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杭州市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全部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杭州市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全部教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的研究 2022 杭州市 新教 科版五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研究 全部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1 -教学教学内容内容2.12.1 船的历史船的历史课型课型新授新授课课时时目目标标及及评评价价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达成评价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时期、 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 认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2.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 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稳定和水阻特性。3.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 “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感受船的发展历程, 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
2、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学学习习重重难难点点重重点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难难点点通过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独木舟负载物体” “船型与阻力关系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型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型、结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教教学学准准备备教教师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学生生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 、细线、垫圈、钩码、水槽、记录单等。相相关关链链接接-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三学环节三学环节一、聚焦教师用课件出示船的图片: 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输工具,给我们
3、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出聚焦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引出船的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唤醒学生对船的原有认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探索(一)探索活动 1交流关于船的知识1.教师出示“关于船的知识”班级记录表,小组内讨论,整理“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研究的内容” 。要求简洁明了,用关键词表述即可。2.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角度描述船,再梳理还想研究的问题,并用关键词将信息整理到班级记录表上。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前概念,学生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关于船的知识, 填补部分学生知识上的漏洞, 提高学习效率,为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做
4、好铺垫。(二)探索活动 2探索船的历史1.请学生观看在船的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船只的图片或视频。谈话:船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船的历史。2.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在充分发表观点的基础上, 再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关于“船的比较”记录表。3.学生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船在哪些方面发展了” ,了解船在技术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这些发展特征是推进单元后续学习的主线。(三)探索活动 3探究独木舟1.谈话:船行驶在水中,首先要保证稳定、不侧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让我们动手操作,继续研究船的稳定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1
5、 只独木舟,1 盒钩码和 1 个水槽。提示:关于独木舟的制作,我们可选择直径约 5cm、长度约 20cm 的小杉木,用直径 3.5cm 的钻头开槽,这样制作出的独木舟可承载两至三个钩码。但木制独木舟成本高、制作过程繁琐,还有吸水性太强、容易开裂等缺点,建议采用注塑独木主问题主问题:交流关于船的知识。互学互学:小组内讨论,整理“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研究的内容” 。展学:展学:小组汇报。主问题主问题:探索船的历史。自学自学:看一段视频,了解船的历史。互学互学:组内讨论,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关于“船的比较”记录表。展学:展学:学生汇报。主问题主问题:探究独木舟。自学:自学:可以怎样开展探究 ? 实 验
6、 时 要 注 意 什么?互学互学:组内讨论,分组实验。展学:展学: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3 -舟来完成本课的探究。在动手操作前,请同学们先思考:可以怎样开展探究?实验时要注意什么?2.整理并总结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放钩码时要轻轻放,放置要均匀;做实验三次,取最大值。3.学生分组实验。4.学生汇报实验发现:我的独木舟最多能放置几个钩码;根据实验操作反思:在船中放置重物时,怎样才能做到保持稳定、不侧翻?独木舟在装重物时,有哪些不足?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让学生感知不断改进和完善独木舟的必要性。5.设问: 我们的独木舟船首是
7、什么形状的?什么样形状的船首受到水的阻力比较小?为什么?6.出示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木船模型,比较不同,设计对比实验。7.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总结实验方法,用演示实验验证预测或者播放视频船首形状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8.交流什么形状的船受到的阻力更小, 讨论减小船在行驶中受到阻力的方法。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验证探究发现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的阻力,有利于实现科学的“实践总结理论”探究过程。三、研讨1.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了哪些变化?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3.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内容,这些问题也可以穿插在探索环节中。 让学生围绕这些
8、思考来确定研究任务,制订研究方案,最终得出探究结果。四、拓展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 并简单介绍中国的船舶发展历史和现状。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我国的航空母舰,简单了解我国船舶的发展情况,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课时作业作业层次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时间作业安排基础必做无选做无- 4 -拓展必做无选做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综合实践实践必做无选做无板书设计船的历史尖形船首阻力小受力匀称,不易侧翻船的发展:体积、材料、动力- 5 -教学教学内容内容2.22.2 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浮的材料造船课型课型新授新授课课时时目
