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食物 采集 生产 ppt 课件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原始农耕和畜牧产生以前(一)原始农耕和畜牧产生以前1.特点特点: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2.表现:表现:(1)采集渔猎: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采集渔猎: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物。(2)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
2、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3)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物(4)妇女地位:生育抚养后代、采集植物果实,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妇女地位:生育抚养后代、采集植物果实,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分食物。(二)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食物生产,农业革命(二)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食物生产,农业革命1.背景背景:在长期采集和渔猎中在长期采集和渔猎中,人类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人类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特定气候特定区域:第四纪冰
3、川期影响适度的地球中纬度地区。特定气候特定区域:第四纪冰川期影响适度的地球中纬度地区。2.时间时间:大约大约1万年前万年前3.表现:表现:农耕农耕:畜牧:畜牧:北冰洋大欧洲东亚农作物:东亚农作物:水稻、粟水稻、粟( (小米小米) )、大豆、大豆 家畜:猪、鸡、水牛家畜:猪、鸡、水牛北大美洲亚洲非西西亚农作物:西亚农作物:小麦、大麦、豆类小麦、大麦、豆类家畜:狗、绵羊、家畜:狗、绵羊、山羊、猪、牛山羊、猪、牛东南亚东南亚农作物:豆类、芋头、农作物:豆类、芋头、甘薯、柚子、香蕉、甘薯、柚子、香蕉、柑橘柑橘亚马孙河流域农作亚马孙河流域农作物:甘薯、花生物:甘薯、花生西南西非西非农作物:甘薯、农作物:
4、甘薯、秋葵、黑豆秋葵、黑豆太中美洲中美洲 农作物:玉米、农作物:玉米、 豆类、胡椒、豆类、胡椒、 南瓜、番茄南瓜、番茄平洋洲印度洋大洋洲南美安第斯山脉农作南美安第斯山脉农作物:马铃薯、玉米、物:马铃薯、玉米、豆类豆类家畜:羊驼等家畜:羊驼等美洋东非东非农作物:甜高粱农作物:甜高粱家畜:牛、绵羊、山家畜:牛、绵羊、山羊羊洲洋南极洲农作物、家畜传播大致方向农作物、家畜传播大致方向洲界洲界农业产生的表现:农业产生的表现:(二)原始农耕和畜牧(农业)出现:食物生产,农业革命(二)原始农耕和畜牧(农业)出现:食物生产,农业革命1.1.背景背景: :2.2.时间时间: :3.3.表现:农耕表现:农耕: :
5、 畜牧:畜牧:4.4.意义意义(1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长。(2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迁徙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手从迁徙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手工业独立出现;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工业独立出现;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3 3)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科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相
6、关科学(4 4)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男子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剩余产品增加、私男子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剩余产品增加、私有制出现,国家应运而生。有制出现,国家应运而生。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1.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文明类型:大河文明(农耕文明)文明类型:大河文明(农耕文明)2.2.共性内容:共性内容:灌溉农业灌溉农业3.3.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1)(1)食物生产食物生产: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7、。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2)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 ,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土地,他们合伙经营, ,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古埃及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北方:粟麦农业区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4.4.古代中国古代中国(1)(1)食物生产
8、食物生产: :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北方旱田和南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2)(2)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商和西周时期: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井田制)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井田制), ,农夫农夫集体耕作(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集体耕作(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战国以后战国以后小农经济出现小农经济出现秦以后统治者重视农业措施:重农抑商政策、国家对水利工程的秦以后统治者重视农业措施:重农抑商政策、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都江堰、龙首渠、郑国渠等)。重视(都江堰、龙首渠
9、、郑国渠等)。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模式: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式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经营形态:个体小农经济(个体农耕)个体小农经济(个体农耕)【重要概念】小农经济【重要概念】小农经济1.1.小农经济产生的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原因(1 1)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 2)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2.小农经济的小
10、农经济的特点特点(1 1)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除盐、铁很少外求,)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除盐、铁很少外求,生活稳定,具有生活稳定,具有自给自足性自给自足性。(2 2)自给自足,)自给自足,少有少有交换,具有交换,具有封闭性;封闭性;(3 3)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缺乏技术进步的追求;具有)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缺乏技术进步的追求;具有落后性;落后性;(4 4)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下,容易破产,具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下,容易破产,具有脆弱性;脆弱性;(5 5)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具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具有分散性分散性;3.3.小农经济的评价:小农经济
11、的评价:积极:自给自足,农民有较高生产积极性,积极:自给自足,农民有较高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消极:生产规模狭小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消极:生产规模狭小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发展的因素之一。 非常脆弱(易受天灾、战乱影响和统治者压迫剥削等),非常脆弱(易受天灾、战乱影响和统治者压迫剥削等),容易破产。容易破产。【重要概念】小农经济【重要概念】小农经济5.5.古代希腊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