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期末复习试题(A卷)-(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含详解).doc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153897
  • 上传时间:2022-03-07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期末复习试题(A卷)-(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含详解).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 期末复习试题A卷-(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含详解 第三 单元 期末 复习 试题 (部)统编版 高中政治 必修 详解 下载 _必修3 政治与法治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试题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24题,每题4分,共48分。)1从古到今,许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下列关于法的起源,认识正确的是( )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法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ABCD2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我国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

    2、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ABCD3国家都不可能制定一部一成不变、永远适用的宪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也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任何国家都不能只有一部宪法,必须因势而定任何国家的宪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因时而变我国法治总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我国法治是由党

    3、的意志所决定的并与其相适应ABCD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说:“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说明( )A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C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了生产方式D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决定法律的原因5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滋养法治,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以法律守护道德底线,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6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就是法治精神的真谛。这启示我们要()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_、高效的_、严密的_、有力的_,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

    5、、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B法治实施体系法律规范体系法治保障体系法治监督体系C法律规范体系法律实施体系法律监督体系法律保障体系D法律实施体系法律规范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法律监督体系8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围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主题,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努力让宪法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从政治与法治角度看,开展以上这些活动是因为( )依宪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6、要崇尚宪法的权威全社会学习和宣传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障ABCD9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会议中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的总目标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ABCD10从下表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确定“依法治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

    7、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A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B法治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文明核心C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党领导人民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11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是( ) 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法制定自治条例中国共产党制定宪法确保有法可依 对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ABCD12“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以

    8、下特点(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主要执行政治职能 具有普遍约束力ABCD13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针对“部分留在学校过年的学生是否能得到妥善安排?”“个别地方擅自加码防疫要求是否合理?“春节期间农产品供应能否满足需求?”等问题,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作出及时回应,确保“在校留得住、返乡不加码、菜篮子有保障”。这说明我国政府( )A落实依法执政,强化政府管理职能B实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透明政府C坚持求真务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D审慎行使权力,旨在维护政府权威14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

    9、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行政审批加快了,非法扰民现象减少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依法执政能力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形成新型官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ABCD15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人民法院经过庭审调查,做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做出合理赔偿。材料中没有包含的监督形式有( )A社会和公

    10、民的监督B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C行政系统外部监督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16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下列表述符合法治精神的是()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ABCD17法治中国建设最大的难题是法治精神的缺失,法治中国建设的成效最终取决于法治精神是否能在中国社会真正形成。这说明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树立全社会对法治普

    11、遍的信仰,要使实施法律成为全社会一致追求ABCD18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 )完善法律援助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以弥补法律在调节功能力的不足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ABCD19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对于法治的理解,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B法治历史悠久,在法律产生以后,人类就走上了法治的道路C建设法治社会有利于

    12、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D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遵守法律,依法办事20下列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的核心理解排序正确的是()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ABCD21如果说,传统的立法是经验立法、主观立法、政绩立法、感觉立法,那么,现代立法必须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下面对科学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坚持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数量的关键举措B科学立法这一原则应该贯穿于立法活动的全过程C立法技术的规范化有助于对立法程序进行有序的引导D科学立法应是在尊重和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立法的现代化22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我国严格执法最重要主体

    13、是()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监察机关23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出了37项具体检察政策,其中22项回应的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司法需求。这表明( )司法机关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司法机关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司法机关积极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BCD24下列表述中,与全民守法精神相符的是()A有一些人利用“特权”违背法律行事B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思维C公民积极主张和捍卫自己拥有的法定的权利D以侥幸心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种种手段逃避法律制裁二、非选择题(52分)25法律是治国

    14、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下表中补充相应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坚持。坚持。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法系“善”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有典有则”的民事法律体系,既与强制性律典相衔接,实现了惩恶扬善、定分止争的规范功能,同时希望通过养民、保民、教民建立和谐良善的社会秩序。例如,民法典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总则,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

    15、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弥补了国外某些民法典“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对于“霸座”“霸铺”甚至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民有听呼,法有所应。民法典颁布实施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2020年1月18日,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经天津市十七届人大

