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科普讲座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血脂科普讲座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脂 科普 讲座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血脂知识科普讲座1血脂是什么血脂是什么 w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它们必须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才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血中循环运输,(这就好比不会游泳的人只有坐上了船,才能在江河中来去自如)。w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叫脂蛋白。脂蛋白中所含蛋白的种类和数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多少决定其重量。w血液中的脂蛋白也有不同。 -密度高、颗粒小的部份为高密度脂蛋白, -密度低、颗粒稍大的一部份称为低密度脂蛋白。2血脂是有害的物质吗?血脂是有害的物质吗? w-一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而是人体所必需
2、的基本物质。血脂在维持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w-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活动,过多的能量可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w-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关键作用。w-胆固醇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的重要原料。正常情况下,脂类在体内的吸收、消耗和转化维持相对平衡,所以人体血脂含量基本保持稳定。w-血脂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过低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w-不要谈“血脂”而色变。若已发现高血脂,要认真对待,咨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3检查血脂检查血脂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w-20岁以上每五年检查一次
3、血脂。40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血脂。w-有心脏病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嗜烟、酗酒、习惯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w-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及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或者皮肤有黄色瘤的朋友,更应定期检查血脂。 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下列几点:w- 检测空腹血脂,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w-采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w-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w-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避孕药、某些降血压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4血脂化验单血脂化验单(1)(1)w血脂
4、升高只有通过血脂化验才知道。血脂项目多由其英文缩写表示,w(1)TC: 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 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w(2)TG: 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w(3)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低密度脂蛋白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 医学上要测定其所有成分的含量比较困难, 故使用他所含的胆固醇成分作为代表,来反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w(4)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
5、危险性。5血脂化验单血脂化验单(2)(2)w-在一些较为全面的血脂化验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Lp(a), 这是脂蛋白a,Lp(a)升高有可能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w-Apo B100和Apo AI是两项仅在大医院才化验的指标,分别代表载脂蛋白B100和载脂蛋白AI。w Apo B100浓度的变化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一致,因此,Apo B100升高对人体同样不利。w Apo AI的变化则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同,所以,Apo AI升高对人体是有益的。w 化验单上还有很多正常值,血脂化验单上的正常值是相对的,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仅供参考。临床医生主要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降脂治疗方案。6总胆固醇
6、(总胆固醇(TCTC)w-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油”,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都必须与一种叫做载脂蛋白的蛋白质和磷脂相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胆固醇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后生成各种脂蛋白。所谓的总胆固醇(TC)就是各种脂蛋白含有的胆固醇的总和。w-我们可从食物获得胆固醇,体内也可自己合成胆固醇。正常情况下,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以及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当体内胆固醇超过机体的需要后,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就会逐渐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使动脉壁表面粗糙、增厚,变硬以后并有血栓形成,终致血管腔狭窄,最后导致冠心病和中风。 7甘油三酯(甘油三酯(TGTG) w甘油三
