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学德育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213290
  • 上传时间:2022-03-21
  • 格式:PPT
  • 页数:51
  • 大小:41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德育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学 德育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九讲第九讲 德德 育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 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包括: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 不是道德教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的代名词!代名词!家庭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社会德育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学校学校德育德育的概念,的概念,填空!填空!什么依据?什么

    2、依据?什么手段?什么手段?什么目的?什么目的?学校德育是教育者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性 社会性:各个社会共有现象社会性:各个社会共有现象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

    3、德育 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德育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德育 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德育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德育 继承性:德育的承上启下继承性:德育的承上启下 金迪斯:一个社会,长期而言,如果没有任何说教机构例如教堂、学校、报纸或家庭的灌输等,那么,长期而言,这个社会必定瓦解。孔子:父母在不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远游,游必有方封建:君权神授封建:君权神授资本:自由民主资本:自由民主社会:三热爱社会:三热爱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中国:集体主义中国:集体主义美国:个人主义美国:个人主义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二、德育的意义1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

    4、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条件和保证2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证3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第一三条是从第一三条是从社会社会的的角度,第二条是从角度,第二条是从个个人人的角度的角度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三、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制订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制订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

    5、需要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外在外在内在内在无论什么的依据,有两无论什么的依据,有两点是肯定的:外在社会点是肯定的:外在社会要求、内在学生的身心要求、内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目标如发展特征。德育目标如此、德育内容如此、课此、德育内容如此、课程设置如此!这是回程设置如此!这是回答此类问题的万能钥答此类问题的万能钥匙!匙!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三、德育目标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988 1988年,

    6、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育工作的通知:“把全体学生培养民为爱国把全体学生培养民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961996年,年,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三、德育目标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7、的要求思想政治方面:常识、基本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关心热爱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诚实正直、自尊自强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思想政治方面:感情、事业心、主义道德行为方面:集体主义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敢于创新、识别能力分析能力三方面的要求:三方面的要求:思想政治思想政治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四、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的总和。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受教育者身心

    8、发展特征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德育所面对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决定德育决定德育内容内容决定德育的决定德育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和广度决定德育决定德育工作的工作的针针对性和有对性和有效性效性10年填空年填空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政治教育政治教育 我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马克思主义基

    9、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现阶段主要是学习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化建设,争取实现,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关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

    10、以及相应思想观念相应思想观念方方面的教育,包括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觉纪律教育。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第一节、德育的

    11、意义、目标和内容 四、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而言:就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格的发展和完善。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少数有心理疾病学生而言:就少数有心理疾病学生而言:进行心理咨询与治

    12、疗。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内容的心理健康内容的三方面三方面(07(07填空填空1010选择选择) )学习辅导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择业指导19941994年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学生,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其中正式列入其中现在的一种趋势:把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的一种趋势: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独立于德育之外注意两注意两个细节个细节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

    13、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个体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从联系上看:从联系上看: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品德形成发展离不开德育。的品德形成发展离不开德育。 从受教育者角度看: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德育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只

    14、不过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发展过程,只不过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系统的影响。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建构完善的过程。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1 1、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的结构:四要素: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方法2 2、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5、。( (0606、0808年填空年填空) )第二节、德育过程严重关严重关注注相当重相当重要要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1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二节、德育过程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因素在其活动与交往中促使学生思想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因素在其活动与交往中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长期与反复的转化。内

    16、部矛盾长期与反复的转化。09年简年简答答第二节、德育过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知识点)知识点)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1 1、德育过程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德育过程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习惯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习惯。2 2、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知知”是基础,是基础,“行行”是关键。是关键。3 3、德育过程有多个开端,并不一定遵循知、情、意、行、德育过程有多个开端,并不一定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任何一个开始

    17、进行。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任何一个开始进行。重点掌重点掌握!握!09、10年填空年填空第二节、德育过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知识点)知识点)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1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 2、不脱离学习,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不脱离学习,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学生3 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1 1、内化与外化、内化与外化2 2、内因与外因、内因与外因3 3、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

    18、育原则一、德育原则1、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中学德育原则中学德育原则导导向向性原则性原则疏疏导导原则原则尊尊重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因材材施教的原则施教的原则重点掌握!还要重点掌握!还要注意每一原则下注意每一原则下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孔子说“视其所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德育里的什么原则?是德育里的什么原则?第三节、德育原

    19、则、途径和方法二二、德育途径、德育途径 1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基本途径基本途径) ) 2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 3、劳动、劳动4 4、共青团活动、共青团活动5 5、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这些途径各有这些途径各有其特点与功能,其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相补充,构成德育途径的整德育途径的整体体07年选择年选择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三三、德育方法、德育方法1 1、说服法:、说服法:目的明确、富有趣味、注意时机、以诚待人目的明确、富有趣味、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 2、榜样法:、榜样法:好榜样、动之以情、引导好榜样、

