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武术理论教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太极武术理论教案-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极 武术 理论 教案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武术专项课理论教案武术专项课理论教案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一、太极拳一、太极拳二、武术技法、术语二、武术技法、术语三、武术裁判法三、武术裁判法一、太极拳一、太极拳1.1.太极拳概说太极拳概说 1.1太极拳的名称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拳综合融会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太极拳综合融会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1.2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太极拳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太极拳
2、为明末清初时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为明末清初时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多数拳家亦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创。多数拳家亦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近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多年的历史。1.3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太极拳套路功法推手1.4太极拳的分类太极拳的分类太极拳三系五式大架式小架式中架式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小架式:小架式:以以孙氏、武氏孙氏、武氏太极拳为代太极拳为代表,拳式小表,拳式小巧紧凑,步巧紧凑,步活身灵。活身灵。大架式:大架式:陈氏太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极拳、杨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和简化太极拳、和简化太极拳通常
3、都采用极拳通常都采用大架。大架式的大架。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兼而有之。中架式:中架式:以吴氏太以吴氏太极拳为代极拳为代表,其拳表,其拳架大小适架大小适中,长于中,长于柔化。柔化。1.4.1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为温县陈陈式太极拳:为温县陈王廷所创,陈氏世传太王廷所创,陈氏世传太极拳原式,为各派中传极拳原式,为各派中传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有老架和新架之分。有老架和新架之分。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手法螺旋缠刚柔相济,手法螺旋缠绕且多变,呼吸要求绕且多变,呼吸要求“丹田内转丹田内转”,
4、套路架,套路架势宽大低沉,且有发力、势宽大低沉,且有发力、震脚和跳跃动作。震脚和跳跃动作。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 。1.4.2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1.4.2.1杨式太极拳的由来杨式太极拳的由来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福魁(字露婵,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福魁(字露婵,18001800年年 18731873年),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创年),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而成。杨福魁曾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得架编而成。杨福魁曾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得架式宽大、动作弧形螺旋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式宽大、动作弧形螺旋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后逐步删改了原有的纵跳、震脚与难度高、发劲逐步删改了原有的纵跳
5、、震脚与难度高、发劲明显的动作,经其子杨建侯修订为中架,又经明显的动作,经其子杨建侯修订为中架,又经其孙杨澄甫(其孙杨澄甫(18831883年年 19361936年)一再修订逐年)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今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今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极拳。1.4.2.2杨式太极拳技法特点杨式太极拳技法特点n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技法总结为十要:虚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技法总结为十要: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也把太极拳说成是柔中
6、连不断,动中求静。也把太极拳说成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艺术。寓刚,绵里藏针的艺术。1.4.3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动作舒展和顺,点是:动作舒展和顺,速度平衡均匀,架式速度平衡均匀,架式中正圆满,结构严谨中正圆满,结构严谨庄重,具有套路演练庄重,具有套路演练气派大的风格。气派大的风格。1.4.2.4杨式太极拳的架式杨式太极拳的架式n杨式太极拳的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根杨式太极拳的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力条件来选择学练。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力条件来选择学练。1.4.2.5杨式太极拳当代传人杨式太极拳当代传人n杨式
7、太极拳当代传人是杨振铎杨式太极拳当代传人是杨振铎 。1.4.2.6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介二十四式太极拳简介n二十四式太极拳于1956年正式发布,是依据杨澄甫的太极拳套路,按照内容简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其中的主要内容,重新编制而成的简化套路,由于其套路共有24个动作,故又称为二十四式太极拳。n它既保留了太极拳的传统风貌,又突出了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健身性,目前,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最喜欢的运动项目1.4.3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满族人吴吴式太极拳:满族人吴全佑(全佑(18341834年年 19021902年)年)从杨露婵、杨班侯父子从杨露婵、杨班
