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第六章 烧结.ppt

  •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 文档编号:2152729
  • 上传时间:2022-03-07
  • 格式:PPT
  • 页数:120
  • 大小:4.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第六章 烧结.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第六章 烧结 无机 非金属材料 课件 第六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烧结烧结6.1 概述概述6.2 固态烧结固态烧结6.3 液相参与的烧结液相参与的烧结6.4 晶粒生长晶粒生长6.5 影响烧结的因素影响烧结的因素6.6 特种烧结原理特种烧结原理 烧结粉末体的宏观变化烧结粉末体的宏观变化粉料成型后形成具有一定外形的坯粉料成型后形成具有一定外形的坯体,坯体内一般包含百分之几十的体,坯体内一般包含百分之几十的气体,而颗粒之间只有点接触气体,而颗粒之间只有点接触在高温下,颗粒间接触面积扩大,在高温下,颗粒间接触面积扩大,颗粒聚集,颗粒中心距离逼近颗粒聚集,颗粒中心距离逼近逐渐形成晶界,气孔形状变化,体逐渐形成晶界,气孔形状变化,体积缩小,从连通的气孔变成

    2、各自孤积缩小,从连通的气孔变成各自孤立的气孔并逐渐缩小,最后大部分立的气孔并逐渐缩小,最后大部分甚至全部气孔从坯体中排除甚至全部气孔从坯体中排除6.1 烧结概述烧结概述1、烧结的定义:、烧结的定义:烧结宏观上的定义烧结宏观上的定义: 固体粉末经过成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收缩,在低于固体粉末经过成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收缩,在低于熔点温度下,变成致密坚硬烧结体的过程。熔点温度下,变成致密坚硬烧结体的过程。本质上的本质上的 定义定义: 成型后的固体粉末,由于其中分子或原子的相互吸引,成型后的固体粉末,由于其中分子或原子的相互吸引,通过加热,使粉末体产生颗粒通过加热,使粉末体产生颗粒粘结与相互作

    3、用粘结与相互作用,经过物质迁,经过物质迁移使粉末体产生强度,并导致致密化再结晶的过程。移使粉末体产生强度,并导致致密化再结晶的过程。2、衡量烧结程度的指标、衡量烧结程度的指标:(1)坯体收缩率)坯体收缩率(2)气孔率)气孔率(3)吸水率)吸水率(4)相对密度(烧结体密)相对密度(烧结体密度度/理论密度)等理论密度)等 3、与烧结有关的一些概念、与烧结有关的一些概念 烧结 仅仅指粉料经加热而致密化的简单物理过程。 烧成 包括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脱水、坯体内气体分解、多相反应、熔融、溶解、烧结等(1) 烧结与烧成烧结与烧成 显然,烧成的含义及包括的范围更宽,一般都发生在多相系显然,烧成的含义及包括

    4、的范围更宽,一般都发生在多相系统内,烧结仅仅是烧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统内,烧结仅仅是烧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烧结 烧结是在远低于固态物质的熔融温度下进行; 烧结时至少有一组元是处于固态。 熔融 熔融时全部组元都转变为液相(2) 烧结与熔融烧结与熔融 烧结和熔融都是由于原子热振动而引起的; 泰曼发现烧结温度Ts和熔融温度Tm的关系为:msmsmsTTTTTT9.08.057.04.03.0金属粉末盐类硅酸盐(3) 烧结与固相反应烧结与固相反应 烧结 可以是只有单组元,也可以是二组元,但两组元之间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仅仅是在表面能驱动下,由粉体变成致密体。 固相反应 必须至少有两组元参加,并发生化

    5、学反应,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都不同于两组元。均在低于材料熔点或熔融温度下进行,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至少有一相是固态。实际生产中,烧结、固相反应、熔融往往是同时穿插进行的实际生产中,烧结、固相反应、熔融往往是同时穿插进行的 4、烧结过程推动力烧结过程推动力粉末粉末 烧结体烧结体 烧结的致密化过程是依靠物质传递和迁移实现的,因此必烧结的致密化过程是依靠物质传递和迁移实现的,因此必须存在某种须存在某种化学位梯度化学位梯度才能推动物质的迁移。才能推动物质的迁移。 粉体颗粒尺寸很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即粉体颗粒尺寸很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即使在加压成型体中,颗粒间接触面积也

    6、很小,总表面积很使在加压成型体中,颗粒间接触面积也很小,总表面积很大而处于较高能量状态。大而处于较高能量状态。 根据最小能量原理,它将自发地向最低能量状态变化,并根据最小能量原理,它将自发地向最低能量状态变化,并伴随使系统的表面能减少。伴随使系统的表面能减少。 烧结是一自发的不可逆过程,系统表面烧结是一自发的不可逆过程,系统表面能降低是推动烧结进行的基本动力。能降低是推动烧结进行的基本动力。 粉状物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的晶粉状物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能是烧结的推动力。界能是烧结的推动力。 粉体经烧结后,晶界能取代了表面能,粉体经烧结后,晶界能取代了表面能,是多晶材料稳定存在的原因。

