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全册打包15份).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导学案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导学案.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全册打包15份.rar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全册打包15份.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215449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03-07
6
文币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第 1010 课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村落的产生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2村落的产生原因农业出现,筑屋定居概况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布局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二集镇的出现1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分工及手工业发展的推动: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3)商业发展的影响: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4)防御需要: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2中国古代集镇的兴起与发展(1)中国古代的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2)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有些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以及常住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吸引了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在此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3)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4)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三城市的产生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2城市的产生发展与特征产生约公元前 3500前 3100 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布局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中国发展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古代希腊罗马,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西方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四世界各地的民居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地区环境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特色古代两河流域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基本上每一户建筑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屋梁,用椰子叶铺成屋顶。这种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有些房屋会留些小洞或栅栏似的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续表地区环境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特色远古人们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逐渐形成地上建筑先秦以来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古代中国明清时期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希腊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古希腊罗马罗马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22 结合3 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这种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美洲亚马孙雨林亚马孙雨林中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下列与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村落表述相符的是()A源于商人和手工业者防御的需要B穴居和巢居是其主要的居住方式C为人类提供了较安全的生活环境D与古希腊罗马民居的特点相类似答案C解析A 项是集镇出现的原因,排除;村落形成时人们已经学会筑屋定居,排除 B 项;村落是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C 项正确;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民居特点与古希腊罗马民居的特点不相似,排除 D 项。2下列关于村落的表述,正确的是()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存在原始村落遗址村落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村落是有相当数量的居民聚集点A BC D答案B解析与史实相符,正确;村落是农业产生的结果,与社会分工无关,排除;是村落的概念,表述正确。故选 B 项。3下列关于集镇的表述,正确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贸易小镇出现集镇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集镇的出现与社会分工密切相关商人的出现与集镇的出现相关A BC D答案D解析中古时期贸易型城镇已经出现,错误;集镇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正确;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正确;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产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正确。故选 D 项。4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它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A解析从坊市的界限再到晓市、夜市的出现,体现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评述,正确的是()A商业发展导致先秦城市的兴起B市镇的兴起冲击了农村自然经济C唐朝城市打破了市坊界限D明清的商贸城市已经脱离政治中心答案B解析先秦城市的兴起并非源于商业发展,A 项错误;市镇的兴起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农村自然经济,故 B 项正确;C、D 两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6中国古代商业及城市(集镇)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集镇出现专业分工四川出现纸币“交子”营建城市形成制度A BC D答案C解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明清时期,发生在北宋,发生在周朝,正确的顺序是。故选 C 项。7三辅黄图载:“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这里的“市”是指()A.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B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出现专门的商业市镇,故 A 项错误;民间集市指的是草市,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夜市出现于宋朝,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市”受到了空间限制,这说明它受政府管理,故 D 项正确。8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A夜市的经营实现常态化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监管D“市”的管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可知,是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更为开放”指的是商品经济突破空间的限制,“全天候”指的是商品经济突破时间的限制,故选 B 项。9下列选项与如图所示民居表述相符的是()A图中民居位于尼罗河流域B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C拱券和希腊柱式结构结合D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答案A解析图为古代埃及民居,A 项正确。B、C、D 三项属于古罗马建筑的特征,排除。10徽州古村落中对某村落的布局这样写道:“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文中所体现的是()A宗法秩序伦理纲常 B典型的拱形建筑特色C传统的四合院格局 D砖石混合的建筑特点答案A解析材料中“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体现出宗法秩序、伦理纲常,A 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第 1111 课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城市化的演进1西方城市化的进程(1)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到 1851 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 50%的国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到2007 年,世界城镇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 50.14%。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近代城市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现代城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491960 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 10.6%提高到 19.7%。1978 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1 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二居住条件的改善项目具体内容意义建筑技术革新19 世纪 50 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19 世纪 70 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 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电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生活服务丰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等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更加多样。各种服务设施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原因:城市的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2西方发达国家(1)19 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钢铁管道用于水网的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2)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3)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4)19 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 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3近现代中国(1)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1864 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交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1)工厂烟尘污染水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流,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2)汽车:尾气污染。2贫富矛盾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3交通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4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农民和小手工业者逐渐成为了拿薪水的工人。”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农民和小手工业者逐渐成为了拿薪水的工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手工工场逐渐瓦解,机器生产的推广使工厂制度出现,吸纳了大量的从事小生产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使之成为拿薪水的工人,A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妇女解放问题,排除 B 项;重工业为主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排除 C 项;“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表述过于绝对化,D 项错误。