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课件(全册打包).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点击预览
    •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课件全册打包.rar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课件全册打包.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21545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7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03-07
6
文币
资源描述: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特征;了解古代村落、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影响重难点:重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的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难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发展的时空关联穴居巢居半穴居筑屋定居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一、村落的产生1、居住形式的演变:2、演变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何谓“村落”?它产生的条件?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村落有哪些社会功能和特点?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看下列图片村落的产生条件功能特点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又称农村);具有保守性;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使人们进一步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依赖;提高了生活质提高了生活质量;量;有利于农业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半坡遗址居住区中间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地的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米的壕沟,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是氏族的公共仓库村落选择山区和丘陵地带,大多依山傍水,方便生活。“城乡皆聚族而居,近来生齿愈繁,大族人丁至有万余,其次不下数千最少三二百人,男妇大约相等。”中国古村落通常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村落作为较原始的群居方式,有巨大的影响力。一方面,它促成文明集团化,进而为统一的文明树立榜样农业出现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也有因战乱举族迁徙形成村落。还有因避世而居住偏远形成村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人类逐渐转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生活安定的定居生活。居住条件也有很大进步,建立了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房屋,村落的条件和固定性增高二、集镇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2、过程:集镇聚落集市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集镇逐渐形成1、原因:二、集镇的出现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中国古代的集镇发展(1)功能: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立的。(2)发展军镇北魏: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4、集镇的类型:5、集镇的作用:军事重镇、政治中心;工商市镇(贸易小镇)。沟通城乡(过渡性),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1)原因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增加。宋朝政府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加兴生产力积平的提高,大量农业人口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宋朝的工商业政策相对宽松。草市发展规模扩大,促进了集镇的勃兴。(2)特点从规模来看,集镇数量总体还较少。从分布地区看,多集中于水陆交通要道,分布不平衡。探究:宋代集镇发展原因及特点清代工商业市镇专业分工苏杭丝织松江棉织景德镇瓷佛山冶铁汉口转运四大名镇指的是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汉口镇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佛山镇我国南方著名的手工业城镇。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景德镇以产瓷器闻名于世,东晋末年开始生产瓷器,已有1600多年历史。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材料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下表反映的是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市镇镇经营项经营项 目湖州府南浔镇浔镇 、菱湖镇镇、乌乌青镇镇,苏苏州府震泽镇泽镇 ,嘉兴兴府石门镇门镇桑蚕、缫丝缫丝嘉兴兴府王店镇镇、王江泾镇泾镇 ,湖州府双林镇镇,苏苏州府盛泽镇泽镇丝织业丝织业松江府华华亭县县朱泾镇泾镇棉纺织业纺织业桐乡县乡县 炉头镇头镇冶铸业铸业桐乡县乡县 石门镇门镇蚕丝丝、榨油归归安县县善琏镇琏镇制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原因?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规模大,功能齐全; 形成城镇网络; 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三、城市的产生城市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是指四周围于高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守性质的军事要点。“市”出现很早,最初是作为进行交易的固定场所出现的。奴隶社会的城市主要是行政、军事、宗教、手工业的中心。封建社会的城市不仅是商品市场和贸易的中心,而且开始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原因功能形成特点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形成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中国: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世界: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城市出现于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西方城市的典型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有城墙,军事防御功能;是政治中心;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布局工整;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突出政治功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是政治中心;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但没有整体规划,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且具有民主性。积极:有利于人类居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对封建经济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文化思想交汇,推动文明的进步;加强军事防御,维护政治权力等消极:易导致“城市病”的产生:人口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西方古代城市城市布局中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古希腊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成功是建设的标准古罗马壹贰欧洲中古时期拓展: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特点?(1)城市多为自发形成,很少有按规划建造的。(2)城市中围绕着公共广场组织各类城市设施以及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构。(3)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兴起和繁荣,使一些城市开始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 逐步成为自治城市。(4)公共建筑(如市政厅拓展、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古代罗马城城墙输水管道市场行政机构竞技场和剧场商场竞技场明清北京城与古代罗马城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政治功能更突出(最主要功能)。古代罗马没有整体规划,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突出 。明清北京城城墙衙 署作坊作坊相同: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不同:战国战国宋元宋元明清明清隋唐隋唐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政治中心隋唐以后主要分布在交通发达货物集散地明清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数量增多;地理位置南移、东移;经济功能增强。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城市的演变趋势(如数量、分布区域、城市功能等)?内容城市的功能内部布局政府管理地域分布由政治军事中心逐步向经济中心发展,经济功能不断增强;由坊市分开到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交易到逐渐放宽城市分布随经济重心转移发生变化农耕时代的城市发展趋势四、世界各地的民居文明地区建筑材料建筑风格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第安1、古代西方民居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泥和木材、椰子叶木、石、砖、混凝土野牛皮、木头墙壁相互贴着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庭院、院落有柱廊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拱券、希腊柱式圆锥形的帐篷特点:因地制宜、用最经济的手段去建造最适宜居住的民居2、古代中国民居时期设计布局结构民居类型远古时期穴居有效利用空间,遮风挡雨保暖木、石、沙土、茅草为主南方巢居,北方穴居先秦以后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木构抬梁结构北方窑洞体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四合院为大家庭所居住,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傣族干栏式竹楼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尖顶利于散水。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特点是造型大,大的土楼可住七八十户人家,四五百人。聚族而居有防御功能。文明国度建筑特征原因两河流域古埃及古中国古希腊罗马罗马黏土和芦苇制成砖头,栋梁用木材,几户人家墙壁建在一起,建筑结构基本相同。