤和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3、来源:、来源: 含维生素A 的有动物的肝脏、肾脏、鱼籽、蛋黄、牛奶等;红、黄蔬菜可在体内转化。氧自由基氧自由基 新陈代谢过程

    29、中,我们吸进体内的氧气有98%被正常利用,余剩下的分别形成过氧化离子或超氧化离子,在体内“瞎转”,变为氧自由基,就像氧化作用腐蚀金属一样,体内自由基氧化作用于人体,引起各种退行性、功能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皮肤皱纹、老年斑等,导致衰老提前。 人体本身具有一套清除氧自由基的系统,在我们体内粘膜和胞浆层有酶在细胞里。这些酶,包含有硒、铜、锌、镁、维生素E、C等。它们可以阻止或修复自由基造成的损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压力、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空气污染、电磁辐射等原因引发代谢紊乱,造成人体免疫力功能逐渐削弱,抗氧化系统无力抵抗自由基对细胞组织的氧化损伤。于是,机体生理开始出现各

    30、种退行性变化,如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称老化。 要消灭致病衰因子自由基,必须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由于生物体内的活性氧与活性氮的不断产生,只有在抗氧化剂和体内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和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不断地清除自由基,并且可使活性氮在有利无害的低水平上,即一小部分在体内的活性氧和活性氮履行生物体的必需的生理作用,大部分自由基则可被清除。4、供给量:、供给量: 一般成人与儿童每天1mg;对视力要求高的人可适量增加;长期超过需要量的1020倍的摄取可引起不良反应。(三)维生素(三)维生素D 维生素D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认为它也是一种类固醇。 1、性质:、性质: 溶于脂肪,耐热,对酸硷稳定,不易氧

    31、化。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 主要是促进钙磷吸收,有利于新骨的生成、钙化。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软骨病和儿童佝偻病。3、来源:、来源: 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和禽蛋等;人体内由胆固醇转变的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在阳光及紫外线的作用下可转化为VD。4、供给量:、供给量: 一 般人不需要补充,只有孕妇、儿童结核病人要适量补充。儿童超量服用可导致中毒。2、营养功用:、营养功用:(1)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能使细胞的不饱和脂肪酸免于氧化的破坏;(2)能减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氧债,改善循环,改善肌肉营工,对心脏产生良好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体活动能力;(3)用于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4)促进

    32、血红素的合成;(5)抗衰老。3、来源:、来源: 维生素E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4、供给量:、供给量: 维生素E一般情况下是不易缺乏的。某些脂肪代谢吸收障碍等疾病,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及新生儿应注意补充。(五)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为白色结晶。1、性质: 水溶性维生素,不易氧化,怕碱,怕高温。2、营养功用:(1)辅助糖代谢: 维生素B1缺乏时糖代谢丙酮酸阶段就不能进一步氧化,从而造成丙酮酸在组织中堆积,影响机体正常功能,降低对机体的能量供应。(2)促进能量代谢: 有促进糖原在肝脏和肌肉中聚集,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加速糖原和磷酸肌酸分解的作用,有利于肌肉活动。(3)维护神经系统的机能: 神

    33、经组织所需的能量主要依靠糖供给,维生素B1有辅助糖代谢的作用。缺乏时神经系统功能减弱;严重缺乏时,症状更加明显。(4)减轻疲劳: 维生素B1充足时可以减轻神经系统的疲劳程度,并可以治疗神经系统的伤病。对运动员有特殊的意义。(5)促进消化吸收: 能加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3、来源: 来源广泛,粮谷类、豆类、酵母、硬壳果、动物肝、肾、脑、瘦肉、及蛋类,绿叶蔬菜和水果。但主要存在于种子的胚芽和外皮中,加工过于精细的米面,可导致维生素B1缺乏。4:供给量: 维生素B1需要量与机体的劳动强度成正比。 (六)维生素B21、性质: 水溶性维生素,耐热性强,对酸及氧化较稳定,但易被日光和硷破坏。2、营养