8、侯父子学技,传至其子吴鉴泉学技,传至其子吴鉴泉(18701870年年 19421942年)而年)而创吴式。创吴式。吴式太极拳的吴式太极拳的特点特点是:是:拳架紧凑而开展,斜中拳架紧凑而开展,斜中寓直,动作轻松自然,寓直,动作轻松自然,以柔化著称。以柔化著称。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传人传人李秉慈李秉慈 。1.4.4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吴武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吴禹襄(禹襄(1812年年 1880)从)从陈氏十五世孙陈清萍学陈式陈氏十五世孙陈清萍学陈式新架(赵堡太极拳),逐创新架(赵堡太极拳),逐创武式。武式。武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姿势武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小巧,步法虚
9、实紧凑,动作小巧,步法虚实分明严格,出手不过足尖,分明严格,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胸腹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胸腹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位置。心位置。武式太极拳传人乔松茂。武式太极拳传人乔松茂。1.4.5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河北定县人孙孙式太极拳:河北定县人孙禄堂(禄堂(1861年年 1932年)年)孙氏精形意拳、八卦掌。民孙氏精形意拳、八卦掌。民国初年他从郝为真学武式太国初年他从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融会三家之长,创造极拳,融会三家之长,创造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动作灵敏,舒展圆活,相随,动
10、作灵敏,舒展圆活,每转变方向时以开合动作相每转变方向时以开合动作相接,故又称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开合活步太极拳拳”。 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剑云、孙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剑云、孙式太极拳传人孙永田式太极拳传人孙永田 。1.5太极拳的作用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具有:健体强身,提高身体机太极拳具有:健体强身,提高身体机能;修身养性,调节心理状况娱乐身心,能;修身养性,调节心理状况娱乐身心,丰富文化生活;康复医疗,增进健康长寿丰富文化生活;康复医疗,增进健康长寿等作用。等作用。2.2.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运动特点2.1体松心静,呼吸自然体松心静,呼吸自然 练拳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练拳时思想集中,肢体放
11、松,以意念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按照动作的虚实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做到全身不该用力之处不用力,逐变化,做到全身不该用力之处不用力,逐步达到以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步达到以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劲协调配合,一般规律是劲协调配合,一般规律是“虚吸实呼虚吸实呼”,“开吸合呼开吸合呼”,“起吸落呼起吸落呼”,不可勉强,不可勉强憋气。憋气。 掌握正确动作与自然相配合的腹式呼掌握正确动作与自然相配合的腹式呼吸方法,可使练习时肢体更放松,注意力吸方法,可使练习时肢体更放松,注意力更集中,动作更圆活和沉稳
12、。更集中,动作更圆活和沉稳。2.2动作弧形,虚实分明动作弧形,虚实分明 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去,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去,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平稳、虚实分明,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平稳、虚实分明,不可吊滞双重。不可吊滞双重。 太极拳以太极拳以“阴阳阴阳”理论作指导,每招理论作指导,每招每势都有阴阳转换,即虚与实的转换。因每势都有阴阳转换,即虚与实的转换。因此,虚实的变化贯穿整个套路之中。此,虚实的变化贯穿整个套路之中。2.3上下相随,圆活完整上下相随,圆活完整动作要以腰为轴,圆转自如动作要以腰为轴,圆转自如,带动四肢带动四肢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举手投足、前进后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举
13、手投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都要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退、左顾右盼都要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即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即“外三外三合合”)。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和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力合的内三合和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的天、地、人的大三合。的天、地、人的大三合。2.4均匀连贯,衔接和顺均匀连贯,衔接和顺 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而且始终以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而且始终以意念引导动作。动作之间要势势相连,绵绵意念引导动作。动作之间要势势相连,绵绵不断,整套动作缓慢匀速地运动,有行云流不断,整套动作缓慢匀速地运动,有行云流水
14、的舒畅感。遇有发劲、拍脚动作,速度可水的舒畅感。遇有发劲、拍脚动作,速度可以有所变化,但需保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以有所变化,但需保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完整不散。完整不散。2.5轻灵沉稳,发劲适当轻灵沉稳,发劲适当 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拳术。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拳术。有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之说。太极拳基有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之说。太极拳基本姿势和具有气沉丹田要求的腹式呼吸使身本姿势和具有气沉丹田要求的腹式呼吸使身体重心下沉,无论使行步还是定势,步型步体重心下沉,无论使行步还是定势,步型步法既轻灵又沉稳。发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法既轻灵又沉稳。发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手;抖擞而