两河流域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黏土筑墙壁,木桩、树干加固支撑,搭上屋梁,甘蔗和椰子叶铺屋顶,防晒,内壁涂泥土防止热气进入。有小窗、庭院、院落四周有柱廊。尼罗河水的泛滥,使河谷区土地极其肥沃, 庄稼可以一年三熟;气候十分炎热,降雨量也很少。以土木为主,南方多树木营巢,北方多挖穴而居,逐渐升至地面。设计严格遵循礼仪制度,尊卑长幼有序,讲究对称。普遍木构抬梁,明代砖木结构开始普及。自然环境、王权政治、经济水平、文化习俗以砖石为主,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混凝土出现后,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结合成为主要特征。高层住宅、复合式公寓出现。罗马帝国扩张,人口剧增,外来人员增多。探究:世界各地民居建筑特征及原因原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宗教习俗、历史传统、国家制度和政策等课堂小结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学会分析城市化的成因。及问题。学会分析城市化的成因。重难点:重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的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难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发展的时空关联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市化表现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城市设施水平提高和居民生活状况实质性改变。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摘自凤凰网一、城市化的演进1、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背景表现现发发展西方国家(英国)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工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吸引更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 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世界中各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也开始加快。城市化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年份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圈地运动的推行;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结构的变动;生活观念的改变;城市生活的吸引。 材料: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衣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图,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 保 尔 芒图著 ,扬人根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情境探究一:英国城市化的兴起的原因2、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背景原因特点影响发发展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开始对中国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推动了经济发展也促进城市化进程。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砝码。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 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2020浙江卷)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A. 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 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 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 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B B【解析】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可知,这里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B正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说明其依靠的是人力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题干中骑乘自行车的是西方人,因此其不能作为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的标志,排除C;自行车的出现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未造成人们生活方式根本性变化,D夸大了自行车的影响,排除。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材料二: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原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通商口岸的开放。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情境探究二: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1992年之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前期城市化的积累;市场与政府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交通运输的改善等。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背景: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2.居住条件的改善(1)19C50S,美国人发明电梯(2)19C70S,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3)20C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3.生活服务更加便捷、丰富(1)社区功能从慈善救济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2)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出现,并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整合。(3)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4)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数量越来越多,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4、意义: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建设和谐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1 1)背景: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背景: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2 2)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表现:)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表现: 19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世纪以来,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19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20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7)7. 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D D【解析】海上第一名园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故C项错误;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项正确。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们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城市管网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 照明设备的改善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现代通信设备的普及促进信息交流 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人们的出行 生活设施的改善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工厂沿河而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排进合流,造成城市水污染。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2、贫富分化 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19世纪,城市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3、交通拥堵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 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4、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国家同样经历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2005年居住在平民窟的人口比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到62%,在南亚达到43%。人口的拥堵、贫富差距的悬殊,伴随的还有犯罪率的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情境探究三:(1)根据材料1,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2,指出英国政府为解决城市化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及原因 材料1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2(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摘编自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1)原因:城市人口增长迅猛;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2)举措: 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3)原因: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等;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重难点:重 点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陆交通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难 点 :交通与社会变迁,突出交通的改进对国家发展、城市变迁和信息传递的影响。