2如图所示,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角贸易”展开 B工业革命广泛开展C君主立宪政体建立 D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答案B解析“三角贸易”不会导致英国城市人口变化,排除 A 项;根据图示可知,从 1751年到 1851 年英国城市人口显著增长,这主要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B 项正确;C、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下列各项与近代中国城市化有关的是()鸦片战争沿海开埠通商洋务运动政府始终主导A BC D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洋务企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其就业机会和空间,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正确,表述过于绝对化。故选 B 项。4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中国开展“精简城镇人口”,把原本已经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大量地迁移到农村。这次精简工作的背景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三年经济困难的出现C“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答案B解析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排除 A 项;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由于“左”倾错误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 60 年代初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大量减少城市人口,B 项正确;C、D 两项与材料没有因果关系,排除。5如图是深圳 2004 年当选 CCTV 中国最具活力城市的颁奖词。与深圳获奖有直接关联的因素是()25 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 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中国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已经不只代表地点也代表一种关于时间的观念一种重若生命的效率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沿海城市的开放 D国有企业改革深入答案A解析与深圳获奖有直接关联的因素是经济特区的建立,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6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全面开展B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C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D上海和青岛是开放的窗口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排除 A 项;B、D 两项是对材料的浅层次理解,没有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本质,均排除;近代西洋建筑在中国出现主要是伴随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而出现的,是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的一种表现,故 C 项正确。7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上海的城市建设已走向西化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作用,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可知,租界内市民的居住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故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市民生活的其他方面,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弄堂马路”可知租界的建筑仍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故 D 项错误。8据 1923 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A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 B交通管理急需解决C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 D西方科技快速传播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可知,城市设施建设的阻碍重重,建设艰难,故选 A 项。材料“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涉及的是公司的经济行为,没有涉及政府管理行为,也没有涉及城市社会问题,故排除 B、C 两项;材料没有提到“西方科技快速传播”的信息,故排除 D 项。9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材料描述上海的情景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中华民国建立初期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是在 18401842 年,电灯、电报、电话等在中国还没有出现,排除 A项;洋务运动是在 19 世纪 6090 年代,西方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了电气化设备,可能传到中国,B 项正确;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都比洋务运动要晚,排除 C、D 两项。101861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三文鱼渔业皇家调查委员会对泰晤士河三文鱼灭绝情况进行调查时指出,“日常生活污水的影响,对于鱼儿的损害并不像一般想象的那么大,而最为致命的污染物则是煤气焦油、石灰、铅洗涤剂以及有毒物质”。根据材料,导致泰晤士河三文鱼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管理的疏松 B工业革命造成的污染C人民环保意识的缺乏 D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未体现政府管理的松懈,排除 A 项;根据材料“日常生活污水的影响,对于鱼儿的损害并不像一般想象的那么大,而最为致命的污染物则是煤气焦油、石灰、铅洗涤剂以及有毒物质”可知工业革命后的工业污染导致泰晤士河三文鱼灭绝,故 B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人民的环保意识缺乏,排除 C 项;石化产业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 D 项。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与社会变迁第第 1212 课课水陆交通的变迁水陆交通的变迁【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1人工道路产生前的交通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2古代的陆路交通(1)原因: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2)古代著名的人工道路国别陆路交通罗马帝国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朝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唐代驿道有近 2.5 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古代中国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3.古代的水路交通(1)中国古代的运河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 1800 千米,为世界之最(2)法国:17 世纪开通的米迪运河(旧称“朗格多克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3)荷兰:17 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对海洋的探索国别陆路交通汉朝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明代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古代中国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2全球航路的建立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2)新航路开辟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3)意义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3.全球航路的拓展(1)苏伊士运河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水道,原先需要绕道非洲的好望角。1869 年开通,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2)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最初要通过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1914 年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工业革命对铁路交通的影响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1814 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19 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2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1)1881 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2)1909 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3)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到 1911 年,由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占总里程数的 90%以上。3工业革命后的水上交通工具(1)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 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2)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4近代中国水上交通工具及航运业的发展(1)19 世纪 20 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2)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3)1872 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5近代陆上交通工具汽车的发明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四交通与社会变迁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1)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主城区)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2)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3)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4)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1)中国的邮驿历史超过 3000 年。古代的邮驿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2)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3)1878 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4)1897 年创办的大清邮政总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其业务范围包括收寄信函、明信片、包裹和办理汇兑等。(5)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如图为秦朝疆域图(部分),秦朝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治。以下措施与如图所示区域有关的是()A开凿灵渠 B开辟五尺道C修直道 D设置象郡答案C解析灵渠位于广西,排除 A 项;五尺道位于西南地区,排除 B 项;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最捷近的道路,与图示相符,故 C 项正确;象郡辖境北达今贵州南部,南至今越南中部,排除 D 项。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2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不惧千辛万苦,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时张骞始开丝绸之路B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C丝绸之路使世界连成一体D汉朝有海上丝绸之路答案D解析A 项“东汉”错误,排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B 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 项夸大了丝绸之路的作用,排除;D 项与史实相符,正确。3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大运河()A满足了对外贸易的需要B与经济发展互为因果C源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D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农业、手工业发展为运河的开凿创造条件,运河的开凿又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A 项错在“对外贸易”,C、D 两项表述片面,均排除。