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郁达夫与《沉沦》分析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223766
  • 上传时间:2022-03-23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34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郁达夫与《沉沦》分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沉沦 郁达夫 分析 课件
    资源描述:

    1、郁达夫与沉沦小说集沉沦是新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1921年出版后引起文坛重大反响,一时毁誉参半。 图2-2-21 沉沦书影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1、沉沦之主题:郁达夫在小说集的“自序”中说:“第一篇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Hypochondria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但是我的描写是失败了。”“病的青年的心理病的青年的心理”之表现之表现1、自大狂“有时在山中遇着一个农夫,他便把自己当作了Zaratust-(h)ra,把Zaratust(h)ra所说的话,也在心里对那农夫讲了。”2、自卑狂:疑心病“他的Megalomania也同他的Hyp

    2、ochondria成了正比例,一天一天的增加起来。”郁达夫自认集中的第二篇小说南迁南迁是“描写一个无为的理想主义者的没落”(沉沦自序),这也很能说明沉沦的主人公的情绪何以在两极之间快速转换:有抱负而无行动,耽于幻想而又迷恋事功,所以情绪经常从低沉的自怨自艾跳跃到激昂的愤世嫉俗 。这种情绪在当时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边缘知识人中间有一定代表性 。周作人认为:“这集内所描写是青年的现代的苦闷青年的现代的苦闷,似乎更为确实。生的意志与现实之冲突是这一切苦闷的基本;人不满足于现实,而复不肯遁于空虚,仍就这坚冷的现实之中,寻求其不可得的快乐与幸福。现代人的悲哀与传奇时代的不同即在于此。理想与实社会的冲突当然也

    3、是苦闷之一,但我相信他未必能完全独立,所以南归的主人公的没落与沉沦的主人公的忧郁病终究还是一物。”(自己的园地沉沦)“现代人的苦闷现代人的苦闷”:“生的意志与现实之冲突生的意志与现实之冲突”1、生理需求:肉欲沉沦等作品充满肉的气息并明白表示出“性的要求”,是遭受礼教束缚的青年在精神觉醒之后,被禁锢已久的身体所产生的最真实、最自然的需求。沉沦中的“他”、南迁中的“伊人”、银灰色的死中的“Y君”以及茫茫夜、风铃、秋柳中的于质夫等,都有着强烈的亲近异性的生理冲动与渴望。 2、精神需求:“爱的要求或求爱的心”1 沉沦中,“他”是一个“孤冷得可怜”的留学生,为了排遣精神上的寂寞,常常是手握一本华兹华斯(

    4、Wordsworth)的诗集走入野地,在茫茫天野下随意吟咏;南迁里,“伊人”常常以感伤者自命,有一颗“爱人爱物”的心,但由于“社会的因习,国民的惯俗,国际的偏见”的阻隔而难以达成愿望,自然觉得苦闷不堪了;银灰色的死中的Y,在对日本女子静儿的幻想的另一面,是对亡妻的怀念,他所渴求的是“能互相劝慰的知心好友”。 1 成仿吾:沉沦的评论,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1日。周作人强调指出:“所谓灵肉的冲突只是说情欲与压迫的对抗,并不含有批判的意思,以为灵优而肉劣。” 。(自己的园地沉沦)因此准确地说,郁达夫所表现的性的苦闷不过是生的苦闷的一种表现。人为要追求解放与自由,与戕贼个性的一切外在戒条

    5、一直有着长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正因为郁达夫对“灵肉一致”的人的生活欲望与追求做出了最本色的肯定,自然就获得最热烈的社会反响了。2、零余者零余者:沉沦的主人公形象“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茑萝行),是浓缩一代青年遭际的典型形象。 1)、思想愤激:厌弃人世,亲近自然,但又难以完全忘却 世事2)、行动乏力:自卑而有道德洁癖,不过自身又难免做出 不道德的事情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五四”以后,知识青年面临着觉醒以后无路可走的困境。他们在尝尽求索的艰辛之后,寂寞与苦闷正如鲁迅所谓“大毒蛇”,“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缠住每个人的灵魂,而因此产生“无端的悲哀”,如果不具有清醒的自

    6、我反省意识,就极其容易流入“愤懑”1,成为一个个的“孤独者”。青年人的知识与阅历自然难以与鲁迅相当,所以几乎在整体上陷入愤懑之中,无节制的哀怨、愤恨也就成为他们笔下倾泻的主要情绪 。在这一点上,郁达夫不过启其端绪,表现出“生的闷脱儿”(南迁对英文感伤一词Sentimental的汉译),且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倾向 。1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郁达夫后来在一个人在途上(1926)中提及卢梭孤独散步者的梦想(今译名为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思)的开头几句:自家除了己身以外,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了。自家在这世上,像这样的,已经成了一个孤独

