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泥条成型教学课件.ppt(67页)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206556
  • 上传时间:2022-03-21
  • 格式:PPT
  • 页数:67
  • 大小:17.9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泥条成型教学课件.ppt(67页)》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成型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泥条盘筑成型泥条盘筑成型陶陶 艺手艺手 工工 成成 型型一、概念一、概念 泥条盘筑是泥条相叠加,挤压而成型的方式。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也是最基本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人类从事陶瓷成型最早的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从远古的彩陶、陶器,甚至陶塑明显看到盘筑的痕迹。这种手法沿用至今,说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二、盘筑前准备事宜盘筑前准备事宜 1、工具、工具方板:40cm50cm木版。见图纸张一般选择易吸水的报纸、素描纸或木灰等。用途:置于坯体底部,易于吸水,利于坯体收缩,防止底部开裂。见图毛笔:选择笔毛较多,笔头短而平。用途:用于打湿和涂泥浆用法:醮泥浆转动笔杆,让泥浆自然附在坯上。塑料筒

    2、:选择小塑料桶或小陶瓷钵用途:用于装水或装泥浆自制木制或竹制小雕刀。见图用途:修整盘筑的内外壁,刮掉多余的泥浆电吹风:一般选择家用小电吹风。见图用途:使坯体较快的干硬,以便盘筑升高。过滤筛:2、工作台准备、工作台准备在盘筑前事先要准备一块较厚的棉布固定在工作台上,以便搓泥条,不至于泥粘在桌面上。见图 3、泥浆准备、泥浆准备 调制:把干燥的废坯粉或干燥的废坯体至入塑料桶或钵中加水至坯泥平行,浸泡一夜。第二天用木或竹条把泡烂的泥浆调匀至浆糊状,不能出现团块状和或块状泥钉。然后用过滤筛过滤至另一塑料桶中即可。 用途:用于底板和泥条之间,泥条和泥条之间的粘接。 泥浆制作泥浆制作泥浆制作泥浆制作三、泥条

    3、盘筑的基本技术要领三、泥条盘筑的基本技术要领 1、搓的练习它是泥条盘筑中最为基本的技术手段,目的是培养手感,感受泥的硬软。要求:把泥搓成干湿一致,粗细均匀的条状 利用双手把圆泥团来回搓动,向两边展开搓成圆条状,再往回搓动收成原来的泥团状.不停的反复. 剖面见图示 注意事项: A、在搓动过程中,由于双手用力不均,会出现粗细不均或扁状泥条时应及时停下来修整后继续。 B、搓动过程中两手保持平行, .2 2、挤的练习、挤的练习 挤压是泥条盘筑中常用手法,该手法通常不太利用泥浆进行粘接,是利用泥条与泥条之间通过手的挤压而连接。见图利用拇指和中指相互反方向的挤压,是泥条相互固定,同时出现有节奏的指印。注意

    4、事项:A、挤压成型的泥质必须湿润柔软B、拇指和中指的用力必须一致均匀 图片 :.3、粘接:、粘接:是陶瓷成型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它起到连接泥条与泥条,形体和形体的作用。粘接步骤:事先调制好泥浆(前面已讲过如何调制泥浆) 用毛笔充分蘸取泥浆,转动笔杆,使笔头泥浆均匀饱满的附着在泥条或形体上,再将另一根泥条轻轻的挤压上去。见图用小雕塑刀刮去多余的泥浆。见图然后马上搓成一细泥条利用手指挤压内壁两泥条连接处,加强连接的强度。见图(在现代陶艺的表现中,也有很多人喜欢把泥条的泥浆留在上面,这种情况多适于陶泥,而瓷泥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刮掉). 4、底部的制作:、底部的制作: 这也是陶瓷成型中基本的要求之一

    5、,无论是拉坯、泥条、泥板、陶瓷雕塑或综合成型中,都需要一个底板,同时需要在底板上垫一张报纸。目的:是使坯体在物理变化(干燥收缩)和化学变化(烧成)过程中固定形体,防止出现变形松垮,同时保持器形的完整和美观。把泥拍成圆状。如图A、用手掌的侧面朝一个方向有节奏均匀地拍打,使之成为饼状或用圆棍来回挤压,以保证泥饼中没有气泡。B、根据器形形状大小控制泥饼的形状和厚薄,一般为12cm厚。C、注意事项:1、在拍制底板前须事先垫放报纸等。2、通常在完成底部制作后,第一根泥条的粘接时须相对加粗一些,同时另搓一根泥条加固在第一根泥条和底板的连接处。见图 5、泥撑的制作和放置、泥撑的制作和放置 制作:制作:泥撑的

