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12《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 上传人(卖家):阳光灿烂杨老师
  • 文档编号:207958
  • 上传时间:2019-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4.9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12《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人教版 古诗三首 统编 人教版 年级 语文 12 古诗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212古诗三首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学设计 示 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 默写。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 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 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补充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1.同学们,大家知道宋朝吗?在那遥远的年代,某天夜里,一

    2、位老人在烛光明灭之中,僵卧病榻,老泪纵横,手指北方,他 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遗嘱(学生如不 明白,可改为临终遗言),大家猜猜,他遗嘱的内容是什么呢? 2.是啊,他临终之时,只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这短短的二十八 个字,没有一字提到家事,却包含了他最炽热的情感! 设计意图: 用当时的情景再现,以学生的猜测开篇,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热情,奠定了他们的感情基调。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人陆游,学 习他的绝笔诗示儿 。(板书课题、作者) 4.出示课件 1:陆游(1125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 杰出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到南宋 的前半期,

    3、这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 他的一生和他的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穿和洋溢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特色,奠定了 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更 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设计意图: 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及创作诗歌 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解题,出示课件 2: 看到诗题示儿,你是怎样理解的?“示”是什么意 思?(“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 “示儿” 可以说告诉儿子,也可以说给儿子们看的诗。) 2.教师配乐范读,正音。出示课件 3: 祭( ) 乃(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播放 音乐) 4.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 从教师范读到学生练读,再由学生汇报读到正音,扫清 字词障碍,为有感情地朗读做好准备。 三、了解诗意。 1.结合书中注释,组织学生再读古诗,自学古诗,体会诗意。 2.学生小组交流诗意。出示课件 4: (1)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同“原”,本来。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 没有了。 这句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2)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只是为 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3)

    5、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淮河以 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这句诗的意思是:南宋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 原的那一天。 (4)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祭祀祖宗。 无,同 “勿” ,不要。 乃翁,你们的父亲。 这句诗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 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 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 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们 祭祀祖先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名朗读。 设计

    6、意图: 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查找资料的方法,读懂诗句,理 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感悟诗情。 1.出示课件 5: 请大家再认真读诗,仔细品味,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是从哪些词语、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学生先自己品读,画出 有关的词句,然后小组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1)此时在陆游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那是什么?(板书:悲) (2)作者“悲”什么?(但悲不见九州同) (3)自己面对死亡,坦然自若,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但 他对国家却念念不忘,这种爱国之情是多么执着、深刻呀!让 我们带着这种敬佩之情再读一读诗句。 (4)课文中从“元知” “但悲”对比写出诗人的爱国之情,死 对他来

    7、说无所畏惧,唯一挂念的是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5)诗的三四句表达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 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引读“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板书:盼) 3.小结:一个“悲”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临终“不见九州 同”的悲伤,让我们从他的“悲之切”中体会到了他对国家 的“爱之深” 。 4.此时此刻,陆游的二十八字爱国诗一定深深地印在了你的 心中,哪位同学能饱含深情地背诵一遍? 设计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能随陆游的悲而悲,随陆游的盼而盼,诗 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正进入学生心中,这份因语言文字而带来 的感动最终沉入学生的心中,达到有感情诵读的效果。 五、拓展

    8、延伸。 出示课件 6:如果陆游泉下有知,知道今天如此团结和谐的国 家,他也一定会含笑九泉了。此时的陆游一定想说点什么,同 学们能替陆游说出来吗? 设计意图: 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总结全文。 结束语:(播放音乐)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位老人留 下的遗嘱是什么了吗?它是陆游念念不忘的被金人霸占着的 中原领土和受难人民,是对祖国重新统一热切的盼望,是执 着、深沉、热烈、真挚的爱国之情!(板书: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 让爱国情感在学生们的心中得以升华。 【板书设计】 题 临 安 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 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9、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 情。 过程与方法: 及时补充资料,感悟作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及时补充资料,感悟作者的情怀。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照,生成情感。 1.同学们,我们刚学了陆游的示儿这首诗。谁还记得?背 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 2.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3.是啊,在临终之际,陆游苦苦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一天他盼到了吗?(没有)没有盼到, “王师” 都干什么去了? 宋朝诗人林升(板书:林升)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题临安 邸(指板书),做了很好的回答。

    10、 设计意图: 与上节课的古诗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自然引入 本文的学习。 二、由题入手,读懂古诗。 1.课题是什么意思,谁知道?(题写在临安某旅店的诗)临安 是什么地方?(南宋的都城)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1: 【背景】 公元 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 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 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 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 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 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 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 。 3.同学们

