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131391
  • 上传时间:2022-02-28
  • 格式:PPT
  • 页数:91
  • 大小:10.2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第六 精华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的发展及其规律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规律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

    2、论到实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践的发展1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的探索3 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3 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4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会主义发展史上的

    3、两次飞跃:19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发展到科学;2020世纪初,从理论发展到建立世纪初,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一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16171617世纪世纪早期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1818世纪的世纪的空想平均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共产主义1919世纪初期世纪初期批

    4、判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圣西西门门傅傅立立叶叶欧欧文文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l托马斯托马斯莫尔莫尔(1478-15351478-1535):英国政治):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家、思想家,代表作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全书全书,简称,简称乌托邦乌托邦。 l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太阳城。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1616、1717

    5、世纪世纪(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公有制、人人劳、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动、

    6、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为原型。为原型。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l摩来里(摩来里(1720-17801720-1780)法国杰出)法国杰出思想家思想家 ,代表作是,代表作是自然法典自然法典; l马布利(马布利(1709-17851709-1785)法国著名)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代表作是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论法律或法律

    7、的原则。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818世纪世纪(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空想平均社会主空想平均社会主义义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有了;有了初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的、苦修

    8、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场为原型。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 圣西门圣西门(1760-18251760-1825) 法国思想家,代法国思想家,代表作是表作是论实业制度论实业制度; 傅立叶傅立叶(1772-18371772-1837)法国思想家,)法国思想家, 代表作是代表作是新世界新

    9、世界; 欧文欧文(1771-18581771-1858)英国著名的实业家、)英国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思想家, 代表作是代表作是新社会观新社会观、人类思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命想实践中的革命。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19世纪初期世纪初期(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批判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圣西门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理论上提出了了经济经济状

    10、况是状况是政治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社会蓝图时以大以大工厂工厂为原型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11、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找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找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找不到

    12、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找不到通向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找不到通向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2.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揭示了资本主义

    13、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和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关于无产阶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和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专政理论理论;关于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的理论。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14、 本 原 理 概 论( (二二)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从理论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到实践的飞跃,是,是通过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实现的。实现的。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第一,

    15、无产阶级革命是彻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底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1 1、无产阶级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性质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19171917年,革命中的年,革命中的布尔什维克示威游行布尔什维克示威游行第二,无产阶级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是要彻底消灭一切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的革命。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16、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史过程。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第一,在理论上,无第一,在理论上,无产阶级革命有产阶级革命有暴力与和暴力与和平平两种形式。两种形式。2 2、无产阶级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形式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17、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第二,第二,暴力革命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临时政府军队镇压临时政府军队镇压彼得格勒群众集会彼得格勒群众集会巴黎公社墙巴黎公社墙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 18711871年年3 3月月1818日,法国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了武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法国资产装起义,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政府,建立了第阶级统治政府,建立了第一个

    18、无产阶级政权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巴黎公社,但仅存黎公社,但仅存7171天,失天,失败了,这是第一次无产阶败了,这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马克思马克思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经认为,在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经认为,在特定情况下,社会主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但定情况下,社会主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但和平过渡只是和平过渡只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 第三

    19、,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第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至今尚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实例但至今尚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实例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19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通过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通过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矛盾状况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矛盾状况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同时革命同时革命”论论3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

    20、的发生、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无产阶级革命将在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将在某一天或某,并不意味着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一时刻“同时发生同时发生”,而是,而是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涨的局面。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

    21、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19 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发现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列宁发现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社会主义能够提出社会主义能够首先在一个或者少数国家取得胜首先在一个或者少数国家取得胜利新理论利新理论,即,即“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论。19131913年英德美法状况比较年英德美法状况比较列宁提出列宁提出“一国胜利一国胜利”论论第六章第六章社

    22、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19171917年年1010月月2525日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建,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理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理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23、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一一)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19171917年年1111月月19181918年上半年,年上半年,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81918年夏天年夏天19211921年初,外国年初,外国武装干涉和国

    24、内战争时期,即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211921年春天年春天19241924年,由战年,由战时共产主义转为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新经济政策时期策时期。1.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和途径,过渡的初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法

    25、和途径,进行了进行了“直接过渡直接过渡”实践。实践。 (1)1917(1)1917年年1111月月19181918年上半年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的时期的时期“直接过渡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市是指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和商品货币关系“直接直接”通达通达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1918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年下半年,帝国

