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一下数学科学.docx》由用户(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一下 数学 科学 下载 _一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第1课 石头教学目标: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1015块)。(2)托盘、放大镜(可选)。教学过程:活动一: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十么游戏。1、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玩石头的经历,哪怕只是捡起小石子掷石头。2、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描述逐步聚焦到石头的形态上,如,你还记不记得你看到的石头
2、是什么样子的?活动二:捡一块石头仔细观察并描述石头从各个方面特征。1、可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怎样观察石头,说一说这块石头是什么样的,再进行方法指导。2、先从具体的例子入手,看看别人是怎么描述石头的;再抽象到特征的层面:说“黄色”,其实就是说石头的“颜色”。3、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由组长组织,将一块石头放在图中央的大圈中,向观察者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活动三:给石头分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1、呈现一堆石头,启发他们思考:当我们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2、引导学生利用分类的结果获得新的发现,如:你发现这一堆石头中什么颜色的最多。活动四:讨论石头有哪些用途1、启发学生想一想生产和生活
3、的场景,哪里用到了石头?2、提示学生,石头本身的特征是利用石头时的首要考虑。第2课 玩泥巴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用于采集泥土的小铲子和塑料盒。(2)泥土,培养皿,白色托盘(用于接取筛得的泥土)。(3)筛孔由大到小的三种规格的筛子。(4)用于和泥的容器。教学过程:活动一:小朋友交流是怎么玩泥巴的1、通过呈现一些玩泥巴的图片引出话题。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
4、玩泥巴的经历,分享玩泥巴的经验。3、提前准备一些用泥巴捏成的泥塑作品,供学生观赏,激发学生也来捏一个泥塑作品的愿望,4、课前布置学生在花圃、农田等处采集一些泥土,带到课堂上来。活动二:筛泥土1、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要做一个泥塑的话,直接取花圃的泥土还不符合要求,因此要做一些加工。2、先做分拣泥土的活动,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泥土中拣出了哪些东西。3、将筛孔大小不同的三种筛子都呈现给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活动三:把筛出的土加水和成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1、首先是将筛成的细土加水和成泥,其次是用和成的泥来捏成型。2、学生通过真实的活动,体会“拣、筛、和、捏泥”这写词的意义,这也是科学学习与语文学习的不同
5、之处。3、让学生通过阅读或实验,了解泥塑课可以烧制成陶瓷。第3课 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与黏土的特征。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2)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3)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教学活动:活动一:识别沙子和黏土1、提出问题:沙子和黏土是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的东西,你认识它们
6、吗?2、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哪里见过沙子,是怎么玩沙子的。3、了解学生关于黏土的想法,向学生介绍一种获得黏土的方法筛。4、在课堂上做一些筛取黏土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直观经验。活动二: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1、为学生提供数量相当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各一份,提问:干沙子和干黏土有什么不同?2、指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来发现不同。3、出示一些用于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特点的词语,提示学生用来描述干沙子与干黏土,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词语。活动三:慢慢往沙子和黏土里倒水,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1、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提前组装好器材,学生负责将两杯清水分别倒入沙子和黏土中。2、实验前,交代清楚:
7、为了公平起见,要同时向沙子和黏土中倒水,随后仔细观察,不能在动实验器材。活动四: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沙子和黏土的几种妙用。2、启发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沙子和黏土。第4课 水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难点:用
8、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教学活动:活动一:举例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先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充分表达生活中的经验,再利用教材或教师补充的图片扩充一些生活用水的类别。活动二: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比较、找一找哪一杯是水1、出示装置,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用排除法的方法逐步将水找出来。2、通过分析找出哪一杯是水,启发学生用词语来描述谁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进一步巩固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
9、用舌头尝。3、解释气泡图,并示范填写第一个,学生模仿填写后面的圈圈。活动三:将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观察水的形状变化分组活动:1、通过玩一玩的活动,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中,观察水的不同形状。2、引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看到的画下来,从众总结出:谁没有固定的形状。活动四: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教师展示用手接水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会正确使用滴管的基础上,在手背上先一滴一滴地滴,再多滴一些,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第5课 玩转小水轮教学目标:1、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2、能有意识的通过公平对比,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的转动快慢。3、通过看图
10、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谁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难点:再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学生分组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铅丝1根、水槽架子、漏斗2个、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教学过程:活动一: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组装一个小水轮,并让它转起来1、先展示制作好的小水轮,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在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组装)一个用来做后续研究的小水轮。2、做好的小组用各种方法玩玩小水轮,也是检验自己制
11、作(组装)的小水轮是否灵活,在使用技术中进行技术调整。活动二:尝试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动起来,并探究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看法,再出示实验器材,启发学生想想怎么用这些器材去试试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引导关注公平。2、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活动三:读图,了解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利用1、学生交流:生活中人们利用流水的力量可以做些?2、利用视频介绍教材上的水车提水灌溉、水力发电等。3、补充这一方面的实例,比如,水磨坊利用水力磨面粉、利用水力碎石等。第6课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3
12、、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现象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难点:能够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教学准备:学生材料:盐、红糖、面粉、烧杯、滤纸、搅拌棒。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1、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变化。2、用问题引导:怎样描述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哪些现象说明盐和红糖溶解了,而沙子没有溶解?活动二: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1、通过问题引导: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