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内力和强度计算课件.ppt(99页)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构件内力和强度计算课件.ppt(99页)》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件 内力 强度 计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4章 构件的内力和强度计算 4.1 强度计算的基本概念强度计算的基本概念 4.2 内力与截面法内力与截面法 4.3 杆件的内力图杆件的内力图 4.4 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习题习题4 4.1 强度计算的基本概念 变形固体指受力后形状、 大小发生改变的物体。 变形固体有如下的基本假设。 (1) 各向同性: 物体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2) 均匀连续: 物体内被同一种物质充满, 没有空隙; (3) 小变形: 物体受到外力后产生的变形与物体的原始尺寸相比很小, 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强度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构件某一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时称为杆件(见图4-
2、1)。 杆件的小变形有拉伸与压缩、 剪切与挤压、 扭转、 弯曲四种基本形式。 图4-1 杆件 (a)(b)4.2 内力与截面法 杆件的内力指杆件受到外力作用时, 其内部产生的保持其形状和大小不变的反作用力。 该反作用力随外力的作用而产生, 随外力的消失而消失。 截面法是求杆件内力的方法。 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 (1) 作一假想截面把杆件切开成两部分(见图4-2(a); (2) 留下其中的一部分, 并在切开处加上假设的内力(如图4-2(b)或图4-2(c)所示); (3) 以该部分为研究对象列静力平衡方程, 求解未知的内力。 图4-2 截面法求内力 P1P2P3AmnBP4P5(a)P1P2P3
3、AmNNmnnBP4P5(b)(c) 【例4-1】 如图4-3所示, 杆件在A、 B两点受两等值反向共线的力P的作用, 求任意截面m-m处的内力(轴力)。 解 此杆受两力作用而处于平衡。 作假想截面m-m将杆件切开, 留下左半段(称为左截), 并在截面上加上右半部分在该截面上对左半部分的作用力Nm; 沿杆件的轴线取坐标轴x。 x=0, -P+Nm=0 则 Nm=P 式中, Nm为m-m截面的内力, 又称杆件的轴力。 轴力与该截面垂直。 图4-3 例4-1图 mmPPPmmNmx(a)(b)mmPmN(c)图4-4 拉伸与压缩(a) 拉伸; (b) 压缩 PPPP(a)(b) 【例4-2】 一
4、螺栓受到两个等值、 反向而互相平行且距离很近的力P、 P的作用(见图4-5(a), 求截面m-m的内力。 解 如图4-5(b)所示, 作假想截面将螺栓切开。 取螺栓的下半部分为研究对象, 在截面上加上内力Q, 如图4-5(c)所示, 列平衡方程: x=0, P-Q=0 则 Q=P 式中, Q称为截面上的剪力, 在该截面上与截面平行。 构件的这种受力情况称为剪切。 图4-5 例4-2图 PPmmQPPmmP(a)(b)(c) 【例4-3】 一圆形杆件受两个力偶矩相等、 转向相反、 作用面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杆件的轴线的力偶m, m的作用(见图4-6(a)), 求截面m-m上的内力。 解 仍用左截法,
5、 留下截面左半段杆件, 取坐标轴x(见图4-6(b)。 列力偶平衡方程: mx(F)=0, m-Mn=0 则 Mn=m 式中, Mn为截面上的内力, 实际为一力偶, 称为扭矩, 单位为Nm。 扭矩与截面平行。 如采用右截法, 则如图4-6(c)所示。图4-6 例4-3图 m(a)mmmAmBmmAMnnx(b)mMnnmmBx(c) 【例4-4】 如图4-7(a)所示, 一水平杆件受A、 B两支座支承, 杆上受一垂直力P的作用。 设杆长L、 a、 b均已知, 求1-1和2-2截面上的内力。 解 取杆AB为研究对象, 求支座A、 B的约束反力(见图4-7(b), 得LPNLbPNBA 作1-1截
6、面, 用左截法(如图4-7(c)所示)。 设截面形心为O, 列平衡方程 y=0, NA-Q1=0 则 Q1=NA 式中, Q1为截面1-1上的剪力。 剪力的正负: 左截时, Q向下为正, 向上为负; 右截时, Q向上为正, 向下为负。 观察该图, 内力Q1与NA组成了一力偶, 则1-1截面上必有一内力偶与之平衡。 设截面的内力偶为M1, 列力偶平衡方程 mc(F)=0, NA(a-)-M1=0 得 M1=NAa 式中, M1为截面1-1上的内力偶, 称为截面1-1上的弯矩, 单位为Nm。 它垂直于截面。图4-7 例4-4图 1122FABabL(a)F2211NANB(b)NA1Q1M1a(c
7、)(d)14.3 杆件的内力图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 当杆件受到力的作用时, 杆件上各段截面的内力不同。 为了清楚地反映杆件的内力沿轴线变化的情况而作的图称杆件的内力图。 下面分别对杆件在受到拉伸、 扭转、 弯曲时, 横截面的内力图的作法进行介绍。 【例4-5】 一左端固定的杆件受到三个沿轴线方向的力的作用, P1=15 kN, P2=13 kN, P3=8 kN(见图4-8(a), 求截面1-1、 2-2、 3-3(见图4-8(b)的内力, 并画出内力图。 解 (1) 求出固定端反力R=10 kN。 (2) 依前面介绍过的方法, 分别求出各截面的内力: 作1-1截面(内力图见图4-8(c))
