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大全(全册9份打包).rar
必必修修一一 第第一一课课 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从从空空想想到到科科学学、从从理理论论到到实实践践的的发发展展第第一一框框 原原始始社社会会的的解解体体和和阶阶级级社社会会的的演演进进知知识识点点一一:原原始始社社会会(人人类类社社会会发发展展的的最最初初阶阶段段)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知知识识点点二二:奴奴隶隶社社会会(人人类类社社会会迈迈入入文文明明时时代代的的门门槛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社会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3.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迈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5.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知识识点点三三:封封建建社社会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注:封封建建土土地地所所有有制制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收收取取地地租租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2.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知知识识点点四四: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社社会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事业,生产迅速下降,信息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经济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基本本矛矛盾盾 ,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 总总根根源源)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知知识识点点一一:科科学学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产产生生的的历历史史条条件件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之一)(1)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2)意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工人运动兴起(阶级条件)(1)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其中政政治治斗斗争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知知识识点点二二:科科学学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的的创创立立1.创立条件: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兴起, 工工人人阶阶级级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4.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般规律,揭示了 资本主义运行 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 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 由空想到科学 的伟大飞跃。 5.创立标志: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 发表。 6.共产党宣言 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 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共产党宣言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 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4)共产党宣言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知知识识点点三三: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从从一一国国到到多多国国的的实实践践1.巴黎公社(1)时间: 1871 年 3 月 28 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2)措施: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年薪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3)意义:马克思在 法兰西内战 中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 2.十月革命(1)时间: 1917 年 11 月 7 日。(2)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意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严重曲折: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第第三三课课 只只有有中中国国特特色色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才才能能发发展展中中国国知知识识点点一一:改改革革开开放放1.开启(1)事件: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意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3)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4)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 个沿海港口城市。(5)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6)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标志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3)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4)2003 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1)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 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2017 年,党的十九大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3.意义(1)“四个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知知识识点点二二:改改革革开开放放以以来来党党的的全全部部理理论论和和实实践践的的主主题题1.提出1982 年在党的十二大 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2.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1)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各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 邓小平理论。