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第5版》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2.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系统工程第5版》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2.pptx》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工程 第5版 系统工程 第5版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2 系统工程 配套 完整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 第第5版全册配套版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完整教学课件22 3 内容内容学时数学时数 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5 第二章系统工程方法论第二章系统工程方法论5 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5 第四章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第四章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6 第五章系统评价方法第五章系统评价方法6 第六章决策分析方法第六章决策分析方法7采矿系统工程应用实例采矿系统工程应用实例12复习复习2合计合计484 5 6 7阶段阶段年代(份)年代(份)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I1930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视美国发展与研
2、究广播电视正式提出系统方法(正式提出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的概念)的概念1940美国实施彩电开发计划美国实施彩电开发计划采用系统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采用系统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美国美国Bell电话公司开发微波电话公司开发微波通讯系统通讯系统正式使用系统工程(正式使用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一词)一词II第二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反空袭等军事英、美等国的反空袭等军事行动行动产生军事运筹学(产生军事运筹学(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也即军事也即军事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本世纪本世纪40年代年代美国研制
3、原子弹的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曼哈顿计划计划”运用运用SE,并推动了其发展,并推动了其发展1945美国空军建立兰德(美国空军建立兰德(RAND)公司公司曾经提出系统分析(曾经提出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概念,强调了其重要性)概念,强调了其重要性 8III40年代后期到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年代初期期运筹学的广泛运用与发展、控制论的创立与应用、电子计运筹学的广泛运用与发展、控制论的创立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算机的出现,为SE奠定了重要的学科基础奠定了重要的学科基础IV1957H.Good和和 R.E.Machol发发表第一部名为表第一部名为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著作的著作系
4、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1958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提出提出PERT(网络优化技术),这是最早(网络优化技术),这是最早的系统工程技术之一。的系统工程技术之一。1965R.E.Machol编著编著系统工系统工程手册程手册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规范化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规范化美国自动控制学家美国自动控制学家L.A.Zedeh提出提出“模糊集模糊集合合”概念概念为现代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1961-1972美国实施美国实施“阿波罗阿波罗”登月登月计划计划使用了多种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了S
5、E的地位的地位 9V1972国际应用系统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分析研究所(IIASA)在维也)在维也纳成立纳成立SE的应用开始从的应用开始从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并发展到经济领域,并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70年代年代SE的广泛应用在国际上达到高潮的广泛应用在国际上达到高潮VI80年代年代SE在国际上稳定发展、在中国的研究在国际上稳定发展、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达到高潮与应用达到高潮 10 11 12 13 14 15定义:定义: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
6、,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地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都可以统一地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系统工程。 16钱学森对系统工程的定义: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简言之“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17目前,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已十分广阔。目前,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已十分广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2)经济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3)区域规划系统工程区域规划系统工程(4)环境生态系统工程环境生态系统工程(5)能源系统工程能源
7、系统工程(6)水资源系统工程水资源系统工程(7)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8)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9)企业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10)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 18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9 系统工程方法论 切克兰德的切克兰德的“学习调查学习调查”法法 物理物理事理事理人理(人理(WSRWSR) 第二节霍尔第二节霍尔“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经济法律法律知识维(科学技术)知识维(科学技术)逻辑维(方法步骤)逻辑维(方法步骤)时间维(时间进程)时间维(时间进程)明确问题明