    7、是多晶材料稳定存在的原因。粉末体紧密堆积以后,颗粒间仍有很多细小气孔,在这些粉末体紧密堆积以后,颗粒间仍有很多细小气孔,在这些弯曲表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压力差为:弯曲表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压力差为:rP2粉末体表面张力粉末球形半径若为非球形曲面,可用两个主曲率半径若为非球形曲面,可用两个主曲率半径r1和和r2表示表示:2111rrP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与球形颗粒(或曲面)曲率半径成反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与球形颗粒(或曲面)曲率半径成反比,与粉料表面张力成正比。比,与粉料表面张力成正比。粉料越细,由曲率而引起的烧结推动力越大粉料越细,由曲率而引起的烧结推动力越大例 Cu粉

    8、颗粒,cmr410mN /5 . 1mJrP/10326由此而引起的体系自由能变化为:molJmJmolcmPVG3 .211031 . 763烧结中由于表面能而引起的推动力还是很小的烧结中由于表面能而引起的推动力还是很小的一般用晶界能一般用晶界能 和表面能和表面能 的比值来衡量烧结的难易的比值来衡量烧结的难易GBSV材料的材料的 越小,越容易烧结,反之,则难烧结越小,越容易烧结,反之,则难烧结SVGB因此,为了促进烧结,必须使因此,为了促进烧结,必须使GBSV例 Al2O3粉末的 较易烧结 而Si3N4、SiC、AlN等共价键化合物,它们的 比值较高,烧结推动力小,不容易烧结SVGB21mJ

    9、SV24 . 0mJGB5. 烧结模型烧结模型 始于始于19221922年年,以粉末团块为研究对象,以粉末团块为研究对象 1949年后,年后,G.C.Kuczynski (库津斯基库津斯基)提出:双球模型提出:双球模型 中中心心距距不不变变中中心心距距缩缩短短rxVrxArx2/2/4322 rxVrxArx4/2/4/4322 rxVrxArx2/2/432 G C Kuczynski提出的孤立的两个颗粒或颗粒与提出的孤立的两个颗粒或颗粒与平板的烧结模型。平板的烧结模型。 提出粉末压块是由等径球作为模型,随着烧结的提出粉末压块是由等径球作为模型,随着烧结的进行,各接触点处开始形成颈部,并逐渐

    10、扩大,进行,各接触点处开始形成颈部,并逐渐扩大,最后烧结成一个整体。最后烧结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颈部所处的环境和几何条件相同,所以只由于各颈部所处的环境和几何条件相同,所以只需确定两个颗粒形成的颈部的生长速率就基本代需确定两个颗粒形成的颈部的生长速率就基本代表了整个烧结初期的动力学关系。表了整个烧结初期的动力学关系。三个模型对烧结初期一般是适用的,但随着烧结的进行,球三个模型对烧结初期一般是适用的,但随着烧结的进行,球形颗粒逐渐变形,因此在烧结中、后期应采用其它模型。形颗粒逐渐变形,因此在烧结中、后期应采用其它模型。烧结的程度或速率一般用颈部生长率x/r和烧结收缩率L/L0表示 对于中心距缩短

    11、的模型,设两球中心之间缩短的距离为L,则有:rrrLLcos0式中L0为两球初始时的中心距离(2r) 烧结初期很小, 1cos2204rxrrrrLL“-”表示是一收缩过程6.2 固态烧结固态烧结 传质方式传质方式 蒸发蒸发凝聚凝聚 扩散传质扩散传质 6.2.1 蒸发蒸发凝聚传质凝聚传质 在高温过程中,由于在高温过程中,由于表面曲率不同表面曲率不同,必然在系统,必然在系统的不同部位其的不同部位其饱和蒸气压不同饱和蒸气压不同,因此通过气相有一种,因此通过气相有一种传质趋势,这种传质过程传质趋势,这种传质过程仅仅在高温下蒸气压较大的仅仅在高温下蒸气压较大的系统内进行系统内进行。 在球形颗粒表面有正

    12、曲率半径,而在两个颗粒联接处有一个在球形颗粒表面有正曲率半径,而在两个颗粒联接处有一个小的负曲率半径的颈部小的负曲率半径的颈部 根据开尔文公式,物质将从饱和蒸气压高的凸形颗粒表面蒸根据开尔文公式,物质将从饱和蒸气压高的凸形颗粒表面蒸发,通过气相传递而凝聚到饱和蒸气压低的凹形颈部,从而发,通过气相传递而凝聚到饱和蒸气压低的凹形颈部,从而使颈部逐渐被填充。使颈部逐渐被填充。xdRTMPP11ln01P1曲率半径为处的饱和蒸气压 P0球形颗粒表面的饱和蒸气压传质的原因:曲率半径差别传质的原因:曲率半径差别 条件:颗粒足够小,蒸气压显著条件:颗粒足够小,蒸气压显著几种材料的曲率半径、蒸气压差关系几种材

    13、料的曲率半径、蒸气压差关系物质石英 玻璃液态钴 1550C Al2O3固 1850C硅酸盐熔体表面张力 (mN/m)3001935905300曲率半径 (m)0.1 1.0 10.00.1 1.0 10.00.1 1.0 10.0100压力差 (MPa)12.3 1.23 0.1237.80 0.78 0.0787.4 0.74 0.0740.006只有当颗粒半径在只有当颗粒半径在10 m以下,饱和蒸气压才较明显表现出来,以下,饱和蒸气压才较明显表现出来,在在5 m以下时,由曲率半径差异引起的蒸气压差已非常显著。以下时,由曲率半径差异引起的蒸气压差已非常显著。由于(P0-P1)的值很小0001

