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157990
  • 上传时间:2022-03-0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5.0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内涵 特点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重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知识梳理】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中华文明多元起源;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2.先秦:奠基时期(1)夏商周:青铜文明文字发展成熟: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青铜礼器反映出礼制的发展与完善。(2)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认同。(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

    2、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思维点拨】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思维点拨】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1)客观方面:春秋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2)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3.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2)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4.魏晋到隋唐:中华传统文化

    3、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1)表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2)影响: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繁荣的特点全面繁荣: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全面繁荣。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木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兼收并蓄:隋唐时期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

    4、和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在宗救和艺术方面表现突出。影响深远;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5.宋元:高度繁荣(1)宋代理学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即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6.明

    5、清:(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思维点拨】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朝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7.近代:(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2)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3)五四运动以后,马

    6、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知识归纳】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1)战国时期的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的主张;(2)西汉的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提出了新儒学;(3)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大部分位居亚洲大陆的北温带,气候适宜,天灾较少,资源丰富。而且国土大部分以陆地为主,这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从经济

    7、上讲,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的经济都是领先于世界的,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3.从政治因素方面讲,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上壤。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直接贯彻于地方,极大的稳定了中国的整体性,中华文明在发展中能得到很好的统一,整个中华民族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意识,这大大减少了文化遭到分裂的可能性。4.中华文化自身的因素。首先,汉字在世界上是独具一格的,汉字对于记录与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起到其独特的作用。其次,中华文化本身便具有兼容性和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在发展中做到求同存异,不断吸

    8、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重视以人为本(1)社会关系上:人本思想表现a、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b、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影响: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2)政治伦理上:民本思想表现a、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b、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c、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影响: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

    9、理论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度点拨】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关注现实现世,积极入世,强调社会中的个人道德自律;古代人文精神多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思维点拨】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1)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以及君主权力过度膨胀曾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本质上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是为巩固统治而提出的,是为维护君权服务的;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不可能赋予人

    10、民政治权利。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表现: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认识: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范仲

    11、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4.崇德尚贤,推崇大下为公(1)表现崇德a.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b.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尚贤a.孔子要求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b.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c.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d.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影响: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思

    12、维点拨】墨子的思想:“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人唯贤;“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节用”,提倡节俭(如“节葬”),反对奢侈浪费。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3)屈原提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6.主张和而不同(1)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3)“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5)连续性: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价值(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

    14、为方式。(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知识拓展】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现代价值: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有其明显的消极作用;它

    15、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突出;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观念更应该摒弃。【课后巩固】1(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2020江苏高考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3(2019海南高考1)孔子说,“君子喻于

    16、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4(2019全国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5(2018北京高考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

    17、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DBBCC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遇结合到融通发展的过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精神底蕴,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相互契合、共同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有助于過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端正追求物质利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私利化倾向。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和“流”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的独特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中华民族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愿为全球治理页献中国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7990.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全册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全册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模块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模块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6单元+期末共7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6单元+期末共7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6单元共6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6单元共6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