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知识点归纳.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知识点归纳.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政治 法治 第三 单元 全面 依法治国 知识点 归纳 下载 _必修3 政治与法治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元序: 1、治理国家和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2、 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3、 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第七课前言: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一、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P74-75)1、法律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3、法律的发展历程:(1)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
2、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4、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及评价。(1)历史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西汉时期,强调礼法结合;唐朝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鸦片战争之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未获成功。(2)评价: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名词点击】什么是中华法系?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
3、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P75-77)1、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2、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3、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4、法的特征:(1)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名词点击】什么是社会规范?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等。(2)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思考:1、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制定和认可。2、制定:国家根据社会生活
4、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3、认可: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3)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4)法的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思考:1、法的政治职能: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2、法的社会职能: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5、我国当代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P77-79)1、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的启示(1)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
5、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现行宪法基础上,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的作用不断增强。【相关链接】宪法地位: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
6、不断推进。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1)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3)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
7、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80-81)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
8、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P81-82)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 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
9、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
10、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
11、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2)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相关链接】思考:学习借鉴等于拿来主义吗? 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抄照搬。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序言:1、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既需要 ,更需要 。2、法治建设的目标是 ,法治建设的主体是 ,法治
12、建设的基础是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 共同推进,坚持 一体建设。一、法治国家(一)法治国家的内涵1、含义: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1)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含义: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坚持宪法法律之上的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相关链接】思考:1、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什么?(立规矩
13、、讲规矩、守规矩)2、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是什么?(法律)(2) 坚持良法之治原因: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标准: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3)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相关链接】说明
1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4)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原因: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措施: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二)建设法治国家 1、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具体要求:(1)推进宪法实施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15、 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相关链接】P87思考:1、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2、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有哪些不同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名词点击】P87思考:什么是法律体系?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16、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2、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二、法治政府(一)法治政府的内涵1、含义: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