    14、1lnlnPPPPPP又烧结初期 x RTdMPP0P负曲率半径颈部和接近于平面的颗粒表面上的饱和蒸气 压之间的压差 根据Langmuir公式:物质在单位面积上凝聚速率正比于平衡气压和大气压差PRTMUm212Um凝聚速率,每秒每平方厘米上凝聚的克数; 调节系数,接近于1 当凝聚速率等于颈部体积增加时有:dtdVdAUm颈部生长速率:3132312232302323trdTRPMrxrrxtrx 只在开始时颈部生长比较显著只在开始时颈部生长比较显著 不能用延长烧结时间达到促进烧结的效果不能用延长烧结时间达到促进烧结的效果 粉末的起始粒度越小,烧结速率越大粉末的起始粒度越小,烧结速率越大 提高温

    15、度对烧结有利提高温度对烧结有利讨论:讨论:蒸发蒸发凝聚传质的特点:凝聚传质的特点: 烧结时颈部区域扩大,球的形状改变为椭圆,气孔形烧结时颈部区域扩大,球的形状改变为椭圆,气孔形状改变,但球与球之间的状改变,但球与球之间的中心距不变中心距不变,即在传质过程,即在传质过程中中坯体不发生收缩坯体不发生收缩; 气孔形状的改变气孔形状的改变对坯体一些宏观性质有可观的影响,对坯体一些宏观性质有可观的影响,但但不影响坯体密度不影响坯体密度 气相传质气相传质过程,要求把传质加热到过程,要求把传质加热到可以产生蒸气压的可以产生蒸气压的温度温度6.2.2 扩散传质扩散传质 在大多数固体材料中,由于高温下蒸气压低,

    16、则传质更容易通过固态内质点的扩散过程进行。两个球形颗粒接触颈部 取一单元ABCD x指向颈部中心,为“+” 颈部曲率半径,为“-” 两者的夹角 库津斯基提出:颈部应力模型。库津斯基提出:颈部应力模型。作用在曲颈单元上的表面张力:BCADFxDCABFxDCABBCAD作用在垂直于ABCD元上的力为:)(2xF作用在面积元上的应力:作用在面积元上的应力:11xAF表明作用在颈部的应力主要由F产生,Fx可以忽略不计。 是一张应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晶粒系统处于平衡,如果将两晶粒看作弹性球模型,根据应力分布分析可以预测,颈部的张应力颈部的张应力 由两个晶粒接触中心处的同样大小的压应力2平衡。 在烧结前烧

    17、结前的粉末体如果是由同径颗粒堆积而成的理想紧密堆积,颗粒接触点上最大压应力相当于外加一个静压力最大压应力相当于外加一个静压力。 在真实系统真实系统中,由于球体尺寸不一、颈部形状不规则,堆积方式不相同等原因,使接触点上应力分布产生局部剪切应力。因此,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可能出现晶粒彼此沿晶界剪切滑移剪切滑移,滑移方向由不平衡的剪切应力方向而定。 在烧结开始烧结开始阶段,在这种局部剪切应力和流体静压力影响下,颗粒间出现中心排列,从而使坯体堆积密度提高,气坯体堆积密度提高,气孔率降低,坯体出现收缩孔率降低,坯体出现收缩,但晶粒形状没有变化,颗粒重排不可能导致气孔完全消除。 在扩散传质中达到颗粒中心距离缩

    18、短必须有物质向气孔迁移中心距离缩短必须有物质向气孔迁移 气孔作为空位源气孔作为空位源,空位进行反向迁移 颗粒点接触处的应力促使扩散应力促使扩散传质中物质的定向迁移。 通过晶粒内不同部位空位浓度的计算说明晶粒中心靠近的机理:在无应力的晶体内在无应力的晶体内,空位浓度C0是温度的函数:kTENnCvexp00N晶体内原子总数 n0晶体内空位数 Ev空位生成能 由于颗粒接触的颈部受到张应力张应力,而颗粒接触中心受到压应力压应力 由于颗粒间不同部位所受的应力不同应力不同,所以不同部位形成空位空位所作的功也有差别所作的功也有差别在颈部区域颈部区域和颗粒接触区域颗粒接触区域空位形成所作的附加功附加功为:c

    19、tEEEt、Ec 分别为颈部受张应力和压应力时,形成体积为空 位所作的附加功。 在颗粒内部无应力区域形成空位所做功为Ev 因此,在颈部或接触点区域形成一个空位所作的功Ev为:VVEEVVEEVVEE在压应力区(接触点)在张应力区(颈表面)张应力区空位形成功张应力区空位形成功 无应力区空位形成功无应力区空位形成功 30%;L/L1.0%。 晶粒内部与颈部空位浓度差为: kTCCkTCkTCCkTEECCCvt/ / 1)exp()exp(00000 在此空位浓度差下,每秒内从每厘米周长上 扩散离开颈部的空位扩散流量 J CDJV 4 VD为空位扩散系数,假如 D*为自扩散系数,则0*cDDV 在