7、酯(TG)是血脂的一种,血脂还包括胆固醇等。w甘油三酯(TG)与胆固醇一样,存在于各种脂蛋白中。血甘油三酯则是所有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总和。w血中颗粒大而密度低的脂蛋白含甘油三酯的量多。当血甘油三酯特别高(颗粒大、密度低的脂蛋白过多)时,血液会呈乳白色,这种血静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厚厚一层奶油样物质,便是化验单上的所谓的“脂血“。w甘油三酯的功能与胆固醇截然不同,甘油三酯是人体主要的能量储存库。尽管甘油三酯有诸多生理功能,但过多的甘油三酯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改变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并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8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胆固醇(LDL-CLDL-C) w所谓低密度脂蛋白(LD
8、L),是利用超速离心技术能分离出的一种血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w利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再测其中的胆固醇,即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是最准确的测定LDL-C的方法。这种方法所需仪器非常昂贵,且需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不适合在临床上使用。目前医学上可通过沉淀方法直接测定LDL-C,也可以采用公式计算出LDL-C。测定出的LDL-C浓度就代表了血中LDL的水平。wLDL中的胆固醇含量占其总重量的一半以上,同时血液的胆固醇主要是位于LDL中,占血总胆固醇(TC)的60以上。所以,LDL-C升高常同时有TC增高。w由
9、于LDL的颗粒比较小,即使血中LDL浓度很高,血液的外观也不会有明显改变。体内多余的LDL易沉积在动脉的管壁,会引起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9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胆固醇(HDL-CHDL-C)w所谓高密度脂蛋白(HDL),也是通过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出来的一种血液脂蛋白。HDL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脂蛋白。wHDL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利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然后,再测定其中的胆固醇,即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是最为准确的测定HDL-C的方法。不过, 目前医学上常采用比较简便的免疫化学沉淀方法,直接测定HDL中的胆
10、固醇(HDL-C)。wHDL-C是临床检验的指标,它代表了血液中HDL的水平。众多的科学研究证明,HDL是一种独特的脂蛋白,具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以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的胆固醇“吸出” ,并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清除。因此,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美称。10血脂的来源血脂的来源 (1)(1) w血脂的来源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来源于我们吃进的食物,二是来源于我们体内的合成。w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主要含淀粉和脂肪。中国人以淀粉(如大米、玉米等)为主食,所以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应该是淀粉。此外,猪肥肉、动物油脂、烤鸭、各种煎炸食品、奶油糕点均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w肝脏和小肠
11、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肝脏的合成能力最强,但不储存甘油三酯,合成后即释放入血,脂肪组织如皮下脂肪及肌肉之间的脂肪等也是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部位。11血脂的来源血脂的来源(2)(2) w饮食是影响血胆固醇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人们早已知道,只有动物食品才含有胆固醇,植物食品是不含胆固醇的。w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多种多样,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不能多吃。专家建议高脂血症患者每周吃蛋不宜超过4个。有人认为肝脏可”补血明目”,而它却是胆固醇含量多的食品;肾脏(腰子)也富含胆固醇,高脂血症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w人体内大部分的胆固醇靠自身合成。肝脏是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部位,胆固醇合成的原
12、料象甘油三酯一样,主要来自于糖的分解,其次来源于食物脂肪和体内脂肪的分解。所以,即使食物中没有胆固醇,体内仍能自行合成而不致缺乏胆固醇。w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医学上倡导低糖低脂饮食。12人体内的血脂出路人体内的血脂出路 w甘油三酯大部分储存于腹部、皮下和肌肉间的脂肪组织中,因此表现为“大腹便便”或“将军肚”;饥饿时甘油三酯从脂肪组织中动员出来,产生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和体育运动(打球、跑步等)的需要,所以这就是专家倡导的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可减轻体重的原因。w胆固醇遍布全身各处,是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过多的胆固醇可经肝脏代谢,并以胆汁酸的形式排至肠道,最