(2)内容: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 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到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3)主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4)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1)形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2)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3)作用:成功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科学发展观(1)形成: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了 科学发展观 。(2)主题: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3)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4)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主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3)内容:坚持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4)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知知识识点点三三:中中国国特特色色社社会会主主义义道道路路、理理论论、制制度度、文文化化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第二二课课 只只有有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才才能能救救中中国国第第一一框框 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革革命命的的胜胜利利知知识识点点一一:悲悲怆怆的的历历程程 近近代代中中国国探探索索复复兴兴之之路路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人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1)一是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二是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前者为后者创设前提开辟道路)3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帝国主义不允许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封建主义不允许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没有力量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知知识识点点二二:胜胜利利的的征征程程 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革革命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1)开始的标志 :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制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中国革命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6)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世界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知知识识点点一一:最最深深刻刻最最伟伟大大的的社社会会变变革革1.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划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 (3 3)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向向社社会会主主义义过过渡渡的的历历史史必必然然性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重要意义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知知识识点点二二:在在艰艰辛辛探探索索中中前前进进1.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2.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宝贵贵经经验验、理理论论准准备备和和物物质质基基础础。第 四 课 只 有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才 能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知知 识识 点点 一一 : 新新 时时 代代 的的 科科 学学 内内 涵涵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 ) 新 时 代 是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 ) 进 人 新 时 代 的 意 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人 新 时 代 , 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展 史 上 、 中 华 民 族 发 展 史 上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在 世 界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史 上 、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史 上 也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知知 识识 点点 二二 : 新新 时时 代代 我我 国国 社社 会会 主主 要要 矛矛 盾盾 1 . 进 入 新 时 代 的 背 景 ( 1 ) 取 得 的 成 就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们 党 团 结 带 领 全 国 各 族 人 民 不 懈 奋 斗 , 稳 定 解 决 了 十 几 亿 人 的 温 饱 问 题 , 总 体 上 实 现 小 康 ,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平 总 体 上 显 著 提 高 , 社 会 生 产 能 力 在 很 多 方 面 进 入 世 界 前 列 。 ( 2 ) 存 在 的 问 题 :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成 为 满 足 人 民 日 益 增 长 的 美 好 生 活 需 要 的 主 要 制 约 因 素 。 2 . 进 入 新 时 代 的 标 志 :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的 新 变 化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 新 时 代 , 我 国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已 经 转 化 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3 .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所 处 历 史 阶 段 的 判 断 我 国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的 变 化 , 没 有 改 变 我 们 对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所 处 历 史 阶 段 的 判 断 ,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 牢 牢 把 握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这 个 基 本 国 情 , 牢 牢 立 足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这 个 最 大 实 际 , 牢 牢 坚 持 党 的 基 本 路 线 这 个 党 和 国 家 的 生 命 线 、 人 民 的 幸 福 线 。 