8、确问题选择目标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方案优化方案优化作出决策作出决策付诸实施付诸实施A B C D E F G6 5 4 3 2 1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方案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生产阶段运行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更新阶段知识维:指在完成上述各知识维:指在完成上述各阶段和各步骤所需要的各阶段和各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种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逻辑维:每个阶段需进行的工逻辑维:每个阶段需进行的工作步骤,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作步骤,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应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应遵循的一般程序。遵循的一般程序。时间维:从规划到更新,按时间维:从
9、规划到更新,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顺序排列的SE全过程。全过程。第二节霍尔第二节霍尔“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 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注意 在实践工作中,系统综合、系统分析和系在实践工作中,系统综合、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存在统优化存在循环、不断递进循环、不断递进的过程,即在系统的过程,即在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方案,分析和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方案,或者对模型进行修正。或者对模型进行修正。 运用运用SE知识,把三维结构中的六个时间阶段和七个知识,把三维结构中的六个时间阶段和七个逻辑步骤结合起来,便形成所谓霍尔管理矩阵如下:逻辑步骤结合起来,便形成所谓霍尔管理矩阵如下: 霍
10、尔管理矩阵霍尔管理矩阵代表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代表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 基于基于 “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模型的模型的 基于基于 “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模型的模型的 购置费购置费使用费使用费保障费保障费处置费处置费 并行工程 同时工程 并行工程并行工程综合研制工程综合研制工程 传统专业综合传统专业综合工程专业综合工程专业综合综合综合硬件硬件软件软件人员人员设施设施数据数据系统系统 综合综合传统工程传统工程专业工程专业工程生产工程生产工程并行地进行产并行地进行产品传统性能、可品传统性能、可生产性和生产性和RMS等等特性的研制。特性的研制。多专业综合多专业综合产品研制产品研制 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用户需求,把
11、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要求,并建立交互作用、互相协调的并行研制过程,以便将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制造过程和保障过程用系统工程方法综合在一起。 定定 义义特特 点点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法良结构良结构S偏重工程、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物理型的硬S可用较明显的数学模型可用较明显的数学模型描述,有较现成的定量描述,有较现成的定量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行为和最佳结果。行为和最佳结果。用用“硬方法硬方法”求出求出最佳的定量结果,最佳的定量结果,霍尔的三维结构主霍尔的三维结构主要适用于此。要适用于此。不良结构不良结构S偏重社会、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楚的生物型的软
12、的软S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因其加入了人的直觉和因其加入了人的直觉和判断,往往只能用半定判断,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定性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用用“软方法软方法”求出求出可行的满意解,常可行的满意解,常用德尔菲法、情景用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冲突分析分析法、冲突分析法、切克兰德的法、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调查学习” 法法等。等。 问题及其环境的问题及其环境的 识别与表达识别与表达建立概念模型建立概念模型(目标系统概念化目标系统概念化)根底根底定义定义比较比较寻求改善途径寻求改善途径选择选择设计设计实施实施评估评估切克兰德方法论的
13、主要内容和工作过程切克兰德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过程 概念模型代替概念模型代替数学模型,思数学模型,思路更加开阔。路更加开阔。满意解代替最优满意解代替最优解,价值观方面解,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变化。的重要变化。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与切克兰德工程方法比较: 系统系统运行运行系统系统评价评价决策决策部门部门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判断形成判断建模仿真建模仿真 分析优化分析优化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综合集成综合集成结论结论建议建议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信息资料信息资料专家群体专家群体钱老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图 P341、2、3、8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74 类比类比 设定设定问题问题、形、形成意成意识模识模型
14、型找出找出影响影响要素要素要素要素关系关系分析分析(关(关系图系图)建立可建立可达矩阵达矩阵(M)和和缩减缩减矩阵矩阵(M/)矩阵矩阵层次层次化处化处理理(ML/)绘制绘制多级多级递阶递阶有向有向图图建立建立解释解释结构结构模型模型分析分析报告报告比较比较/F 学习学习 四、小结四、小结 状态空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 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有两种既有联系也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有两种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方法:输入输出法和状态变量法。有区别的方法:输入输出法和状态变量法。输入输出法又称端部法,它只研究系统的端输入输出法又称端部法,它只研究系统的端部特性,而不研究系统的内部结构。系统的特部特性,而不研究
15、系统的内部结构。系统的特性用传递函数来表示。性用传递函数来表示。 状态变量法在状态变量法在6060年代才得到推广使用。它仍然是处年代才得到推广使用。它仍然是处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但是在这些关系中,还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但是在这些关系中,还附加另一组变量,称为状态变量。在物理系统中,典型附加另一组变量,称为状态变量。在物理系统中,典型的变量有:位置(与势能有关)、速度(与动能有关)的变量有:位置(与势能有关)、速度(与动能有关)、电容上的电压(与它们存储的电能有关)、电感上的、电容上的电压(与它们存储的电能有关)、电感上的电流(与它们存储的磁能有关)、温度(与热能有关)电流(与它
