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23 年老 高考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地球 大气 冷热 不均 引起 运动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一 部 分自 然 地 理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地地 理理2023内 容 索 引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素能 精准突破研专项 前沿命题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强基础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分策略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太阳辐射2.两大过程(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穿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增温。(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2)保温作用:C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
2、偿作用。 有云的夜晚,保温作用更强 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4.主要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热状况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地理1必修P28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而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提示 太阳辐射。提示 吸收、反射、散射。提示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的温度低,地面辐射的波长也就比太阳辐射的波长要长,故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易错易混再判断(1)
3、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较多。()(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3)大气逆辐射与大气辐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辐射。() 二、二、热力环流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形成原因: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3.形成过程:地区间的冷热不均空气的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空气的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冷热不均太阳辐射能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填图绘图再实践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用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易错易混再判断(1)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是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导致。()(2)大气的水平
4、运动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垂直方向上不一定。()(3)空气的上升运动一定会形成降水。()(4)在热力环流形成后,高压区等压面向高空凸,低压区等压面向低处凹。()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项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始终与风向始终与风向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随纬度增加而,赤道上为零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反之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相反垂直越大增加越大项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风向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不
5、偏转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不影响风速的使风速垂直右左大大小减小3.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以北半球为例)项目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平行成一夹角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地理1必修P32图2.7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北半球近地面),完成下列各题。(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2)地转偏向力如何影响风向?提示 垂直于等压线。提示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
6、,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3)地转偏向力为什么不能改变风速?(4)摩擦力与风向是什么关系?提示 因为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在切线方向上不产生加速度,所以不影响风速。提示 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相反。易错易混再判断(1)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2)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3)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 增素能增素能 精准突破精准突破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1)教材变化:人教版的新教材本部分内容与老教材基本一致,但是也有变化,新教材详细地介绍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7、2)考向变化:从新教材的变化可以看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效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效应等(2)命题视角:大气的受热过程,如角度一“对应训练”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角度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角度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考题示例(2020全国卷)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
8、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蒸发(腾)多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A. B.C.D.(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题点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本组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第(1)题,读图可知,0时到6时期间,绿洲和沙漠的温度曲线接近平行,说明两者的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的强度主要受地面温度高低的影响,两者呈正相关,15时左右沙漠和绿洲的温差最大,因此15时左右两者的长波辐射差值最大,A错误;傍晚,沙漠温度曲线较绿洲
9、陡,说明沙漠的降温速率明显快于绿洲,B错误;上午,绿洲的温度低于沙漠,故其长波辐射强度也弱于沙漠,D错误。第(2)题,白天,绿洲温度比沙漠低很多,即便沙漠夜晚降温快,绿洲温度依然低于沙漠,正确;绿洲水分充足,夜晚蒸发较多,散失热量多,使得绿洲在夜晚温度降低,正确;绿洲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夜晚的降温幅度小,错误。故A正确。第(3)题,该地位于甘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读图可知,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白天的最高温度在40左右,夜晚最低温度也在15左右,符合夏季的温度特点,C正确。答案 (1)C(2)A(3)C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归纳总结1.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大气受
10、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缺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分析生产、生活现象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2021湖南3月模拟)树冠是指在树木上部着生的全部枝和叶,因其状如冠而得名,在林分(即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中,树冠层的总和称为林冠。受树冠的影响,林内不同高度处气温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特征。某地理兴趣小组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四个不同高度处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下图示意该小组
11、统计的8月份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林冠层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8月份该林区林冠()A.层下气温日变化因冠层阻挡太阳辐射而差异较大B.层上气温日变化因远离地面而差异较大C.层下气温因白天冠层阻挡太阳辐射而较低D.层上气温因白天冠层吸收太阳辐射而较低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1.B2.C解析 第1题,白天,林冠层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成为该地空气的直接热源,因而林冠层白天平均气温最高,由图可知,乙曲线在白天时段气温最高,B对。第2题,林冠层下气温的日变化主要受地面的影响,白天冠层阻挡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升温幅度
12、小,即林冠层下气温日变化较小,A错误;林冠层上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冠层的影响,与地面关系不大,且林冠层上的气温日变化并不大,B错;林冠层下因白天冠层阻挡太阳辐射,到达林冠层下的太阳辐射较少,因而气温较低,C对;林冠层上气温因白天冠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而较高,D错。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角度二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角度二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考题示例(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图中表
13、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D.(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题点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第(1)题,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曲线;在丰雪年,由于丰厚雪被的保护,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小,且平均气温高;在枯雪年,由于没有丰厚雪被的保护,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大,且平均气温低,故选B。第(2)题,由材料可知,图中给出的是平均气温,无法判断最低气温高于-16;丰雪年与枯雪年气温相
14、差1左右,所以气温日变化相差不大;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变幅大,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枯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但是丰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答案 (1)B(2)C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归纳总结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应训练(2021安徽池州一模)中国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近年来在扩大。沙漠东南部有一常年积水大型湖泊,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比现代湖面高出数米。湖盆边缘生长芦苇、芨
15、芨草等,湖盆边缘仍有淡水出露,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条件。下图表示5月26日和8月7日该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反映5月26日该湖周边沙漠地带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A.B.C.D.2.沙漠的治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湖区周边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湖陆风减弱B.气温日较差增大C.空气湿度减小D.湖相沉积物出露面积增大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1.B2.A解析 第1题,据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月份为夏季,5月份为春季,故8月7日该地平均气温高于5月26日,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要大于湖泊,故表示8月7日数据,表示沙漠气温日变化,表示湖泊表层水温日
16、变化;表示5月26日数据,表示沙漠气温日变化,表示湖泊表层水温日变化。第2题,沙漠的治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得陆地植被覆盖率上升,导致白天和夜晚湖泊和陆地温差都变小,气压差变小,气压梯度力减小,湖陆风减弱。陆地植被覆盖率上升,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湿度增大,湖泊水位会有一定程度上涨,湖相沉积物出露面积减小。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热力环流考点二热力环流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1)教材变化:人教版的新教材本部分内容与老教材一致(2)考向变化:新老教材一致,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析某些自然现象,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1)考查方式及内容:以某些自然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等(2)命题视角:考查
17、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如角度一“对应训练”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角度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常见热力环流角度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常见热力环流考题示例(2019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