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ppt课件(含视频+素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三册.rar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第一节 电荷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一、电荷:1、定义: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则这个物体带电,或者说有了电荷。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2、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超链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1、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答案: C4.电荷量:(1)电荷的多少的叫电荷量(用Q或q表示)(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 符号是C。(3)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 为负值。电荷量的正、负,“”、“”号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正电)(不带电)(中性)(负电)(正电) 原子的微观结构那么,怎样才能使物体带电呢? 通常情况下,物体不带电,因为物体内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所以物体对外不显电性。但物体内依然存在有电荷! 我们把物体或者物体局部存在不能被抵消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称为净电荷。可见,平常我们说物体带电实质上是物体所带的净电荷!1、摩擦起电二、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例如:丝绸与玻璃棒摩擦 玻璃棒 失去电子 带正电丝绸 得到电子 带负电(1)摩擦起电的原因: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注意:两个互相摩擦的物体同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本质是发生了电子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金属导电的原因简化的物理模型绝缘体不存在这种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这就使金属成为导体. C带正电,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把A、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何变化? 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2、感应起电+AB如先移开带电球,再分开AB,A、B还能带电吗?AB重新接触后,导体不带电了,说明A、B分开后带等量异种电荷. 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3)感应起电规律: 近端(靠近带电体端) 感应异种电荷,远端(远离带电体端) 感应同种电荷(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近异远同,等量异种(4)感应起电的实质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物体中的正负电荷重新分布,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总量不变3.接触带电(1)通过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同种电荷的过程。 (2)接触带电的条件:带电体、被带电体(必须是导体,绝缘体不行)(3)电荷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平均分配,这种现象叫做电荷均分原理。(5)接触起电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是电子的转移).接触后再分开+Q+Q接触后再分开+Q-3Q-Q-Q(4)电荷量分配规律 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 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 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1、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三、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四、元电荷1. 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电荷量与它相同,电性相反). 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2. 元电荷 e = 1.6010 -19C4. 电子的比荷(荷质比)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C/kg2、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B、C、D A.导体B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 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 所带总电荷量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BD电中性和中和的区别(1)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即常说的不带电。(2)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异种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达到电中性的过程。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BCD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BCD验电器 静电计导体棒金属箔金属外壳指针刻度验电器和静电计 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将电荷传到箔片上,使两个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使两个箔片张开一定角度,从而判断被检验物体带电。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 -+验电器思考: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当带电导体棒靠近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带与导体棒相反的电荷,金属箔带与导体棒相同的电荷 静电计中金属杆下部的水平轴上装有金属指针,指针可以绕水平轴灵活转动,外面圆筒的底部有接线柱。而在验电器中金属杆的下部悬挂着两片金属箔片。 静电计的外壳一定是金属的,金属外壳与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电容器,它在静电计工作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验电器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它一般是用玻璃制作的。验电器与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验电器与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 验电器的主要作用有:验电器的主要作用有:(1 1)检验导体是否带电。)检验导体是否带电。(2 2)不能不能检验导体所带电性。检验导体所带电性。 验电器与静电计在作用上的不同验电器与静电计在作用上的不同 静电计静电计也称作指针式验电器,这说明它完全具备验电器的各种作也称作指针式验电器,这说明它完全具备验电器的各种作用。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用。(1 1)定量测量两导体间的电势差。)定量测量两导体间的电势差。(2 2)定量测量某导体的电势。)定量测量某导体的电势。 6、在书本所示的实验中,最终使 A 带上了 -10-8C 的电荷. 实验过程中,是电子由 A 转移到B,还是由 B 转移到 A?A、B 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各是多少?+AB电子由 B 转移到 A A得到10-8C的电子、电子数为B 失去的电子数与 A 得到的电子数相等7、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B_;(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 则A_,B_正电负电不带电不带电8、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带正电Da、b均带负电Ea、b均不带电abcC 巩固训练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元电荷就是自由电荷的简称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C感应起电是由电荷从带电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CBD3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4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 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81017 CBA
收藏
编号:21940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6.2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03-19
2
文币
- 资源描述:
