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学田野调查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191467
  • 上传时间:2022-03-19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46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学田野调查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学 田野 调查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1 史学田野调查是历史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融合的产物,也被多个学科的研究者用于自己的研究实践。它将历史学的社会变迁研究导向田野地点,使研究者身处真切的社会场景中,综合运用跨学科的实地调查方法研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对于注重区域或社区历史变迁的研究者来说,史学田野调查方法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转向实地调查不仅拓宽了观察历史的视野,而且丰富了研究历史的资料来源。2第一章 史学田野调查概述一、定义 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其英文名为Fieldwork。又称田野工作、田野作业、田野考察、野外考察、实查、实地考察等。只要是到实地从事的调查活动,不论调查的地点是部落、村庄

    2、、市镇、街道,还是工厂、公司或其他机构,都可称之为田野调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田野调查由人类学家提出、倡导和实践,并最终成为人类学者赖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和建构理论的方法。 3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是19 世纪与所研究的对象直接接触过的少数人类学家之一。他曾多次访问北美印第安人居留地,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社会学家也日益重视田野调查,逐步建立一系列科学的社会学调查方法,进而使社会调查发展成为社会学中的分支学科。 4历史学为何要引入田野调查史学研究的转型 1、政治史到社

    3、会史 2、精英史学到平民史学历史文献的扩大 1、官修文献到民间文献 2、书面文献到口述史料“华北历史与社会发展调研基地华北历史与社会发展调研基地”5田野调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田野调查包括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实施的考古发掘、社会调查、问卷调查等; 狭义的田野调查专指人类学研究中的考古发掘与民族调查。史学田野调查是从田野调查的广义概念引申而来的,因侧重于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借鉴,史学田野调查也使用“田野调查”这个概念来命名具有历史学学科特征的社会历史调查。 6史学田野调查就是在实地从事的历史调查与历史研究,该方法强调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辨析,同时也注重口述史料的采集、编纂和

    4、分析,并将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拓展了历史学史料的来源。 人类学田野调查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人类学者将其由田野调查所得到的研究成果统一称为民族志。 7参考书目: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版。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与后台权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8二、学科方法的相互借鉴史学田野调查是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方法相

    5、互借鉴与融合的产物。 与人类学家立足于田野调查运用历史文献不同,历史学家则是以历史文献作为基础,借鉴运用田野调查方法。 从历史学科的发展来看,将实地调查与历史文献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历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田野调查是补充历史文献相关记载的重要手段,访谈资料与实地观察的结果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之不足。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扩大了历史研究的材料范围。 9总之,史学田野调查是历史学学科建设的构成部分,田野调查资料的积累丰富了这个学科的文献基础,田野调查的研究成果则有助于增加学科建设的内容。史学田野调查使历史研究的领域扩展到村庄市镇、街头巷尾、河边船头、茶楼酒肆,使从事田野调查的研究人员能够亲历历史

    6、场景、近距离地观察社会变迁、接触历史活剧的“主角”。通过实地观察、采访、记录,在田野地点发掘“历史细节”,积累历史资料,考察一个人群、一个村庄、一个市镇乃至一个区域的社会变迁过程,得到直观的、具体的、微观的历史认识。10第二章第二章 田野调查的准备田野调查的准备 一、研究课题的确定一、研究课题的确定 研究课题的选定是一次史学田野调查的起点。一个明确的课题是进行文献资料积累、制定调查提纲和设计访谈问题的前提,甚至调查地点的选择也应视研究课题的需要而定。二、文献资料的准备二、文献资料的准备 1、私人文件,诸如日记、书信、自传等; 2、公事文件,诸如会议记录,商店或企业的财务账簿,政府或政党的会议决

    7、议、通告等; 3、公开出版发行(或仅作为内部交流)的期刊、报纸等。 11就一些地区而言,田野调查应该关注的公开出版的文献还包括从省志、府志、县志、镇志到村史等地方志,厂史、厂志等企业史志,从市到县的地方文史资料(有些篇章本身就是历史当事人的访谈记录,有些则干脆就是某些历史事件当事人撰写的回忆录),以及从市、县到乡、镇乃至村的档案资料。此外,一些地区还有前人所作的文集、社会调查,以及口耳相传的民歌、唱词等可资利用。 12三、调查提纲的制定三、调查提纲的制定研究者收集到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可以提出有关研究课题的若干假设,详细规划研究项目的目的及内容,明确限定研究对象,制定实地调查方案,设计资料搜集方