4 .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的 基 本 路 线 领 导 和 团 结 全 国 各 族 人 民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 力 更 生 , 艰 苦 创 业 , 为 把 我 国 建 设 成 为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美 丽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强 国 而 奋 斗 。 知知 识识 点点 三三 : 新新 时时 代代 坚坚 持持 和和 发发 展展 中中 国国 特特 色色 社社 会会 主主 义义 要要 一一 以以 贯贯 之之 1 . 新 时 代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要 一 以 贯 之 的 原 因 ( 1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改 草 开 放 以 来 党 的 全 部 理 论 和 实 践 的 主 题 , 是 党 和 人 民 历 尽 千 辛 万 苦 、 付 出 各 种 代 价 取 得 的 根 本 成 就 , 是 我 们 必 须 推 进 的 伟 大 事 业 。 ( 2 ) 当 前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 新 时 代 ,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人 民 进 行 伟 大 社 会 革 命 的 成 果 , 也 是 党 领 导 人 民 进 行 伟 大 社 会 革 命 的 继 续 。 ( 3 ) 党 要 在 新 的 历 史 方 位 上 实 现 新 的 历 史 使 命 , 最 根 本 的 就 是 要 高 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旗 帜 , 一 以 贯 之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2 . 如 何 在 新 时 代 一 以 贯 之 地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1 ) 当 代 中 国 共 产 党 人 的 任 务 , 就 是 要 把 新 时 代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这 场 伟 大 社 会 革 命 进 行 好 , 在 实 践 中 不 断 丰 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实 践 特 色 、 理 论 特 色 、 民 族 特 色 、 时 代 特 色 , 在 新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把 党 和 国 家 各 项 事 业 继 续 推 向 前 进 。 ( 2 ) 新 时 代 属 于 每 一 个 人 , 每 一 个 人 都 是 新 时 代 的 见 证 者 、 开 创 者 、 建 设 者 。 要 不 忘 初 心 牢 记 使 命 , 以 永 不 懈 怠 的 精 神 状 态 和 一 往 无 前 的 奋 斗 姿 态 ,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 新 局 于 伟 大 的 社 会 革 命 , 强 体 魄 于 伟 大 的 自 我 革 命 , 在 广 袤 国 土 上 继 续 书 写 近 十 四 亿 中 国 人 民 伟 大 奋 斗 的 历 史 新 篇 章 。 知知 识识 点点 四四 : 中中 国国 梦梦 1 . 中 国 梦 的 本 质 和 基 本 内 涵 ( 1 ) 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 中 国 梦 应 包 括 两 个 层 次 的 深 刻 内 涵 :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 中 国 梦 是 民 族 复 兴 、 国 家 强 盛 之 梦 ; 从 个 体 上 把 握 , 中 国 梦 是 生 活 幸 福 、 人 生 出 彩 之 梦 。 国 家 梦 与 人 民 梦 紧 密 相 连 , 相 辅 相 成 , 统 一 于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伟 大 实 践 。 2 . 中 国 梦 归 根 到 底 是 人 民 的 梦 中国梦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 国 家 利 益 、 民 族 利 益 和 每 个 人 的 具 体 利 益 紧 紧 联 系 在 一 起 。 实 现 中 国 梦 意 味 着 中 国 经 济 实 力 和 综 合 国 力 、 国 际 地 位 和 影 响 力 大 大 提 升 ; 意 味 着 中 华 民 族 以 更 加 昂 扬 向 上 、 文 明 开 放 的 姿 态 屹 立 于 世 界 民 族 之 林 ; 意 味 着 中 国 人 民 过 上 更 加 幸 福 安 康 的 生 活 , 中 国 梦 就 是 人 民 的 梦 。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 民 是 中 国 梦 的 主 体 , 是 中 国 梦 的 创 造 者 和 享 有 者 。 中 国 梦 的 深 厚 源 泉 在 于 人 民 , 根 本 归 宿 也 在 于 人 民 , 只 有 同 人 民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结 合 起 来 才 能 取 得 成 功 。 中 国 梦 就 是 要 让 每 个 人 获 得 发 展 自 我 和 奉 献 社 会 的 机 会 , 共 同 享 有 人 生 出 彩 的 机 会 , 共 同 享 有 梦 想 成 真 的 机 会 , 共 同 享 有 同 祖 国 和 时 代 一 起 成 长 与 进 步 的 机 会 。 3 . 中 国 梦 与 世 界 人 民 的 关 系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穷 则 独 善 其 身 , 达 则 兼 善 天 下 。 ” 这 是 中 华 民 族 始 终 崇 尚 的 品 德 和 胸 怀 。 中 国 - 心 一 意 办 好 自 己 的 事 情 , 实 现 国 家 发 展 和 稳 定 , 既 是 对 自 己 负 责 , 也 是 为 世 界 作 贡 献 。 中 国 将 同 国 际 社 会 一 道 , 推 动 实 现 持 久 和 平 、 共 同 繁 荣 的 世 界 梦 , 为 人 类 和 平 发 展 的 事 业 作 出 新 的 更 大 的 贡 献 。 知知 识识 点点 五五 : 新新 时时 代代 中中 国国 共共 产产 党党 的的 历历 史史 使使 命命 1 . 中 国 共 产 党 人 的 初 心 和 使 命 : 就 是 为 中 国 人 民 谋 幸 福 , 为 中 华 民 族 谋 复 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1 ) 实 现 伟 大 梦 想 , 必 须 进 行 伟 大 斗 争 原 因 : 中 国 共 产 党 要 团 结 带 领 人 民 有 效 应 对 重 大 挑 战 、 抵 御 重 大 风 险 、 克 服 重 大 阻 力 、 解 决 重 大 矛 盾 , 必 须 进 行 具 有 许 多 新 的 历 史 特 点 的 伟 大 斗 争 。 做 法 : 要 充 分 认 识 这 场 伟 大 斗 争 的 长 期 性 、 复 杂 性 、 艰 巨 性 , 发 扬 斗 争 精 神 , 提 高 斗 争 本 领 , 不 断 夺 取 伟 大 斗 争 新 胜 利 。 ( 2 ) 实 现 伟 大 梦 想 , 必 须 深 入 推 进 党 的 建 设 新 的 伟 大 工 程 原 因 : 办 好 中 国 的 事 情 , 关 键 在 党 。 历 史 已 经 并 将 继 续 证 明 , 没 有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 民 族 复 兴 必 然 是 空 想 。 做 法 : 中 国 共 产 党 要 始 终 成 为 时 代 先 锋 、 民 族 脊 梁 , 始 终 成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执 政 党 , 自 身 必 须 始 终 过 硬 。 