    20、动之以情、引导3 3、锻炼法:、锻炼法: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检查与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检查与坚持4 4、陶冶法:、陶冶法:创设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5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公正、民主、宣传公正、民主、宣传为什么只谈一个男朋友?要谈就谈他七八个!为什么只谈一个男朋友?要谈就谈他七八个!06年选年选择择10年填年填空空09年年论述论述(材材料料)10年简答题年简答题(要求要求)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1 1、皮亚杰、皮亚杰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

    21、得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

    22、一大块墨水渍。块墨水渍。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1)这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的过失是否相同?(2)?(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为什么? ?对偶故事对偶故事道德与思维发道德与思维发展相关展相关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1 1、皮亚杰、皮亚杰第第1阶段阶段:前道德阶段前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此阶

    23、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配。因此,此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第第2阶段阶段:他律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大约出现在4、58、9岁,以学前儿岁,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道德现实主义。第第3阶段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始于,始于910岁以后,大约为小学中年岁以后,大约为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

    24、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2 2、科尔伯格、科尔伯格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 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倾向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倾向 第二阶段:个人报酬倾向第二阶段:个人报酬倾向 二级水平:习俗水平二级水平:习俗

    25、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倾向第三阶段:好孩子倾向 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倾向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倾向 三级水平:后习俗水平三级水平: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倾向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倾向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倾向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倾向 道德两难道德两难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

    26、违背了社会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规则,就使妻子等死。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2 2、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第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第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

    27、偿的分享,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2 2、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第第3阶段: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阶段: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人以他人的反应为基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人以他人的反应为基

    28、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使得一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使得一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第第4阶段: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阶段: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的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的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

    29、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2 2、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第第5阶段: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这一阶段出阶段: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这一阶段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

    30、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他是可以修正过理智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他是可以修正的。的。第第6阶段: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阶段: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31、社会秩序相冲突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3 3、认知模式学说的特征:、认知模式学说的特征: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人的道德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人的道德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

    32、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择内容和方法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4 4、认知模式学说下的道德教育、认知模式学说下的道德教育(1 1)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 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2 2)认知性道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认知性道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运用道德

    33、两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运用道德两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向学生揭示比他们向学生揭示比他们( (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认知水平) )高一阶段的道德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推理方式;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08年论年论述述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5 5、认知模式的缺陷、认知模式的缺陷 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道德行动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道德行动的研究,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

    34、最重要的。的研究,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用 阶段理论有缺陷阶段理论有缺陷 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作法时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作法时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30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6 6、认知模式的特色、认知模式的特色 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理论 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 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

    35、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第四节、德育模式一一、认知模式、认知模式7 7、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可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之进行修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之进行修正。发展性原则在德育中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性原则在德育中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可以按此原则进行促进学生发展。展开,可以按此原则进行促进学生发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为我们提高学生道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为我们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提供了借鉴。德思维能力方面提供了借鉴。第四节、德育模式二二、体谅模式:、体谅模式:彼得彼得. .麦克费尔(把

    36、情感置于中心)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 1 1、体谅模式特征:、体谅模式特征: 坚持性善论坚持性善论 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德育的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德育的目标 大力提倡民主的德育观大力提倡民主的德育观此模式的一大特色:此模式的一大特色:它的理论假设是在对它的理论假设是在对学生广泛调查的基础学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上提出的。08年填年填空空第四节、德育模式二二、体谅模式:、体谅模式:彼得彼得. .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2 2、体谅模式理论假设:、体谅模式理论假设: 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37、帮助学生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的角色和身份 教育即学会关心教育即学会关心第四节、德育模式二、体谅模式:二、体谅模式:彼得彼得. .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3 3、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麦克费尔根据大规模调查中学生讲述的麦克费尔根据大

    38、规模调查中学生讲述的“好事好事”与与“坏事坏事”,编制了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编制了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生命线丛书。丛书。生命线生命线分为三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展分为三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展示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情境。示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情境。 设身处地:设身处地:所有情境都是围绕发生在家庭、学校所有情境都是围绕发生在家庭、学校及邻里中的普通人与之间的问题而设计。设计的及邻里中的普通人与之间的问题而设计。设计的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们的动机。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们的动机。 证明规则:证明规则:情境涉及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情境涉及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其一般目的在于给学

    39、生以机会设法解权威问题,其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设法解决戌年人时发生的各种常见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决戌年人时发生的各种常见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同一性。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同一性。 付诸行动:付诸行动: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第四节、德育模式 旨在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敏旨在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鼓励学生对一切表明人的需感性,鼓励学生对一切表明人的需要、利益及情感的言语信号和非言要、利益及情感的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的观察和理解。语信号的观察和理解。第四节、德育模式S1:我会反击,她挖苦我,我就讽刺她。:我会反击,她挖苦我,我就讽刺她。S2:我会劝她别这样。:

