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教材分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教材分析.docx》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2022 年新苏教版 科学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显微镜 生命 世界 教材 分析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20222022 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设计意图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肉眼难以直接看到微小的生命,但微小的生命客观存在,它们也是生命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和周围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从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微生物的一些基础内容理应成为小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对象。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微生物,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但由于微生物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变化多端。因而
2、,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从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微生物开始,人类对微小生命体的认识、研究和利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并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加深认识和深化利用。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教材立足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从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将科学与技术融合在一起,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指向,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提出“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这个学习主题。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
3、“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
4、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7.5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知道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17.2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认识生活中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
5、应用。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微小的生命体 发霉与防霉 微生物的“功”与“过” 四课组成,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总” ,介绍细胞及其作用,即本单元的第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此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认识细胞的大小和多种形状, 让学生知道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为下一个层次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个层次为“分” ,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它由本单元的第二到第四课组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为总分总。其中,第二课为“总” ,以制作“小水塘”并观察其中的微生物为
6、切入点,介绍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发现过程以及微生物的广泛存在,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形状及其存在的广泛性,为下一课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三课为“分” ,以微生物中的一种霉作为认识对象,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讨论防霉方法;第四课又为“总”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交流消灭病菌的方法、利用乳酸菌自制酸奶等活动,让学生懂得微生物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能通过找出观察对象的共同点,说出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将实作和阅读结合起来,知道微生物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形状。在探究活动中了解物品发霉的条件和怎样防霉的知
7、识,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自制酸奶的活动及反思,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单元活动框架单元活动框架课时建议课时建议序号序号课题课题课时课时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2微小的生命体13发霉与防霉14微生物的“功”与“过”1总课时4第第 1 1 课课搭建生命体的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积木”1.教学内容本课遵从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状,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 手持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活动二
8、,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共同之处,为下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活动三,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第二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2.教学目标比较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找到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共同点。通过观察植物、动物以及人体各种细胞的图片,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传统显微镜、洋葱、镊子
9、、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介绍白细胞形状变化的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手持显微镜。第第 2 2 课课微小的生命体微小的生命体1.教学内容本课与上一课的编排方式相同,都遵从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所不同的是认识的对象不一样:上一课是细胞,而本课是微生物。第一部分,发现微生物,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制作“小水塘” ,让微生物在水中大量繁殖,然后安排学生在教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并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活动二,介绍列文虎克及其发现微生物的资料,了解科学家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和发现。第二部分,观察
10、各类微生物的图片,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类群的认知,引导学生发现微生物不仅有多种形状,而且大小也有巨大差别。2.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文字,知道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它们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通过观察和比较微生物图片,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点。难点: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传统显微镜、广口瓶、腐烂和新鲜的树叶、草。第第 3 3 课课发霉与防霉发霉与防霉1.教学内容本课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霉,按照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认知结构
11、,展开三个主要活动。活动一,安排学生先后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斑的外显形态和内在结构,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活动二,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是本课的主活动。在学生以往经历的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在此部分呈现了一个探究物品发霉条件的参考方案,并借卡通人之口给予提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以及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活动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些防霉方法,启发学生对探究结果加以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常见防霉方法的依据,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不同物品上霉斑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科学探
12、究,发现物品发霉的条件。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3.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难点:在设计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显微镜、霉菌切片、干净的小碟。学生分组材料:发霉的物品、放大镜、馒头或面包、自封口塑料袋、冰箱、水等。第第 4 4 课微生物的课微生物的“功功”与与“过过”1.教学内容本课围绕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这个中心,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展开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总” ,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功”与“过” ,即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此活动的设计为先指出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然后安排学生讨论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列举
13、的五个事例,让学生具体分析微生物在每个事例当中的“功”与“过” ;并通过观察苹果腐烂变质的过程,思考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从中领会微生物对人类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二部分为“分” ,组织学生认识人们是怎样对待微生物的。这个部分由两个并列的活动组成:活动一,呈现弗莱明与青霉素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医疗领域利用微生物“功”的具体事例;活动二,利用图文,组织学生交流人们消灭病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人们在生活中消除微生物“过”的具体事例。第三部分为“总” ,组织学生自制酸奶并思考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的原因。它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组织学生自制酸奶。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自制酸奶的四个步
14、骤,给学生以具体指导;活动二,以问题为导引,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是怎样扬“功”抑“过”的,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功”与“过” 。2.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知道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也有害。通过集中呈现图文资料,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体验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难点:自制酸奶。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展现苹果腐烂过程的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锅、保温容器等。参考资料参考资料鸡蛋是一个细胞吗鸡蛋是一个细胞吗?你知
15、道把鸡蛋称作一个细胞其实是不准确的吗?在鸡蛋刚生下还没有孵化前,鸡蛋里面的确只有一个完整的细胞,那就是蛋黄(而不是整个鸡蛋)。追溯蛋黄的孵化过程,在受精前蛋黄只是一个卵细胞,受精后它就是一个受精卵。如果鸡蛋开始孵化,受精卵要进行细胞分裂,那就更不只是一个细胞了。从蛋黄的结构上看,蛋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叫蛋黄膜,其实就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蛋黄膜是鸡蛋最内层的保护结构。卵黄一般都有分层,由黄卵黄与白卵黄以同心圆形成相间排列组成,中间是卵黄心。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盘(在蛋黄上看通常是一个小白点),它由细胞核与一部分细胞质组成,这就是胚盘。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受
16、精后,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蛋清、系带、蛋壳、壳膜都是非细胞结构。蛋清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这正是蛋白质一类营养物质名称的由来。系带沿鸡蛋长轴,由卵黄两端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有利于卵的孵化。蛋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起保护作用。别看蛋壳表面普通,其实在蛋壳上有 7000 多个小孔,蛋壳可以通气。蛋壳有两层壳膜,在鸡蛋的大头那端,两层壳膜之间常会分开形成一个小气室,这里可以储存蛋壳表面吸收进来的气体,为胚胎发育供给空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吃的煮熟的鸡蛋大头那端敲开总有一部分是空的。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1.安放:把显微镜放在自己面前略
17、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安放时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并使物镜前端与载物台有 2 厘米左右的距离。然后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把反光镜对着光源。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但是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只要视野的光亮程度合适,对光就完成了。3.观察:对好光后,把显微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使玻片上的标本对着通光孔的中心,再用盖片夹盖住。然后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接近玻片为止。接着,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 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 当看到物像时再轻微地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