中 国 共 产 党 要 不 断 增 强 政 治 领 导 力 、 思 想 引 领 力 、 群 众 组 织 力 、 社 会 号 召 力 , 以 永 葆 旺 盛 生 命 力 和 强 大 战 斗 力 。 ( 3 ) 实 现 伟 大 梦 想 , 必 须 推 进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业 原 因 :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党 的 全 部 理 论 和 实 践 的 主 题 。 做 法 : 我 们 要 更 加 自 觉 地 增 强 道 路 自 信 、 理 论 自 信 、 制 度 自 信 、 文 化 自 信 , 既 不 走 封 闭 僵 化 的 老 路 , 也 不 走 改 旗 易 帜 的 邪 路 , 保 持 政 治 定 力 , 坚 持 实 干 兴 邦 , 始 终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2 . 伟 大 斗 争 , 伟 大 工 程 , 伟 大 事 业 , 伟 大 梦 想 的 内 在 联 系 ( 1 )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 ) 推 进 伟 大 工 程 , 要 结 合 伟 大 斗 争 、 伟 大 事 业 、 伟 大 梦 想 的 实 践 来 进 行 , 确 保 党 在 世 界 形 势 深 刻 变 化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始 终 走 在 时 代 前 列 , 在 应 对 国 内 外 各 种 风 险 和 考 验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始 终 成 为 全 国 人 民 的 主 心 骨 , 在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始 终 成 为 坚 强 领 导 核 心 。 知知 识识 点点 六六 : 分分 两两 步步 走走 建建 成成 社社 会会 主主 义义 现现 代代 化化 强强 国国 1.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从 2 0 2 0 年 到 本 世 纪 中 叶 , 分 两 个 阶 段 来 安 排 阶阶 段段 时时 间间 目目 标标 第 一 个 阶 段 2 0 2 0 年 到 2 0 3 5 年 在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基 础 上 , 再 奋 斗 十 五 年 , 基 本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第 二 个 阶 段 2 0 3 5 年 到 本 世 纪 中 叶 在 基 本 实 现 现 代 化 基 础 上 , 再 奋 斗 十 五 年 , 把 我 国 建 成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美 丽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强 国 2 . 实 现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的 战 略 安 排 ( 1 ) 为 实 现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的 战 略 安 排 , 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 ) 要 抓 住 大 有 可 为 的 历 史 机 遇 期 , 锐 意 进 取 埋 头 苦 干 、 善 于 创 新 、 永 不 懈 怠 , 不 负 时 代 的 要 求 、 历 史 的 期 待 。 ( 3 ) 广 大 青 年 要 坚 定 理 想 信 念 , 志 存 高 远 , 脚 踏 实 地 , 勇 做 时 代 的 弄 潮 儿 , 在 实 现 中 国 梦 的 生 动 实 践 中 放 飞 青 春 梦 想 , 在 实 现 中 国 梦 的 生 动 实 践 中 放 飞 青 春 梦 想 在 为 人 民 利 益 的 不 懈 奋 斗 中 书 写 人 生 华 章 。 知知 识识 点点 七七 : 习习 近近 平平 新新 时时 代代 中中 国国 特特 色色 社社 会会 主主 义义
收藏
编号:21379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03-02
6
文币
- 资源描述:
-
必必修修一一 第第一一课课 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从从空空想想到到科科学学、从从理理论论到到实实践践的的发发展展第第一一框框 原原始始社社会会的的解解体体和和阶阶级级社社会会的的演演进进知知识识点点一一:原原始始社社会会(人人类类社社会会发发展展的的最最初初阶阶段段)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知知识识点点二二:奴奴隶隶社社会会(人人类类社社会会迈迈入入文文明明时时代代的的门门槛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社会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3.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迈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5.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知识识点点三三:封封建建社社会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注:封封建建土土地地所所有有制制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收收取取地地租租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2.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知知识识点点四四: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社社会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事业,生产迅速下降,信息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经济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基本本矛矛盾盾 ,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 总总根根源源)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知知识识点点一一:科科学学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产产生生的的历历史史条条件件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之一)(1)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2)意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工人运动兴起(阶级条件)(1)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其中政政治治斗斗争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知知识识点点二二:科科学学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的的创创立立1.创立条件: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兴起, 工工人人阶阶级级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4.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般规律,揭示了 资本主义运行 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 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 由空想到科学 的伟大飞跃。 5.创立标志: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 发表。 6.