    8、法以及分析方法,最后还需要对田野调查实施步骤和经费预算作出详细规划。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在实地调查之前拟定的调查提纲都是“未定稿”,都需要在调查过程中做合理的修订。 13四、问卷法与访谈法的选择和设计四、问卷法与访谈法的选择和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调查问卷是社会调查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统计资料。 在史学田野调查中,单纯的问卷方法的适用性较弱,应考虑配合其他调查方法。 在史学田野调查中,应当谨慎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这主要是由问卷调查这一方法本身在研究历史现象时的局限性决定的。 很多研究者的经验表明:历史调查比较适用访谈法,较不适用问卷法。 14在史学田野调查中,如果有必要使

    9、用问卷方法,通常也需要以访谈调查法作为补充和配合。结合运用访谈调查法是弥补问卷法缺陷的一种手段:将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结合起来运用,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定规模的调查样本,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把握调查对象的整体状况或一般趋势;另一方面运用访谈调查方法,采集个案材料,了解整体状况中的局部细节,更加深入地解释一般趋势。两者互相补充、相互为用,史学田野调查就可兼顾深度与广度。 15第三章第三章 田野调查地域的选择田野调查地域的选择由于研究课题不同,田野调查地点的地域范围选择也不同,可以大到地跨几个省市的经济区域,也可以小到只有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落。选择多大规模的调查对象,如何划定调查的具体地域

    10、,一般由课题所研究的问题、调查对象本身的典型性以及可操作性来确定。 自选课题的选定: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16前辈的研究者早已提醒我们,将调查地点选定在“自己最为熟悉的地方”的诸多优势:“选择实地研究的区域,最好是你素所熟悉的地方,人杰地灵会有想不到的便利,如果是自己家乡,那更是无上的好。因为认识一个地方的风土习惯、社会背景,已经需要很多的功夫,能免去在这上面用功夫,当然可省去不少的时间。容易接近,容易变成局内人,尤为意中事。” (凌纯声、林耀华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17当研究者决定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做田野调查时,他们需要以

    11、调查者的状态面对素所熟知的风土人情,将自己的身份做暂时的转换,构建出一个符合田野调查客观性和科学性要求的“田野空间”。研究者要以双重身份从事研究,他既是一个通晓当地社区情况和历史变化的“本乡人”,又是一个以“他者”的眼光审视这个社区的“外乡人”。 18第四章第四章 文献的收集与研究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史学田野调查因其历史学的学科性质,特别注重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每到一地,研究者都要致力于搜寻民间文献、查阅档案资料以及采访当地居民以获得更多的资料线索。 如果不到实地去做调查,那些“隐藏”在乡镇档案室、村档案室的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不会轻易“现身”。同样,如果不到实地调查,一些收藏在

    12、村民家中的地契、账簿、类书、日记等其他文献,我们也不可能得知。 19一、地方档案的整理一、地方档案的整理档案文献是史学田野调查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档案的编目有一套自己的体系,进入档案馆之前,首先要了解有别于图书编目的档案编排方式。 档案目录的一级编排标准是档案来源,即产生档案的部门、机构、企业等。档案馆中所有开放档案都会编为一个总目录,在寻找档案时,须先向工作人员索取档案总目录(部分县级档案馆的总目录可通过档案阅览室中的电脑检索)。 20注释的规范:注释的规范: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关于今冬海、滦河工程开工情况的报告(1975年10月22日),河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1047-1-294

    13、-2。国务院海河工程汇报会议汇报提纲(1971年7月27日),山东省档案馆藏,档案号A121-03-26-8。盐山县根治海河指挥部:关于扩挖北排河任务的总结报告(1979年11月22日),盐山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979-1980长期8。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第235页。水利建设的革命,人民日报1965年7月5日,第2版。笔者在河北省高碑店市东盛办事处龙堂村采访李振江的记录(2012年2月12日)。李振江,男,1949年生,曾参与开挖永定新河和治理白洋淀工程。21二、民间文献的收集民间文献通常由不提供公共服务的个人或机构收藏。这类文献涵盖的门类十分广泛,诸