-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第一节 电荷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一、电荷:1、定义: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则这个物体带电,或者说有了电荷。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2、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超链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1、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答案: C4.电荷量:(1)电荷的多少的叫电荷量(用Q或q表示)(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 符号是C。(3)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 为负值。电荷量的正、负,“”、“”号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正电)(不带电)(中性)(负电)(正电) 原子的微观结构那么,怎样才能使物体带电呢? 通常情况下,物体不带电,因为物体内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所以物体对外不显电性。但物体内依然存在有电荷! 我们把物体或者物体局部存在不能被抵消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称为净电荷。可见,平常我们说物体带电实质上是物体所带的净电荷!1、摩擦起电二、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例如:丝绸与玻璃棒摩擦 玻璃棒 失去电子 带正电丝绸 得到电子 带负电(1)摩擦起电的原因: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注意:两个互相摩擦的物体同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本质是发生了电子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金属导电的原因简化的物理模型绝缘体不存在这种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这就使金属成为导体. C带正电,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把A、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何变化? 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2、感应起电+AB如先移开带电球,再分开AB,A、B还能带电吗?AB重新接触后,导体不带电了,说明A、B分开后带等量异种电荷. 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3)感应起电规律: 近端(靠近带电体端) 感应异种电荷,远端(远离带电体端) 感应同种电荷(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近异远同,等量异种(4)感应起电的实质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物体中的正负电荷重新分布,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总量不变3.接触带电(1)通过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同种电荷的过程。 (2)接触带电的条件:带电体、被带电体(必须是导体,绝缘体不行)(3)电荷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平均分配,这种现象叫做电荷均分原理。(5)接触起电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是电子的转移).接触后再分开+Q+Q接触后再分开+Q-3Q-Q-Q(4)电荷量分配规律 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 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 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1、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三、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四、元电荷1. 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电荷量与它相同,电性相反). 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2. 元电荷 e = 1.6010 -19C4. 电子的比荷(荷质比)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C/kg2、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B、C、D A.导体B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 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 所带总电荷量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BD电中性和中和的区别(1)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即常说的不带电。(2)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异种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达到电中性的过程。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BCD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BCD验电器 静电计导体棒金属箔金属外壳指针刻度验电器和静电计 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将电荷传到箔片上,使两个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使两个箔片张开一定角度,从而判断被检验物体带电。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 -+验电器思考: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当带电导体棒靠近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带与导体棒相反的电荷,金属箔带与导体棒相同的电荷 静电计中金属杆下部的水平轴上装有金属指针,指针可以绕水平轴灵活转动,外面圆筒的底部有接线柱。而在验电器中金属杆的下部悬挂着两片金属箔片。 静电计的外壳一定是金属的,金属外壳与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电容器,它在静电计工作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验电器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它一般是用玻璃制作的。验电器与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验电器与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 验电器的主要作用有:验电器的主要作用有:(1 1)检验导体是否带电。)检验导体是否带电。(2 2)不能不能检验导体所带电性。检验导体所带电性。 验电器与静电计在作用上的不同验电器与静电计在作用上的不同 静电计静电计也称作指针式验电器,这说明它完全具备验电器的各种作也称作指针式验电器,这说明它完全具备验电器的各种作用。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用。(1 1)定量测量两导体间的电势差。)定量测量两导体间的电势差。(2 2)定量测量某导体的电势。)定量测量某导体的电势。 6、在书本所示的实验中,最终使 A 带上了 -10-8C 的电荷. 实验过程中,是电子由 A 转移到B,还是由 B 转移到 A?A、B 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各是多少?+AB电子由 B 转移到 A A得到10-8C的电子、电子数为B 失去的电子数与 A 得到的电子数相等7、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B_;(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 则A_,B_正电负电不带电不带电8、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带正电Da、b均带负电Ea、b均不带电abcC 巩固训练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元电荷就是自由电荷的简称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C感应起电是由电荷从带电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CBD3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4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 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81017 CBA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9.1+电荷ppt课件(含视频+素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三册.rar》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电荷
ppt
课件
视频
素材
新人
高中物理
一下
学期
必修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