    40、我会劝她别这样。S3:我会生气,但拿她没办法。:我会生气,但拿她没办法。S4:我会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这事。:我会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这事。S5:我会问她究竟怎么回事。:我会问她究竟怎么回事。S6:我会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无意之中得罪过她,伤害过她,或:我会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无意之中得罪过她,伤害过她,或者使她难堪。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会设法向她道歉,消除者使她难堪。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会设法向她道歉,消除误会。误会。S7:有的时候,一个人心情不好,处境不利,甚至看到自己特:有的时候,一个人心情不好,处境不利,甚至看到自己特别羡慕的人,也会说说风凉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算了,别羡慕的人,也

    41、会说说风凉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算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S8:这种人我不会惹她,也不会去理她。:这种人我不会惹她,也不会去理她。第四节、德育模式第四节、德育模式体体谅谅情情境境及及其其教教育育目目的的情情境境问问题题成成熟熟而而敏敏感感的的反反应应(举举例例)情情境境 1:你你不不小小心心损损坏坏了了同同学学的的书书包包。那那是是一一只只破破旧旧的的书书包包,你你的的同同学学却却抱抱着着书书包包,伤伤心心地地哭哭了了起起来来。你你怎怎么么办办?意意识识到到这这只只书书包包对对这这位位同同学学有有特特殊殊的的意意义义,例例如如是是某某个个重重要要人人物物送送给给他他的的。情情

    42、境境 2:你你到到敬敬老老院院,告告诉诉里里边边的的爷爷爷爷奶奶奶奶说说:你你和和你你的的同同学学要要来来给给孤孤寡寡老老人人送送温温暖暖。他他们们听听了了,不不但但不不表表示示欢欢迎迎,甚甚至至显显得得有有些些生生气气。你你怎怎么么办办?意意识识到到这这些些老老人人特特别别忌忌讳讳被被人人看看作作是是“孤孤寡寡老老人人” 。情情境境 3:你你对对你你爸爸爸爸妈妈妈妈说说一一件件你你觉觉得得非非常常重重要要的的事事情情,可可他他们们根根本本就就没没有有用用心心听听你你在在说说什什么么。你你怎怎么么办办?意意识识到到父父母母可可能能心心情情不不好好,或或者者,在在做做更更加加紧紧要要的的事事情情

    43、。第四节、德育模式二二、体谅模式:、体谅模式:彼得彼得. .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4 4、体谅模式的缺陷:、体谅模式的缺陷: 理论中既有人本主义又有行为主义,两种理论中既有人本主义又有行为主义,两种理论不同甚至相对立。理论不同甚至相对立。 社会试验期的假设表明其教材适用于中学,社会试验期的假设表明其教材适用于中学,但实际上却适用于小学。但实际上却适用于小学。第四节、德育模式二二、体谅模式:、体谅模式:彼得彼得. .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麦克费尔(把情感置于中心)5 5、体谅模式启示:、体谅模式启示: “学会关心学会关心”目标的分解目标的分解 目标体系通过人际社

    44、会问题情境的教材来目标体系通过人际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来体现体现 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第四节、德育模式三三、社会模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班杜拉1 1、理论假设:、理论假设: 学习并非刺激反应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学习并非刺激反应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的过程。 人类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身体验强化,人类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身体验强化,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

    45、本学习方法注重注重强化的学习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强调建立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强调建立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10年填空年填空三三、社会模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2 2、班杜拉的实验:、班杜拉的实验: 在实验中,把在实验中,把4 4至至6 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岁的儿童分成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

    46、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 (那那个人说: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 );而另一组儿童看到;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 (另一个成人说:另一个成人说:“喂,住手!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 )。接下来,。接下来,就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就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结果发现,电影里榜样的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结果发现,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结

    47、果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奖励或惩罚奖励或惩罚) ),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第四节、德育模式Childrensee,childrendo第四节、德育模式第四节、德育模式三三、社会模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班杜拉3 3、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道德

    48、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段 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榜样对品德的作用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第四节、德育模式三三、社会模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班杜拉4 4、社会模仿模式的缺陷:、社会模仿模式的缺陷: 理论拚凑痕迹明显,缺乏深入细致持之一贯的贯理论拚凑痕迹明显,缺乏深入细致持之一贯的贯穿力穿力 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存疑问存疑问 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

    49、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德育中实施5 5、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的启示、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的启示 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典型题目解读选择题选择题1 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A A、科尔伯格、科尔伯格B B、皮亚杰、皮亚杰C C、麦克费尔、麦克费尔D D、班杜拉、班杜拉2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

    50、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平之间的矛盾典型题目解读选择题选择题3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体现的是德育的()()A A、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B B、疏导原则、疏导原则C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 D、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4 4、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学德育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1329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