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最新版gmp解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疗器械最新版gmp解读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最新版 gmp 解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解读Sherry Jia1一 规范有关法规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50号令)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4号令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7号令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64号公告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8号令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58号公告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虚线部分尚未发布一 规范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50号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年6月1日实施:其中:第二十三条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应当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设备条件、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有
2、效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3规范有关法规第二十四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严格按照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保证出厂的医疗器械符合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4规范有关的法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7号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10月1日实施:第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
3、并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开展现场核查。现场核查应当根据情况,避免重复核查。需要整改的,整改时间不计入审核时限。符合规定条件的,依法作出准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于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5二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第三十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第四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定期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于每年年底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6二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64号)2014年12月29日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同时原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2009】833号同时作废7二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关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有关事宜的通告(2014年第15号)2014年9月5日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凡新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增加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迁移或者增加生产场地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所有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
5、理规范的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8二 规范发布和实施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4号2009年12月16日发布9二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国食药监械【2009】835号)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国食药监械【2009】836号)10二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
6、标准(试行) (国食药监械【2007】239)11三 检查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评定标准 意见的函食药监械监便函【2013】 94号 2013年12月11日 发布为了规范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统一检查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无特殊规定的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的现场检查。 12严重缺陷项:是指重点检查项目不符合要求 一般缺陷项:是指一般检查项目不符合要求 不适用项:指由于产品生产的要求和特点而出现的不适用检查的项目。(该项目企业应当说明理由,检查组予以确认) 一般缺陷率=一般缺陷项目数/(一般检查
7、项目总数一般检查项目中不使用项目数)100%检查结果13三 检查评定办法项目项目结果结果严重缺陷(项)一般缺陷率010%通过检查010-20%整改后复查1-320% 不通过检查1-310%3-14四 规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制定本规范。理解要点:规范依据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制订了规范;15第一章 总则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应当遵守本规范的要
8、求。理解要点:规范中包括了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要求,生产企业应当遵守;16总则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理解要点: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体系并运行,建立的质量管理应符合自身产品的特点;17总则第四条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产品存在的风险相适应。理解要点:1、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采取控制措施应与产品的风险水平一致;2、风险管理的相关标准:YY/T0316-2008idtISO14971-200718第二章 机
9、构和人员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理解要点:建立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应与规模一致,形成书面的组织机构图;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管理职能;生产部门负责人和质量部门负责人不能相互兼任19机构和人员第六条企业负责人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三)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四)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
10、织生产。20机构和人员理解要点: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生产企业负责人指企业最高管理者,即一般为总经理,产品质量的总负责人,职责至少包括:1.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和办公、生产场地,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生产管理的设备实施;3.实施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评审;4.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21机构和人员质量方针举例:滚珠轴承生产厂家:精心选料,细心加工,放心使用,三者同心(轴承内圈、外环及滚珠排)1.每一位员工应致力于热情地向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2.遵守所有本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国家对质量、安全
11、和性能要求的法律法规 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福田:依靠优质资源,确保品质安全;追求顾客满足。22机构和人员第七条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23机构和人员理解要点:任命一名管理者(建议是管理层),并应关注地方法规对管理者代表教育、经验等方面的要求:如广东省对管代的要求: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至少包括如下: a)建立、实施和保持QMS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MS业绩及改进需求 c)在组织内部提高“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的意识” d)规定的其他职责24机构和人员第八条
12、技术、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理解要点: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的岗位要求中至少应明确a.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b.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质量管 理体系的实际问题判断和处理25机构和人员第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理解要点:1、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2、检验员具有相应的资质,且专职的;3、配备相应的检验机构、部门上述要求均应体现在岗位要求中26机构和人员第十条从
