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雨水侵蚀地表》教学设计.rar
冀人版科学(冀人版科学(20172017)五年级下册第)五年级下册第 8 8 课课雨水侵蚀地表雨水侵蚀地表教学设教学设计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以识了雨、雪的成因及地球上的水循环之后,进一步认识水对地表的影响。本课设计了“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雨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应用与拓展“认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了解强降雨带来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雨水对地表侵蚀作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雨水对地表的侵蚀。雨水侵蚀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地理现象。这种侵蚀作用能使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雨水侵蚀是水力侵蚀(包括面蚀和沟蚀)的一种形式。雨水侵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之一。雨水侵蚀分为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几类。【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面蚀又称片蚀,是分散的地表径流从地表冲走表层土壤士粒的现象。面蚀现象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坡地上,是雨水侵蚀中最基本的一种侵蚀形式。面蚀又依其侵蚀方式和外部表现形态划分为溅蚀、层状面蚀、结构状面蚀、沙砾化和鳞片状面蚀。面蚀所引起的地表变化是渐进的,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它对地力减退的速度是惊人的,涉及的土地面积往往是较大的。潜蚀是地表径流沿士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集中渗入土层内部进行机械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貌就是潜蚀作用造成的,另外在垂直节理广泛分布的黄土地区也相当普遍。沟蚀是集中的线状水流切入地面形成侵蚀沟的一种水土流失形式,按其发育的阶段和形态特征可细分为细沟、浅沟、切沟侵蚀。沟蚀是由片蚀发展而来的,但它显然不同于片蚀,因为一旦形成侵蚀沟,土地即遭到彻底破坏,而且由于侵蚀沟的不断扩展,坡地上的耕地面积会随之缩小,使曾经大片的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冲蚀主要是指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搬运、沉积。它的前奏是我蚀,我蚀主要是指雨滴溅落对土壤颗粒的冲击作用,它可以改变表层土壤结构,有利于地表径流发展。冲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过程,冲蚀的标志是地表形成大小不等的冲沟,山洪和泥石流是地表冲蚀的极端发展结果。五年级学生对降雨现象并不陌生,他们经常会看到雨水有一定的冲剧作用,但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这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侵蚀。2.能举例说明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获取雨水对地表影响的信息。3.能利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科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雨水侵蚀地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STSE)能说出强降雨对地表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水、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有关雨水侵蚀地表的调查等。【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建议用建议用 1 1 课时完成。课时完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导入:(课件出示两张地面上有一道道沟壑的图片或者相关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大雨过后,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2.提问:你知道这一道道沟壑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导入新课。(二)作出假设1.引导: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一条条溪流,溪流对地表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根据学生回答做出假设2.假设:溪流可能会将地表的土壤冲走,形成一条条水沟。(三)实验观察1.引导: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呢?2.出示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3.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提示:(1)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2)组装模型时要注意沙和土的量以及底部托盘放置的角度,水流要保持合适的高度,要控制好水流的大小。(3)实验前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斜坡上土地的形态;实验中注意观察土壤有什么变化,以及流到水槽里的水是什么样的。(4)可以更换实验材料反复多做几次。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 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得出结论1.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汇报: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降雨前后的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2.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3.小结:流动的雨水携带着泥沙等向低处运动,在土壤表面形成小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和其他地方的流水汇合。水流聚在一起力量是很大的,它会不断地带走更多的土壤和岩石,河沟也就不断地被拓宽了,流动的雨水就是这样不断地侵蚀着地表。4.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黄土高原地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 页。(五)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强降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续降雨时,会暴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房屋被冲塌、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的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交流。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并进行综合概括,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 页中。3.作业:将我们搜集的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相关资料整理分享。【课下拓展活动课下拓展活动】水流对岩石的侵蚀实验材料:相同香皂 2 块、细绳 2 根、托盘 2 个等。实验方法:1.将两块相同的香皂用细绳拴住吊起来。将其中一块吊在水龙头旁边的水管上,另一块吊在水龙头的下面 2.打开水龙头让水缓慢地滴下来正好落在香息上,每分钟滴五六滴。3.让水龙头滴 10 分钟,关掉水龙头,观察两块香皂有哪些不同。思考:如果水龙头继续滴水 10 分钟,水龙头下面的香息会变成什么样呢?继续放又会造成怎么样的现象。
收藏
编号:21875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1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03-17
1
文币
- 资源描述:
-