    14、如家书、日记、账簿、宗谱、碑刻、回忆录等等,其作者不一定是文史专家,却可能是直接参与其事的当事人、亲历者或知情人,能为研究者认识历史过程的细节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1、保存在乡镇或村一级的机构中的文件 2、个人保存的文献 3、地方文史研究者保存的民间文献22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集体化时期的研究 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三联书店2007年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张思: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的现代历程,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是一套记录1949年以来中

    15、国当代史的资料丛书,收录流散于社会的各种民间文献,包括笔记、记录、信函、小报、表格、账册和课本等等。它区别于其他同类资料的特点是,反映的是社会底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及个人境遇的真切情况,为研究底层历史变迁提供原始资料。 23历史文献的局限:从时序上看,有关某个区域或历史现象的文献资料常常是不连续的。在我们的田野研究中,文献之不足可以运用实地观察所得的经验以及通过访谈所得的口述资料加以弥补。因此,史学田野研究一方面注重文献挖掘与文献研究,另一方面强调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的并重,主张将田野调查方法与历史学的文献研究方法结合运用。 24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的对读与互

    16、证不仅仅有助于研究者更准确和深入地理解历史文献,同样有利于研究者理解田野调查中获得的访谈资料,一些地方性的传说与故事也需要通过与历史文献的对读去深入理解。25第五章第五章 田野调查的路径田野调查的路径一、调查者的一、调查者的“有身份有身份”与与“无身份无身份”人类学者将进入田野调查地点的方式归纳为两种类型人类学者将进入田野调查地点的方式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种是“有身份进入有身份进入”,另一种是,另一种是“无身份进入无身份进入”。有身份进入是指带着介绍信(或其他形式的身份介绍有身份进入是指带着介绍信(或其他形式的身份介绍)进入田野;)进入田野;无身份进入是指在无任何机构介绍或证明的状况下,

    17、无身份进入是指在无任何机构介绍或证明的状况下,以个人身份进入田野。以个人身份进入田野。 26“有身份进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当地政府和其他机构的介绍与支持;一种是熟悉地情况的友人的引导。通过地方政府的介入或者由村(居)民委员会引导,调查人员较容易“进入”调查地点。 但调查人员调动和借用行政资源的能力和程度主要取决于行政组织对调查的重视程度、对调查的支持力度,而行政组织是否支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又往往取决于行政组织负责人的个人态度。可见,单纯依赖行政资源的方法是一种将实地调查的成败“系于一身”的田野路径,这给田野调查的质量带来不确定性。 27最理想的做法是将“有身份进入”方式中的熟人引导

    18、和政府支持两者结合运用。由熟人介绍而得到行政机构支持以更顺利地从事田野调查,是“有身份进入”的一种方式。在行政资源提供的支持有限的情况下,熟人的引导也能给实地调查提供便利条件。说明在一个地方顺利展开调查,最好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当地政府的肯定与支持,另一个是熟悉当地情况的友人、实际上就是当地人的引导。28“无身份进入”田野的方法也有其优缺点: “无身份进入”可以避开那种“自上而下”的田野调查方式的不利影响。由于调查人员是以陌生人的身份进入调查地点的,调查过程可以避开地方政府等引导者的介入和干扰,调查人员可以自主地观察,调查过程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是“有身份进入”者不具备的。“无身份进入”的调查人

    19、员也更容易从最底层的社会场景开始其实地调查,所见所闻的社会现象因未经地方政权或其他引导者的筛选,也具有更强的随机性。“无身份进入”的缺陷在于,调查人员选择的调查对象极有可能不具典型意义,更因调查人员未能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合作,不利于在调查之初就掌握调查社区或区域的大致情况,不利于田野调查的顺利实施。29在史学田野调查中,“无身份进入”的消极方面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加以弥补。方法之一是寻求地方文史专家的帮助,在调查过程中了解与接触地方文史专家等专业人士,并通过向他们请教而增进对调查地域的理解、即使从收集资料的角度讲,也应关注那些地方史专家,田野调查还应该尽量获得他们的帮助。如果是在村落中实施调查,