8、, 得N1=10 kN; 作2-2截面(内力图见图4-8(d)), 得N2=-5 kN; 作3-3截面(内力图见图4-8(e)), 得N3=8 kN。 (3) 定坐标轴N-x, 垂直坐标轴N表示内力, 单位为kN; 水平线为x轴, 代表杆件的轴线。 (4) 按照正内力在x轴上方, 负内力在x轴下方, 参照各段内力的大小, 分段作表示内力的水平线, 即得到反映杆件各段内力的图线(见图4-8(f))。 此图称为轴力图。 轴力图清楚地反映出该杆件各段是受到拉伸或是压缩, 以及各段内力的大小, 比较直观。 为多个载荷作用下的拉压杆的强度及变形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图4-8 例4-5图 ABP1P2CD
9、P3RA11BP1P2C2233DP3R11N1xRABP122N2x33N3P3DN(kN)1058(a)(b)(c)(d)(e)( f )xx 【例4-6】 一圆轴受四个力偶作用(见图4-9(a), m1=110 Nm, m2=50 Nm, m3=20 Nm, m4=30 Nm。 作轴的扭矩图。 解 作1-1截面, 取其左段研究(见图4-9(b)), 设该截面的扭矩为Mn1, 有平衡方程: mx(F)=0, Mn1=-110 Nm 同理可得截面2-2的扭矩Mn2=-50 Nm(见图4-9(c), 截面3-3的扭矩Mn3=-30 Nm。 由以上各截面的扭矩可作出圆轴的内力图。图4-9 例4-
10、6图 A 1B 2C3Dm1m212m33m4m1Mn1(a)(b)m1m2Mn2(c)Mn/Nm1105030(d) 【例4-7】 已知一水平梁两端由铰链支承(称简支梁), 受力P=12 kN(见图4-10(a))。 作梁的内力图。 解 (1) 先求出两支点的反力, 作梁的受力图(见图4-10(b)。 x=0 mA(F)=0, P2-NB3=0kNPNB8312232 y=0, NA+NB-P=0 NA=P-NB=12-8=4 kN (2) 作1-1截面, 距A点为x1(见图4-10(b), 并留下截面的左段。 此时, 右段对左段的作用相当于固定端。 在截面上加上内力Q1和M1(均假设为正向
11、, 见图4-10(c), 列平衡方程: y=0 得截面1-1的剪力 Q1=NA=4 kN 以梁的轴线为x轴, 剪力Q的值为垂直坐标轴, 则在A-B段, 剪力的图线为一水平线, 在x轴的上方, 并与x轴平行。 mC(F)=0 截面1-1的弯矩M1(x)=NAx, 可见为一随截面位置而变化的一次函数, 在图线上是一斜直线。 以梁的轴线为x轴, 弯矩M的值为垂直坐标轴, 则 当x=0时, M1=MA=0; 当x=2 m时, M1=NA2=42=8 kNm。 由以上两点可画出梁A-C段的弯矩图线。 图4-10 例4-7图 AFC2 m1 m(a)1122FNABNB(b)NA11Q1M1(c)xC图4
12、-10 例4-7图 FCNAx2Q2M2(d)(e)( f )O(kN)M(kNm)88422 (3) 作截面2-2, 距A点为x2, 留下截面的左段。 在截面上加上内力Q2和M2(均假设为正向, 见图4-10(d)), 列平衡方程: y=0 得截面2-2的剪力 Q2=NA-P=4-12=-8 kN 则C-B段的剪力图线为一水平线, 在x轴的下方。 A-C、 C-B两段图线反映出水平梁各个横截面的剪力的情况, 称为剪力图(见图4-10(e))。 再列力矩平衡方程: mC(F)=0, M2-NAx+P(x-2)=0 M2=NAx-P(X-2)=4x-12(x-2)=24-8x 由上式可以看出,
13、该段弯矩图线也为一斜直线: 当x=2 m时, M2=MC=24-82=8 kNm; 当x=3 m时, M2=MB=0。 由此可以绘出C-B段的弯矩图线。 连同已绘出的A-C段弯矩图线称为梁的弯矩图, 如图4-10(f)所示。 【例4-8】 水平梁在C处受力偶m的作用(见图4-11(a)), 设L、 a、 b均已知, 求作梁的弯矩图。 解 (1) 先求出两支座反力: NA=NB=m/L(见图4-11(b), 注意NA的方向)。 (2) 求剪力和弯矩。 在A-C段距A点x1处作1-1截面, 取左段, 在截面上加上内力Q1、 M1(见图4-11(c)), 列平衡方程: y=0, -NA-Q1=0 则
14、LmNQA1 剪力为一常数, 其图线应为一水平线, 在x轴的下方, 并与x轴平行(见图4-11(e))。 再列力矩平衡方程: mC(F)=0, NAx+M2=0 M2=-NAx 可见弯矩图线为一斜直线。 当x=0时, M2=MA=0; 当x=a-时(为无穷小量), M2=-NA (a-)=-ma/L。 可绘出该段弯矩图线(见图4-10(f))。 (3) 在C-B段距A点x2处作2-2截面, 并加上内力Q2、 M2(见图4-11(d)), 列平衡方程: y=0, -NA-Q2=0LmNQA2其图线与左段相同。 再列力矩平衡方程: mC(F)=0, NAx-m+M2=0mxLmmxNMA2 可见其
15、图线仍为一直线。 当x=a+时, LmbLbamLmamLmaM)(2当x=L时, 02mLmLM由以上两点可绘出C-B段的弯矩图线(见图4-11(f)。 ACmabL(a)ANA11m22BNB(b)ANA11Q1M1(c)x1B 图4-11 例4-8图 图4-11 例4-8图 ANAx222(d)Qm/Lx(e)xM( f )Q2M2bLmaLm4.4 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4.4.1 杆件应力的概念 求出杆件的内力后, 一般还不能判断杆件是否易被破坏。 如当两个受拉伸的杆件的内力相同时, 杆件粗的就不容易破坏, 显然这与杆件的横截面面积有关。 因此, 要判断杆件在外力作用下是否破坏, 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