    20、颈部周长上,每秒扩散出去的气孔总体积: xJ2 dtdxdxdV 2dtdVxJ 将各关系式代入积分得: 515351*160trkTDrx 525652*52223trkTDrryLLLLVV 讨论:讨论:51trx1、烧结时间2、原料的起始粒度5/3 rrx3、烧结温度从上述比例关系,提高烧结温度似乎对烧结不利 实际上,温度提高,扩散系数会显著提高,因此烧结加快RTQDDexp*05/1 Trx2、中期 颗粒相互粘结-颈部长大-气孔变成园柱形管道状-气孔相互连通-晶界开始移动-晶体正常生长。以晶界扩散、晶格扩散为主。气孔率为5%,L/L10%-15%。 科布尔(科布尔(Coble) 根据十

    21、四面体模型:根据十四面体模型: 烧结体此时由众多个十四面体堆积而成的。十四面体顶点是烧结体此时由众多个十四面体堆积而成的。十四面体顶点是四个晶粒交汇点,每个边是三个晶粒交界线,它相当于圆柱形气四个晶粒交汇点,每个边是三个晶粒交界线,它相当于圆柱形气孔通道,成为烧结时的空位源。空位从圆柱形空隙向晶粒接触面孔通道,成为烧结时的空位源。空位从圆柱形空隙向晶粒接触面扩散,而原子反向扩散使坯体致密扩散,而原子反向扩散使坯体致密。 根据十四面体模型确定烧结中期坯体气孔率(根据十四面体模型确定烧结中期坯体气孔率(P0)随烧结时间(随烧结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变化的关系式:3228)36(31ppillr

    22、十四面体体积积十四面体包围空隙的体 3、 后期 气孔完全孤立-气孔位于四个晶粒包围顶点-晶体已经长大。 体扩散为主,体扩散为主,坯体收缩已达总收缩的坯体收缩已达总收缩的90100%,气孔气孔近于消失,近于消失,L/L0。 由十四面体模型来看,气孔由十四面体模型来看,气孔已由圆柱形孔道收缩成位于已由圆柱形孔道收缩成位于十四面体的十四面体的24个顶点处的孤个顶点处的孤立气孔。立气孔。根据此模型科布尔(根据此模型科布尔(Coble)导出后期孔隙率为:导出后期孔隙率为: 此关系式表明:烧结中期和后期所描述的规此关系式表明:烧结中期和后期所描述的规律并无显著差异,当温度和晶粒尺寸不变时,气律并无显著差异

    23、,当温度和晶粒尺寸不变时,气孔率随烧结时间线性地减少孔率随烧结时间线性地减少。 6.3 液相参与的烧结液相参与的烧结 固态烧结固态烧结 液相参与的烧结液相参与的烧结一、液相烧结简介一、液相烧结简介定义:凡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称为液相定义:凡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称为液相烧结。烧结。 由于粉末中总含有少量杂质,因而大多数由于粉末中总含有少量杂质,因而大多数材料在烧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液相。即使材料在烧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液相。即使在没有杂质的纯固相系统中,高温下还会出现在没有杂质的纯固相系统中,高温下还会出现“接触接触”熔融现象,因此纯粹的固态烧结实际上熔融现象,因此纯粹的固态烧结实际上是不易

    24、实现的。是不易实现的。液相与固相烧结的不同点: (1) 速度快、温度低: 液相传质比固相传质速度快 在较低温度下(比固相)获得同样的致密度。 (2)影响因素多:液相数量、性质(粘度、表面张力)液相与固相润滑湿情况、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等都有关。 (3)传质方式不同:蒸发凝聚传质,扩散传质;流动传质,溶解沉淀传质。 (4)控制条件不同:液相:颗粒度、液相数量与性质等。二、液相烧结与固相烧结比较二、液相烧结与固相烧结比较相同点:都是在表面能作用下,通过颗粒重排,气孔填充, 晶体生长过程实现烧结的。 液相烧结过程的速率与液相的数量、液相性质(粘度、表面张力等)、液相与固相的润湿情况、固相在液相中的溶

    25、解度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比固相烧结更复杂。 根据液相数量和液相性质分为两类三种情况:类型条件液相数量烧结模型传质方式ILS 90,C=0 少双球扩散IILS 0少Kingery溶解-沉淀多LSWKingery模型:模型: 在液相量较少时,溶解在液相量较少时,溶解-沉淀传质过程发生在晶粒接触界面沉淀传质过程发生在晶粒接触界面处溶解,通过液相传递扩散到球形颗粒自由表面上沉积。处溶解,通过液相传递扩散到球形颗粒自由表面上沉积。LSW模型:模型: 当坯体内有大量液相而且晶粒大小不等时,由于晶粒间曲当坯体内有大量液相而且晶粒大小不等时,由于晶粒间曲率导致使小晶粒溶解,通过液相传质到大晶粒上沉积。率导致使小