    16、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部“小切口”的专项立法,由京津冀三地协同起草、同步审议,各自在代表大会通过并同步施行。这是京津冀首部区域协同立法,同时也是全国首部区域全面协同立法。京津冀协同立法启动后,三地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多个立法协同文件,探索顺畅有效的协同立法机制,推动开展协同监督、协同代表工作,适时开展三地人大联合执法检查等活动,打造国内乃至国际地方协同立法工作的新样板。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体现的政治与法治道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

    17、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新理念新思想,并对制定长江保护法做岀明确部署。2019年,长江保护法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立法起草小组在立法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制定岀法律草案。2020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写入法律。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表示,将加强长江流域规划与管控,同时,海事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长江流域河道非法采砂、长江“十年禁渔”执法行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在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中是如何

    18、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指出,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之路,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每个公民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迎来第三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结合主题,请你为某社区撰写一份宪法讲提纲。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术语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参考答案1B【详解】: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秩序来源于上帝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

    19、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这属于“神创说”,不是关于法的起源的正确认识。错误。:美国塞尔茨尼克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看到了法的社会性,没有看到法的阶级性。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出现而产生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正确。故本题选B。2A【详解】:题干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这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符合题意。: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错误。: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

    20、体。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正确。:应是促进全体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而不是仅仅“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排除。故本题选A。3C【详解】:我国只有一部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法太绝对,排除。:“宪法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正确。:我国法治由我国国情决定并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错误。故本题选C。4A【详解】A: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

    21、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A正确。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全民意志的体现。B错误。C: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最终由生产方式所决定。C错误。D: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因此决定法的原因不仅仅只有经济状况。D错误。故本题选A。5D【详解】D:材料中,在依法治国过程中,要以道德滋养法治,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要以法律守护道德底线,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D正确。ABC:这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故本题选D。

    22、6C【详解】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意思是: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弯曲。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主要强调不论身份如何,只要犯法,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符合题意。ABD:这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本题选C。7A【详解】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3、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正确。BCD:这三项表达不准确,排除BCD。故本题选A。8D【详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错误。:围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主题,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努力让宪法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要崇尚宪法的权威,正确。: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9A【详解】: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可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4、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选。:这两项均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不选。故本题选A。10D【详解】A:材料反映了党推进依法治国的历程,没有涉及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不符合题意。B:材料没有涉及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错误。D:材料体现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依法治国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D正确。故本题选D。11A【详解】: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国家权力有法可依,并依法行使。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均有利于建设法

    25、治国家,应选。:说法错误,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不选。:对触犯刑法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不选。故本题选A。12B【详解】:“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正确。:“政治职能”是国家的职能,该选项阐述的不是法的特点,排除。故本题选B。13C【详解】A: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A不符合题意。B:题干中并不体现政务公开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C: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作出及时回应,确保“在校留得住、返乡不加码、菜篮子有保障”。这说

    26、明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C符合题意。D:题干中政府的做法并不是为了旨在维护政府权威,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14B【详解】: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不仅在于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升服务水平,还能形成新型官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正确。: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表述应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错误。:本项说法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无关,排除。本题选B项。15B【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择材料中没有包含的监督形式。A:村民将镇政府告上法庭,体现“社会和公民的监督”,A不符合题意。B: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监察机关”,材料中并未涉及,B符合题意。CD:人民法院属

    27、于国家司法机关,是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16D【详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不仅体现了法律的重要性,还体现了公平审判的重要意义,这些都体现了法治精神,正确。:本题考查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意思是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均由“上”决定,是典型的人治,与题中的法治精神是对立的,因此排除。:“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体现的是权大于法,也与题中的法治精神不符,错误。本题选D项。17C【详解】:本题的观点强调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法治精神的树立和普及的重要性,故需要做到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

    28、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树立全社会对法治普遍的信仰,要使实施法律成为全社会一致追求所以正确。:本项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C项。18C【详解】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需要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符合题意。应该是扩大援助范围而不是缩小援助范围,错误。试题强调的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强化法律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德治的作用,错误。故本题选C。19B【