9、目标标及及评评价价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达成评价科学概念目标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 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科学态度目标能利用新的材料, 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学学习习重重难难点点重重点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
10、变船的载重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量和稳定性。难难点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竹筏的制作和测试。教教学学准准备备教教师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学生生竹竿(长度 25cm,直径约 2.5cm)5 根、桐木条(长度 15cm,宽度 0.8cm,高度 0.8cm)4 根、水槽、橡皮筋(对折长度 8cm,宽度 0.4cm)4 根、钩码 1 盒等。相相关关链链接接- 6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三学环节三学环节一、聚焦1.教师出示独木舟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在活动中,你发现独木舟有什么缺点吗?2.学生讨论,梳理
11、出独木舟的缺点并记录在表格里。3.独木舟确实有很多缺点,如果让我们改进独木舟,克服独木舟的缺点,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等。4.提问:除了用木头,还可以用哪些材料造船?(揭示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独木舟的缺点,引发学生思考改进独木舟,思考更多做船的材料和不同的船体结构,引出用浮的材料造船,激发学生对制作竹筏的兴趣。二、探索(一)探索活动 1设计并制作竹筏1.出示几根竹竿,提出任务:今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个竹筏。2.出示竹筏图片,明确设计要求: (1)画出设计图; (2)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3)牢固、不散架。3.小组合作完成竹筏的设计方
12、案,汇报交流,说明设计理由和使用的材料等。4.播放制作竹筏的视频, 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选材种类和数量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思考画图纸制作”的步骤开展活动,提醒学生尽量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如果按设计图制作遇到困难,必须改变制作方法,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制作,这是培养“工程与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二)探索活动 2测试竹筏的载重量1.谈话:大家基本按照设计图制作出了自己的竹筏,那么我们的竹筏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让我们用钩码来测试一下。提问: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测试?实验时要注意什么?2.整理并总结实验方法, 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 轻轻放,放均匀;
13、做三次,取最大; (2)注意不能让水浸湿钩码。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我的竹筏最多能放置几个钩码。(三)探索活动 3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1.提问:我们分别完成了竹筏和独木舟的制作,也分别做了载重测试,让我们来总结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点。在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比较独木舟和竹筏”记录表。主问题主问题:设计并制作竹筏。自学自学:出示竹筏图片,明确设计要求。互学互学:小组合作完成竹筏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制作。展学展学:汇报交流,说明设计理由和使用的材料等。主问题主问题: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自学自学: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测试?实验时要注意什么?互学互学:整理并总结实
14、验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展学展学: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 -2.学生汇报。三、研讨1.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2.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3.出示“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图片,提问: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 前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穿插在探索环节中进行思考和交流。此外,通过让学生观察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给学生指明新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找出两艘船的优点,借鉴到对竹筏的改进中。四、拓展1.提问: 在竹筏的基础上, 如果再继续改进, 你会怎么做?2.课后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下节课进行展示、评价。设计意图: “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是课堂的延伸与发展
15、,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更大的提升,改进的过程可放到课后进行。课时作业作业层次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时间作业安排基础必做无选做无拓展必做改进自己的竹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更大的提升综合实践选做无实践必做无选做无板书设计用浮的材料造船独木舟竹筏体积小体积大载重量小载重量大- 8 -教学教学内容内容2.32.3 用沉的材料造船用沉的材料造船课型课型新授新授课课时时目目标标及及评评价价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达成评价科学概念目标1.沉的材料可以造船。2.相同质量的橡皮泥、 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3.认识到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4.了解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造
16、船技术的发展。科学探究目标1.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 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2.经历 “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 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3.通过操作、 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2.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 激发创造欲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 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学习习重重难难点点重重点点通过实验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通过实验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