共产党宣言 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 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共产党宣言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 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4)共产党宣言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知知识识点点三三: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从从一一国国到到多多国国的的实实践践1.巴黎公社(1)时间: 1871 年 3 月 28 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2)措施: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年薪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3)意义:马克思在 法兰西内战 中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 2.十月革命(1)时间: 1917 年 11 月 7 日。(2)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意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严重曲折: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第第三三课课 只只有有中中国国特特色色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才才能能发发展展中中国国知知识识点点一一:改改革革开开放放1.开启(1)事件: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意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3)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4)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 个沿海港口城市。(5)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6)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标志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3)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4)2003 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1)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 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2017 年,党的十九大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3.意义(1)“四个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知知识识点点二二:改改革革开开放放以以来来党党的的全全部部理理论论和和实实践践的的主主题题1.提出1982 年在党的十二大 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2.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1)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各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 邓小平理论。(2)内容: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 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到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3)主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4)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1)形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2)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3)作用:成功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科学发展观(1)形成: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了 科学发展观 。(2)主题: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3)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4)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主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3)内容:坚持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4)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知知识识点点三三:中中国国特特色色社社会会主主义义道道路路、理理论论、制制度度、文文化化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第二二课课 只只有有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才才能能救救中中国国第第一一框框 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革革命命的的胜胜利利知知识识点点一一:悲悲怆怆的的历历程程 近近代代中中国国探探索索复复兴兴之之路路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人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1)一是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二是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前者为后者创设前提开辟道路)3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帝国主义不允许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封建主义不允许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没有力量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知知识识点点二二:胜胜利利的的征征程程 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革革命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1)开始的标志 :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制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中国革命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6)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世界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知知识识点点一一:最最深深刻刻最最伟伟大大的的社社会会变变革革1.