    20、得到村落中热心人士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30二、访谈对象的选择二、访谈对象的选择史学田野调查以复原已逝去的历史过程为首要目标,而只有采访那些对以往历史事实亲历亲闻并处于一定年龄段的人才有可能做到。这就对史学田野调查选择的访谈对象提出了年龄要求。田野调查的经验表明,不管在选择访谈对象时具体考虑哪些条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访谈对象能够而且愿意提是供真实可靠的口述资料。访谈对象提供的口述史料要能够弥补档案资料记载的缺失。 31三、调查条件的营建三、调查条件的营建实地调查中,除了寻找合适的当地居民(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或熟人)作为向导, 有时还要有翻译。赠送礼品是一种通用的办法。毛巾、肥皂等。

    21、每走访一位农户,都会送上礼品。 不管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采取哪些具体方式,都需要研究者坚守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同时又要时刻保持一位学习者的好奇心,特别重要的是,不管调查对象对调查的反应和态度如何变化,研究者始终要坚持以诚相待。32调查者要有基本的交际能力。入户调查的时间也应精心选择。调查时间的选择应以调查对象是否有空闲时间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应避开了农忙季节。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的着装、言谈举止等行为细节也应有所考虑。所谓“入乡随俗”,不要穿着对当地人来说过于怪异的服装,打扮不要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行为举止不可过于随意。 33第六章第六章 访谈和音像资料的采集与整理访谈和音像资料的采集与整理一、深度访

    22、谈一、深度访谈深度访谈可分为结构式和非结构式。非结构式的深度访谈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特别受到重视,它不完全受调查提纲中所列问题的限制,它依循事先设计的调查提纲,并以提纲中的问题为中轴展开,同时还应涉及调查提纲未能涵盖的其他内容。因此,这种深入而彻底的访谈也被社会学家视为最重要的实地调查方法。 34在访谈过程中,被访人有时不一定会遵照采访者的问题提纲予以回答。他们可能从个人的特殊经历或特别兴趣等角度,谈论一些超出采访者设计的问题提纲范围的事件或人物。在这种情况下,采访者不应因这些话题超出自己的问题提纲范围而将其打断,而应循着被访人回忆的线索,继续追问,并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回归自己已经编订的问题提纲

    23、。注意“自愿的陈述”以及“闲聊”。无论被访人所说的“是对还是错”,研究者都要注意倾听,并忠实地记录。 35访谈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切忌直奔主题。 李景汉曾将访谈成功的要点归纳为三个面:“第一,要会问,即能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问法,发出适当的问题。第二,要会听,即能在对方散漫的谈话中,抓住与问题有关的材料。第三,要会谈,即在与对方继续互相谈话间,造成很自然而有兴趣,并且热烈的空气。” 另一方面,作为田野调查方法的访谈,又需要调查者特别重视对细节的挖掘。 36所以,评价一次访谈价值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这次访谈提供了多少人所不知的历史情节;或者是看它提供了多少前人语焉不详的历史细节。 二、访谈实录

    24、的整理二、访谈实录的整理田野调查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研究行为,它要求调查者严格遵循真实、精确的研究规范。尤其是对访谈内容的记录,要求原原本本地记录被访者的话语。正因如此,我们将田野调查过程中对被访者话语的原始记录称为“访谈实录”。 37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一些调查者不能严格遵守这种规范,他们不是根据录音准确地整理访谈内容,或者在采访现场逐字逐句地记录被访者的话语,而是依据事后回忆,“再现”被访者的叙述,并以之作为被访者的原话。应将这种由调查人员“转述”的被访者的话与“访谈实录”严格区分。 不能加入推测话语,出现矛盾之处也应忠实记录,不必因此“扭曲”被访者的“话语”。此外,若要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解决这

    25、些模糊、差异或矛盾之处,“多问几个人,多问几次,多问几个相关的问题,不诚实的答案是不难辨别出来的”。 38“访谈实录”与“田野笔记”之间的区别 :访谈实录要求调查人员忠实记录被访者的原话,有时被访者的陈述是由在一旁担任翻译的第三者转述的,也需要特别注明这是出自第三者的转述。如果是由调查人员自己依据事后回忆加以整理记录的,也需要作出说明。在访谈实录中,调查人员、被访者、翻译、向导的话,是按照它们在录音中的顺序逐字整理的。 39田野笔记则不同,它可以是对被访者话语的转述,也可以在转述的时候加入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有时还有调查者从研究者的角度所做的一些评析。田野笔记是研究者依据自己的思考、感悟,对田野

