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升温仿真试题( 18页用卷).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数学升温仿真试题( 18页用卷).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升温仿真试题 18页用卷 高中数学 升温 仿真 试题 18 页用卷 下载 _考试试卷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数学升温仿真试题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1已知集合 A=y|y=2x,B=x|y= 1-,则 AB=A.B.0,1C.(0,1)D.(0,12i 为虚数单位,则 i + 2i2+ 3i3+ 2018i2018=A.2018 + 2017iB.1008 1008iC.1010 + 1009iD.1010 1009i3已知直线 l平面,直线 m平面,则“”是“lm”的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某班级为规范同4声强级(单位:dB)由公式 LI=10lg()给出,其中 I 为声强(单位:W/m10-12学在公共场
2、所说话的文明礼仪,开展了“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主题活动,要求课下同学之间交流时,每人的声强级不超过 40 dB.现已知 4 位同学课间交流时,每人的声强分别为10-7W/m2,210-9W/m2,510-10W/m2,910-11W/m2,则这 4 人中达到班级要求的有A.1 人B.2 人C.3 人D.4 人5设直线 l:nx+(n+1)y= 2(nNn,则 S1+S2+S2 019的*)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S值为2 0162 017A.2 0172 018B.2 0182 019C.2 0192 020D.16从幂函数 y=x,y=x2,y=x2,y=x3,y=-1中任意选取
3、2 个函数,其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另一个函数是增函数的概率等于A.310B.25C.357D.107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是应用秦九韶算法的一个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x 的值为 a,n 的值为 2,输出 s 的值为 26,则实数 a 的值为A.-4 或-3B.-3 或 4C.-4 或 3D.3 或 48已知直线 l:y=x-2 与 x 轴的交点为抛物线 C:y2=2px(p0)的焦点,直线 l 与抛物线 C 交于A,B 两点,则 AB 的中点到抛物线 C 的准线的距离为A.8B.6C.5D.4(+1)2+
4、sin9函数 f(x)=的图象大致是2+1A.B.C.D.10函数 f(x)=Asin(x+)(A0,0,0abB.cbaC.abcD.bac212记 F1,F2为椭圆 C:+y2=1(m0 且 m1)的两个焦点,若 C 上存在点 M 满足=0,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A.(0,12,+)B.1,1)2,+)C.(0,1(1,2D.1,1)(1,2222213已知点 P(x0,y0)在曲线 C:y=x3-x2+1 上移动,曲线 C 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k,若1k- ,21,则 x0的取值范围是3政道学习网原创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7 57,3C.-7A.- , B.-,+)D.-7,93
5、73313-x2+4x+30 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14若存在 x-2,- ,使得不等式 ax29A.-2,+)B.- ,+)C.(-,6D.(-,-2815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x)满足 f(2-x)=f(x),且当-1x0,b0)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F2,M 是双曲线 C 渐近线上一点,|MF2N=12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1|=2|MF2|,点 N 满足=2(O 为坐标原点),且MF等于.19在ABC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若 sin Asin Bcos C=sin2C,则2+2=,sin C 的最大值为.220在长方体 ABCD-A1B1C
6、1D1中,AB=1,AD=2,AA1=3,点 P 是线段 B1C 上的一个动点,则:(1)AP+D1P 的最小值等于;(2)直线 AP 与平面 AA1D1D 所成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为.21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x),其导函数为 f (x),f (x)2,f(2)=4,则不等式 xf(x-1)2x2-2x 的解集为.三、解答题(共 7 题,共 70 分)22(本题 10 分)在3csin B=a-bcos C,bsin C=cos(B- )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36已知条件,补充到下面的横线上并作答.问题: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1)求角 B;(
7、2)若 D 为 AC 的中点,BD=2,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23(本题 10 分)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汉字写好.为了调查某地 6 000 名初中毕业生中书写汉字时握笔姿势正确的人数,某调查机构从初中毕业考试 200 个考场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了 10 个考场,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考生人数握笔姿势正确的人数考场号男生女生男生女生011181223031171325051181234071228320912010211111911321311416241511713421711614141
8、91191123合计1801202430(1)根据统计数据,以频率作为概率,分别估计该地初中毕业生中男生、女生“握笔姿势正确”的概率.(2)填写下面 22 列联表,并回答是否有 99%的把握认为该地初中毕业生握笔姿势正确与否与性别有关?男生女生总计握笔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不正确总计(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初中毕业生书写汉字时握笔姿势正确的比例?试说明理由.2附:K(其中 n=a+b+c+d).2=(-)(+)(+)(+)(+)P(K0) 0.100.050.010.0012kk02.7063.8416.635 10.82824(本题 12 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