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划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 (3 3)新新民民主主主主义义向向社社会会主主义义过过渡渡的的历历史史必必然然性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重要意义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知知识识点点二二:在在艰艰辛辛探探索索中中前前进进1.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2.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宝贵贵经经验验、理理论论准准备备和和物物质质基基础础。第 四 课 只 有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才 能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知知 识识 点点 一一 : 新新 时时 代代 的的 科科 学学 内内 涵涵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 ) 新 时 代 是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 ) 进 人 新 时 代 的 意 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人 新 时 代 , 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展 史 上 、 中 华 民 族 发 展 史 上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在 世 界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史 上 、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史 上 也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知知 识识 点点 二二 : 新新 时时 代代 我我 国国 社社 会会 主主 要要 矛矛 盾盾 1 . 进 入 新 时 代 的 背 景 ( 1 ) 取 得 的 成 就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们 党 团 结 带 领 全 国 各 族 人 民 不 懈 奋 斗 , 稳 定 解 决 了 十 几 亿 人 的 温 饱 问 题 , 总 体 上 实 现 小 康 ,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平 总 体 上 显 著 提 高 , 社 会 生 产 能 力 在 很 多 方 面 进 入 世 界 前 列 。 ( 2 ) 存 在 的 问 题 :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成 为 满 足 人 民 日 益 增 长 的 美 好 生 活 需 要 的 主 要 制 约 因 素 。 2 . 进 入 新 时 代 的 标 志 :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的 新 变 化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 新 时 代 , 我 国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已 经 转 化 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3 .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所 处 历 史 阶 段 的 判 断 我 国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的 变 化 , 没 有 改 变 我 们 对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所 处 历 史 阶 段 的 判 断 ,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 牢 牢 把 握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这 个 基 本 国 情 , 牢 牢 立 足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这 个 最 大 实 际 , 牢 牢 坚 持 党 的 基 本 路 线 这 个 党 和 国 家 的 生 命 线 、 人 民 的 幸 福 线 。 4 .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的 基 本 路 线 领 导 和 团 结 全 国 各 族 人 民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 力 更 生 , 艰 苦 创 业 , 为 把 我 国 建 设 成 为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美 丽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强 国 而 奋 斗 。 知知 识识 点点 三三 : 新新 时时 代代 坚坚 持持 和和 发发 展展 中中 国国 特特 色色 社社 会会 主主 义义 要要 一一 以以 贯贯 之之 1 . 新 时 代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要 一 以 贯 之 的 原 因 ( 1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改 草 开 放 以 来 党 的 全 部 理 论 和 实 践 的 主 题 , 是 党 和 人 民 历 尽 千 辛 万 苦 、 付 出 各 种 代 价 取 得 的 根 本 成 就 , 是 我 们 必 须 推 进 的 伟 大 事 业 。 ( 2 ) 当 前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入 新 时 代 ,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人 民 进 行 伟 大 社 会 革 命 的 成 果 , 也 是 党 领 导 人 民 进 行 伟 大 社 会 革 命 的 继 续 。 ( 3 ) 党 要 在 新 的 历 史 方 位 上 实 现 新 的 历 史 使 命 , 最 根 本 的 就 是 要 高 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旗 帜 , 一 以 贯 之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2 . 如 何 在 新 时 代 一 以 贯 之 地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1 ) 当 代 中 国 共 产 党 人 的 任 务 , 就 是 要 把 新 时 代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这 场 伟 大 社 会 革 命 进 行 好 , 在 实 践 中 不 断 丰 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实 践 特 色 、 理 论 特 色 、 民 族 特 色 、 时 代 特 色 , 在 新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把 党 和 国 家 各 项 事 业 继 续 推 向 前 进 。 ( 2 ) 新 时 代 属 于 每 一 个 人 , 每 一 个 人 都 是 新 时 代 的 见 证 者 、 开 创 者 、 建 设 者 。 要 不 忘 初 心 牢 记 使 命 , 以 永 不 懈 怠 的 精 神 状 态 和 一 往 无 前 的 奋 斗 姿 态 ,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 新 局 于 伟 大 的 社 会 革 命 , 强 体 魄 于 伟 大 的 自 我 革 命 , 在 广 袤 国 土 上 继 续 书 写 近 十 四 亿 中 国 人 民 伟 大 奋 斗 的 历 史 新 篇 章 。 知知 识识 点点 四四 : 中中 国国 梦梦 1 . 中 国 梦 的 本 质 和 基 本 内 涵 ( 1 ) 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 中 国 梦 应 包 括 两 个 层 次 的 深 刻 内 涵 :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 中 国 梦 是 民 族 复 兴 、 国 家 强 盛 之 梦 ; 从 个 体 上 把 握 , 中 国 梦 是 生 活 幸 福 、 人 生 出 彩 之 梦 。 