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1 一天的气温 教案.zip
1 一天的气温一、教学目标:1.认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2.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大致规律。3.对气温变化的研究有兴趣,初步认识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4.在描述气温变化规律的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分享自己的发现。二、教学重点: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三、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大致规律。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各种类型的气温计、简易气温计(每组一个)、当地近期一天中分段测量的气温数据。2.最好选择晴天时上本课。(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组织学生到室外测量气温的活动中,要提前分好小组,引导小组成员明确承担的测量或记录任务,强调室外活动的纪律要求,防止学生脱离小组自由行动。2.提醒学生保护好测量所用的器具,避免发生意外。六、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围绕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展开谈话。围绕这一话题,学生可能会谈到许多内容,如冷或热、温度、刮风、下雨等。2.提出以下问题,并聚焦到“气温”上:人们在描述天气时,经常会提到气温,气温是什么?人们是怎样知道每天的气温的?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二)科学实践活动:测量气温1.认识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气温计,说一说气温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并知道温度的基本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1)让学生自主使用气温计开展测量气温的活动。(2)结合测量的结果,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气温的?你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同学测量的一样吗?为什么一些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呢?(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讨论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4)再次测量气温,记录数据并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总结的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在教室内测量气温,并交流测量时的情况。3.分组到室外测量气温。(1)引导学生分组并明确小组每位成员承担的测量或记录任务。(2)引导学生在室外通风的地方,分别选择背阴处、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测量气温。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在记录时,不仅要记下测得的气温,还要将测量的地点、时间、气温计放置的高度等情况记录下来。在测量中,如果发现问题,小组内讨论并将小组同学的意见汇总起来。(3)引导学生讨论:至,交流测量情况。4.完成测量活动后回到教室在不同地点测得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会不同?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2)教师小结: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得的温度即是当地当时的气温。5.学习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1)谈话并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得的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有差别吗?你能试着用画图的方式,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表现出来吗?,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表示气温变化的规律。方法一折线统计图。教师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组成,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以及设置横轴和纵轴单位和间隔点的方法等。(2)学习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谈话:这里有测量好的一天的气温数据,我们一起来绘制这一天的气温折线统计图。根据时间和气温数据,在图上依次标注出每一点,并连成折线。(3)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并与大家交流。6.课后测量一天的气温数据并绘制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天和时间间隔点,测量并记录这一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再绘制气温数据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根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思考:这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天气温变化的规律和我们前面总结的一样吗?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三)拓展与应用量1.引导学生阅读“气象小常识一百叶箱。2.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交流: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怎样测得的?气象观测中描述的气温有哪些类型?(四)布置课后任务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问气象部门、参观气象观测站、查阅资料等形式,查找当地的气温资料,了解当地月气温、年气温变化的情况。2.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当地月气温、年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怎样的?科技的发展给气温的观测带来了哪些改变?
收藏
- 资源描述:
-
1 一天的气温一、教学目标:1.认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2.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大致规律。3.对气温变化的研究有兴趣,初步认识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4.在描述气温变化规律的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分享自己的发现。二、教学重点: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三、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大致规律。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各种类型的气温计、简易气温计(每组一个)、当地近期一天中分段测量的气温数据。2.最好选择晴天时上本课。(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组织学生到室外测量气温的活动中,要提前分好小组,引导小组成员明确承担的测量或记录任务,强调室外活动的纪律要求,防止学生脱离小组自由行动。2.提醒学生保护好测量所用的器具,避免发生意外。六、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围绕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展开谈话。围绕这一话题,学生可能会谈到许多内容,如冷或热、温度、刮风、下雨等。2.提出以下问题,并聚焦到“气温”上:人们在描述天气时,经常会提到气温,气温是什么?人们是怎样知道每天的气温的?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二)科学实践活动:测量气温1.认识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气温计,说一说气温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并知道温度的基本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1)让学生自主使用气温计开展测量气温的活动。(2)结合测量的结果,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气温的?你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同学测量的一样吗?为什么一些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呢?(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讨论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4)再次测量气温,记录数据并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总结的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在教室内测量气温,并交流测量时的情况。3.分组到室外测量气温。(1)引导学生分组并明确小组每位成员承担的测量或记录任务。(2)引导学生在室外通风的地方,分别选择背阴处、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测量气温。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在记录时,不仅要记下测得的气温,还要将测量的地点、时间、气温计放置的高度等情况记录下来。在测量中,如果发现问题,小组内讨论并将小组同学的意见汇总起来。(3)引导学生讨论:至,交流测量情况。4.完成测量活动后回到教室在不同地点测得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会不同?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2)教师小结: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得的温度即是当地当时的气温。5.学习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1)谈话并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得的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有差别吗?你能试着用画图的方式,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表现出来吗?,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表示气温变化的规律。方法一折线统计图。教师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组成,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以及设置横轴和纵轴单位和间隔点的方法等。(2)学习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谈话:这里有测量好的一天的气温数据,我们一起来绘制这一天的气温折线统计图。根据时间和气温数据,在图上依次标注出每一点,并连成折线。(3)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并与大家交流。6.课后测量一天的气温数据并绘制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天和时间间隔点,测量并记录这一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再绘制气温数据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根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思考:这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天气温变化的规律和我们前面总结的一样吗?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三)拓展与应用量1.引导学生阅读“气象小常识一百叶箱。2.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交流: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怎样测得的?气象观测中描述的气温有哪些类型?(四)布置课后任务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问气象部门、参观气象观测站、查阅资料等形式,查找当地的气温资料,了解当地月气温、年气温变化的情况。2.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当地月气温、年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怎样的?科技的发展给气温的观测带来了哪些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