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记忆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docx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171778
  • 上传时间:2022-03-1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45.4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记忆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加强 记忆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下载 _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生产方式概述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

    2、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在这一规律支配下,截止到目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共5种生产方式。2、 原始社会生产方式 1.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2.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1)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平等互助的关系。(3)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 私有制的确立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4. 国家的产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是国家产

    3、生的标志。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三、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1.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迈入了文明时代。2.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四、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1.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1)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2)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3)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2. 封建社会的生产力铁质农具得到

    4、广泛使用和推广3、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4. 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1)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2)政治统治-君主专制、等级森严。(3)思想控制-封建迷信、鼓吹“君权神授”。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1)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2)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3)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的实质: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

    5、;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做资本。4、经济危机的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5、 经济危机的实质 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但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商品显得过剩。6、 经济危机的原因(1)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7、资本主

    6、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1、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3)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

    7、值学说。9、唯物史观理论来源: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内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0、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来源: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3)两大理论基石的重大意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1、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时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1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 巴黎公社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1)时间:1871年(2)亮点: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3)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2.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1)时间:1917年(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9、: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1)两个步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2)相互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

    10、衔接。3.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4、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胜利的标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5. 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过程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领导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了主心骨。革命历程: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道路:(1)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2)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1、。(3)特点(三个“新”)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a.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b.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c.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对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对世界

    12、: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8、19491956: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 起始时间及标志事件从1949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内容概括说来

    13、,就是“一化三改”。3. 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4. 过渡时期的重大意义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9、19571978: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0. 八大最重要的贡献(1)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1. 社会主义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课 只有中

    15、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 序幕开启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 率先突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3. 深化推进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4. 新阶段、新水平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

    16、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5. 新时代、新格局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 意义:(1)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科学发展观: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四个内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

    18、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

    19、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四个自信(1)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新时代的主要矛盾1. 含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 如何适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变-与不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

    20、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二、中国梦1. 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强国之梦、实现基础)、民族振兴(崛起之梦、核心内容)、人民幸福(奋斗目标、根本归宿)。2. 中国梦的要求(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三、如何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

    21、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顽强生命力。始终成为 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五、四个伟大及其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

    22、大工程。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提高斗争本领和精神)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党的自身建设:先进性、主心骨)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六、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2、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

    23、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的灵魂。3、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4、八个明确 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

    24、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5、地位、贡献:(1)理论创新: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2)历史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长期坚持: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题、框题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记忆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71778.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