    26、晶粒溶解,通过液相传质到大晶粒上沉积。三、三、流动传质流动传质 1. 粘性流动粘性流动在高温下依靠粘性液体流动而致密化是大多数无机材料烧结在高温下依靠粘性液体流动而致密化是大多数无机材料烧结的主要传质过程。的主要传质过程。在液相烧结时,由于高温下粘性液体(熔融体)出现牛顿型在液相烧结时,由于高温下粘性液体(熔融体)出现牛顿型流动而产生的传质称为粘性流动传质(或粘性蠕变传质)流动而产生的传质称为粘性流动传质(或粘性蠕变传质)在固相烧结时,晶体内的晶格空位在应力作用下,由空位的在固相烧结时,晶体内的晶格空位在应力作用下,由空位的定向流动而引起的形变称为粘性蠕变(或纳巴罗定向流动而引起的形变称为粘性

    27、蠕变(或纳巴罗-赫林蠕变)赫林蠕变) 它与由空位浓度差而引起的扩散传质的区别:它与由空位浓度差而引起的扩散传质的区别: 粘性蠕变是在应力作用下,整排原子沿着应力方向移动,而粘性蠕变是在应力作用下,整排原子沿着应力方向移动,而扩散传质仅是一个质点的迁移。扩散传质仅是一个质点的迁移。粘性蠕变速率 烧结系统的宏观粘度系数*82DKTd晶粒尺寸2*8KTdD如果将无机粉料的烧结的典型数据代入:32429101,/10*,200cmscmDKT得:d (m) (dPas) 0.011080.1101011013101014烧结时宏观粘度系数的数量级为烧结时宏观粘度系数的数量级为108109dPa.s,因

    28、此在烧结时粘,因此在烧结时粘性蠕变传质起决定性作用的仅限性蠕变传质起决定性作用的仅限于路程为于路程为0.010.1 m数量级的扩数量级的扩散散 (通常限于晶界区域或位错通常限于晶界区域或位错区域区域) 但当烧结体内出现液相但当烧结体内出现液相时,由于液相中扩散系时,由于液相中扩散系数比结晶体中大几个数数比结晶体中大几个数量级,因而整排原子的量级,因而整排原子的移动甚至整个颗粒的形移动甚至整个颗粒的形变也是能发生的。变也是能发生的。中心距缩短的双球模型:中心距缩短的双球模型: 高温下物质的粘性流动可以分为高温下物质的粘性流动可以分为2个阶段个阶段 相邻颗粒接触面增大,颗粒粘结直至孔隙封闭相邻颗粒

    29、接触面增大,颗粒粘结直至孔隙封闭 封闭气孔的粘性压紧,残留闭气孔逐渐缩小封闭气孔的粘性压紧,残留闭气孔逐渐缩小弗伦克尔颈部增长公式:弗伦克尔颈部增长公式: 2/12/12/123trrx假如假如2个颗粒相接触,与颗粒表面比较在曲率半径为个颗粒相接触,与颗粒表面比较在曲率半径为 的颈部有一的颈部有一个负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引起物质的粘性流动,使颈部填充,个负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引起物质的粘性流动,使颈部填充,从表面积减小的能量变化等于粘性流动消耗的能量出发导出从表面积减小的能量变化等于粘性流动消耗的能量出发导出 trLLVV493仅适用于粘性流动初期仅适用于粘性流动初期随着烧结的进行,坯体中的小

    30、气孔经过长时间烧结后,会逐随着烧结的进行,坯体中的小气孔经过长时间烧结后,会逐渐缩小形成半径为渐缩小形成半径为r的封闭气孔,每个封闭孤立气孔内部都有的封闭气孔,每个封闭孤立气孔内部都有一个负压力一个负压力 ,相当于作用在压块外面使其致,相当于作用在压块外面使其致密的一个相等的正压。密的一个相等的正压。rP2J K Mackenzie等推导了带有相等尺寸的孤立气孔的粘性流等推导了带有相等尺寸的孤立气孔的粘性流动坯体内的收缩率关系式动坯体内的收缩率关系式)1 (23rdtd相对密度相对密度=体积密度体积密度/理论密度理论密度 适用于粘性流动传质全过程适用于粘性流动传质全过程由粘性流动传质动力学公式

    31、可知,决定烧结速率的主要由粘性流动传质动力学公式可知,决定烧结速率的主要3个参数为:个参数为: 颗粒起始粒径:颗粒尺寸颗粒起始粒径:颗粒尺寸10 m10 m,烧结速率提高,烧结速率提高10倍倍 粘度:粘度及粘度随温度的迅速变化是需要控制的最重粘度:粘度及粘度随温度的迅速变化是需要控制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某坯体的烧结速率太低,可以采用加入液要的因素。如果某坯体的烧结速率太低,可以采用加入液相粘度较低的组分来提高。相粘度较低的组分来提高。 表面张力:对于常见的硅酸盐玻璃,其表面张力不会因表面张力:对于常见的硅酸盐玻璃,其表面张力不会因组分变化而有很大的改变。组分变化而有很大的改变。2. 塑性流动塑

    32、性流动 当坯体中液相含量很少时,高温下流动传质不能看成是当坯体中液相含量很少时,高温下流动传质不能看成是纯牛顿型流动,而是属于塑性流动型。纯牛顿型流动,而是属于塑性流动型。 作用力超过其屈服值作用力超过其屈服值f时,流动速率与作用的剪切应力成时,流动速率与作用的剪切应力成正比正比11ln21)1 (23frrdtd为了尽可能达到致密烧结,应选择最小的为了尽可能达到致密烧结,应选择最小的r、 和较大的和较大的 。 在固态烧结中也存在塑性流动,在烧结早期,表面张力较大,塑性流动可以靠位错的在固态烧结中也存在塑性流动,在烧结早期,表面张力较大,塑性流动可以靠位错的运动实现。在烧结后期,在低应力作用下