    7、者了。自然地以孤独者自况了。3、佯狂:作者之文学气质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一文中认为,“李初梨说过这样的话: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这话最能表达了达夫的实际。”1 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文学周报合订本第5卷,开明书店 1928年版,第328页。“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1,郁达夫服膺法郎士的这一观点,因而他的创作与他本人的真实经历往往真伪难辨。郁达夫愤世嫉俗的狂士姿态,顾影自怜的颓废样子,固然是一种率性流露,其实也不乏自我标榜的做作,而无论如何,这都是他用以化解自我精神危机、痛苦的一种方式。当郁达夫在现实社会中遭遇挫折、冷遇和侮辱的时候,内心深处激起强烈的反抗意识,然而他又是

    8、一个柔弱的人,反抗的思想只是郁结在心中,反复蕴藉,造成个人的若干病态情状,于是只好在写作中排解。 卢梭像郁达夫在思想、气质、创作方面受卢梭极深的影响。他在思想上如同卢梭一样,追求人性解放,反对一切压迫、束缚;在性格气质上,都有大胆的自我暴露的一面,也有极度自卑的一面;而在创作方面,两人也都有“返归自然”的主张。不过,郁达夫亦另有精神资源。历史小说采石矶(1922)可见端倪。主人公黄仲则是作者的自况,郁达夫体会最深的地方,是“于许多啼饥号寒的诗句之外,还是他的那种落落寡合的态度,和他那一生潦倒后的短命的死”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的传统士大夫风骨 在郁达夫身上体现为名士气度。1 郁达夫:关

    9、于黄仲则,郁达夫文集第6卷, 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13页。郁达夫的沉沦受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流行的“私小说” 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狭义的私小说即是脱离时代与社会,单纯地描写身边琐事与心境的。按久米正雄在私小说与心境小说一文中的看法,就是直接把作者自己暴露出来的小说。这是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影响而产生的一个变化。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抒写的是人生乃至人性固有的“寂寞”,而沉沦所表现出的孤独、忧郁、苦闷却植根于人的现实处境。佐藤春夫像4、沉沦所显示出的郁达夫的小说特点:1)、摹写自我,但致力于捕捉个人的情绪流动,重在传达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即“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

    10、”1 。2)、细腻、流丽的笔致造就的感伤的抒情格调。3)、结构与叙事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情节似乎随情绪的流淌而任意发展,虽然不无枝蔓的地方,但也正因为以情绪自然带动情节,高明者或能达致“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的自如境界。如果用他本人所设定的标准“情调” 衡量,那么说他绝大多数小说都在水平线以上就绝不为过。1 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郁达夫文集第7卷,花城出 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55页。郁达夫认为,“批评作品的好坏的标准,是情调情调两字。只教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染,能够很切实的感着这作品的氛围气的时候,那么不管它的

    11、文字美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1这番夫子自道,是理解郁达夫小说叙事零散而精神不失的关键。1 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晨报副镌1924年12月26日。郭沫若漂流三部曲的主人公爱牟“每每要现出一个极端的飞跃:便是他要从极端的憎恨一跃而为极端的爱怜。这在旁人看来无论怎么也是不很自然的行为,但在他却要感受着一种不得不然的冲动”。鲁迅: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可以自解之处也愈多。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作家的这种精神或曰心灵体验,鲁迅以西洋文学为鉴,早有结论:“人生不可知,社会不可恃,则对天物之不伪,遂寄之无限之温情。”1 1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

    12、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85页。中国新文学中的“零余者”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之比较:相同点:他们都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遭到排挤从而沦为社会边缘 人的知识青年群体不同点: 1、身份不同:“多余人”一般是贵族,而“零余者”则是底 层知识青年; 2、追求不同:“多余人”行动乏力但有社会理想,“零余者” 同样充满无力感,不过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广义) 诉求 3、结局不同:“多余人”多在精神幻灭后浑噩度日,“零余 者”则肉体毁灭后仍留有精神上的期待郁达夫在病闲日记(1926)中,记载了当三十岁生辰时所作的一首词风流事:小丑又登场,大家起,为我举离觞。想此夕清樽,千金难买。他年回忆,未免神伤。最好是,题诗各一首,写字两三行。踏雪鸿踪,印成指爪,落花水面,留住文章。明朝三十一,数从前事业,羡煞潘郎。只几篇小说,两鬓青霜。谅今后生涯,也长碌碌。老奴故态,不改佯狂。君等若来劝酒,醉死无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郁达夫与《沉沦》分析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237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