    34、功用:(1)体内酶的重要成分: 与细胞的呼吸有密切关系,缺乏时,物资代谢不能正常进行。(2)保护眼睛、皮肤、口舌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缺乏时可引起口角炎、眼部炎症、阴囊炎。(3)参与蛋白质的代谢: 是肌肉蛋白质合成不可缺少的因素。对肌肉的发育有重要作用。3、来源; 来源广泛,以动物肝脏、肾、心及牛奶、鸡蛋、绿叶蔬菜和豆类等。粮食和一般蔬菜中含量不多。4、供给量: 供给量基本同维生素B1,平时要主意膳食的合理调配。(七)维生素C1、性质: 水溶性维生素,怕硷惧热,极易氧化忌金属。2、营养功用: (1)促进生物氧化:有提高组织的生物氧化过程,促进物质代谢,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对疲劳和过度训练有治

    35、疗作用。(2)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形成,缺乏时,细胞间质细胞间质不能形成,可发生坏死病。有促进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的作用。(3)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维生素C能促迸抗体生成,促进血细胞的噬菌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4)参与解毒: 维生素C在体内可保持酶系统免受毒物的破坏,从而起到解毒作用。还有研究报道,维生素C具有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5)促进造血: 食物中的三价铁在维生素C的参与下原为二价铁,二价铁再生成血红蛋白。 (6)提高ATP酶的活性: 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C与ATP酶的活性有关,当维生素C缺乏时,动物心脏与骨骼肌中ATP酶的活性明显下降,而当供给正

    36、常量的维生素C后ATP酶的活性也恢复。(7)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 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对缺氧、寒冷和高温的应激能力。 3、来源: 主要含于植物性食物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较多,枣、山里红、油菜、洋白菜等也含量较多;蔬菜的叶部比茎部含量高。4、需要量: 维生素C的需要量与工作性质、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一般成年男子每日需75mg,女子为7Omg。运动强度大或能量消耗多的人,需要量可在100mg以上。(七)维生素PP1、性质: 水溶性维生素,耐热,体内虽可自行合成,但来源少,合成率低。2、营养功用:(1)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轻胃肠障碍; (

    37、2)使皮肤更健康;(3) 预防和缓解严重的偏头痛;(4) 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下降;(5) 减轻腹泻现象;(6) 减轻美尼尔氏症的不适症状; (7)使人体能充分地利用食物来增加能量; (8)治疗口腔、嘴唇炎症,防止口臭; (9)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 3、来源 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较丰富的有酵母、花生、稻谷、豆类及动物内脏。维生素PP往往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同时存在。4、供给量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319mg,哺乳妇女则为20mg 。过量服用会产生副作用。 维生素在食物加工烹调中的损失率(%)维生素在体内的作用发挥受多种条件限制。例如维生素C,有报导曰:一天抽二十支香烟,

    38、体内的维生素C丢失量达90%以上;维生素PP忌水、磺胺药剂、酒精、食品加工、安眠药、雌激素。 抽烟、喝酒、常摄取砂糖的人要增加维生素B1的摄取量; 五、无机盐与运动五、无机盐与运动 无机盐也称矿物质。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发现有20余种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需。各种无机盐总量占约体重的5%。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自身相对稳定,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点:特点: 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会在代谢中消失。常量元素:常量元素: 在体内含量大于0.01%(100mg/kg体重)的无机盐称常量元素,如钙、磷、钠、钾、镁、氯和硫。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 在体内含量小于0005

    39、%的称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锰等。 钙是人体内最丰富也是最重要的矿物质,占体重2,其中99固定于骨钙库,1游离在血液和细胞外液里。骨钙库与血钙间有自稳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由雌雄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维生素D等参与调控。钙不足时,调节机能从骨骼释放钙来保持正常血钙浓度,维持整体生理功能。(一)钙1、营养功用、营养功用 (1)构成骨骼及牙齿: 骨骼和牙齿是人体中含钙最多的组织,占体内总钙的99%,若缺乏,骨骼和牙齿的生长或维持正常状态都会受到影响,可发生软骨病。(2)维持神经和肌肉活动: 钙是细胞膜、软组织及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神经冲动的传导,心脏的正常搏动。 (3)促