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人类最早在自然界开展生存活动过程中习惯性的足迹形成了原始的“路”随后人类在转向定居生活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也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道路情况作用和影响罗马罗马秦朝汉汉代元朝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条条大路通罗马”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丝绸之路贯通连接欧亚大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建设唐代城市道路建设井然有序、影响远及日本拓展汉唐交通网,遍设驿站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1、陆路交通问题:秦与罗马全国性道路网的共同作用?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有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便利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4、消极: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运河连接水系意义秦朝隋朝元代17世纪纪灵渠湘水和漓水中原和岭南的交通捷径隋朝大运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沟通中国南方和北方京杭大运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世界之最法国米迪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欧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荷兰“黄金时代”的体现2、水路交通 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部边疆和东北疆域的控制,曾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 但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进展,中国古代交通道路系统逐渐受到工业文明的绝大挑战。 继承元代的基础,明清政府多次整顿道路系统。官马大路是清朝联系全国各地主干陆路路线,由北京向四面八方辐射,主要通向各省省城。分为北路、西路、南路和东路等干线。北路在捍卫北疆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的战略作用,西路系统在平定西部边疆叛乱和国家统一的行动中十分重要。南路系统直达广州,是对外唯一窗口的大动脉。东路是清政府在经济上赖以生存的重要通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清军主要沿驿站线路运兵,一省一次调兵仅一两千人,且因道路狭窄和当地供给能力有限,一两千军队也只能分“起”调动,每“起”200-300人。 据估计,清军调兵的速度邻省需要三、四十天,间隔一二省,费时五十天,隔三省七十天,隔四省则需九十天以上。而当时英军的海军舰船从印度开来只需三十至四十天,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也不过六十天。 知识拓展明清时期:古代交通受到近代因素的挑战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时期探索西汉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线通向印度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联系2、西方对海洋的探索时期探索古代近代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汉书汉书 地理志 概括材料归纳归纳 中国古代对对外贸贸易的特点及影响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影响: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增加了财政收入,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沿海港口城市兴起。图一宋代海外交通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二 新航路开辟对比上面两副图片,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的特点。并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特点:区域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主导国由中国变为欧洲国家影响: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发展交通发展西方中国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1887年,英国人劳森完成了链条驱动自行车的设计。同年,英国人邓鲁普研制出了充气轮胎。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完成了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1909年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2、水路交通发展交通发展西方中国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事件: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影响: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联接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四、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进进步对对社会变变迁的影响(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2)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3)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古代驿站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到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8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总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阅读最后一个子目概括交通进步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课课堂小结结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认识 识 20世 纪 交 通 运 输 的 新 变 化 对 民 众 生 活 及 社 会 变 迁 的 意义 。 重难点: 重点 : 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主要是20世纪水陆空交通的发展变化 。 难点 :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突出交通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响.自主学习1、陆上交通的发展汽车世界中国高速公路世界中国高速铁路世界中国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占全球20%。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中国进入高铁时代。2020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阅读教材p7374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有关陆上交通的大事年表,并概括20世纪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1、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2、速度不断提高。 3、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4、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一、陆海交通的发展2、海上交通的发展(航运与船舶)地区发发展世界中国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航海雷达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将英国和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此后进入世界造船市场;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以及订单量占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40%。二、航空的发展地区发发展世界中国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宣告飞机时代来临。1914年美国开通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从旧金山到洛杉矶1919年欧洲开通定期的国际航班20世纪70年代能搭载数百人的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1950年中国成立第一家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公司开辟北京赤塔、北京伊尔库茨克、北京阿拉木图等三条国际航线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迅速发展【课堂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 注意论从史出,多角度思考。原因:新中国的成立提供政权保障。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政府制定政策扶持交通运输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创新进取。合作探究材料一19世纪以来直到20世纪中期,我国传统的独车、骡车、轿子等交通工具,一直在广泛使用,19世纪末引进西式马车,并于1895年开始铺设“马路”;19世纪末年引进人力车(1874年)、自行车(1886年);20世纪初引进各种汽车和电车。材料二 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城市交通的特点。并分析促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交通工具变化的原因。(2)分析材料二中我国交通取得的成就的原因。特点: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存。原因:中国此前交通落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意识强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洋务运动的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发明(内燃机、电)的影响。原因: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交通发展的重要前提;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迅速增强为交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科技不断创新是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不断交流学习是交通发展的外部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表演的形式展现现代交通带来的“新生活”。 顺丰速运在指定服务范围和寄递时间内收寄,根据寄件时间及快件寄/收地的行政区域,可查询明确的快件送达时间,最快当天送达。服务范围超过300个城市。摘编自“顺丰速运”官网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世界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课件(全册打包).rar》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ppt 课件 打包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课件(全册打包).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4513.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