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2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2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老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2章行星地球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 年老 高考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行星 地球 自转 及其 意义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一 部 分自 然 地 理第二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地 理理2023内 容 索 引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素能 精准突破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强基础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分策略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1)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如甲图)。(2)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如乙图)。自西向东逆顺2.周期参照物周期称谓太阳小时太阳日遥远的同一恒星恒星日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23时56分4秒3.速度15相等赤道减小旁栏边角再利用阅读教材地理1必修P14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表示的角速度有何特点?(2)图中表示的线速度有何特点?(
2、3)地球上同一地点,海拔不同,速度有何特点?提示 不同纬度的地区都是每小时转过15。提示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提示 海拔不同,角速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易错易混再判断(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是指一个太阳日。()(2)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成因: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即分为夜半球和昼半球,地球不停地,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图中弧为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 (3)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不发光、不透明自转2.产生时差
3、(1)地方时定义:因经度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2)时区和区时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相同151524时(或0时)180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偏转,南半球向偏转,赤道上没有偏转。地转偏向力右左旁栏边角再利用1.阅读教材地理1必修P16图1.19昼半球和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如何确定的?(2)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几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几时?提示 晨线。地
4、球自西向东自转,将要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提示 6时。18时。2.阅读教材地理1必修P17图1.2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完成下列各题。(1)沿地球自转方向,东时区和西时区在分布上有何特点?(2)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和日期有何不同?(3)国际日界线和180经线重合吗?原因是什么?提示 东时区向东时区数值在增大,西时区向东时区数值在减小。提示 区时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提示 不重合。避免把180经线穿过的国家划分为两个日期。易错易混再判断(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相同。()(2)晨昏线自西向东移动。()(3)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4)过180经线时,日期一定要变更。()(5)同一经线
5、上地方时相同。()(6)在30N纬线上自西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高纬地区偏转。() 增素能增素能 精准突破精准突破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晨昏线考点一晨昏线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此考点内容新老教材一致,只是新教材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必修移到了选择性必修中,对于参加等级考的学生,此考点应着重复习(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晨昏线分布图,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的判断等(2)命题视角: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的判断,如“对应训练”12题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示例(2020江苏卷)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点睛 答案 A考点一
6、 考点二 归纳总结考点一 考点二 一、晨昏线的特点一、晨昏线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每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考点一 考点二 二、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二、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考点一 考点二 三、晨昏线的应用三、晨昏线的
7、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考点一 考点二 2.确定地方时 考点一 考点二 3.确定日期和节气(1)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考点一 考点二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考点一 考点二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
8、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考点一 考点二 对应训练右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点位于东半球,点与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千米。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A.3:20 B.8:40C.15:20D.20:402.图中点的昼长约为()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6小时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1.A2.D解析 第1题,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点位于东半球,则点经度为160E。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此图绝大部分为南半球。地球1月初位于近日点,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
9、点附近的晨昏线可知EF线为晨线。所以的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北京时间120E比160E晚2小时40分,因此北京时间为3时20分,A正确。第2题,与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千米,三点均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经度差1,纬线长相差约111千米),可知点与两点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与位于同一经线,在点西侧,因此的地方时较晚2小时。结合上题解析地方时为4:00,位于晨线上,所以点的昼长约为16小时,D正确。考点一 考点二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虚线AS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34题。
10、3.此时甲地地方时为()A.7日21时B.6日9时C.6日21时D.7日9时4.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AS线为晨线B.BC线为国际日界线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 13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3.C4.D解析 第3题,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AS为晨昏线,所以D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差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线为0时经线。甲地位于BC线以西45,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
11、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C线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B错;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D地地方时为18时,AS线是昏线,A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赤道上西半球黑夜长于白昼,C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范围为65,东半球白昼范围为115,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是115 65,即23 13,选D。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考点二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新教材增加了世界时区分布图,使得内容更加完善(1)考查方式及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相关计算(2)命题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