13、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理解要点:应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的岗位要求(包括部门负责人和各岗位人员);从教育、经验、培训、技能等方面提出要求,如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经历提出规定和要求;27机构和人员第十一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企业应当对其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理解要点:应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和各岗位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特别是无菌、植入和试剂类产品的人员28第三章 厂房和设施第十二条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理解要点:
14、辅助区包括休息区、盥洗区、更衣室等考虑布局的合理性,如生产区、库房、行政区和辅助区互不影响;29厂房和设施第十三条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30厂房和设施理解要点:1.确定企业所需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2. 生产环境符合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 ,如:洁净环境应符合YY0033-2000标准3. 特殊要求的环境条件应经验证,如洁净环境、X射线、CT用的调试房,应经第三方验收4. 厂房
15、外部环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如无菌植入类产品不得有化工废气、废水与污染源31厂房和设施第十四条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影响,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理解要点:1.确定厂房和库房的环境条件:考虑的因素包括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静电、震动、辐射、微粒等2. 确定的有特殊要求应形成文件32厂房和设施第十五条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止昆虫或者其他动物进入。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理解要点:根据产品特点,考虑防鼠、防蚊蝇措施;考虑厂房和设施的维修和维护的时机和频次,不要影响产品的
16、质量;33厂房和设施第十六条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并与其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理解要点:生产区的面积应与规模、品种相适应,应有明确的分区,确保不同品种、不同状态的产品能够明显区分,不会发生混淆;34厂房和设施第十七条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的贮存条件和要求,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者召回等情形进行分区存放,便于检查和监控。理解要点:明确原材料库、中间品、成品库的储存条件;应按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者召回进行区域划分;35厂房和设施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理解要点:检验的场所和设施应满足检验要求,特别是出
17、厂检验用的设施的配备36厂房和设施第十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等,并确保有效运行。理解要点: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满足需求;能够有效运行;37第四章 设备第二十条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38设备理解要点:设备应符合预期用途设备应有明显标识:如:维修中、验收中、正常、或报废、封存等标识;建立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持记录39设备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
18、仪器和设备,主要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理解要点:检验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建立管理台账;主要仪器设备建立操作规程;40设备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校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理解要点: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记录的内容包含使用的时间、人员;校准、维修维护的时间和人员等;41设备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用要求,标明其校准有效期,并保存相应记录。理解要点:根据技术要求和检验校准的要求确定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满足使用要求,计量器具应标明校准和检定的有效期,保持校准和检定的记录或证书等;42第五章 文件管理
19、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43文件管理理解要点: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文件包括: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 质量手册;3. 程序文件(包括本规范要求的程序,和根据自身产品特点需要形成的程序)4. 技术文件(包含产品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工艺
20、规范、作业指导书、生产、安装、检验操作规程等)5. 本规范所要求的记录;(质量记录)6.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召回管理制度等)44文件管理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者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替换或者撤销、复制和销毁记录;45文件管理理解要点:应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程序中规定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应规定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者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内容;应建立文件
21、的分发、替换或者撤销、复制和销毁记录46文件管理二) 文件更新或者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理解要点:文件的更新或修订,应按照程序文件规定的进行,进行评审和批准;修订和更改状态应能够识别;47文件管理(三)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宜的文本,已撤销或者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防止误用。理解要点:1. 文件的分发和回收应有记录,分发记录体现发放版本和修改状态号,2. 作废的文件应有明显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48文件管理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限,以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理解要点:1.至少保持一份作废的技术文
22、件和必要的体系文件,应确定保存期限,如:产品的图纸、采购文件、生产和检验文件2. 作废的文件主要用于维修或责任追溯的需要;3. 一般不少于产品寿命期或相关法规要求。49文件管理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等,并满足以下要求:(一)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的可追溯性; (二)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三)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者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50文件管理理解要点:建立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的方法;应
23、能保证生产、质量活动的可追溯性,如应记录日期、执行人等信息;记录应保持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记录的更改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一般采用划改,而不应使用涂改液。51文件管理(四)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至少相当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者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理解要点:应明确记录的保存期限,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寿命期,但不少于2年质量记录应能够追溯52第六章 设计开发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理解要点:应建立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策划和控制设
24、计开发过程53设计开发第二十九条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理解要点:对设计开发过程策划,形成文档,一般设计开发计划策划应包括:划分设计开发阶段、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设计和开发各阶段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和沟通54设计开发第三十条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理解要点:设计输入应包括:a)预期用途、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b)使用的法
25、律、法规要求c)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适用时,国内外)d)其它必需的要求e)风险管理的输出设计输入应进行评审,批准,确保输入是充分而且适宜的保持评审、批准相关的记录55设计开发第三十一条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56设计开发理解要点:设计和开发输出应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输出文件可包括:1.采购信息,如原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2.生产和服务所需的信息,如产品图纸(包括零部件图纸)、工艺配方、作业指导书、环境要求等;3.产品技术要求等(如标准、检验标准等)4.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和标签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