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 藏戏 类文阅读(PDF版含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222537
  • 上传时间:2019-12-13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70.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 藏戏 类文阅读(PDF版含答案).pdf》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 藏戏 类文阅读PDF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下册 阅读 PDF 答案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类文阅读-4 藏戏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和发展(节选)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 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 迎的戏曲剧种。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 原) ,参阅道光年间南昌福州抚州府县志 “风俗” 记(栽 载) :只见高安有“滚金线” ,抚州禁唱“儿郎戏” 。 南昌县志记载: 有灯无戏,也无禁戏事。可能在道光年间“南昌彩灯”尚未成戏。 南昌采茶戏最早是唱“茶灯子” ,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有十二个茶婆子, 手提花灯演唱, “ 十二月采茶” ,每人唱一个月。每句均不离“茶”字,敲锣打 鼓在广场演唱,曲调活泼风趣,内容以描写农民春

    2、、夏、秋、冬劳动生活为主。 因此,南昌采茶戏也曾叫“茶灯戏”或“花灯戏” 。后来观众要求提高了,才加 演杂套,逐渐才形成了戏剧形式。 (居 据)目前所知,南昌采茶戏最早只不过 是道光末年左右距今约 150 多年才开始形成戏剧形式的。 到光绪末叶,有的班社曾请京剧及赣剧艺人交戏,唱小戏以外还加唱一些 整本大戏。因而成为 “半班” 。在这一阶段里的班社,业余性质的较多,各方 面设备,服装,乐器都很简陋,化妆也很简单,场面上只有锣鼓伴唱,没有管 弦伴奏。演唱期间,均在农闲时唱神戏,还演赌戏。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经常烧 班社衣箱禁演,更不让三角班在城市里生长,因此采茶戏在城市的影响很小。 1.用“”画去文

    3、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2.根据课文,判读对错。 (1)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唯一剧种。 ( ) (2)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 ( ) (3)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 (4)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 ( ) 3.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意思的转换 B. 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 C. 表示声音的延长。 D. 表示解释说明。 4. 光绪末叶,采茶戏有什么特点? 答案:1. 原 栽 居 2.(1)(2)(3)(4) 3.D 4.特点:成为 半班;业余性质多;服装、乐器简陋,化妆简单;在农闲时唱神戏和赌戏。 木偶戏(节选) 布袋木偶

    4、产生于明朝。因布袋木偶头部连在布袋上,艺人用手伸入布袋内 操纵木偶,故称“布袋戏” 。 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布 袋木偶是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表演 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 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 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经典传统剧目有大名府 雷万春打老虎等。布袋 木偶分为泉州的南路和漳州的北路两大流派。 关于布袋木偶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明代嘉靖年间,泉州有一 秀才,姓梁名炳麟,因屡试不第,颇为灰心。这年,他再赴省城福州会试,问 卜于九鲤仙公

    5、庙,当天晚上梦见仙公执其手,题上“功名在掌中”五个字。梁 炳麟醒后,以为神明指示有“掌握”和“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孙山。 梁秀才认为神明戏弄自己,遂断绝仕意,以其满腹文史知识为材料,在乡里说 书为生。一天,他偶见提线傀儡戏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 线操作,而木偶操作更见灵活。梁炳麟于是用裨官野史的记载编造戏文,演于 乡里之间,以抒胸中愤懑。但读书人的脸皮薄,他又采用“隔帘表古”的形式 表演,也就是隔着帘幕,做有表演性的说书。孰料就此轰动,到处争相聘演, 声名鹊起。梁炳麟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俗称“布袋戏” 的掌中戏也就流传了下来。 (选自音乐生活 2014

    6、 年第 4 期 有删减)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 ) 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 ) 2. 阅读短文填空: 布袋木偶产生于 朝; 经典传统剧目有 等;分为泉州的 和漳州的 两大流派。 3.从文中找出布袋戏是怎样表演的,用“ ”画出来。 4.简要说明秀才梁炳麟是怎样发明木偶布袋戏的。 5. 结合短文,说说你对“功名在掌中”的理解。 答案: 1. 栩栩如生 声名鹊起 2. 明朝 大名府 雷万春打老虎 南路 北路 3. 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表演时,艺 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 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 活现,栩栩如生。 4. 秀才梁炳麟屡次名落孙山,于是断绝仕意,在乡里说书为 生。偶见提线傀儡戏,便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线操作,采用“隔帘表古”的形 式表演,后发展为布袋木偶戏。 5. 屡次失意的梁炳麟发明布袋木偶戏,从此 轰动,到处争相聘演,声名鹊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 藏戏 类文阅读(PDF版含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25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