9、中,平面 ACD平面 ABC,ACD 与ACB 均是等边三角形,AC=BE=4,BE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为 60,且点 E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落在ABC 的平分线上.(1)求证:DE平面 ADC;(2)求多面体 ABCDE 的体积.225(本题 12 分)已知椭圆 C:2+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点 A,B.221=1(ab0)的离心率为 ,右顶点 M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3,2(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 MA,MB 的斜率分别为 k1,k2.若 4k1k2+9=0,求|AB|的最小值.26(本题 12 分)已知函数 f(x)=ln x+ +1 有两个零点.(1)求
10、实数 a 的取值范围;1(2)记 f(x)的两个零点分别为 x1,x2,求证:x1x2(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e4= cos,27(本题 7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1 + sin(t 为参数,00,所以 A=(0,+),在集合 B 中,1-x0,所以 x1,B=(-,1,则 AB=(0,1,故选 D.【备注】无2.C【解析】无【备注】无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及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因为 l,所以 l,又 m,所以 lm;但 l,lm,m不能得到.所以“”是“lm”
1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 A.【备注】【解题关键】本题以空间位置关系为载体考查充要条件,求解关键是熟记空间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梳理各种证明方法,结合题设条件准确运用.题目没有给出图形时,要画出图形,借助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判断.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以及指数的运算性质,考查的学科素养是理性思维和数学应用.4,解得由题意知当声强级 LI=10lg()40 时,能达到班级要求,即 lg()4,1010-1210-1210-12I10-8.而 10-710-8,不能达到要求,210-910-8,510-1010-8,910-112,跳出循环体.输出的 s 的值为(2a+2)a+2=
12、26,解得 a=-4 或 a=3,故选 C.【备注】无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直线 l:y=x-2 与 x 轴的交点为(2,0),所以抛物线 C 的焦点为(2,0),所以 =2,p=4,所以抛物2= -2线 C 的方程为 y1,y1),B(x2,y2),由消去 y 并化简得 x2=8x.设 A(x2-12x+4=0,所以2= 8x1+x2=12,x1x2=4,所以|AB|= 1 + 12 (1+2)2-412=2 122-4 4=16.根据抛物|2线的定义可知,AB 的中点到抛物线 C 的准线的距离为=162=8,故选 A.【备注】
13、在求|AB|的过程中,由于直线 l 过抛物线的焦点,所以|AB|=x1+x2+p=12+4=16.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函数的性质识别函数的图象,考查的学科素养是理性思维.(+1)2+sin函数 f(x)=2+1=2+1+2+sin2+sin=1+,因为 y=x2+1 是偶函数,y=2x+sin x 是奇函数,2+12+12+sin2+sin所以 y=是奇函数,所以 f(x)=1+的图象关于点(0,1)中心对称,排除 C;令2+12+1g(x)=2x+sin x,则 g(x)=2+cos x0,所以 g(x)是(-,+)上的增函数,因为 g(0)=0,所以(1-2)2-12+sin当
14、x0 时,g(x)0,所以当 x0 时,f(x)=1+0,排除 D;又 f(- )=0,排除 A,故选 B.2+12+12(-2)【备注】无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1由题图可知 A=2,图象过点(0,1),所以 2sin =1,即 sin = ,又 0).由题图可知,即 T,所以,又0,所以 0 .又图象过6212665555 点(,0),且点(,0)是“五点作图法”中的第三点,所以+ =2k+(kZ),则121212 62412=+2(kZ),又 0( )4=()4(4333数不同,则首先考虑将其化成同底的,然后再根据指
15、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c=log3bc,故选 C.【备注】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式、对数式比较大小,考查的学科素养是理性思维.1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通解当 m1 时,c1F2为直径的圆上,设2=m-1,因为点 M 满足=0,所以点 M 在以 FM(x,y),则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y2=m-1,又点 M 在椭圆上,所以方程组2+y2=m-1,又点 M 在椭圆上,所以方程组2+2= -1有解,2+2= 1消去 y 得 x,所以 02=(2-)2=(2-)(2- )1-1-m,解得 m2;当 0m1 时,c2=1-m,
16、同理可得点 M 的轨迹2=1-m,同理可得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y2=1-m,又点 M 在椭圆上,所以方程组2+y2=1-m,又点 M 在椭圆上,所以方程组2+2= 1-2+2= 1有解,消去 y 得 x2=2=21-,所以2110m,解得 01 时,c2=m-1,b2=1,所以 m-11,得 m2;2=1-m,b2=m,所以 1-mm,解得 m11当 0m1 时,c,即 0m .综上可知,实数 m 的取值范围221为(0, 2,+),故选 A.2【备注】无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不等式的解法,考查的核心素养是逻辑推理、数学运算.11由题意,得 y=3x021,解2-
17、2x,则 k=32-1112-2x0=3(x0- ),21得- .由 k-320-2x0333337得- x03,故选 B.3【备注】无14.C12+4x+30,得 a13-x【解析】当 x-2,- 时,由 ax2423,(方法点拨:对于求解不等式3能成立时的参数范围问题,一般优先用分离参数法, 使不等式一端是参数,另一端是一个区间上具体的函数)143192-8-9(+1)(-9)18设 f(x)= 22+3+(-2x- ),则 f(x)=-=-=-,所以当-2x-14434211时,f(x)0,当-1x0,所以函数 f(x)在(-2,-1)上单调递减,在(-1,- )上单调2291递增,所以
18、 f(x)min=f(-1)=-2.又 f(-2)=-)=6,所以 f(x)max=6,所以 a6,即实数 a 的,f(-82取值范围是(-,6.(易错警示:混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与能成立问题满足的条件,(1)xD,不等式 af(x)恒成立,等价于 af(x)min;(2)xD,使得不等式 af(x)成立,等价于 af(x)max)故选 C.【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能成立问题,考查的学科素养是理性思维、数学探索.1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考查的核心素养是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依题意,f(2+x)=f(-x)=-f(x), 所以 f(4+x)=f(x),所以 f(x)为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