15、有弹性,做到刚中寓柔,刚柔相手;抖擞而有弹性,做到刚中寓柔,刚柔相济。济。3. 3. 基本动作及方法基本动作及方法3.1身身 型型头:虚领顶劲。头:虚领顶劲。 运动中随各种动作的要求,头部沿着运动中随各种动作的要求,头部沿着纵轴转动,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面部纵轴转动,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面部应自然,口轻闭,舌尖微抵上颚,用鼻呼吸。应自然,口轻闭,舌尖微抵上颚,用鼻呼吸。颈颈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肌肉不可紧张。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肌肉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肘 肘沉坠松垂,自然弯曲,不可僵直肘沉坠松垂,自然弯曲,不可僵直或扬吊
16、。或扬吊。腕腕 腕下沉腕下沉“塌腕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软。指指意劲贯注指尖,以中指领劲。意劲贯注指尖,以中指领劲。胸胸 胸舒松微内含,不可外挺或内缩,胸舒松微内含,不可外挺或内缩,称作称作“含胸含胸”。背背 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大椎鼓起,这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大椎鼓起,这部分皮肤有绷紧之感,称作部分皮肤有绷紧之感,称作“拔背拔背”。腰腰腰松活自然,不可后弓或前挺。腰松活自然,不可后弓或前挺。腹腹 腹宜松舒,吸气小腹内收,呼气小腹宜松舒,吸气小腹内收,呼气小腹外突,不可一味腹外突,不可一味“气沉丹田气沉丹田”。脊脊脊中正竖直,不要左右歪扭。脊中正竖直,不要左右歪扭。
17、臀臀臀向内收敛,不可外突或摇摆。臀向内收敛,不可外突或摇摆。胯胯 胯松正缩收,不可僵挺或左右突出。腰、胯松正缩收,不可僵挺或左右突出。腰、胯相连,转动时要一致。胯相连,转动时要一致。腿腿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旋转轻灵,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旋转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明。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明。前进用足跟着地,后退用脚前掌着地。前进用足跟着地,后退用脚前掌着地。3.2手手 型型 3.2.1拳拳 五指自然卷屈,五指自然卷屈,拇指压于食、中指第拇指压于食、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太紧,拳面要平。3.2.2掌掌掌:五指自然舒掌:五指
18、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形。呈弧形。3.2.3勾勾勾:五指尖自然勾:五指尖自然捏拢,屈腕。捏拢,屈腕。3.3步步 型型 3.3.1开立步开立步 两脚平行开两脚平行开立,宽不过肩,立,宽不过肩,两腿直立或屈蹲。两腿直立或屈蹲。3.3.2弓步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斜向地面,膝与脚尖垂直,脚尖直向前。垂直,脚尖直向前。后腿自然伸直,脚尖后腿自然伸直,脚尖向斜前约向斜前约4545度度6060度,度,两脚全脚着地。两脚全脚着地。3.3.3虚步虚步 后腿屈蹲,脚跟与臀部基本垂后腿屈蹲,脚跟与臀部基本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
19、地。前腿稍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3.3.4仆步仆步 一腿全蹲,全一腿全蹲,全脚着地,脚尖外展。脚着地,脚尖外展。另另腿自然伸直腿自然伸直 于于体侧,接近地面,全体侧,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脚着地,脚尖内扣。3.3.5独立步独立步 支支撑腿微屈站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稳,另一腿屈膝提起,举于体前,大起,举于体前,大腿高于水平。腿高于水平。4.4.手法手法 4.1掤掤 手臂呈弧形,手臂呈弧形,前臂由下向外张架,前臂由下向外张架,横于体前,掌心向横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与肩平,着内,高与肩平,着力点在前臂外侧。力点在前臂外侧。4.2捋捋 常以两手一前一
20、后、掌心一上一下常以两手一前一后、掌心一上一下相辅助,有随腰旋转,向后下方回捋之相辅助,有随腰旋转,向后下方回捋之势。势。4.3挤挤 通常前手手背通常前手手背向外,另一手辅助,向外,另一手辅助,手臂呈弧形,向前挤手臂呈弧形,向前挤出,同时,腰身向前出,同时,腰身向前进中寓后坐之意。进中寓后坐之意。 挤出后两臂撑圆,高挤出后两臂撑圆,高不过肩,低不过胸,不过肩,低不过胸,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前手的前臂。前手的前臂。4.4按按 两手心向前、向下按。有迎截外两手心向前、向下按。有迎截外力并引为向下之意。力并引为向下之意。4.5搂掌搂掌 掌自异侧经体前掌自异侧经体前弧形下搂至弧形下搂至
21、 膝外侧,膝外侧,掌心朝下,掌指朝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前。4.6平分掌平分掌 屈臂两掌交叉屈臂两掌交叉于胸前,两臂内旋于胸前,两臂内旋经面前弧形向左、经面前弧形向左、右分开,两掌高与右分开,两掌高与耳平,掌心朝外,耳平,掌心朝外,掌指朝上。掌指朝上。4.7云手云手 两掌在体前交叉两掌在体前交叉向两侧划立圆,指高向两侧划立圆,指高不过头,低不过裆。不过头,低不过裆。两掌在云拨中翻转裹。两掌在云拨中翻转裹。5.5.主要腿法主要腿法5.1蹬脚蹬脚 支撑腿微屈站稳,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脚尖勾后小腿上摆,脚尖勾起,脚跟向前蹬出,起,脚跟向前蹬出,脚高不过肩。脚
22、高不过肩。5.2分脚分脚 支撑腿微屈站稳,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脚面绷后小腿上摆,脚面绷平,脚尖向前踢出,平,脚尖向前踢出,高过肩。高过肩。6.6.身法身法保持中正安舒,旋转松活,不偏不倚,保持中正安舒,旋转松活,不偏不倚,自然平稳。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下自然平稳。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下相随。不可僵滞浮软,俯仰歪斜,忽起忽落。相随。不可僵滞浮软,俯仰歪斜,忽起忽落。7.7.眼法眼法定势时,眼平视前方或注视两手。定势时,眼平视前方或注视两手。换势中,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换势中,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8.8.练习太极拳的步骤及其要点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