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知识 培训教材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目的: 了解危险源辨识方法,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等级并选择控制手段。 提高工场AS管理水平,完善AS工作。 .2培训的主要内容 有关安全的术语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 我国的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3第一章 基本概念术语1、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注1:安全是不发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一种状态。当风险的程度是 合理的,在经济、身体、心理上是可接受的,即可认为处在安 全状态。当风险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时,则形成不安全状态。 注2: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是指:超出了法律法规要求,超出了方 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
2、要求;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程度(通 常是隐含的)要求等。注3: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的接受程度来判定。注4:安全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42、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注1:事故是造成不良结果的非预期的情况。注2:在主观上关注的是活动、过程的非预期的结果,在客观 上这些非预期的结果的性质是负面的、不良的,甚至是 恶性的。注3:对于人员来说,这种不良结果可能是死亡、疾病和伤害。 对于物质财产来说,事故造成损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 价值损失。.53、事件(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注1:事件是引发事故或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主要是指活动、过程
3、 本身的情况,其结果尚不确定。如果造成不良结果则形成事故。注2:其结果没有产生疾病、伤害、损害或其他损失的事件是事件和 事故的一种临界状态。4、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注1:危险情况的描述和控制主要通过两个主要特性来实现,即可能 性和严重性。注2: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难易程度,通常使用概率来描述。注3: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 失的程度的大小。.65、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注1:可容许的风险是指经过组织的努力将原来危害程度较大的风险变成
4、危害程度较小、可以被接受的风险。6、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注1: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可将危险源分为6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注2:从造成伤害、损失和破坏的本质上分析,可归结为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和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这两 大方面。 .77、危险源辩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注1:危险源的识别就是从组织的活动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5、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注2:危险源的识别是安全管理活动的最基本的活动。8、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注1:风险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二是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其是否可接受。 注2: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针对危险情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 注3:安全要求,即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依据,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组织方针目标等要求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要求综合确定。.8第二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
6、制策划的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如下: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9(1)业务活动分类: 编制一分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 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2)危险源辨识: 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 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3)风险评价: 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 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作出主观评价。评 价人员还要考 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10(4)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安全措施是否足以把危险控制住并符合法
7、律要求和组织的要求。(5)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 编制计划以处 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11 第二节 业务活动分类 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首先要准备一份业务活动分类表。业务活动的分类要考虑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等。 业务活动的可能分类方法包括: 1、组织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 3、计划的工作和被动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
8、(如驾驶)。 在业务活动分类的基础上,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应设计一种简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策划格式,一般内容 如下:.121、业务活动;2、危险源;3、现行控制措施;4、暴露于风险中的人员5、伤害的可能性;6、伤害的严重程度;7、风险水平;8、根据评价结果而采取的行动;9、管理细节,如评价者姓名、日期等。.13第三节 危险源辨识一、危险源分类 组织建立与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目的是事故预防。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
9、 根据能量释放理论,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为每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14 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发生事故。导致能量释放或危险物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
10、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15(2)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3)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1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能量、危险物质失去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
11、释放的导火线。事故是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在危险源辨识之前首先明确任何存在能量、有害物质或可能导致其失控的危险(源)因素。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危险源。.17广义的危险源分类:(一)按能量分7类: 机械能、电能
12、、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二)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危害因素)分6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害因素 (6)其他.18(三)参照国标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16类:物体打击 意外坠落车辆伤害 坍塌机械伤害 放炮起重伤害 火药爆炸触电 化学性爆炸淹溺 物理性爆炸 灼烫 中毒和室息火灾 其他伤害.19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要考虑有关其他因素,包括:(1)安全法规和
13、其他要求;(2)根据实践经验确定的与组织有关的典型危险源;(3)类似组织已发生的事件或事故的信息;(4)组织的设施、过程和活动的信息,包括平面布置图、过程流程图、危险材料清单以及各种安全数据、工作场所环境数据、有毒有害部位、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设施、生活卫生设施。危险源辨识的范围: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人员的范围:工场职工、合同方、访问者、临时工等4、工作场所设施:自己的、客户提供的、租用的、分包方。.20此外,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也可列出一份问题的提示单,如:1、在平地上滑倒/跌倒2、人员从高处坠落3、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4、头上空间不足5、