    33、靠空位自扩散而形成粘性蠕变,高温下发生的运动实现。在烧结后期,在低应力作用下靠空位自扩散而形成粘性蠕变,高温下发生的蠕变是以位错的滑移或攀移来完成。蠕变是以位错的滑移或攀移来完成。 塑性流动机理目前应用在热压烧结的动力学过程中是很成功的。塑性流动机理目前应用在热压烧结的动力学过程中是很成功的。四、四、溶解溶解沉淀传质沉淀传质 在有固液两相的烧结中,当固相在液相中有可溶性,这时在有固液两相的烧结中,当固相在液相中有可溶性,这时烧结传质过程就由部分固相溶解,而在另一部分固相上沉烧结传质过程就由部分固相溶解,而在另一部分固相上沉积,直至晶粒长大和获得致密的烧结体。积,直至晶粒长大和获得致密的烧结体。

    34、 发生溶解发生溶解沉淀传质的条件有:沉淀传质的条件有: a. 显著数量的液相显著数量的液相 b. 固相在液相内有显著的可溶性固相在液相内有显著的可溶性 c. 液体润湿固相液体润湿固相 溶解溶解-沉淀传质过程的推动力:颗粒的表面能沉淀传质过程的推动力:颗粒的表面能 由于液相润湿固相,每个颗粒之间的空间都组成一系列由于液相润湿固相,每个颗粒之间的空间都组成一系列毛细管,表面能以毛细管力的方式使颗粒拉紧。毛细管,表面能以毛细管力的方式使颗粒拉紧。 毛细管中的熔体起者着把分散在其中的固态颗粒结合起毛细管中的熔体起者着把分散在其中的固态颗粒结合起来的作用。来的作用。rPLV2毛细管力毛细管力:毛细管半径

    35、微米级颗粒间的毛细管半径约有微米级颗粒间的毛细管半径约有r=0.050.5 m 如果毛细管中充满硅酸盐液相:如果毛细管中充满硅酸盐液相:MPaP3 .1223. 1可见,毛细管压力所造成的烧结推动力是很大的可见,毛细管压力所造成的烧结推动力是很大的溶解溶解沉淀传质过程为:沉淀传质过程为: 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出现足够量的液相。分散在液相中的固体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出现足够量的液相。分散在液相中的固体颗粒在毛细管力作用下,颗粒相对移动,发生重新排列,颗粒颗粒在毛细管力作用下,颗粒相对移动,发生重新排列,颗粒的堆积更紧密。的堆积更紧密。 被薄的液膜分开的颗粒之间搭桥,在那些点接触处有很多的局被薄的液膜

    36、分开的颗粒之间搭桥,在那些点接触处有很多的局部应力导致塑性变形和蠕变,促进颗粒进一步重排。部应力导致塑性变形和蠕变,促进颗粒进一步重排。 由于较小的颗粒或颗粒接触点处溶解,通过液相传质,在较大由于较小的颗粒或颗粒接触点处溶解,通过液相传质,在较大的颗粒或颗粒的自由表面上沉积,从而出现晶粒长大和晶粒形的颗粒或颗粒的自由表面上沉积,从而出现晶粒长大和晶粒形状的变化,同时颗粒不断进行重排而致密化。状的变化,同时颗粒不断进行重排而致密化。 如果固液不完全润湿,此时形成固体骨架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如果固液不完全润湿,此时形成固体骨架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1. 颗粒重排颗粒重排 颗粒在毛细管力作用下,通过粘

    37、性流动或在一些颗粒间接触点上,由于颗粒在毛细管力作用下,通过粘性流动或在一些颗粒间接触点上,由于局部应力的作用而进行重新排列,结果得到了更紧密的堆积。局部应力的作用而进行重新排列,结果得到了更紧密的堆积。 颗粒重排对坯体致密度的影响取决于液体的数量,如果熔液数量不足,颗粒重排对坯体致密度的影响取决于液体的数量,如果熔液数量不足,则熔液既不能完全包围颗粒,也不能填充颗粒间的空隙。熔液从甲处流则熔液既不能完全包围颗粒,也不能填充颗粒间的空隙。熔液从甲处流到乙处后,在甲处流下空隙,这时能产生颗粒重排但不足以消除气孔。到乙处后,在甲处流下空隙,这时能产生颗粒重排但不足以消除气孔。 当液相数量超过颗粒边

    38、界薄层变形所需的量时,在重排完成后,固体颗当液相数量超过颗粒边界薄层变形所需的量时,在重排完成后,固体颗粒约占总体积的粒约占总体积的6070%,多余液相可以进一步通过流动传质,溶解,多余液相可以进一步通过流动传质,溶解沉沉淀传质达到填充气孔的目的。可使坯体在这一阶段的烧结收缩达到总收淀传质达到填充气孔的目的。可使坯体在这一阶段的烧结收缩达到总收缩率的缩率的60%以上。以上。 颗粒重排促进致密化的效果还与固颗粒重排促进致密化的效果还与固-液二面角以及固液二面角以及固-液润湿性有关。二液润湿性有关。二面角越大,熔体对固体的润湿性越差时,对致密化越不利。面角越大,熔体对固体的润湿性越差时,对致密化越