    6、制作:通常要用略硬略硬于坯体的泥搓成圆扁状,在泥条的侧面和底部涂上泥浆,通过左手挤压右手保护固定在坯体上。如图示泥撑的放置:当盘筑68圈后坯体有一定高度,便放在太阳底下或用电吹风吹至能拿起坯体而不至变形,开始修整内壁,并将泥撑涂上泥浆,用手指将泥撑挤压固定在坯体底部和内壁。见图示一般情况下,根据造型来决定泥撑的放置,通常我们将泥撑放在坯体受力较弱的部位。如果坯体较薄则须多打些撑。见图示 放置:放置:泥条盘筑不同于拉坯制作,它的厚薄基本一致,为了满足烧成的要求,通常在泥条盘筑时须加以泥撑加强坯体的强度。泥撑通常置放于坯体的内壁,以便持续完成盘筑。泥撑分为两种,一种为明撑,一种为暗撑明撑为比较明显

    7、易见的泥撑。一般适合于封闭式造型,或小口型造型。目的是不影响造型的视觉审美效果。而暗撑是指在整体造型中不易被看见,它适合于开口较大的形体。存在视觉的审美范围。见图. 5、三种不同的泥条盘筑形式、三种不同的泥条盘筑形式第一种:第一种:把搓成均匀,粗细一致的泥条利用泥浆粘接,泥条相叠而成型。(这种方式是所有成型中最基本的方法). (1)这种成型的特点:形体规整有序,显得严谨、理性。(2)这种成型的要求:A:对泥性要有充分的把握,泥的硬软、搓的轻重、搓泥时应充分B:要有耐心和严谨的态度。(3)注意事项:随时注重干湿、硬软、保证形体能不断上升。完成最后盘筑时注意口边的制作。.第二种:第二种:把泥条搓成

    8、圆状或利用泥条机挤压出各种形状,利用手指相互挤压上下两根泥条而连接成型。通常用水来粘接。(1)这种成型的特点:盘筑时比较自由和快速。有挤压后留下富有节奏的指印,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2)这种成型的要求:A:盘筑的瓷泥或陶瓷必须比较湿润和柔软,否则容易开裂。B:随时调整上升速度的口沿和口形同时须及时打上泥撑。第三种:第三种:大缸制作大缸制作(1)这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我们将用二周时间来实践和理解。(2)示范并讲解每一个步骤,见图示(3)大缸成型的特点:能快速完成较大形体的制作,比较自由,坯体表面语言显得朴素、自然。(4)这种成型的要求,A:眼、手、脚、身体相互协调一致B:注意找到挤

    9、压时的节奏。C:尽是保留制作过程中的痕迹。 讲解示范步骤讲解示范步骤: 1、在底板上撒入一些草木灰,将揉好的泥团放入中央,右手握成拳头状,向下扑打,左手依托外沿,形成泥板。2、搓成手臂粗度的泥条,右手握住泥条,左手在外臂配合,右手卷动泥条的同时,左手向内同时挤压,身体与手按挤压的节拍缓步退后,此种成型法,无需加泥浆粘接,可一部到位。3、用手指将内壁适度的修整。4、用木刀修整外壁。5、木刀修整内壁,并由底部至上部。6、左手托住外壁,用木刀刮压,使上部敞开。7、手指合拢,手掌依着中央位置,施压并转动地修整底部。8、这种传统的做大缸手法手法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其技巧发挥到大型的现代陶艺创作上,将受益非

    10、浅。 四、泥条盘筑作品欣赏及解说四、泥条盘筑作品欣赏及解说作业 泥条盘筑口杯子1个或2个,一个有泥条痕迹,或一个不留痕迹、抛光挖空法 挖空法是在做好实心泥塑基础上再进行挖空成型的一种方法。前面介绍的几种成型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外形复杂的作品难以成型,因此类似雕塑品,外观较为复杂的,尤其要保持泥土表面质感的作品,就要以挖空法来成型。挖空法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薄,完全以实心成型。堆塑时,要使泥料密实,待外表稍干时挖出内部的泥料,使其成为空心状。复杂的作品可切割进行,然后再用泥浆粘接复原。如果作品造型整体感强,则可直接从底部挖空,挖空时要注意坯体的厚薄并且要将作品内部修整、平滑。如果坯体内部粗糙,干燥过程中坯体就容易开裂。 例如用挖空法做一件抽象陶艺。 作业要求 泥条成型陶艺1件(不低于25cm)本课程作业总要求 拉坯成型陶艺1件(不低于15cm) 泥板成型陶艺1件(不低于20cm) 泥条成型陶艺1件(不低于25cm) 综合成型陶艺1件(不低于25cm)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泥条成型教学课件.ppt(6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20655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