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配合物和超分子 课后习题-(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3.4 配合物和超分子 课后习题-(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3.4 配合物和超分子 课后习题-【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配合 分子 课后 习题 人教版 2019 高中化学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其他资料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四节配合物和超分子课后篇素养形成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Ag+NH3B.H2OH+C.Co3+COD.Ag+H+答案D解析在A、B、C三项中,Ag+、H+、Co3+都能提供空轨道,而NH3、H2O、CO都能提供孤电子对,所以能形成配位键;D项中Ag+和H+都只能提供空轨道,无提供孤电子对的微粒,所以不能形成配位键。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电子对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H2ONH3F-CN-COA.B.C.D.答案D解析配体是含有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这几种微粒的结构中都含有孤电子对,都能提供孤电子对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3.在NH4+中存在4
2、个NH共价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相同B.4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不同C.原来的3个NH的键长完全相同,但与通过配位键形成的NH键不同D.4个NH键键长相同,但键能不同答案A解析NH4+可看成NH3分子结合1个H+后形成的,在NH3分子中,中心原子氮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占据一个轨道,3个未成键电子占据另3个杂化轨道,分别结合H原子形成3个键,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所以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键角压缩至107。当与H+相遇时,N原子的孤电子对会进入H+的空轨道,以配位键形成NH4+,这样N原子就不再存在孤电子对,键角恢复至10928,故NH4+为正四面体形,4个N
3、H键完全一致,NH4+中的配位键与普通共价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性质相同。4.在10-9l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胶体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答案B解析纳米铜不是分散系,不属于胶体,A错误;普通铜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反应,而纳米铜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更易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纳米铜和普通铜都由铜元素组成,所含铜原子种类相同,C错误;纳米铜极易与氧气反应,应密封保存,D错误。5.向C
4、uSO4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若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该溶质是()A.Cu(H2O)4SO4B.Cu(OH)2C.Cu(NH3)4(OH)2D.Cu(NH3)4SO4答案D解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稀氨水的反应过程为CuSO4+2NH3H2OCu(OH)2+(NH4)2SO4,Cu(OH)2+2NH3H2O+(NH4)2SO4Cu(NH3)4SO4+4H2O,若溶质只有一种,则为Cu(NH3)4SO4。6.配位数为6的Co3+的配合物CoClmnNH3,若1 mol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只生成1 mol AgCl沉淀,则m、n的值是()A.m=1,n=5B.m=3,n=4C.m=
5、5,n=1D.m=4,n=5答案B解析与AgNO3溶液反应的Cl-(1 mol)不是来自于配体,而是来自于配合物外界。因此,根据电荷守恒,中心原子为Co3+,1 mol 配合物中共有Cl-3 mol,其中作为外界的Cl-为1 mol,作为配体的Cl-为2 mol;根据Co3+配位数为6,可知作为配体的NH3为4 mol。7.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配位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配位键B.配位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C.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6、答案A解析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是配位化合物,但配位化合物还可能含有一般共价键、离子键等,A错误。8.(双选)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为4+,配位数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Pt4+与Cl-配位,而不与NH3分子配位答案AC解析在PtCl42NH3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经强碱处理无NH3放出,说明Cl-、NH3均为配体,故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电荷数为4+,Cl-
7、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A、C正确,D错误;因为配体在中心离子周围配位时尽量采取对称分布以达到相对稳定状态,Pt4+配位数为6,则其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B错误。9.(1)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2)在Ni基催化剂作用下,CH4和CO2反应可获得化工原料CO和H2。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族。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1 mol Ni(CO)4中含有mol 键。(3)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
8、是。答案(1)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O(2)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8(3)X解析(1)铬是第24号元素,其失去3个电子后还剩21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水分子中氧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故可以与铬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2)28号元素N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族。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在每个配位体分子中含有一个键,每个配位体分子与中心原子之间形成一个键,所以1 mol
9、 Ni(CO)4中含有8 mol 键。(3)B原子与X原子形成配位键,因为B为缺电子原子,具有空轨道,故形成配位键时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X。提升能力跨越等级1.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氨水后沉淀消失B.生成的沉淀为AgC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C.生成的沉淀是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D.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答案B解析Ag+与NH3能发生如下反应:Ag+2NH3Ag(NH3)2
10、+。而AgCl存在如下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Cl-,向其中加入氨水后会使平衡向右移动,最终因生成可溶性的Ag(NH3)2Cl而使AgCl沉淀溶解。2.某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8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D.将1 mol该配合物加入足量AgNO3溶液中,可以得到3 mol AgCl沉淀答案C解析对于配合物TiCl(H2O)5Cl2H2O,中心离子是Ti3+,内界配体有一个Cl-和5个H2O分子,配位数是6,外界有两个Cl-,A、B错误
11、,C正确;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只有外界的两个Cl-与Ag+反应生成AgCl沉淀,内界的一个Cl-不与Ag+反应,故1 mol该配合物只能生成2 mol AgCl沉淀,D错误。3.(双选)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配位化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一定是阴离子B.配位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C.形成H3O+时,H+提供空轨道,H2O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D.CuSO45H2O是一种配合物答案AB解析配位化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A错误;在离子化合物中,复杂离子中可以存在配位键,B错误;形成H3O+时,H+提供空轨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