4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在当时有利于()A行省制度在国内外推广B大都成为国际交往中心C国内民族关系和谐有序D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延伸答案B解析A 项错在行省制度在国内“外”推广,排除;材料的意思是元朝在凡有人居住之地都设置了驿站,往来世界,就像在自己国内一样,说明元朝与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和驿路畅通,这有利于大都的对外交往,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故 D 项错误。5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在他横渡大西洋之前,是没有航海家在这一低纬度地区从任何一个方向横渡大西洋的”。这里的“他”是()A达伽马 B迪亚士C哥伦布 D麦哲伦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他”是低纬地区横渡大西洋第一人,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故选 C 项。达伽马和迪亚士未横渡大西洋,麦哲伦晚于哥伦布,排除 A、B、D 三项。6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 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 30 英里(48 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A帆船 B蒸汽机车C飞机 D汽车答案B解析帆船为旧式交通工具,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该新式交通工具摆脱了自然风力的影响,结合时间 1830 年可知,为工业革命后,故该交通工具应为蒸汽机车,B 项正确;飞机及汽车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产物,排除 C、D 两项。7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图中的历史信息,应输入的“关键词”是()A.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C工业革命 D信息时代答案C解析材料中两幅图片分别为火车和轮船,结合所学可知,火车与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因此应输入的“关键词”是工业革命,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图示信息均不符合,故排除。8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B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D国民政府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答案C解析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是质的变革,是建立在新动力基础上的,绝不是靠改进传统工具能做到的,排除 A 项;在近代交通变革过程中,清政府并没有发挥主动作用,排除 B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是由于工业革命引发的,而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说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造成的,故 C 项正确;交通变革是引进西方成果的结果,不是我国自主发明创造的结果,排除 D 项。9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0 号”蒸汽机车,于 1882 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当时应该运行在()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 D京汉铁路答案C解析淞沪铁路是 19 世纪 70 年代外国人在华修筑的第一条铁路,A 项错误;京张铁路于 1909 年竣工,B 项错误;1881 年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C 项正确;京汉铁路于 1906年竣工,D 项错误。10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等城市在唐代便“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城市繁荣异常”,宋时更是“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十之七”。这表明()A扬州成为南方经济中心B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D大运河取代了传统交通要道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不出扬州是南方的经济中心,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等城市获得了发展,由此体现出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B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C 项错误;大运河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交通要道,D 项错误。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与社会变迁第第 1313 课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认识 20 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陆海交通的发展1公路交通工具的发展世界中国1908 年,美国的福特 T 型汽车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此后,汽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陆海交通建设(1)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西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高速公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1988 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到 2018 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 14 万多千米,位居世界第一(2)高速铁路20 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西方中国1964 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中国自 20 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2008 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3)水上交通及海底隧道建设西方中国20 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 9000 人1994 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水下长度达 38 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它将英国和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连接起来中国造船业在 1978 年前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1982 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二航空的发展1世界航空发展历程(1)1903 年 12 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 1 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2)1914 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3)1919 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4)20 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布质或木质转变成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5)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能搭载数百人的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6)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2新中国航空的发展(1)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开通中苏国际航线 3 条、国内航线 2 条。(2)2018 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 235 个,飞机 3639 架,定期航线 4945 条,其中国际航线 849 条,定期航班国际通航 65 个国家 165 个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 12.65 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 1674 万吨。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交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如今,高铁、飞机的速度已分别超过 350 千米每小时和 900 千米每小时。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2城市公共交通(1)交通工具:从公共马车发展为有轨电车、市内铁路和公共汽车等。(2)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3)形成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区和休闲区等,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3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1)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4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观察以下图片,促使人类的交通工具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A.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垄断组织的出现C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D思想观念的转变答案A解析蒸汽机车、1908 年生产的福特 T 型汽车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 A 项正确。其他三项没有导致图示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化,均排除。2近代以来,世界联系不断加强,下列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A BC D答案B解析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正确;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沟通了世界各地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正确;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正确。故选 B 项。3下列交通成果最早源于日本的是()A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B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C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D米迪运河的开通运营答案A解析1964 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A 项正确。1932 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美国的福特 T 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米迪运河是法国兴建的,排除 B、C、D 三项。42010 年 12 月 3 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 486.1 公里,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下列与此相关的观点错误的是()A西方列强的侵略影响中国的铁路建设B高速铁路可以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C青藏高速铁路的运营推动旅游业发展D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铁路技术的成就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高铁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铁路建设,故 A 项表述正确;铁路会带来沿线经济发展,故 B 项表述正确;青藏高速铁路尚未修建,故 C 项表述错误;高铁体现了我国铁路技术的成就,故 D 项表述正确。故选 C 项。5交通运输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B高速铁路是 19 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C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D交通运输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A解析A 项表述与史实相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全册打包15份).rar》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经济 社会生活 导学案 打包 15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全册打包15份).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4490.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