    40、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钙对许多参与细胞代谢的大分子的合成和转变的酶有调节作用,如琥珀酸脱氢酶、三磷酸腺昔酶、脂肪酶及一些蛋白质分解酶等。 (4)参与凝血过程: 钙有激活凝血酶的作用,若缺乏则凝血受影响。2、供给量、供给量 中国营养学会规定钙日供推荐标准量:儿童8001200mg,少年10001200mg,成人与老年人800mg,孕哺妇1500mg。而卫生部调查资料显示,国民钙摄入量仅为标准量的50左右,尤其是中小学生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普遍钙摄入量不足。 3、钙的吸收、钙的吸收 食物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消化过和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1) 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其吸

    41、收率下降。婴儿对钙的吸收率超过50,儿童约为40%,成年人只为20%。一般40岁以后、钙的吸收率逐渐下降,(2)膳食结构: 由于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以素食为主,植物性食品中钙、铁、锌元素的含量不足。食物中的植酸与草酸在肠腔内与钙结合成不溶解的钙盐、会减少钙的吸收,如菠菜、苋菜、茭白、韭菜 。 过高的脂肪摄入或消化不良,可由于大量脂肪酸与钙结合成为不溶性皂钙,而从粪便中排出,尤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为明显,这个过程也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D的丢失。4、关于补钙、关于补钙 不同钙源在体内吸收方式是有区别的,药效表现也有很大不同。 一般选择要考虑:产品含钙量、溶解度、吸收利用率、有无毒副作用、配方科学

    42、含金量、是否合算等。 补钙除了合理选择钙制剂之外,多晒太阳,均衡营养、科学烹调等也很重要。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供钙源补充。(1)乳类与乳制品:牛、羊、马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冰激凌。500ml鲜牛奶可补充600mg钙。(2)鱼虾蟹类与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3)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5、钙吸收的影响因素钙吸收的影响因素(1)盐:盐的主要成分钠,能令体内的钙流失。(2)过量的动物蛋白:据研究指出,摄取动物蛋白多,体内的钙随尿液排出也多,即两者成正比。(3)咖啡因、酒精、吸烟: 它们均

    43、会减少钙吸收,其中咖啡因影响造骨细胞,减低造骨的速度。(4)喝汽水汽水含磷量高,常喝汽水,会令体内的钙磷比例失衡。据动物研究显示,过量磷会降低钙留在体内的水平。6、关于牛奶补钙的问题 虽然牛奶含丰富钙质,但钙的吸收受很多因素影响。(1)膳食中太多动物蛋白,会令钙流失。(2)运动量多则会加强钙的吸收。 (3)高 磷质影响钙的吸收: 一杯全脂牛奶含钙290毫克,含磷228毫克摄取高磷质时,身体也较难好好地吸收牛奶中的钙。7、补钙的最佳时机 孕妇补钙可以促进胎儿的发育,增加出生时的体长与体重。而童年期补钙则可增加骨质密度,增加日后抵抗骨折的能力。 有专家强调说:一个人骨骼强度的95是在1218岁期间

    44、形成的,其间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获得高骨钙量而终身受益。 资料显示,从12岁起补充钙质,到18岁时的骨密度比不补钙者高出6,8、老年人的补钙问题 由于老年人激素代谢水平的改变,肠钙吸收率下降导致钙摄入量不足。如果长时期摄入的钙及吸收的钙不能补偿丢失的钙,容易发生钙缺乏。一方面会发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会导致软组织和动脉血管壁钙的异常沉积,结果发生老年性退行性变及各种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结石等。 造成老年人骨质疏松,除因钙、维生素D缺乏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外,还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质量有关。研究发现:研究发现:钙与维生素D只能决定310的骨强度,而机械性因素即肌肉的负荷及牵张力对骨