14、与工具、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6、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 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7、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8、火灾和爆炸9、对员工的暴力行为10、可吸入的物质.2111、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12、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13、或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14、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15、 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16、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17、照明度18、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19、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20、合同方人员的活动。上面所列举的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
15、的特点编制危险源提示单。.22 二、危险源辨识方法二、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应用的范围。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 对于组织的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提出其工作中的危害。从指出的危害中,可初步分析出工作中所存在一、二类危险源。 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从事现场的观察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并掌握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23 查阅有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
16、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源。 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安全检查表(SCL)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24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它是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 事件树分析(ETA)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
17、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正常)”或“失败(失效)”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系统各环节事件进行分析、可辨识出系统的危险源。 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Failure Tree Analysis)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25三、常用方法介绍三、常用方法介绍 上述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从着眼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其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所以,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一种方法还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
18、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SCL、HAZOP、ETA、FTA是比较规范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需进一步重点介绍。1 1、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SCLSCL) 所谓安全检查表,就是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具体地讲,就是为了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艺过程或机械、设备、产品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把大系统分解成小的子系统,找出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和标准要求,将检查项目按系统的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避免漏检。 安全检查表必须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者共同编制。编制
19、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26 (1)全面细致地了解系统的功能、结构、工艺条件等有关资料,包括系统或同类系统发生过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后果,还要收集系统的说明书、布置图、结构图、环境条件等技术文件。 (2)收集与系统有关的国家标准、法规制度及公认的安全要求,为检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 (3)按系统的功能、结构或因素方法,逐一列出可能影响部件、零件及整机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并列出清单。 (4)针对危险因素清单,从有关法规、标准等安全技术文件中,逐一找出对应安全要求及应达到的安全指标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形成一一对应的系统检查表。 (5)有关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检查,可列入检查表中。 对于检查表的
20、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采用的格式是: 序号; 检查内容(项目); 检查方法; 结果确认(是/否或打分); 其他。 表3.1为输电线路及电缆安全检查表示例。.27表3.1 输电线路及电缆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是/否 备注1电杆及附件电杆无倾斜、断杆、腐烂、下陷横担无倾斜、弯曲、松动绝缘子无损坏、瓷轴无破裂及放电现象现场检查2架空线路无穿越危险场所(0级、1级场所30m,2级场所1.5倍杆高)无障碍物碰线线路弧度符合规定防雷设施完好现场检查3电缆埋地电缆走向标桩牢固、明显埋地电缆处无挖掘痕迹、无生物或腐蚀物堆放电缆头无渗油、绝缘良好现场检查4检查及接地月检查、季节性测试齐全、完
21、整塔杆接地、重复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值10查阅记录、现场检查、测试.282 2、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HAZOP) 对于一种工艺或产品,某些部分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没有像所期望的那样运转,而这种偏离正常的运转将对过程的其他部分带来严重后果。即这种偏离使系统中产生了危险源。用于研究这种现象,能够辨识由于偏离而产生危险源的技术就是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应用正规系统标准检查方法检查工艺过程和设备工程的意图,以评价工艺和设备个别项目的误操作或故障的潜在危险及其对整个设备的影响后果。 这种正规的、系统的、标准的检查方法的步骤是:对生产过程给予全面描述,对每一
22、部分进行系统提问,以发现那些偏离设计意图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并确定这些偏离是否上升成危险源。下面的术语,对理解和使用HAZOP方法是十分有用的。.29 意图意图希望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如何运转。 偏离偏离与意图相背离,它是在系统使用指导语句时发现的。 原因原因发生偏离的原因。一旦显示出一种偏离,一定有其可信的或实际的原因,必须将其作为很有意义的问题来对待。 后果后果所发生偏离的结果。 危险危险引起破坏、伤害或损失的后果。 指导语句指导语句对意图进行定性的简明用语,以便引导和激发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从而发生偏离。指导语句如表3.2。.30表表3.2 指导语句表指导语句表指导语句意思注释没有或不 对意
23、图的完全否定意图的任何部分没有达到,也没有其他事情发生较多较少 量的增加或减少原有量增值,如流速、温度,或是对原有活动(如“加热”和“反应”)的增减也,又量的增加与某些附加活动一起,全部设计和操作意图达到部分量的减少一些意图达到,一些未达到反向意图的逻辑反面这最适用于活动,例如,流动或化学反应的反向。也可用于物质,如“中毒”代“解毒”或旋光异构体“O”代替“L”不同于,非完全替代原意图没有一部分达到,完全另外的事情发生.31下面简单举一个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的案例。 图3.1为一反应装置流程示意图。设A、B两种物料在该装置中生成产品C。通过对第一类危险源的分析,如果B的浓度超过A,则发生爆炸反应
24、,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首先,研究图3.1中虚线划定的部分,即物料A的输送部分。其规定功能如下: 由储罐输送物料A(T=2025,V=3m3/h、Pmax=3103Pa)到反应器。.32图图3.1 反应装置流程示意图反应装置流程示意图FIC 流量调节TI 温度测量PI 压力测量原料A储罐反应器FICT1P1MP1T1FIC原料A原料B.33 针对规定意图应用第一个指导语句:没有或不,得到第一个偏离,即否定规定意图,没输送A。 通过对“没输送A”提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并从中选出实际存在的原因。这些原因是:储罐是空的;泵不输送物料;阀门关闭;流量调节系统故障。 接着考察,并确认实际可能的后果:
25、A的完全中断将很快造成反应器内B过量,相应地就会有爆炸危险。 接着转到下一个指导语句“多”。 一个偏离是:向反应器输送A过量,原因是流向调节系统可能发生故障。输送过量是实际中可能发生的,必须考虑其后果。 .34 过量输送A进反应器使反应混合物A过量,反应器内不发生爆炸,因为不满足条件B大于A。但过量输送A可能由于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短而使反应不完全。那么,在后断设备中反应是否会在失控状态下继续进行?散热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危险?未反应的A在其后的工艺过程中是否存在危险? 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中,必须对规定的意图进行全部指导语句分析,然后再研究下一个规定意图,并做相应处理,直至把整个研究对象都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