国 家 梦 与 人 民 梦 紧 密 相 连 , 相 辅 相 成 , 统 一 于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伟 大 实 践 。 2 . 中 国 梦 归 根 到 底 是 人 民 的 梦 中国梦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 国 家 利 益 、 民 族 利 益 和 每 个 人 的 具 体 利 益 紧 紧 联 系 在 一 起 。 实 现 中 国 梦 意 味 着 中 国 经 济 实 力 和 综 合 国 力 、 国 际 地 位 和 影 响 力 大 大 提 升 ; 意 味 着 中 华 民 族 以 更 加 昂 扬 向 上 、 文 明 开 放 的 姿 态 屹 立 于 世 界 民 族 之 林 ; 意 味 着 中 国 人 民 过 上 更 加 幸 福 安 康 的 生 活 , 中 国 梦 就 是 人 民 的 梦 。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 民 是 中 国 梦 的 主 体 , 是 中 国 梦 的 创 造 者 和 享 有 者 。 中 国 梦 的 深 厚 源 泉 在 于 人 民 , 根 本 归 宿 也 在 于 人 民 , 只 有 同 人 民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结 合 起 来 才 能 取 得 成 功 。 中 国 梦 就 是 要 让 每 个 人 获 得 发 展 自 我 和 奉 献 社 会 的 机 会 , 共 同 享 有 人 生 出 彩 的 机 会 , 共 同 享 有 梦 想 成 真 的 机 会 , 共 同 享 有 同 祖 国 和 时 代 一 起 成 长 与 进 步 的 机 会 。 3 . 中 国 梦 与 世 界 人 民 的 关 系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穷 则 独 善 其 身 , 达 则 兼 善 天 下 。 ” 这 是 中 华 民 族 始 终 崇 尚 的 品 德 和 胸 怀 。 中 国 - 心 一 意 办 好 自 己 的 事 情 , 实 现 国 家 发 展 和 稳 定 , 既 是 对 自 己 负 责 , 也 是 为 世 界 作 贡 献 。 中 国 将 同 国 际 社 会 一 道 , 推 动 实 现 持 久 和 平 、 共 同 繁 荣 的 世 界 梦 , 为 人 类 和 平 发 展 的 事 业 作 出 新 的 更 大 的 贡 献 。 知知 识识 点点 五五 : 新新 时时 代代 中中 国国 共共 产产 党党 的的 历历 史史 使使 命命 1 . 中 国 共 产 党 人 的 初 心 和 使 命 : 就 是 为 中 国 人 民 谋 幸 福 , 为 中 华 民 族 谋 复 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1 ) 实 现 伟 大 梦 想 , 必 须 进 行 伟 大 斗 争 原 因 : 中 国 共 产 党 要 团 结 带 领 人 民 有 效 应 对 重 大 挑 战 、 抵 御 重 大 风 险 、 克 服 重 大 阻 力 、 解 决 重 大 矛 盾 , 必 须 进 行 具 有 许 多 新 的 历 史 特 点 的 伟 大 斗 争 。 做 法 : 要 充 分 认 识 这 场 伟 大 斗 争 的 长 期 性 、 复 杂 性 、 艰 巨 性 , 发 扬 斗 争 精 神 , 提 高 斗 争 本 领 , 不 断 夺 取 伟 大 斗 争 新 胜 利 。 ( 2 ) 实 现 伟 大 梦 想 , 必 须 深 入 推 进 党 的 建 设 新 的 伟 大 工 程 原 因 : 办 好 中 国 的 事 情 , 关 键 在 党 。 历 史 已 经 并 将 继 续 证 明 , 没 有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 民 族 复 兴 必 然 是 空 想 。 做 法 : 中 国 共 产 党 要 始 终 成 为 时 代 先 锋 、 民 族 脊 梁 , 始 终 成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执 政 党 , 自 身 必 须 始 终 过 硬 。 中 国 共 产 党 要 不 断 增 强 政 治 领 导 力 、 思 想 引 领 力 、 群 众 组 织 力 、 社 会 号 召 力 , 以 永 葆 旺 盛 生 命 力 和 强 大 战 斗 力 。 ( 3 ) 实 现 伟 大 梦 想 , 必 须 推 进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业 原 因 :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党 的 全 部 理 论 和 实 践 的 主 题 。 做 法 : 我 们 要 更 加 自 觉 地 增 强 道 路 自 信 、 理 论 自 信 、 制 度 自 信 、 文 化 自 信 , 既 不 走 封 闭 僵 化 的 老 路 , 也 不 走 改 旗 易 帜 的 邪 路 , 保 持 政 治 定 力 , 坚 持 实 干 兴 邦 , 始 终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2 . 伟 大 斗 争 , 伟 大 工 程 , 伟 大 事 业 , 伟 大 梦 想 的 内 在 联 系 ( 1 )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 ) 推 进 伟 大 工 程 , 要 结 合 伟 大 斗 争 、 伟 大 事 业 、 伟 大 梦 想 的 实 践 来 进 行 , 确 保 党 在 世 界 形 势 深 刻 变 化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始 终 走 在 时 代 前 列 , 在 应 对 国 内 外 各 种 风 险 和 考 验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始 终 成 为 全 国 人 民 的 主 心 骨 , 在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始 终 成 为 坚 强 领 导 核 心 。 知知 识识 点点 六六 : 分分 两两 步步 走走 建建 成成 社社 会会 主主 义义 现现 代代 化化 强强 国国 1.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从 2 0 2 0 年 到 本 世 纪 中 叶 , 分 两 个 阶 段 来 安 排 阶阶 段段 时时 间间 目目 标标 第 一 个 阶 段 2 0 2 0 年 到 2 0 3 5 年 在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基 础 上 , 再 奋 斗 十 五 年 , 基 本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第 二 个 阶 段 2 0 3 5 年 到 本 世 纪 中 叶 在 基 本 实 现 现 代 化 基 础 上 , 再 奋 斗 十 五 年 , 把 我 国 建 成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美 丽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强 国 2 . 实 现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的 战 略 安 排 ( 1 ) 为 实 现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的 战 略 安 排 , 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 ) 要 抓 住 大 有 可 为 的 历 史 机 遇 期 , 锐 意 进 取 埋 头 苦 干 、 善 于 创 新 、 永 不 懈 怠 , 不 负 时 代 的 要 求 、 历 史 的 期 待 。 ( 3 ) 广 大 青 年 要 坚 定 理 想 信 念 , 志 存 高 远 , 脚 踏 实 地 , 勇 做 时 代 的 弄 潮 儿 , 在 实 现 中 国 梦 的 生 动 实 践 中 放 飞 青 春 梦 想 , 在 实 现 中 国 梦 的 生 动 实 践 中 放 飞 青 春 梦 想 在 为 人 民 利 益 的 不 懈 奋 斗 中 书 写 人 生 华 章 。 知知 识识 点点 七七 : 习习 近近 平平 新新 时时 代代 中中 国国 特特 色色 社社 会会 主主 义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大全(全册9份打包).rar》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统编
版高一
政治
必修
期末
复习
温习
知识
提纲
大全
打包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