    45、强度的影响可达40。老年人补钙的良方:老年人补钙的良方: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二)磷(二)磷 在自然界中,磷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它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之一。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植物的果实和幼芽,生物的细胞里都含有磷,磷对于维护生物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营养功用、营养功用 (1)构成骨与牙齿: 人体内磷总量的85%-90%存在于骨及牙齿中,其余10%15%与蛋白质、脂肪、糖及其他有机物结合,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中。 (2)参与物质能量代谢: 磷是体内许多酶的重要成分。一切肌肉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及糖和脂肪的代谢,都需有磷的化合物参

    46、加。供给肌肉收缩的能量物质都是磷的化合物。机体的能量消耗愈大,磷的消耗量愈多。(3)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磷在血中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磷酸盐能与氢离子结合,并从尿中以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磷酸盐类排出,从而调节体液的酸碱度。(4)磷与脂肪合成磷脂: 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物质。 2供给量与来源 (1)供给量: 磷的需要量随年龄而下降。我国没有提及供给量标准,可能是食物中广泛存在磷,从摄食中即能得到满足。据研究,维持平衡时需要磷量为5201200mg/d。 (2)来源: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一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都含有磷,如蛋类、肉类、鱼类等。植物性食物中,豆类和绿色蔬菜含磷量也较高。(三)

    47、铁 铁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铁在微量元素中是体内含量 最多的一种,约占体重的0.0057%,成年男子平均含铁约为每Kg体重50mg;女性约为每Kg体重30mg。 有60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内, 5%铁存在于肌红蛋白,25%铁存在于细胞色素A以及某些呼吸酶中。1.营养功用 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变,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与细胞内生物氧化有密切关系。若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贫血一般要经历铁储存耗竭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最终才发展成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1、机制: 人体的红血球由血红蛋白组成,血红蛋白又是由铁和蛋白组成的。红血球经过120130天就会衰亡代谢,必须不断地补充铁,如铁

    48、质缺乏,就会因补充不足而出现缺铁性贫血。2、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由于血液带氧能力低下,血液带氧不足而表现为心慌、气短、疲乏、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降低,精力无法集中;有的也有腹胀、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毛发无光泽,指甲扁平、反甲、甲破裂、指甲盖下发白,口唇黏膜和眼睑下黏膜苍白,腰膝酸软、手脚冰凉,经常性的怕冷也是明显的症状。3、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铁的摄取不足或长期失血,使体内铁质缺乏。(1)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或食物结构不合理,使铁的吸收利用降低,是缺铁的原因之一。(2)铁的吸收利用不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酸缺乏、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导致铁的

    49、缺乏。(3)生理情况的改变,需铁较多,如不足量补充,即可出现缺铁性贫血。(4)铁的大量丢失,主要是一些长期的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钩虫病、胃肠出血、结肠肿瘤等所致。 另外运动员中的青少年、耐力性项目、女运动员和控制体重中的运动员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2供给量与来源 (1)供给量: 我国建议每日铁供给量成年男子12mg,成年女子平时18mg,孕期和哺乳期28mg。 (2)来源: 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 类、蛋黄、豆类、绿色蔬菜、五谷的外皮及胚叶部分。此外,在做菜时最好用铁锅,且醋、西红柿等酸性食物还可使铁锅的铁质溶解,增加食物中铁的供给量。(四)氯化钠(四)氯化钠 在 国

    50、家统计局编印的统计年鉴里,主要工业产品中有一项“原盐”,其中包括海盐、井盐、矿盐和湖盐;如果按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食盐、工业盐、农牧盐、渔盐等。我们在市场上买的食盐,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1)。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为白色四方结晶或结晶性粉未。微潮解性。溶于水和甘油。 1营养功用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影响水的动向,对维持体内水分,防止水分丧失有重要作用;参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氯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与肌肉活动关系密切,缺乏时肌肉软弱无力,易于疲劳,大量丢失可导致肌肉痉挛,这与氯离子减少引起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有关。此外,膳食中的氯化钠还有调味作用,可增进食欲。 2供给量与来源 (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体育保健学全套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2575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