冀人版科学(冀人版科学(20172017)五年级下册第)五年级下册第 8 8 课课雨水侵蚀地表雨水侵蚀地表教学设教学设计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以识了雨、雪的成因及地球上的水循环之后,进一步认识水对地表的影响。本课设计了“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雨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应用与拓展“认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了解强降雨带来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雨水对地表侵蚀作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雨水对地表的侵蚀。雨水侵蚀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地理现象。这种侵蚀作用能使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雨水侵蚀是水力侵蚀(包括面蚀和沟蚀)的一种形式。雨水侵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之一。雨水侵蚀分为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几类。【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面蚀又称片蚀,是分散的地表径流从地表冲走表层土壤士粒的现象。面蚀现象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坡地上,是雨水侵蚀中最基本的一种侵蚀形式。面蚀又依其侵蚀方式和外部表现形态划分为溅蚀、层状面蚀、结构状面蚀、沙砾化和鳞片状面蚀。面蚀所引起的地表变化是渐进的,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它对地力减退的速度是惊人的,涉及的土地面积往往是较大的。潜蚀是地表径流沿士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集中渗入土层内部进行机械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貌就是潜蚀作用造成的,另外在垂直节理广泛分布的黄土地区也相当普遍。沟蚀是集中的线状水流切入地面形成侵蚀沟的一种水土流失形式,按其发育的阶段和形态特征可细分为细沟、浅沟、切沟侵蚀。沟蚀是由片蚀发展而来的,但它显然不同于片蚀,因为一旦形成侵蚀沟,土地即遭到彻底破坏,而且由于侵蚀沟的不断扩展,坡地上的耕地面积会随之缩小,使曾经大片的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冲蚀主要是指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搬运、沉积。它的前奏是我蚀,我蚀主要是指雨滴溅落对土壤颗粒的冲击作用,它可以改变表层土壤结构,有利于地表径流发展。冲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过程,冲蚀的标志是地表形成大小不等的冲沟,山洪和泥石流是地表冲蚀的极端发展结果。五年级学生对降雨现象并不陌生,他们经常会看到雨水有一定的冲剧作用,但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这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侵蚀。2.能举例说明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获取雨水对地表影响的信息。3.能利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科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雨水侵蚀地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STSE)能说出强降雨对地表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水、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有关雨水侵蚀地表的调查等。【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建议用建议用 1 1 课时完成。课时完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导入:(课件出示两张地面上有一道道沟壑的图片或者相关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大雨过后,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2.提问:你知道这一道道沟壑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导入新课。(二)作出假设1.引导: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一条条溪流,溪流对地表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根据学生回答做出假设2.假设:溪流可能会将地表的土壤冲走,形成一条条水沟。(三)实验观察1.引导: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呢?2.出示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3.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提示:(1)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2)组装模型时要注意沙和土的量以及底部托盘放置的角度,水流要保持合适的高度,要控制好水流的大小。(3)实验前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斜坡上土地的形态;实验中注意观察土壤有什么变化,以及流到水槽里的水是什么样的。(4)可以更换实验材料反复多做几次。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 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得出结论1.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汇报: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降雨前后的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2.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3.小结:流动的雨水携带着泥沙等向低处运动,在土壤表面形成小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和其他地方的流水汇合。水流聚在一起力量是很大的,它会不断地带走更多的土壤和岩石,河沟也就不断地被拓宽了,流动的雨水就是这样不断地侵蚀着地表。4.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黄土高原地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 页。(五)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强降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续降雨时,会暴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房屋被冲塌、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的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交流。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并进行综合概括,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 页中。3.作业:将我们搜集的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相关资料整理分享。【课下拓展活动课下拓展活动】水流对岩石的侵蚀实验材料:相同香皂 2 块、细绳 2 根、托盘 2 个等。实验方法:1.将两块相同的香皂用细绳拴住吊起来。将其中一块吊在水龙头旁边的水管上,另一块吊在水龙头的下面 2.打开水龙头让水缓慢地滴下来正好落在香息上,每分钟滴五六滴。3.让水龙头滴 10 分钟,关掉水龙头,观察两块香皂有哪些不同。思考:如果水龙头继续滴水 10 分钟,水龙头下面的香息会变成什么样呢?继续放又会造成怎么样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新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雨水侵蚀地表》教学设计.rar》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雨水侵蚀地表
2022新冀人版五
年级
下册
科学
雨水
侵蚀
腐蚀
地表
教学
设计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