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16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2155945
  • 上传时间:2022-03-07
  • 格式:PPTX
  • 页数:69
  • 大小:5.6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16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16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23 年老 高考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16 区域经济 发展 区域 工业化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三 部 分区 域 可 持 续发展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地地 理理2023内 容 索 引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素能 精准突破研专项 前沿命题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强基础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分策略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及进程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及进程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知识劳动力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主要

    2、推动力 (2)有利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区位:毗邻港澳,靠近。 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 东南亚全国最大的之一。 侨乡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 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原有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工资水平的提高工业基础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调整 主导产业产业 产业 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高新技

    3、术(2)城市化进程 提高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地理3必修P70图4.1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完成下列各题。(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对外交往便利。 提示 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易错易混再判断(1)改革开放以后,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2)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1990年以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

    4、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工业基础薄弱 受南岭阻隔,腹地相对狭小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与对策 问题对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相对落后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问题日趋严重 加强规划与管理原材料工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地理3必修P75图4.25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5、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提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在加大,并逐渐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在1992年至2007年有所下降。(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示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易错易混再判断(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腹地优于

    6、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难的因素之一是重工业基础薄弱。()(4)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过程中,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增素能增素能 精准突破精准突破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考点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人教版的新教材本部分内容已经删除。虽然新教材删除了本部分内容,但是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还是热门问题,还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区域图、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2)命题视角: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如“对应训练”12题考点一

    7、考点二 考题示例(2021辽宁卷)服装加工业是南非重要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国际订单量和就业人数都出现了减少趋势,为此政府拨款帮助企业提高服装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就业人数在20102014年稳定下来,并在2015年后实现了增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就业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B.自动化普及,劳动力需求减少C.产业结构调整,服装产业萎缩D.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应不足考点一 考点二 (2)南非服装加工业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的制约因素有()企业资金服装订单量与款式变化原料供应企业现有设备与

    8、工人技能A.B.C.D.(3)2010年以后南非服装加工业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是()A.产品种类多样化B.政府为企业提供就业补贴C.自主品牌国际化D.自动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点睛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国际订单量出现减少趋势,说明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可推测其成本高导致市场竞争力弱。而服装加工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说明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力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其就业人数减少;2009年后,在政府的拨款帮助下才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由材料可知,南非一直在发展服装加工业,没有提到其产业结构调整;南非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较充足

    9、,老龄化不明显。第(2)题,企业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需要资金购买设备,购买的设备要适应服装订单量与款式变化,还需要培训工人学会操作设备等,正确;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与原料供应关系不大,错误。第(3)题,由材料可知,2010年以后,南非服装加工业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可能导致企业扩大规模,就业人数增加;产品种类、自主品牌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政府拨款帮助其提高自动化水平,并不是提供就业补贴。答案 (1)A(2)B(3)D考点一 考点二 归纳总结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条件分析(1)分析思路分析思路分析方向区位条件区域地理位置;水陆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资源状况;劳动力状况;

    10、发展历史基础;区域整体科技水平等背景条件外部条件区域产业转移、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等内部条件政策等考点一 考点二 (2)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条件为例 考点一 考点二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2)工业化不是城市化的唯一动力,因为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会促进城市化。考点一 考点二 对应训练(2021陕西渭南检测)近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据此

    11、完成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三市工业产业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A.B.C.D.考点一 考点二 2.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高素质人才流失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D2.C解析 第1题,农业基础对传统轻工业有一定影响,但对较为先进的产业影响很弱,错误。“闽南金三角”经济较为发达,基

    12、础设施完善,城际交通系统先进,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科技先进,工业产业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正确。读图及文字材料可知,“闽南金三角”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正确。第2题,近年来,福建内部“二次转移”的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福建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高,土地日趋紧张,地价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的中西部转移。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考点二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人教版的新教材本部分内容已经删除。虽然新教材删除了本部分内容,但是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还是热门问题,还应

    13、是高考考查的重点(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区域图或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2)命题视角:考查区域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如“对应训练”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示例(2019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 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考

    14、点一 考点二 材料二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图甲 图乙 考点一 考点二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点睛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可以结合城市群演化示意图,从城市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比重、城市间联系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区域稀土矿床、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

    15、矿产资源丰富,可以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冶金等优势产业。该区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适合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毛纺织等优势产业。第(3)题,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第(4)题,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其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我国不同城市群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群)空间的布局和优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境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依托区域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分工协作。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城