    26、调查过程和田野研究心得的记录。简单地说,田野笔记的作者是研究者本人,而访谈实录的作者是被采访的对象(整理访谈实录的研究者不过是一个忠实的笔录者),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田野调查成果。 40“访谈实录”的“实”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实”,就是其主要内容和重要史实都须依照访谈录音,不能随意更改或隐匿。同时,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对那些无法用文字传达的内容做技术处理。 在整理访谈实录时,也要慎用这种转录的方法,应尽量利用方言词汇加普通话词语诠释的方法,不必将所有方言用词一概以普通话语词替代。 能够被读者广泛接受,又能准确地展示被访者本意和采访过程的访谈实录,应该“虚”“实”结合。既要遵循录音,与被访者的原意

    27、保持一致,又要做文字上必要的技术处理。 41在整理成为文字稿的过程中,需要剔除或重新安排这些“枝蔓”的内容。对历史过程的叙述在时间顺序上可能是先后颠倒的,但在整理(所谓“整理”,就是要对这些部分加以梳理)的过程中就要有意弥补口述过程的这一缺陷。经过如此整理之后的访谈实录,未必是和录音一一对应的。可能对录音中内容的顺序有调整,也可能省略了一些重复的话语。但这些做法不会损害访谈淡的真实性,反而有助于将访谈实录聚焦于某一个主题。 42访谈实录的精髓在于体现出被访者眼中的历史是什么样的。调查人或采访者所起的作用就是忠实地记录所听到的、所观察到的。即使被访者因记忆不清或知识所限,对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

    28、相关人物的叙述出现明显的错误,访谈实录也应“忠实”地记录下来。为了避免误导读者,在整理过程中只须注明即可。 调查者应该将自己对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的看法与被访者的看法清晰地区分开来。对于调查人员来说,准确乃至尽量精确地记录被访者的话语,仍然是整理访谈实录应该秉持的原则。 43三、声音和影像资料的采集三、声音和影像资料的采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用于记录采访内容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 录音机 录音笔研究者不要过于依赖这些新的设备,而轻视了在采访过程中必需的笔录。在访谈时,调查人员同时做访谈笔记就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在访谈过程,当听到人名、地名以及听不懂的词语、不明白的事物时,往往

    29、当场请章先生书写出来,调查人员再抄写到自己的调查笔记中。 44值得提出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访谈进行过程中要不要同步记录。是否需要一边采访一边记录,应因人而异,视具体情形而定。史学田野调查还应尽可能地采集影像资料,“影像(绘画、照片、雕塑)也是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是撰写历史有价值的资料来源”。 在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时,除了要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之外,影像资料的采集应配合相应的文字记录。有的影像资料是对采访过程的录像,这些录像固然在采集的过程中同时记录了采访的录音资料。但在采访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调查人员同时辅助记下现场的其他信息,例如采访地点、具体时间、在场人员(包括这些人的年龄、性别、职业、

    30、住址、联系方式等)。 45如果有可能的话,采访过程应该全程录像(包括录音)。由访谈录音转录的访谈实录尽管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录音内容,方便了录音的传播和利用,但这种转录也同时减少了录音资料本身所包含的许多特有信息,有些信息是附着在被访者的声音中的,一旦声音被转录成文字,这些只是附着在声音中的信息就无法体现出来。被访者的语气、语速以及音调变化在录音被转录成文字的时候都无法呈现和保存。相较而言,采访过程的录像资料可以完整地保存这些信息。46第七章第七章 田野研究的视野田野研究的视野 史学田野调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大至研究一个具有内部共性的经济区域,小至研究一个数十农户构成的村落,甚至研究一个群体、一

    31、个个体,都适合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史学日田野调凋查经常采用的文献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有助于挖掘并呈现个人生活史;同样,这些方法也适用于研究村庄甚至市镇这样的微观社区。如果再结合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史学田野调查还可用于县域以及更为广大的区域的社会变迁研究。47一、个人生活史田野调查关注的“个人”同时也是社会制度、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个人生活也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借以流传的媒介,相应地,研究者撰写的调查对象的个人生活史就成为对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及其运作机制的“真实而贴切的描绘”。 二、村落与市镇:社区研究三、县域研究四、区域研究48论述题:谈谈你对历史学田野调查的了解与认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项田野调查方案。(可选择参考题目之一或自定题目) 1、1949年,我和我的家庭 2、集体化时期的水利建设4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学田野调查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914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