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态度-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态度-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态度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 含义: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含义: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包含认知、情感、意向三心理状态。态度包含认知、情感、意向三个要素。个要素。2 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特点l具体对象性具体对象性l系统性系统性l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l内在性内在性l社会性社会性1 行为与态度一致吗?行为与态度一致吗?l正题阶段:态度是行为的预先倾向、内正题阶段:态度是行为的预先倾向、内在准备状态,因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在准备状态,因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了他的行为。l反题阶段: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拉皮尔反题阶段:态度与
2、行为不一致:拉皮尔(LaPiere,1934)的实验,对此提出质)的实验,对此提出质疑。他花了两年时间,和一对中国夫妇疑。他花了两年时间,和一对中国夫妇作环美旅游,在作环美旅游,在184家饭馆和家饭馆和66间旅店停间旅店停留。留。 旅馆旅馆 饭店饭店 光顾光顾 未光顾未光顾 光顾光顾 未光顾未光顾回答总数回答总数 47 32 81 96 1 2 1 2 1 2 1 2回答数回答数 22 25 20 12 43 38 51 45否定回答否定回答 20 23 19 11 40 35 47 41回答看情况回答看情况 1 2 1 1 3 3 4 3肯定回答肯定回答 1 0 0 0 0 0 0 1注:注
3、:1 只就中国人提问;只就中国人提问; 2 分别就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日本分别就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日本 人提问人提问l拉皮尔认为人们所说的和实际所做之间存拉皮尔认为人们所说的和实际所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巨大差异l拉皮尔的结论引发了一系列后继研究,态拉皮尔的结论引发了一系列后继研究,态度和行为不相关的观点开始占了上风度和行为不相关的观点开始占了上风l布鲁默:布鲁默:“人们已经揭示出,在态度和随人们已经揭示出,在态度和随后的行为之间没有实际联系后的行为之间没有实际联系”。l麦奎尔:麦奎尔:“态度研究已表明,某个人对他态度研究已表明,某个人对他的态度的口头报告与他对于该态度对象的的态度的口
4、头报告与他对于该态度对象的实际行为间只有相当低的相关系数实际行为间只有相当低的相关系数”。l认为态度对外显行为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认为态度对外显行为不会造成太大影响l态度是行为的准备,一般情况下,行为态度是行为的准备,一般情况下,行为的做出是基于态度的,行为反应内在的的做出是基于态度的,行为反应内在的态度态度l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受到情境中的压力,或者考虑到行为的受到情境中的压力,或者考虑到行为的结果对自身不利,可能会改变行为的方结果对自身不利,可能会改变行为的方向,表现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向,表现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1 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始于
5、两种方式,一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始于两种方式,一为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另一是屈服于为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另一是屈服于外界压力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外界压力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报酬和避免惩罚表现出的相符行质与精神报酬和避免惩罚表现出的相符行为。为。2 认同(同化):认同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认同(同化):认同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态度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态度已不再是表面的改变,而是自愿接受性的已不再是表面的改变,而是自愿接受性的观点、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要形成的态观点、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度相接近。3 内化:态度形
6、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个段中,人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个体完全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体完全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并把它纳入了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点,并把它纳入了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时,态成为自己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时,态度就比较稳固,不易改变了。度就比较稳固,不易改变了。1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
7、进行。熏陶等方式进行。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性、宏观性性、宏观性 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定性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也影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也影响个体态度的形成。响个体态度的形成。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伴的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个体开始把自己的态度与同伴个体开始把自己的态度与同伴进行比较,并根据同伴的态度进行比较,并根据同伴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团体对其成员影响力的大小取团体对其成
8、员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决于两个方面:l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大小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大小l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l认知失调指个体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认知失调指个体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的认知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的认知要素包括思想、态度、信念及人们感知素包括思想、态度、信念及人们感知到的行为。到的行为。认知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或不相关的关系认知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或不相关的关系相关的各种认知之间才会存在矛盾或一致相关的各种认知之间才会存在矛盾或一致的关系,即失调或协调的状态的关系,即失调或协调的状态l认知失调有程度上
9、的区分认知失调有程度上的区分 失调的认知数量失调的认知数量*认知重要性认知重要性失调程度失调程度= 协调的认知数量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重要性认知重要性l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保持一致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一致认知一致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得到合理解决得到合理解决(1)决策后认知失调)决策后认知失调l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因为我们不得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因为我们不得不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定不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定l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
10、,或降低对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或降低对未选择的对象的评价,都可以减少失调未选择的对象的评价,都可以减少失调l一旦作出决定,我们就会越来越喜欢自一旦作出决定,我们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决定,而且越来越讨厌其他的可能己的决定,而且越来越讨厌其他的可能选择选择l当一个人持有一种信念,而又表现出与之不一当一个人持有一种信念,而又表现出与之不一致的行为,就会产生失调致的行为,就会产生失调l因为行为本身难以收回,所以通常只能改变态因为行为本身难以收回,所以通常只能改变态度以消除失调度以消除失调l例如从事不喜欢的工作,产生失调的结果是改例如从事不喜欢的工作,产生失调的结果是改变态度变态度l“不充分理由不
11、充分理由”与认知失调(给与认知失调(给1美元与美元与20美美元)元)l小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而小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而轻松的惩罚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轻松的惩罚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情的不当理由。l受到的惩罚越大,产生的失调就越少,因此,受到的惩罚越大,产生的失调就越少,因此,态度改变的越少态度改变的越少l当行为是个体自由选择的,与态度不一当行为是个体自由选择的,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导致失调致的行为会导致失调l为了维护自我,人们会认同和巩固自己为了维护自我,人们会认同和巩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态度和行为l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
12、越喜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欢它l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欢变得喜欢l只要我们认为自己对某个行动有不能变更只要我们认为自己对某个行动有不能变更的承诺(公开承诺),失调就会促使态度的承诺(公开承诺),失调就会促使态度发生改变发生改变l如果我们觉得如果做得不好还可以改变,如果我们觉得如果做得不好还可以改变,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不必认真地去做,就不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不必认真地去做,就不会有失调产生,也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