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课件-(共110张PPT).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文言虚词-课件-(共110张PPT).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文言 虚词 课件 110 PPT
- 资源描述:
-
1、文言虚词复习文言虚词复习考点解读1 1、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中的用法。 “常见虚词常见虚词”共共1818个。个。 “在文中的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 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 翻译题为辅。翻译题为辅。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 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而而何乎何乎乃乃其其且且若若所为所为焉也焉也以以因因于于则者与则者与之
2、之110234567891112131415161718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总总结结经史子集经史子集何其何其多,多,常见虚词二十个。常见虚词二十个。之乎者也乃焉矣,之乎者也乃焉矣,因为所以与然而。因为所以与然而。若若属先得识规属先得识规则则,且于且于文中辨差别。文中辨差别。文言功夫当日进,文言功夫当日进,书海扬帆定自得。书海扬帆定自得。按常出现在文言句按常出现在文言句子的位置分子的位置分 句首: 句中: 句尾:帮助文言帮助文言文断句文断句何、其、且、若、焉何、其、且、若、焉而、乃、所、为、以、因、于、则、者、之焉、也、乎焉、也、乎 而:而:(一)作连词,表示某种关系(一)作连词,表示某
3、种关系 1、并列关系、并列关系 2、递进关系、递进关系 3、顺承关系、顺承关系 4、修饰关系、修饰关系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6、假设关系、假设关系 7、目的关系、目的关系 8、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二)作代词,译作“你”“你的”(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蟹六跪蟹六跪而而二螯二螯 假设:如果,假如假设:如果,假如1.连词连词并列:又或不译并列:又或不译青取之于蓝青取之于蓝而而青于蓝青于蓝转折:但是,却转折:但是,却余方心动欲还余方心动欲还而而大声发于水上大声发于水上诸君诸君而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顺承:就,接着顺承:就,接着君子博学君子博学而而日参省乎己日参省乎己
4、 递进:并且,而且递进:并且,而且臣诚恐见欺于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而负赵负赵因果:因而因果:因而吾尝终日吾尝终日而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修饰:地或不译修饰:地或不译而而 2.第二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而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翁归,自与汝复算耳3.助词助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如是而而已已已而:不久已而:不久与与“ “已已” ”组合,罢了组合,罢了( (你,你的你,你的)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图穷而而匕见匕见 2、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 3、至於幽暗昏惑、至於幽暗昏惑而而无物以相之无物以相之 4、君子博学、君子博学而而日参
5、省乎己日参省乎己 5、盛以锦囊,负、盛以锦囊,负而而前驱前驱 6、诸君、诸君而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余亦悔其随之、余亦悔其随之而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必欲烹、必欲烹而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9、 既既而而儿醒,大啼儿醒,大啼 1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来来”“”“就就”; 2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和和”“”“并且并且”; 3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却却”; 4、连词,表递进、连词,表递进“而且而且”; 5、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6、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假设“如果如果”; 7、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因
6、果“因而因而”; 8、代词,通、代词,通“尔尔”,“你你”“”“你的你的”; 9、时间副词词尾,助词。、时间副词词尾,助词。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而”字分类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正确的一组是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而闻者彰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河曲智叟笑而而止之曰止之曰赵岂敢留璧赵岂敢留璧而而得罪大王乎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而望之望之以其求思之深以其求思之深而而无不在也无不在也 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而无车马喧无车马喧余方心动欲还,余方心动欲还,而而大声发于水上大声发于水上 君子博学君子博学而而日参省乎己日参省乎己A./ B.C.
7、 D.C 转折连词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顺承连词 递进连词递进连词 三、判断三、判断“而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六跪1而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诸君2而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而青于蓝,更胜其父。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婉贞博学4而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而思也。三思思也。三思6而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非7而而所谓小
8、女子也,乃巾帼英杰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 连词,并列关系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连词,递进关系 5、 连词,修饰关系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代词,同“尔尔”,可译为你,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语气,可译为“吧吧
9、”“”“啊啊” 何何(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二)副词(二)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很、程度副词,多么,很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三)奈何:怎么(三)奈何:怎么(四)何如:怎么样(四)何如:怎么样1.代词表疑问代词表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之民不加多,何何也?也?2.副词表反问或感叹副词表反问或感叹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豫州今欲豫州今欲何何至至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何时而乐耶?作谓语:为什么,作谓语:为什么,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作定语:什么,哪作定语:什么,哪徐公徐公何何能及君也能及君也妇啼一妇啼一何何苦
10、苦开国开国何何茫然茫然作宾语:什么,哪里作宾语:什么,哪里哪里哪里怎么(表反问)怎么(表反问)这么这么 多么(表程度)多么(表程度) 多么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至于誓天断发,泣下占襟,下占襟,何何其衰也其衰也多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这样3.代词与代词与“如如”、“若若”、“奈奈”连用,表示连用,表示“怎么样怎么样”今日之事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此为此为何若何若人人巫妪、三老不来还,巫妪、三老不来还,奈奈之之何何何 一、下列句中加点的一、下列句中加点的“何何”字的意义与例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句相同是( ) 例:作计例:作计何何不量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徐公何何能及君
11、也能及君也 B.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 C.其间旦暮闻其间旦暮闻何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何也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何其衰也!其衰也!答案:答案:D(A怎么怎么 B什么,宾语什么,宾语 C什么,定什么,定语语 D为什么为什么 E多么多么)解释下列语句中的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何”字。字。 A隐隐隐隐何何甸甸,便会大道口甸甸,便会大道口 B如太行、王屋如太行、王屋何何?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何以自托于赵以自托于赵? D豫州今欲豫州今欲何何至至? E作计作计何何