    16、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考点一 考点二 归纳总结1.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合理布局能源资源丰富区 区域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教育发达地区高新科技工业劳动力密集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天然气丰富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考点一 考点二 区际协作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发展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

    17、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业考点一 考点二 2.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各城市功能部分的结构趋同;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2)对策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加强城市之间的相互分工与合作;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考点一 考点二 对应训练(2021甘肃兰州检测)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18、(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以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地区,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年-2.350.870.5220012013年1.510.66

    19、-0.0820062010年-1.102.131.3520112013年0.880.211.31考点一 考点二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D2.B解析 第1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以看出,粤东西北地区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

    20、型行业。第2题,由表可知,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资源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小于1,说明各类型制造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研专项研专项 前沿命题前沿命题技能提升技能提升规范答题规范答题(十三十三)区域经济发展类区域经济发展类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思考方向答题思路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气候、水源优势条件: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限制性因素:地区地形崎岖、土壤贫瘠、热量不足、水资源短缺等矿产资源条件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地域组合地区优质而丰富的资源、良好的资源配套条件和地域组合状况对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思考方向答题思路交通条件地区

    21、交通便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地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地区劳动力缺乏;地区劳动力素质高,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科技水平科技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动力;地区科技发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地区科技落后,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培优演练培优演练1.(2021广东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贵州省石灰岩区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土壤贫瘠是限制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落后的地区之一,1988年,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

    22、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成为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大省。下面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1)说明气候对毕节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2)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3)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解析 第(1)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根据毕节气候统计图,该地降水天数多,阴天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最热月低于25 ,热量欠充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旱灾频发。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

    23、,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品牌效应明显;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成为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大省,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有国家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第(3)题,结合材料分析,毕节位于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建设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

    24、草,防治水土流失;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答案 (1)降水天数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热量欠充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灾频发。(2)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的称号,品牌效应明显;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国家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3)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2.(2021河南南阳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湾

    25、区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

    26、(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解析 第(1)题,对“具有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宜居宜业宜游”等信息进行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位置、交通、经济与城市化优势、科技、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注意三地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协调发展有一定难度。第(4)题,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等角度分析。答案 (1)湾区区域高度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等等。(2)粤

    27、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网发达,对外经贸合作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3)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等。(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促进中高端产业发展。图表解读图表解读(九九)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技能提升技能提升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

    28、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和三角坐标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图1某市1978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2某地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 图3四地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图 判读方法第一步:看图名,明确图表结构图1为某市不同年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柱状图;图2为某地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图3为四地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图。第二步:看图例、坐标,分析产业结构及变化图1中,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迅速上升;图2中,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以第三产业最为突出,第二产业其次,第一

    29、产业最少;图3中,地第二产业最高,为70%左右,地第二、三产业都超过40%,地第一产业比重超过60%,地第一、三产业比重较高,都超过40%。第三步:结合产业比重及变化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下降;各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都呈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图1中,某市1978年第一产业产值超过50%,说明以第一产业为主,处在工业化初期,201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高,说明处于高速工业化时期;图2中,从业人员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

    30、很低,说明该地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图3中,四地中以地产业结构最为合理,处于工业化相对领先地位,地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处于工业化相对落后地位。培优演练培优演练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A.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B.城市化水平高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D.工业发达2.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答案 1.C2.A解析 第1题,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超过一半,而产业结构不足四分之一,说

    31、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落后。第2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区域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发展第二、三产业。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图示意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相对值)。据此完成35题。3.该地区第一、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远

    32、大于第二、三产业的主要原因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B.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粗放农业的有效结合C.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D.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4.该地区第一、二产业绝对联动程度不高主要受制于()A.生态环境恶劣B.干旱、缺水严重C.加工水平低 D.基础设施落后5.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程度,应该()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A. B.C. D.答案 3.D4.C5.B解析 第3题,农业是第一产业,矿产资源开发属于第二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新疆伊犁河谷第一、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高的原因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第4题,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第一、二产业绝对联动程度不高主要受制于加工业水平低。第5题,由图可看出,伊犁河谷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正确;重化工业污染较大,且投资较大,应慎重发展,错误;伊犁河谷地区科技水平较低,发展高科技产业优势不明显,错误。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16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59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