13、终排出体外。w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一种医学上所称的粥样斑块(因为肉眼所见这种块状物内部形状类似小米粥而得名),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形成多种多样的疾病,如堵塞心脏的血管可产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阻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阻塞四肢血管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等。13为什么要空腹抽血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w空腹血是指禁食12-14小时后所抽的静脉血,因此抽血化验血脂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除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外,不能吃其他任何东西,于次日早上8点到10点抽血化验血脂。w进食后,脂肪在小肠中消化与吸收,经过小肠进入血液,血中的脂质和脂蛋白含量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甘油三酯浓度,餐后2
14、小时、4小时、6小时的血甘油三酯明显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轻微降低,(餐后血甘油三酯水平较空腹时可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并且发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甘油三酯浓度呈现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回落,直到进餐6-8小时后,才达到最后稳定的血脂水平),因此只有抽空腹血化验的血脂才能反映稳定的血脂水平。w,空腹抽血可以避免不同食物对血脂的影响。目前血脂各项检验的参考范围,均是以空腹血所测得的数值为准,。此外,抽血化验血脂前应避免大吃大喝或有意素食;应在抽血之前1月内没有严重的急性感染、急性高热等情况。 14化验餐后血脂化验餐后血脂的意义意义w正常人进食高脂饮食后的6-8小时,血甘油三酯水平基本恢复空腹状态
15、。但冠心病患者不仅餐后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幅度大,而且餐后6-8小时仍然维持高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的区别。w此外,餐后甘油三酯越高者,血管壁也就越厚,管腔阻塞自然更严重。目前认为:餐后的甘油三酯升高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餐后甘油三酯显著升高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大。w因此,化验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早期防治很有意义。15怎样才能诊断血脂异常怎样才能诊断血脂异常 w要对血脂异常作出诊断,就必须验血。这一般需要到医院去,从手臂上抽取1-2毫升血装入试管,再对各种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出它们在血中的浓度。目前医院中最常检测的指标有:总胆固醇(TC或
16、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有通过扎手指取一滴血验血脂的方法,但一般只能测出胆固醇(TC)的浓度,并不能全面反应血脂的情况。因此,要作出血脂异常的诊断应到医院抽血进行化验才能确定。16不验血能看出血脂异常吗不验血能看出血脂异常吗 w血脂不正常一般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有些征象还是可能提供某些诊断线索,它们包括: w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可表现为手掌部的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血症,往往高脂血症比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 w在40岁以下的人中,眼睛上出现了“老年环”
17、,表现为黑眼珠周围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状改变,往往提示有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 w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较早(男性45岁以前、女性55岁以前)患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病人时,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的血脂异常,也应注意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血脂进行检查。17高脂血症诊断标准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w判断是否有高脂血症应有二次不同日的血脂化验记录 w美国2001年所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C)超过6.2毫摩尔(即6.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2.3毫摩尔(即2.3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w我国于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
18、C)超过5.7毫摩尔(即5.7mmol/L)为胆固醇水平升高,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1.7毫摩尔(即1.7mmol/L)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由于这个标准更适合我国国情,所以已在国内普遍采用。然而,国内、外医学专家都普遍认为,每个人的理想血胆固醇水平应小于5.2毫摩尔/升(即5.2mmol/L)。w此外,还规定每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于1毫摩尔(即1mmol/L)也属不正常现象。18血脂为什么会升高血脂为什么会升高w高脂血症是一种由多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基因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w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有些人喜欢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有的喜欢用猪油或其