    39、不利。2. 溶解溶解沉淀传质沉淀传质 根据液相数量不同分为:根据液相数量不同分为: Kingery模型:颗粒在接触点处溶解到自由表面上沉积模型:颗粒在接触点处溶解到自由表面上沉积 LSW模型:小晶粒溶解至大晶粒处沉淀模型:小晶粒溶解至大晶粒处沉淀原理相同:颗粒接触点处(或小晶粒)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大原理相同:颗粒接触点处(或小晶粒)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大于自由表面(或大晶粒)处的溶解度于自由表面(或大晶粒)处的溶解度在在2个对应部位上产生的化学位梯度为:个对应部位上产生的化学位梯度为:0lnaaRT凸面处/小晶粒处离子活度平面处/大晶粒处离子活度因此,化学位梯度使物质发生迁移,通过掖相传递而因此,化

    40、学位梯度使物质发生迁移,通过掖相传递而导致晶粒生长和坯体致密化导致晶粒生长和坯体致密化Kingery模型动力学方程模型动力学方程:3/13/43/100trRTVDCKrLLLV中心距收缩的距离常数液-气表面张力颗粒间液膜厚度被溶解物质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度液相体积颗粒起始粒度烧结时间3/1KtLL4种传质机制的比较:种传质机制的比较:传质方传质方式式蒸发蒸发- -凝聚凝聚扩散扩散流动流动溶解溶解- -沉淀沉淀原因原因压力差压力差空位浓度差空位浓度差应力应力- -应变应变溶解度溶解度条件条件P P10101Pa1Par r10m10mC Cn0/Nr r5m5m粘性流动粘度小粘

    41、性流动粘度小塑性流动塑性流动可观的液相量可观的液相量溶解度大溶解度大固液润湿固液润湿特点特点蒸发蒸发- -凝聚凝聚L/LL/L=0=0扩散扩散中心距缩短中心距缩短流动并引起颗粒重流动并引起颗粒重排排致密化速率高致密化速率高溶解溶解- -沉淀沉淀传质同时又是晶粒传质同时又是晶粒生长生长公式公式工艺控工艺控制制温度、粒度温度、粒度温度、粒度温度、粒度粘度、粒度粘度、粒度温度、液相数量、温度、液相数量、粘度、粒度粘度、粒度6.4 晶粒生长晶粒生长 晶粒生长和二次再结晶是与烧结并行的高温动晶粒生长和二次再结晶是与烧结并行的高温动力学过程。力学过程。 在考虑烧结的全过程,特别是烧结后期,忽略在考虑烧结的

    42、全过程,特别是烧结后期,忽略了这点就将引入重大的偏差了这点就将引入重大的偏差晶粒生长: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晶粒生长: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连续增大的过程。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连续增大的过程。初次再结晶初次再结晶 在已发生塑性形变的基质中在已发生塑性形变的基质中出现新生的无应变晶粒的成核出现新生的无应变晶粒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和生长过程。 该过程的推动力是基质塑该过程的推动力是基质塑性变形所增加的能量。性变形所增加的能量。 储存在形变基质里的能量约储存在形变基质里的能量约0.44.2J/g的数量级,虽然与熔的数量级,虽然与熔融热相比小了融热

    43、相比小了1000倍或更多,倍或更多,但已足以使晶界移动和晶粒长但已足以使晶界移动和晶粒长大。大。二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 (晶粒异常生长(晶粒异常生长/晶粒晶粒不连续生长)不连续生长) 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粒消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粒消耗时的异常长大过程。耗时的异常长大过程。6.4.1 晶粒生长晶粒生长 不管初次再结晶是否发生,细颗粒晶粒聚集体在高温下平不管初次再结晶是否发生,细颗粒晶粒聚集体在高温下平均晶粒尺寸总会增大,并伴随有一些较小的晶粒被兼并和均晶粒尺寸总会增大,并伴随有一些较小的晶粒被兼并和消失。消失。 晶粒生长速度是与被兼并晶粒的消失速度相当的。晶粒生长速度是与被兼并晶粒的消失速度相当的。

    44、过程的推动力是晶界过剩的表面能。过程的推动力是晶界过剩的表面能。晶体晶体A:凸面晶粒:凸面晶粒 晶体晶体B:凹面晶粒:凹面晶粒BABAGG 位于位于A晶粒内的原子必然有向能量低的位置跃迁的自发趋势。晶粒内的原子必然有向能量低的位置跃迁的自发趋势。 如如A点原子到达点原子到达B点,并释放出能量点,并释放出能量 G*后稳定在后稳定在B晶粒内。晶粒内。如果这种跃迁不断发生,晶界就向着如果这种跃迁不断发生,晶界就向着A晶粒曲率中心不断推晶粒曲率中心不断推移。移。B晶粒长大,晶粒长大,A晶粒缩小,直至晶界平直化,界面两边晶粒缩小,直至晶界平直化,界面两边的自由能差为的自由能差为0。 晶粒生长是晶界移动的

