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仪征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征 学校 苏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一册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第 1 课时课时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 12 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第 1、2 题,完成练习一第 1、2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图形的平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积累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图形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
2、中的一些平移现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2.导入新课。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 1 页例题 1 图。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2)强调平移的方向。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3.认识
3、平移的距离。(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2)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4)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 4 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 4 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 4 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 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 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4、。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4.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 2 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2)组织汇报。学生一边用投影展
5、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2 页“练一练”第 1 题。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2.完成教材第 2 页“练一练”第 2 题。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3、完成练习一第 1、2 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五、教
6、后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 34 页,例 2、例 3,练一练第 1、2 题。完成练习一第 3、4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 90后的图形。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引入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
7、天轮的课件。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2.导入新课。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 的含义。(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
8、转。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引导学生结合例题 2 的转杆图进行思考。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 O 顺时针旋转 90;转杆关闭是绕 O 逆时针旋转 90。(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1)课件出示教材第 3 页例题 3 图。(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
9、 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3)动手操作。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 4 页上方情境图)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再连成相应的图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5)组织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
10、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6)师生共同小结。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4 页“练一练”第 1 题。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 4 页“练一练”第 2 题。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 3 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
11、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 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完成练习一的第 3、4 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五、教后记第三课时第三课时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 56 页,例 4、例 5,试一试,练一练第1、2 题,练习一第 5-6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
12、形的理解。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1) 取出课前从教材第 113 页剪下的长方形、 正方形和
13、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汇报交流。(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画对称轴。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
14、称轴。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5)完成教材第 5 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正方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小结: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 课件
15、出示教材第 6 页例题 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的?(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交流作图思路。交流作图方法。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方法一:用描点的方法。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方法二:用涂色的方法。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提问: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用哪种方法比较好?(4)小结。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6 页“练一练”第 1 题。这道题是画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第一个图形有 1 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又 1
16、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又 2 条对称轴。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帮助判断。2.完成教材第 6 页“练一练”第 2 题。这道题是与例 5 一样的练习,是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一第 5-6 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五、教后记:第四课时第四课时练习一练习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 79 页练习一第 713 题,并开展“动手做”活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
17、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2.导入练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组织交流,集体讲评。2、第 8 题:学生判断,举手回答,全班评讲。3、第 9 题:学生先填空,再回答问题,教师评讲。三、综合练习1、第
18、 10 题现弄清楚逆时针方向旋转,再向左平移 6 格,教师巡视指导,全班评讲。2、第 11 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 9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 90;第二组图形, 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 9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 90;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 18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 180。3、第 12 题。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学生在数学书上画。4、第 13 题、动手做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
19、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 补六、教后记: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认识多位数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 1011 页,例 1,练一练第 1、2 题。练习二第 1-3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
20、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 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10 个一是() ;10 个十是() ;10 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
21、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 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提问: 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 10 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师:我们知道了 10 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 个十万又是多少呢?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追
22、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3) 小结: 今天我们所认识的 “万、 十万、 百万、 千万” 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3.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 10 页例题 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六十一万表示 61 个万,61 个万是 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 162 个万,162 个万是 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 1343 个万,1343 个万是 13430000。(2)写数。学生尝试
23、写数,小组交流、汇报。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10 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4.认识数位顺序表。(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 11 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出示数位顺序表)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2)学习数位分级。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
24、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11 页“练一练”第 1 题。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2.完成教材第 11 页“练一练”第 2 题。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3、完成练习二第 1-3 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五、教后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二)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 12 页例 2,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 4-8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含
25、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 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件出示以下题目: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42500003040000105000002.写一写。三千零二十四万四百万六十五万3.读一读。300500005060000170000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 (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