19、它动物油炒菜吃。时间长了,血脂就悄悄地升了上去。w(2)从饮食中摄影取过多的热量,引起肥胖或超重,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w(3)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静坐、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都能引起血脂升高。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体重、运动、戒烟等自我调节方式来消除以上有害环境因素。19吃海鲜过多会引起血脂高吃海鲜过多会引起血脂高 w一想到海鲜胆固醇太高,免不了有些担心。海鲜对血脂的影响到底如何呢? w海鲜种类繁多,包括:鱼类(海水鱼、淡水鱼)、虾类、蟹类、螺贝类、头足类(章鱼、鱿鱼、乌贼)等。 w虾、蟹、卵黄、贝壳类的确含胆固醇较高,过多食用有可能使人体胆固醇升高
20、。同时,也应认识到,食物对人体胆固醇的影响,并不能仅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而要兼顾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人体内的胆固醇大多由自身合成,而饱和脂肪酸是提供制造胆固醇的原料,有更强的升高胆固醇的作用。w其实,海鲜的胆固醇含量一般都不太高。其中虾、蟹、沙丁鱼和蛤的胆固醇虽多些,不过因为它们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所以升高胆固醇的作用,反而不如含胆固醇少、但含有很多饱和脂肪酸的椰子油与棕榈油。并且,虾、蟹类海鲜的胆固醇大多集中在头部和卵黄中,食用时只要除去这两部分,就不致摄入过多的胆固醇。20吃海鲜过多会引起血脂高吃海鲜过多会引起血脂高w科学家们还发现,爱斯基摩人较少患心血管疾病,这与他们的主要
21、食来自深海鱼类有关。这些鱼类含有丰富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的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鱼类中的鲑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鳗鱼等所含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远比乌鱼、黄鱼、白带鱼为多,所以更有利于降低血脂。w因此,血胆固醇升高者和关心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人,并不是一点海鲜都不能碰。预防高胆固醇的方法是控制每日的总脂肪和食物的总摄入量不可超标,并注意尽可能少吃含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牛油、猪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等以及含极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在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未达300毫克之前,仍可放心选择合适的种类,适量的海鲜,可让饮食多样化。当然,吃海鲜过多,不加控制,超
22、过了食物的总摄入量和胆固醇摄入量,是会引起血脂升高的。21高血脂者不宜进食动物内脏高血脂者不宜进食动物内脏 w我们中国人比较偏爱动物内脏,常认为“以脏养脏”,所谓“吃什么补什么”、“吃脑补脑”、“吃肝补血”、“吃腰补肾”。然而,动物内脏(肝、肾、肚肠、脑等)大多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比其他食物的胆固醇含量高出好多倍。因此,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的胆固醇,高血脂者应严格限制进食动物内脏。22饮酒对血脂有影响吗饮酒对血脂有影响吗 w酒的品种很多,有果酒、啤酒、黄酒、白酒、红酒等。对健康人来说,适量饮酒是有一定的益处。 w少量饮酒尤其是红酒,可以调节血脂。适量饮酒不仅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LDL-
23、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VLDL-C)浓度降低,而且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HDL-C,因为HDL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并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因而阻止血液在冠状动脉内凝固,起“活血化淤”的作用。因此有人认为,适量饮酒可使患冠心病危险性下降。w长期大量饮酒者常引起血脂升高。特别是酗酒会使血脂升高,。有酒癖者,最好控制酒量,每天啤酒不过7两,红酒以3两为度,若是白酒则1两足矣,这对血脂可能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不致损害健康。有高血压、肝、脑、肾等疾病的病人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特别注意,23饮茶对血脂有影响吗?饮茶对血脂有影响吗? w饮茶降低人
24、体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w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茶可“解油腻”、“去人脂”的记载。国外科学家曾用乌龙茶做了个实验:每天饮7杯乌龙茶,连续6个星期后,饮用乌龙茶的人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下降,说明乌龙茶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w我国的科学家观察了饮用沱茶对高血脂症患者的影响,每天饮用15克沱茶的茶汤,连续一个月,也显示了明显的降血脂效果。w,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所含各种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比经发酵加工的红茶多,在调节血脂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面也被认为优于红茶。 24饮咖啡对血脂有影响饮咖啡对血脂有影响最近的研
25、究认为咖啡对血脂的影响可能与咖啡的加工方法有一定的关系,以咖啡壶煮沸的咖啡可升高胆固醇,以过滤法煮成的咖啡则没有这种作用。咖啡中有一种油性的物质,它对于心血管的影响因人而异, 但是通常会造成血胆固醇升高。这种物质的多寡与煮咖啡的方式有关, 当煮咖啡是以高压蒸气或悬滴式来煮时, 因为咖啡豆与热水接触的时间短, 所以这种油性物质被提取出来的量少;但如果以浸泡为主的煮法(如日本的塞风式咖啡机),则咖啡豆与热水接触时间长, 因此比较容易提取出大量的油性物质。另外,这种油性物质可用滤纸过滤掉。w可以说,饮用咖啡对血脂和冠心病是否有影响、有多大影响,目前尚未取得共识。但是,每天1-2杯是不会有什么坏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