    29、详解】A: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法治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正确。B:法律产生后,人类逐步走上了法治的道路,不是立刻走上法治道路,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C:法律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而法治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正确。D: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因此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D正确。因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本题选B。20B【详解】: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是科学立法的核心,应该排在第一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民主立法的核心,应该排在第二位。: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是依法立法

    30、的核心,应该排在第三位。故正确的顺序为,B应选。故本题选B。21A【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表述错误,坚持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举措,而不是数量,A应选。BCD: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BCD均不选。故本题选A。22B【详解】B: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B符合题意。ACD: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3B【详解】: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该意见回应企业复工复产的司法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我国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司法机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而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符合题

    31、意。故本题选B。【点睛】24C【详解】C: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公民积极主张和捍卫自己拥有的法定的权利与全民守法精神相符,C正确。AD:全民守法,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能违背法律行事,故排除AD。B:法律应该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工具,B排除。故本题选C。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分析】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写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详解】根据教材的论述直接写出即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2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体系完备、类别齐全的良法。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法治国家建设奠定立法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法典实施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有利于维护人民权益、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与有力支撑。民法典既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功能,又具有引导建立和谐良善社会秩序的功能,能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33、。【分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民法典颁布实施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详解】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政治生活,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民法典颁布实施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法系“善”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有典有则”的民事法律体系,既与强制性律典相衔接,实现了惩恶扬善、定分止争的规范功能,同时希望通过养民、保民、教民建立和谐良善的社会秩序

    34、”可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体系完备、类别齐全的良法。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法治国家建设奠定立法基础。根据材料“民法典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总则,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弥补了国外某些民法典“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可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法典实施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有利于维护人民权益、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根据材料“对于“霸座”“霸铺”甚至抢夺方向盘等不文

    35、明的乘坐行为,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民有听呼,法有所应”可知,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与有力支撑。民法典既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功能,又具有引导建立和谐良善社会秩序的功能,能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点睛】分析说明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一、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二、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课本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点;三、紧扣题意合理做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7(1)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三地

    36、人大协同立法,体现了人大的立法权;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活动,表明三地人大积极行使监督权,充分发挥了人大在推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三地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协同立法的科学性减少不同区域之间的立法冲突,在京津冀地区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分析】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

    37、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思路:由“法”联想到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由此展开分析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的意义:减少不同区域之间的立法冲突,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由“立法”联想到人大的立法权。由此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三地人大协同立法,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活动,意味着人大积极行使监督权,充分发挥了人大在推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由“立法”、“执法”联想到全面依

    38、法治国:由此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点睛】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28党中央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谋篇布局,并对制定长江保护法作出明确部署,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律途径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了党对长冮生态环境治理立法的领导,

    39、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在长江保护法立法过程中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提高了长江保护法立法质量,确保了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有法可依。政府部门严格依法行政,依照长江保护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分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设置情境,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中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知识限定是政治生活

    40、,属于措施类题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生可先回顾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具体如下:材料信息:党中央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新理念新思想,并对制定长江保护法做岀明确部署,提炼答案要点:党中央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谋篇布局,并对制定长江保护法作出明确部署,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律途径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了党对长冮生态环境治理立法的领导,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材料信息:2019年,长江保护法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立法起草小组在立法过程中深入调

    41、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制定岀法律草案。2020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提炼答案要点: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在长江保护法立法过程中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提高了长江保护法立法质量,确保了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有法可依。 材料信息: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表示,将加强长江流域规划与管控,同时,海事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长江流域河道非法采砂、长江“十年禁渔”执法行动,提炼答案要点:政府部门严格依法行政,依照长江保护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

    42、动,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29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社区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建设为民理念,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社区平安、稳定、和谐;每个居民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要

    43、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自觉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分析】本题属于开放类的试题,要求结合主题,请你为某社区撰写一份宪法讲提纲,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考查考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要符合主题,围绕弘扬宪法精神进行作答即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点睛】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形成并不断完善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期末复习试题(A卷)-(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含详解).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3897.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