    26、主义纠合义纠合1414国对苏维埃国对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政权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争。争。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实行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策。(2)1918(2)1918年夏天年夏天19211921年初年初: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困难条件下,为战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困难条件

    27、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采取的应急措施,它最大限度动员了全国国内外敌人采取的应急措施,它最大限度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粉碎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的财力物力,为粉碎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提,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3)1921(3)1921年年3 3月月19241924年年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背景:背景: 1921

    28、1921年年3 3月月8 8日日-16-16日,俄共日,俄共( (布布) )召开第召开第1010次代表大会。根据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 3月月1515日通过决议,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义政策。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四,试行租让制第四,试行租让制、代购代销等国家资、代购代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由本主义形式,作为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

    29、到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社会主义的桥梁。 新经济政策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内容 第一,实行粮食税制度,第一,实行粮食税制度,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农民自由周转易,允许农民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品;剩余农副产品; 第二,允许私人小工第二,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允许通业企业发展,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实行国家调节商业,实行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和货币流通; 第三,把商业原则引第三,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进行入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对职工经济核算,对职工实行物质奖励;实行物质奖励;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

    30、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 产率放在首要地位;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市场发展经济;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

    31、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施。2.2.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3.3.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主义的新构想 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

    32、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二二)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33、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1.1.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最终确立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最终确立 19281928年年10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划,19321932年底完成。年底完成。 19361936年年12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

    34、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发展战略方面: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国到工业国的转变。2.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经济体制方面: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集中统一指令性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集中统一指令性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单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一按劳分配方式。经经济济特特点点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

    35、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政政治治特特点点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第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是社会主义第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一种模式。3.3.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对苏联模式的评价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36、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二,历史功绩:第二,历史功绩: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的巩固和发展,为处在帝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打败了德平有较大提高,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体现了社会主国法西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义的优越性和强 大生命力。大生命力。苏军占领柏林苏军占领柏林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37、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第三,存在弊端:第三,存在弊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弊端逐步显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弊端逐步显现。 主要是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集中过多,管得过死,严重束缚企业,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38、本 原 理 概 论1.1.二战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二战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进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程中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东欧八国: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39、、民主德国。利、民主德国。亚洲六国:亚洲六国:中国、越南、北朝鲜、蒙古、老中国、越南、北朝鲜、蒙古、老挝、柬埔寨。挝、柬埔寨。拉美一国:拉美一国:古巴古巴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2.2.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继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人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事件,具有伟

    40、大的世界意义。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二战结束后,二战结束后,以雅尔塔体系为标志以雅尔塔体系为标志,确,确立了立了以苏美为中心的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战后以苏美为中心的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定位,取代了传统的以欧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定位,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

    41、成(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逐步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逐步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统治基础,赋予当本主义统治基础,赋予当代世界发展以新的内容。代世界发展以新的内容。(三)(三)20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贡献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42、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2.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大大遏制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大遏制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不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不断挫败帝国主义的图谋和野心。断挫败帝国主义的图谋和野心。 昔日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昔日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已经一去不复返。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二战后,二战后,100100

    43、多个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多个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第三世界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力量。3 3. .社会主义坚定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社会主义坚定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社会主义作为时代社会主义作为时代的旗帜和批判资本的旗帜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影响主义的武器,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今后长时间内引在今后

    44、长时间内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进方向。4.4.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

    45、解体的历史悲剧。 21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四)社会主义在(四)社会主义在2020世纪发展中的世纪发展中的曲折曲折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苏苏联联解解体体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后发表电视讲话上签字后发表电视讲话: : “我曾经坚定地赞成保持我曾经坚定地赞成保持联盟国家

    46、,保持国家完整。联盟国家,保持国家完整。最近发生的事件却朝另一最近发生的事件却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国家分裂解个方向发展,国家分裂解体已成为现实,我不能同体已成为现实,我不能同意发生这一情况意发生这一情况” ” 19911991年年1212月月2525日苏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所给

    47、的启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所给的启示 l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改善人民生活。 l必须必须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建设模式。 l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l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的途径。 l社会主义应该是个社会主义应该是个开放的体系开放的体系。 l警惕西方国家的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战略。战略。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

    48、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最深刻的教训是: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21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世纪,社会主义将

    49、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1 1、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

    50、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2 2、对社会生产进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原则。原则。一、一、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3 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4 4、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无产阶级革命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13139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