12、不量不量? 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以钟名,何何哉哉? G何何不试之不试之? 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 A语气助词,相当于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啊”;H通通“呵呵”,呵问。,呵问。G副词,怎么;副词,怎么;F代词,为什么;代词,为什么;E副词,怎么;副词,怎么;D代词,哪里代词,哪里C代词,什么;代词,什么;B怎么样,把怎么样,把怎么办;怎么办; 乎乎(一)介词,同(一)介词,同“于于”(二)句末语气助词(二)句末语气助词(三)形容词词尾,(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的样子”,“地地”【乎】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
13、一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项是 ( ) 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吾从而师之 曰:壮士,能复饮曰:壮士,能复饮乎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乎 浩浩浩浩乎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与相同,与相同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相同,与不同与不同 C.与不同,与相同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与不同与不同D(比比 助词,表疑问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助词,表揣测语助词,表揣测语气气 词尾词尾)二、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乎
14、?然吾曾?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乎是,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以此可塞赋敛。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乎!而王胡为!而王胡为4乎乎如此好乐?若恢恢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乎王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乎? 1、(、( ) 2、(、( ) 3、(、( ) 4、(、( ) 5、(、( ) 6、(、( ) 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 相当于相
15、当于“于于” 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 助词,词尾,译助词,词尾,译”的样子的样子“ 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译为吗 刿曰:刿曰:“肉食者肉食者”乃入见(乃入见(曹刿曹刿)1. “1. “于是于是” ” “就就”,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或时间上的紧接。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廉颇)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鸿门) 2. “2. “才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
16、。,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 乃乃(一)用作副词(一)用作副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师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石钟) 3. “3. “却却”“”“竟(然)竟(然)”“”“反而反而”,强调某一行为出乎,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意料或违背常理,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项羽本纪) 4. “4. “只只”“”“仅仅”,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信陵)
17、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齐桓) 5.5.在判断句中帮助判断,译为在判断句中帮助判断,译为“是是”“”“就是就是”等等。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谋臣,无乃无乃后后乎乎 (勾践灭吴勾践灭吴) 【无乃】表猜测,译为【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恐怕”。 乃乃(一)作副词(一)作副词 1、于是,就、于是,就 2、才、才 3、竟然、却、反而、竟然、却、反而 4、只、仅、只、仅 5、帮助判断,是,就是、帮助判断,是,就是(二)作代词(二)作代词 1、人称代词:你,你的、人称代词:你,你的 2、指示代词这样、指示代词这样(三)作连词(三)作连词 于
18、是于是(四)固定句式:无乃(四)固定句式:无乃.乎乎恐怕恐怕吧吧乃 一、下列加点的一、下列加点的“乃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乃出出 B.当立者当立者乃乃公子扶苏公子扶苏C.而陋者而陋者乃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乃敢上璧。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乃还还 F.夫我夫我乃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乃谢客就车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尔其无忘乃乃父之志父之
19、志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示儿,乃(乃(1)读之。至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乃(2)翁翁”一句,大为感佩,一句,大为感佩,乃(乃(3)忠贞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乃(4)曰:曰:“此此徒沽名耳。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乃(5)不得已而谢。不得已而谢。(1)副词,表承接,于是。()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第二人称,“你你”、“你的你的”。(。(3)作)作判断词,相当于判断词,
20、相当于“为为”、“是是”、“就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竟然”、“却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才”。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可译为“他”“它”,“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2.2.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视句意译为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视句意译为“我我的的”“”“我(自己)我(自己)”或者或者“你的你的”“”“你你”。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孔雀) 3.3.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
21、“那那”“”“那个那个”“”“那那些些”“”“那里那里”。4.4.指示代词,表指示代词,表“其中的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后面多为数词。 其(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 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能讥之乎(游褒)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者,其能久存乎(祭十)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22、庶几乎( (庄暴庄暴) )吾其还也吾其还也( (烛之烛之)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伶官) ) 反诘反诘“难道难道”揣测揣测“大概大概”婉商婉商“还是还是”期望期望“一定一定”(三)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1.1.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是还是还是” ” 。2 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果”。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离骚) 沛然下雨,则苗沛然下雨,则苗其若是,孰能御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孟子) (四)用作助词。(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23、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其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则或咎其欲出者则或咎其欲出者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在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相同,相同相同,相同B
24、.相同,相同, 不同不同C.相同,相同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不同,相同B(他的他的 其中的其中的 那那 那那 其中的其中的 他,他们他,他们 我,自己我,自己 他,他们他,他们) 大概大概 二、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其破璧,遂许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其仅口舌哉?若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吾4其其与之与之.”焉敢
25、如焉敢如此?此? 1、代词,可译为他、代词,可译为他 的的 2、代词,可译为他、代词,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连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连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其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其皆出于此乎?皆出于此乎?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7其其一二。一二。8其其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