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单元检测-(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单元 检测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选择性必修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 西汉晚期,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疾病患者进行隔离;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权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隋唐时期,设有“病坊”机构收治病人。这些措施表明当时( )A. 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 民众防疫意识显著提高C. 疫病防治受到政府重视D. 卫生防疫体系已经建立2. 汉末魏晋时期,瘟疫灾害严重,充满原始道教色彩的起义“太平道”和“天师道”开始爆发,得到大批民众支持。明末也爆发了影响甚大的瘟疫,但并没有出现东汉末年的情况。东汉末年道教起义频繁的原因是A. 儒家伦理支撑起道教思想体系B. 道教疾病施治的措施科学严谨C. 道教消极
2、处世观逐渐走向消亡D. 中医防疫学理论尚未发展健全3. 1919年8月申报上刊载了一则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的白话文布告(如下)。据此可知本厅长为你们想那避疫的方法,如取缔食物饮料,例如扫除垃圾、清洁道路要晓得垃圾是最龌龊的,什么苍蝇呀,蚊子呀都是由里面生出来传播疫气的,所以街面上最要洁净,万不可有一点垃圾堆积的。A. 爱护公共卫生和讲求公德利于防疫B. 白话文布告比文言文宣传效果更好C. 上海地方政府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D. 近代新闻报刊普及了科学防疫常识4. 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的
3、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A. 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B. 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C. 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产生D. 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5. 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A. 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B. 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C. 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D. 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6. 一位美洲历史学者指出“这些百万之众(印第安人),连同后来陆续出生者,到如今也就是1548年,他们的后代,包括大人和小孩在内,一般相信已经不足500名了。”这种
4、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A. 食物短缺造成大饥荒B. 印度安人生育水平的下降C. 美洲居民之间的战争D. 欧洲白人带来的各种疫病7. 14世纪中叶,随着黑死病(鼠疫)在欧洲的肆虐,大批专家学者、神职人员倒在了瘟疫中,使得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学习,于是北欧南欧相继建立了地方语言学校。据此可知,黑死病产生的影响是()A. 摧毁了欧洲教会的思想专制B. 促使宗教改革迅速扩展C. 推动文化走向民族性世俗化D. 强化了民众的宗教信仰8. 罗马历史上记录详细的瘟疫,一次是公元65年“安东尼鼠疫”(又称“盖伦医生疫病”),一次是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除此之外,罗马还发生过多次瘟疫。瘟疫对罗马的影响
5、有()人口大量减少 导致经济衰退 削弱军事实力 导致罗马帝国灭亡A. B. C. D. 9. 1865年12月,在广州发行的一份报纸中外新闻七日录登载一则报道:“说有英国士勿医生(传教士)在汉口设立医馆,踵门求医者源源而来,去年所医男人一万六千零三十二名,女人二千七百名。”这则报道反映出()A. 中国人消除了对西医的偏见B. 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开化C. 传教士推动传统中医近代化D. 国人自办报刊推动西学传播1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蔓延不仅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阻断了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加大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运转的难度,引爆了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揭示了国际合
6、作的脆弱性和国际规则的缺失。这表明()A. 建立经济新秩序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B. 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不合时宜C. 中国坚持在对外开放中以“引进来”为主D. 在国际合作中推进自主创新与合作共嬴11. 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初,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全部确诊病例的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一些中成药的冲剂、胶囊和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一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现代中国的医药学A. 已完全融入西方医药学理论体系B. 依然具有“重经验、轻理论”的特征C. 实现了对传统医药学的继承创新D. 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最有效的武器12. 鸦片战争后,
7、西方教会医院在中国大量开设,人们只有在遇到外科、眼科疾病时,才倾向于向西医求助,而内科疾病一般是在中医诊治多次无效后,才去尝试西医。这从侧面反映了()A. 中国人“华夷之辨”的心理防线B. 西医的疗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C. 国人对外来侵略强烈抵制的心态D. “西学东渐”深刻影响国人生活13. 洋务人士薛福成在欧洲考察西洋医学后感叹:“惟中国名医,数世之后往往失其真传。外洋医家得一良法,报明国家,考验确实,给以凭照,即可传授广远,一朝致富,断无湮废之虞,所以其医学能渐推渐精,蒸蒸日上也。”在此,薛福成意在强调()A. 中西医培养模式的利弊B. 西医发达取决于政府鼓励C. 中医世代传承积淀深厚D.
8、 西医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14. 历史上,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建国初期A. 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 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 国家治理效能显著D. 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15. 历史上,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建国初期A. 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 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 国家治理效能显著D. 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16.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
9、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些运动()A. 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B. 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C. 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D. 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17. 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论贫富还是体质强弱,没有人可以对大流感免疫,归根结底,流行病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这一认识A. 有利于全民保健体系的建立B. 刺激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C.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D. 促进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18. 14世纪,病菌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
10、,毁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病菌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这两种看法()A. 从欧洲自身的立场看待病菌B.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C. 全面看待病菌肆虐的社会影响D. 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19. 19世纪70年代,一些洋务人士和绅商有感于西医的功效,纷纷捐资筹建西式医院,各地就诊西医人数大大增加。20世纪初,大量中医人士也学习西医。据此可知()A. 西医完全取代了中医B. 中国近代医学体系已经完善C. 西医逐渐融入国人生活D. 国人普遍否定中医科学价值20. 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
11、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 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 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C. 科技水平决定了国家主权安全D. 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上海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却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上海租界自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到20世纪初年,地方自治运动兴起,上海租界有关公共卫生的管理条例都被搬至上海华界。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
12、的新思想,1916年成立中华卫生教育会,先后在北京、杭州等15个城市开展卫生运动。从总体上说,到民国年间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都有所发展,但南京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较好,内陆城市较差。现代医学的提倡者们主张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他们攻击传统中医知识是不科学的和迷信的,使中西医关系紧张。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医出土文献不断被发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
13、合阴阳杂禁方等;甘肃汉代医简的“医方”。“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的“疠迁所”,开创了传染病隔离之先河。成都汉墓出土医简中出现“通天思想”,强调以“气之通天,各有官窍”。中医学创立了“三阴三阳”思想,运用于经脉理论,是后世十二经脉的起源。先秦两汉时期还有大量的养生论述。这印证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文献记载,成为现代国家宝藏。这与古希腊强调原子论、元素论,注重结构性病变,逐渐发展出解剖学有明显不同。摘编自熊益亮从先秦两汉中医出土文献谈文化自信等材料二 1850年后,合信翻译出版了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等著作。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医道中,较全面地比较中西医,认为西方医学在关于人体脏腑
14、器官的认识、诊断手法、药物炮制、外科器械等方面都胜于中医。李鸿章指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梁启超此时认为发展医学是变革图强、追求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医者增多,学习西医的民间组织和报刊杂志在许多地方纷纷出现。摘编自王勇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发展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西医传播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视中医的价值。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疫病防治概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
15、题干信息。【解答】C.在疫情发生后,政府设置隔离机构,将病人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漫延,表明政府重视疫病防治,故选C项。A.设置隔离机构只是一种预防扩散的措施不能代表医疗技术的进步,故排除A项。B.设置隔离机构是政府行为,故排除B项。D.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隔离机构只是防疫措施一个部分,不能反映整体,故排除D项。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汉末年道教起义频繁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儒家伦理支撑起道教思想体系不符合史实,并且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B.道教疾病施治的措施并不是科学严谨的,故B项错误。C.走向消亡的说法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