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杭州学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 学校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教材 分析 全部 教案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单元人文要素及单元教学内容单元人文要素及单元教学内容单元人文要素: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表达真情实感”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语文园地三。单元语文要素及逻辑关系单元语文要素及逻辑关系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逻辑关系: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匆匆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 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
2、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前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后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两篇课文的课后题,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为单元习作作准备教学要点与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匆匆21.会写 19 个字,会写 29 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能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那个星期天2习作让真情流露3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1.能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2.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单元教学
3、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课时教学课时教学课题8、匆匆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 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核心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教学重点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学难点学
4、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 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课时2 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 会认会写 5 个生字, 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2.重点学习第 1、2 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教学设计一、名言导入,学习新课。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出示课件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
5、多!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 50 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感受时光给予他的触动。3.板书课题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出示课件 3】师小结要点: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匆匆 背影 荷塘月色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播放范读音频。【出示课件 4】2.生自
6、读课文:鼓励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出示课件 5】【出示课件 6】预设:(1)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指导生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交流:“涔涔”指流汗状,“潸潸”形容泪流不止。为什么作者会“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与悲伤)(2)出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交流:什么叫“挪移”?(移动)可以说汽车在马路上挪移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 “挪移” 就是慢慢地移动的含义。教师指导学生写“挪”字,
7、上下不平齐,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同样宽。(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交流: “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词法, “蒸”就是“蒸发”,“融”就是融化,合起来就是“蒸发融化 ”的意思。三、整体切入,局部赏读。(一)再读课文,整体入手1.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出示“品读助手”【出示课件 7】:(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二)局部赏读,深入体会1.学习体会第 1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了对时间匆匆的感悟?2.重
8、点句子点拨【出示课件 8】:(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师提示: 这里的 “什么”,既可以是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2)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9、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板书: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4)指导背诵第 1 自然段。(借助排比、反问的特殊句式来背)3.学习体会第 2 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理解第 1 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 2自然段。4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点拨【出示课件 9】:(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板书:具体说明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2)对话交流:“八千个日子”有多少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教师点拨:朱自清出生于 1898 年,匆匆写于 1922
10、 年 3月 28 日,时年 24 岁,“八千多个日子”大概就是 24 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 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 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 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情绪。(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惋惜、留恋、自责之情。(4)指导背诵教师点拨:对于 1、2 自然段的背诵,可以借助排比、反问、比喻的特殊句式来背, 还可以结合作者表达的对时光逝去的无奈的感情来背诵。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回顾本文出现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写法。五、回顾知识,总结提高。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 1、2 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
11、目标1.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 能说出自己对 “时间之流” 的感触, 仿照第 3 自然段, 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 1、2 自然段。2.课文接下来是如何写出时间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 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二、精读课文,运用语言1.指名学生读第 3 自然段, 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出示课件 10】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
12、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2.谁来说说,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用“ 的时候,从 过去 ” 引导学生来说。引导学生概括:作者认为时间浪费在洗手、吃饭、沉默、睡觉、叹息等事情上了。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板书:跨过 飞去 溜去 闪过)4.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5.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 吃饭、睡觉、叹息等等中溜走。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也有四千多个日子从手中溜去, 这些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13、呢?赶快拿起笔来, 仿照作者的写法, 写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6.自由练写例:写字的时候,时间从笔尖跳过;睡觉的时候,时间从梦中逃走;跑步的时候,时间从脚步声中悄然离去;看书的时候,时间从字里行间溜走。三、感悟时间,体会感情1.作者在第 3 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自由读课文第 4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了哪些感慨?2.师引导学生概括第四自然段作者对 “时间之流” 发出的感慨:【出示课件 11】(1)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引导学生概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2)
14、句子: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板书:如轻烟如薄雾)写法点拨: (1)这段话抓住了生活中最细微平常的事例来写,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动词灵活多变的运用,赋予时间以人的灵性,这样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就变得具体可感了。引导学生概括:对没有作为的自责;(3)句子: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引导学生概括:对要有所为的渴求。3.时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责之余,表达的是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决心。4.学习第
15、 5 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思考)(3)教师总结:在结构上,第 5 自然段与第 1 自然段首尾呼应,让文章由问而来,由问结尾,结构完整,引人深思。在表达方式上, 用问句结尾在情感上突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板书: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1.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 他留下的著作很多, 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
16、格啊。2.同学们, 时光匆匆而逝,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出示课件 1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板书:时间宝贵珍惜时间)3.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出示课件 13】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
17、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 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多读好书,让每一个日子都充实、富足!板书设计8匆匆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教学反思教学本课,在课堂上多次设计读写结合的环节。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上读、说、写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课上应更加注重学生小组中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在小组内读文的机会,交流感受的机会,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练习设计一、下列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涔涔(cn) 潸潸(shn) 赤裸(nu)
18、徘徊(pi hui)遮挽(zh wn)B.蒸融(zhng rng) 伶俐(lng l)秧苗(yng) 枯萎(wi) 锻炼(dun)C.三番五次(fn) 优雅(y) 勃勃生机(b)萦绕(yng)肩胛(ji)D.刹那间(ch)歉疚(ji)鞠躬(j)不知所措(cu) 一摞碗(lu)二、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赤裸裸一番锻练机敏名义B.惊羡幅度附合暄哗附庸C.挪移蒸融幸而基业优雅D.消受堂皇薄弱涔涔钮扣三、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3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
19、在叹息里闪过了。在叹息里,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闪过了。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标出文中的排比句,试谈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_2.你知道吗?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认真思考一下,试将这一处对比的作用写在下面。_3.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具有抒情性,它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4.试概括上文内容或者说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_五、 请你写出两条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并说说
20、它对你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由发挥)课题9、 那个星期天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自主学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 1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3.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核心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教学重点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时2 课时教学
21、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 1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回顾所学,质疑导入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盼 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 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篇与“盼望”的心路历程。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3.“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
22、这篇文章。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史铁生(19512010 年),中国作家、散文家。初中毕业后于 1969 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 1982 年、1983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二、朗读课文,解决字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 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通过查工具书的形式弄懂意思, 不懂之处及时请教他人。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3
23、】盼望:殷切的希望。明媚:(景物)鲜明可爱。吓唬:使害怕,恐吓。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耽搁:拖延时间。沉郁:低沉郁闷。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急遽:急速。惊惶:惊慌。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三、再次感知,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 (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2.那课文是按怎么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时间顺序,从早到晚。3.教师追问: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我”的心情。4.是的,本文主要写了“我”在
24、这一天里等候母亲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那么课文的抵 1 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件 4】对比句子:(1)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2)句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四、重点研读,体会心情【出示课件 5】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的变化。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预设:(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2) “春天的早
25、晨,阳光明媚”, “跑出去,站在街门口” ,“藏在大门后”,这里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的兴奋。(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 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 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 “我” 紧跟着母亲, 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5)“男孩儿蹲着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