    45、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小晶粒之间的粘晶粒生长是晶界移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小晶粒之间的粘结。晶粒生长取决于晶界移动的速率。结。晶粒生长取决于晶界移动的速率。A和B晶粒之间由于曲率不同产生的压差2111rrP温度不变时:2111rrVG摩尔体积跨跃一个弯曲界面的自由能变化晶界移动速率还与原子跃过晶界的速率有关: RTHRSrrRTVNhRTv*exp*exp1121晶粒生长速率随温度成指数规律增加。所有晶粒长大的几何学情况有所有晶粒长大的几何学情况有3个一般原则:个一般原则: 晶界上有晶界能的作用,因此晶粒形成一个在几何学上与肥晶界上有晶界能的作用,因此晶粒形成一个在几何学上与肥皂泡相似的三维阵列;

    46、皂泡相似的三维阵列; 晶粒边界如果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表面张力,则界面间交角晶粒边界如果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表面张力,则界面间交角成成120,晶粒呈正六边形。实际上多晶系统中多数晶粒间,晶粒呈正六边形。实际上多晶系统中多数晶粒间界面能不等。因此从一个三界汇合点延伸至另一个三界汇合界面能不等。因此从一个三界汇合点延伸至另一个三界汇合点的晶界都具有一定曲率,表面张力将使界面移向其曲率中点的晶界都具有一定曲率,表面张力将使界面移向其曲率中心。心。 在晶界上的第二相夹杂物(杂质或气泡),如果它们在烧结在晶界上的第二相夹杂物(杂质或气泡),如果它们在烧结温度下不与主晶相形成液相,则将阻碍晶界移动。温度下不与

    47、主晶相形成液相,则将阻碍晶界移动。 大多数晶界都是弯曲的。大多数晶界都是弯曲的。 从晶粒中心往外看,大于六边形时边界向内凹,由于凸从晶粒中心往外看,大于六边形时边界向内凹,由于凸面界面能面界面能 凹面的,因此晶界向凸面曲率中心移动。凹面的,因此晶界向凸面曲率中心移动。 移动的结果是小于六边形的晶粒缩小,甚至消失。大于移动的结果是小于六边形的晶粒缩小,甚至消失。大于六边形的晶粒长大。六边形的晶粒长大。 总的结果是平均晶粒增大。总的结果是平均晶粒增大。 每个晶粒边界的曲率半径是直接和颗粒直径每个晶粒边界的曲率半径是直接和颗粒直径D成比例的成比例的 晶界移动和相应的晶粒长大速率晶界移动和相应的晶粒长

    48、大速率v和晶粒尺寸成反比。和晶粒尺寸成反比。DKdtdDv常数时间t时的晶粒直径ktDD202t=0 时的晶粒平均尺寸到晶粒生长后期,DD0tkDktDlog21log2/1tDloglog斜率=1/2但有些氧化物材料的晶粒生长实验表明,直线斜率为但有些氧化物材料的晶粒生长实验表明,直线斜率为1/21/3 主要原因:晶界移动时遇到杂质或气孔而限制了晶粒的生长,主要原因:晶界移动时遇到杂质或气孔而限制了晶粒的生长, 或者是或者是D0比比D小得不多。小得不多。 从理论上,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烧结后,应当从多晶材料从理论上,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烧结后,应当从多晶材料烧结至一个单晶,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第烧结至一

    49、个单晶,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第2相夹杂物(如相夹杂物(如杂质、气孔等)的阻碍作用,使晶粒长大受到阻止。杂质、气孔等)的阻碍作用,使晶粒长大受到阻止。 晶界移动时遇到夹杂物,晶界为了通过夹杂物,界面能晶界移动时遇到夹杂物,晶界为了通过夹杂物,界面能就被降低,降低的量正比于夹杂物的横截面积。就被降低,降低的量正比于夹杂物的横截面积。 通过障碍以后,弥补界面又要付出能量,结果使界面继通过障碍以后,弥补界面又要付出能量,结果使界面继续前进能力减弱,界面变得平直,晶粒生长就逐渐停止。续前进能力减弱,界面变得平直,晶粒生长就逐渐停止。 随着烧结的进行,气孔往往位于晶界上或三个晶粒交汇点上。随着烧结的进行,气孔

    50、往往位于晶界上或三个晶粒交汇点上。 气孔在晶界上是随晶界移动还是阻止晶界移动,与晶界曲率气孔在晶界上是随晶界移动还是阻止晶界移动,与晶界曲率有关,也与气孔直径、数量、气孔作为空位源向晶界扩散的有关,也与气孔直径、数量、气孔作为空位源向晶界扩散的速度、气孔内气体压力大小、包围气孔的晶粒数等因素有关。速度、气孔内气体压力大小、包围气孔的晶粒数等因素有关。 烧结初期,晶界上气孔数目很多,气孔牵制了晶界的移动,烧结初期,晶界上气孔数目很多,气孔牵制了晶界的移动,Vb=0 烧结中、后期,温度控制适当,气孔逐渐减少,烧结中、后期,温度控制适当,气孔逐渐减少,Vb=Vp,晶界带动气孔以正常速度移动,气孔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第六章 烧结.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527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