16、们存储的磁能有关)、温度(与热能有关)。状态变量法可用于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时变的或时不。状态变量法可用于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时变的或时不变的及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并且更适合仿真和使用变的及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并且更适合仿真和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故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的目的,故得到广泛应用。 蚁群算法 作 业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98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2、系统仿真的实质、系统仿真的实质 (3)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4)通过系统仿真,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通过系统仿真,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
17、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和量化分析模型,并将其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和量化分析模型,并将其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编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编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由于连续系统和离散由于连续系统和离散(事件事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很大差别,所以系统仿真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很大差别,所以系统仿真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方法。即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和离散系统仿
18、真方法。 Systems Dynamics, SD/ J.W. Forrester(MIT)Industridl Dynamics (ID), 1959Principles of Systems, 1968Urban Dynamics (UD), 1969World Dynamics (WD), 1971SD, 1972 (1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社会系统社会系统(2 2)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抉择性抉择性具有决策环节(人、信息)具有决策环节(人、信息) 自律性自律性具有反馈环节具有反馈环节 非线性非线性具有延迟环节具有延迟环节(3 3)SDSD将社会系统当作将社会系统当作非线性非线性( (多
19、重多重) )信息反信息反馈系统馈系统来研究来研究 认识认识问题问题界定界定系统系统要素及其因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分析果关系分析建立结建立结构模型构模型建立数建立数学模型学模型仿真仿真分析分析比较与比较与评价评价政策政策分析分析(流图)(流图)(DYNAMOYDYNAMOY方程)方程) 3、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1 1)常用要素)常用要素流流速率速率水平变量水平变量源与汇源与汇参数参数 流流 实物流实物流信息流信息流 速率变量速率变量 水准变量水准变量 L1 辅助变量辅助变量 A1 。R1R1( )。 明确问题及其构成要素;明确问题及其构成要素; 绘制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因果关绘制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
20、的因果关系图。注意一定要形成回路;系图。注意一定要形成回路; 确定变量类型(确定变量类型(L L变量、变量、R R变量和变量和A A变变量)。将要素转化为变量,是建模的关键一量)。将要素转化为变量,是建模的关键一步步。在此,应考虑以下几个具体原则:在此,应考虑以下几个具体原则: a. 水准(水准(L)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而速率(而速率(R)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 b. 决策者最为关注和需要输出的要素一般被处决策者最为关注和需要输出的要素一般被处理成理成L变量。变量。 c. 在反馈控制回路中,两个在反馈控制回路中,两
21、个L变量或两个变量或两个R变量变量不能直接相连不能直接相连 。 d. 为降低系统的阶次,应尽可能减少回路中为降低系统的阶次,应尽可能减少回路中L变变量的个数。故在实际系统描述中,辅助(量的个数。故在实际系统描述中,辅助(A)变量)变量在数量上一般是较多的。在数量上一般是较多的。 绘制绘制SD流图。流图。 1、基本、基本DYNAMO方程方程( DYNAmic Model)水准方程(水准方程(L L方程)方程) L L1L L1K=L1K=L1J+DTJ+DT* *(RI(RIJK-ROJK-ROJK)JK)速率方程(速率方程(R R方程)方程) R R1KL=f ( L1K,A1K,)辅助方程(
22、辅助方程(A方程)方程) A A1K=g(L1K,A2K, R1JK, )赋初值方程(赋初值方程(N方程)方程) N L1=数值数值 或或 L1=L10 L10=数值数值常量方程常量方程 (C C方程)方程) C C1=数值数值第三节第三节 基本反馈回路的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DYNAMO仿真分析仿真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基本反馈回路的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DYNAMO仿真分析仿真分析 3、一级负反馈回路、一级负反馈回路 。L IK=IK=IJ+DTJ+DT* *R1R1JKJKN I=1000R R1KL=DK/ZKL=DK/ZA DK=Y-IK=Y-IK KC Z=5C Y=6000
23、 IDR10100050001000120004000800228003200640It10000 一阶负反馈(简单一阶负反馈(简单 库存控制)系统输库存控制)系统输 出特性曲线出特性曲线 第三节第三节 基本反馈回路的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DYNAMO仿真分析仿真分析 L GK=GK=GJ+DTJ+DT* *(R1(R1KL-R2KL-R2JK)JK)L IK=IK=IJ+DTJ+DTR2R2JKJKR R1KL=D/ZKL=D/ZA D=Y-IK KC Y=6000C W=10,Z=5C I=1000C G=1000060001000tI第三节第三节 基本反馈回路的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
24、MODYNAMO仿真分析仿真分析 测试 函数。T3 MAXT2 。 第四节第四节 Vensim_PLEVensim_PLE 仿真软件使用简介仿真软件使用简介 Vensim由由Ventana Systems, Inc.开发,该软件开发,该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提供了强大的Windows界面下的编辑环境,为用界面下的编辑环境,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是一种易于使用,功户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是一种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国内曾用该软件能强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国内曾用该软件成功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成功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效果。 本节依据本节
25、依据Vensim PLE for Windows Version 6.3E,对该软件使用进行简要介绍。,对该软件使用进行简要介绍。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简介简介 工作平台工作平台(workbench)工具栏工具栏(Sketh Tools)包含了仿包含了仿真所需要的主要工具真所需要的主要工具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因果关系回路图的绘制与分析 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因果关系回路图的绘制与分析因果关系回路图的绘制与分析 模型的构建与仿真模型的构建与仿真L P.K=P.J+DT*(R1.JK-0)N P=100R R1.KL=P.K*C1C C1=0.02 具体操作过程具体操作过程 仿真结果输出仿真结果输出仿真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