17、上。难难点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教学学准准备备教教师师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学生生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动手册等。相相关关链链接接- 9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三学环节三学环节一、聚焦1.出示船的图片,请学生说说除了用木头、竹子这些浮的材料造船,还能用哪些材料来造船。2.出示橡皮泥和铝箔,教师演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提问: 除了用浮的材料造船, 我们可以用沉的材料造船吗? (引出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聚焦船的材料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用沉
18、的材料造船的兴趣。二、探索(一)用橡皮泥、铝箔造船1.教师先将没有经过任何造型的橡皮泥放入水中, 实验是否能沉入水底。让学生观察结果,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不给出最后的结论。教师出示铝箔纸。谈话:这种纸的材料是铝箔,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铝箔和橡皮泥一样,放到水中会沉下去。我们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是否可以浮到水面上,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用橡皮泥、铝箔各造一艘简单的船。3.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手册的方法记录,明确先画设计图,再按图纸造船。4.学生分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学生按照图纸造船,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适当的修改,
19、 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5.展示各组的设计图与作品。思考:沉的材料为什么能浮起来?6.小结: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就有可能浮起来。(二) 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1.提问: 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让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浮起来的方法了。我们做的船载重情况如何呢?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 反复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最多装载多少个垫圈。3.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两种船各自承载最大量的垫圈数。4.学生分组活动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小船,使船的载重量增加。5.小组汇报交流船的载重情况。设计意图:橡皮泥和铝箔是两种容易加工的材料。教学中主问题主问
20、题:用橡皮泥、铝箔造船。自学自学: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互学互学: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活动手册的方法记录,先画设计图,再按图纸造船。展学展学:展示各组的设计图与作品。主问题主问题: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互学互学:学生分组活动并做好记录。展学展学:小组汇报交流船的载重情况。- 10 -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 认识到船要实现加大载重量, 需要不断改进设计,提高制作技术。三、研讨1.通过制作小船,思考: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就能浮在水面上?2.播放视频:体积变大,浮力增大
21、。3.教师追问:在放垫圈的过程中,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浮在水面上,我们又用了什么方法?4.小结:橡皮泥和铝箔是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它们所占的空间体积变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设计意图:探索实践之后,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归纳出让沉的材料浮起来的方法;通过量化的数据、可视的画面,明确材料做成船型后体积增大;这既是对实践过程的回顾,也是方法的提炼,更是对浮力认识的深化。四、拓展资料出示渡船和双体帆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请学生说说这样的结构特征,对船的稳定性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 此环节将教材中研讨的第二个问题和资料板块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
22、实践操作总结出结论,深入体会形状对船只稳定性的影响。课时作业作业层次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时间作业安排基础必做无选做无拓展必做无选做无实践必做无选做无板书设计用沉的材料造船- 11 -沉的材料做成船型- 12 -教学教学内容内容2.42.4 增加船的载重量增加船的载重量课型课型新授新授课课时时目目标标及及评评价价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达成评价科学概念目标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 推动着船的发展。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 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
23、积的铝箔船。2.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 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 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2.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学学习习重重难难点点重重点点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船型体积越大,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载重量越大。难难点点根
24、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教教学学准准备备教教师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学生生三张 1212 厘米的铝箔(厚度 70 微米以上更易操作) 、垫圈、弹珠、刻度尺、学生活动手册等。相相关关链链接接- 1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三学环节三学环节一、聚焦谈话:前一节课,我们在自己做的铝箔船上装载了一定量的金属垫圈,把自己做的船成功升级为一艘小货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提问: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呢?二、探索(一)设计三只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1.教师出示
25、铝箔,提问:用三张边长为 12 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2.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不同底面积的设计图, 以其中一张设计图为例,指导学生在这张 12 厘米的铝箔上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度。3.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思路, 将三只不同底面积的船的设计图画在活动手册上。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虽有设计小船的经历,但是按尺寸设计仍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借助教科书上的案例,引导学生设计底面为方形的船,便于制作和计算。(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体积1.提问: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折叠铝箔船时要注意什么?播放折铝箔船的演示视频,给学生演示具体的折叠方法,提示学生注意事项。2.学生制作铝箔船,教师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