    11、,听了这段背景介绍,你们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 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指名答) 师:那么我们就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对照注 释理解诗句意思,自由读诗。 设计意图: 解题后,及时补充资料,方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理解诗意。 我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对照注释试着翻译诗句。 1.学生自读自悟。 2.在学生交流中随机点拨。(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谁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 湖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陶醉了, 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设计意图: 借助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以此培养学生自学 古诗的习惯和能力。 四、感悟诗情。 1.诗

    12、人林升在悲愤中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他究竟在临 安城看到些什么?你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出示课件 24: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中看到了 碧绿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南宋的权贵 们整日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从“几时休”中体会到诗人是 什么心情?(愤怒) 同学们,假如这些贪图享乐的南宋权贵们就在你们面前, 请大家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大声问一问“西湖歌舞几 时休?”(有感情朗读)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而此刻的权贵们又是一副怎样的神态?(暖风熏得游人醉) 这里的“暖风”指什么

    13、?仅仅指自然界的春风吗?这里的 “游 人”是些什么人?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权贵醉”而称他们 为“游人”呢?(板书:权贵) 透过这个“醉”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仿 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仿佛看到了 歌女们为他们唱歌、跳舞。) 是啊,他们真是纸醉金迷啊!他们简直是醉生梦死!(板书: 醉生梦死)在这些权贵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直把杭 州作汴州) 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已经沦陷的北宋都城 汴州了。 设计意图: 加入自己的想象,体会权贵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 平、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 3.了解汴州。 (1)同学们,昔日的汴州又是什么样子呢? 想知道吗?北宋

    14、画 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 的清明上河图,大家请看:(出示清明上河图) (2)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昔日的汴州?(生说)就是这样一 个繁华的汴州,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被葬送了,此时,你心 情如何? (3)祖国的锦绣河山被葬送,怎不叫人悲痛呢?让我们带着悲 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古诗) 设计意图: 及时补充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五、拓展阅读。 出示课件 5: 1.同学们,汴州沦陷了,权贵们可以逃离战乱,来到南方的杭 州,继续寻欢作乐,可是,汴州的老百姓呢?他们的境况又如 何?爱国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是这样描写的:课件出示秋夜 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15、 “又一年”,表达作者等待时间之长。 2.汴州的老百姓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 “南望王师又一年” , 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据资料介绍,陆游写 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 65 年了,整整 2 万多个日 日夜夜呀!同学们,破碎的山河在盼,流泪的遗民在盼,陆游 在盼,林升在盼,他们盼到了吗?(没有)你们的心情怎样?谁 来读一读。(生读)他读得怎么样?你们听出了什么?(悲愤,愤 怒)你们想读吗?(生读)他读得怎么样?让我们带着无比愤怒 的心情,齐读题临安邸 。 设计意图: 拓展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一步感悟人 民痛苦的生活,与权贵们的生活形成对比,升华了学生对权 贵们的痛

    16、恨。 六、升华诗情。 1.读着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爱国)他 的爱国之心体现在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百姓痛苦生活的担 忧。(板书:忧国忧民) 2.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 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现代文,也可 以是对题临安邸的改写。 3.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畅谈体会,教师随机点评。 设计意图: 体会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题 临 安 邸 权贵 醉生梦死 林升 忧国忧民 己 亥 杂 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 2.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

    17、点。 过程与方法: 读背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爱国情 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 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诗。 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 2.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件 1: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 “己” 在天干的第六位, “亥” 在地支的最后一位

    18、,组合在一起就是 1839 年。这一年龚自珍 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 首日 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 315 首诗都称为 (读课题)己亥杂诗 。 1839 年的第二年,也就是 1840 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 的事情呢?(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3.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 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 吏贪污腐败,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读准古诗。 1.下面我们走进古诗,请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9、。 下面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朗读?出示课件 2:己亥杂诗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今天我要教大家一种读古诗的方法:四 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读得长而轻;三声四声读得短而重。 2.方法要学以致用,请你们自己练习。 3.男女合作读。 4.师生合作读。 5.全班读。 设计意图: 读顺诗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 三、理解诗意。 1.请你借助文中的注释来理解诗意,学生小组自由交流。(借 助注释是我们理解古诗的常用方法) 2.学生自由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35: (1)九州生气恃风雷 “生气”真的是指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朝气 蓬勃的局面”的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的语言环境。 (2)万马齐喑究可哀 所有的马都沉

    20、寂无声,竟让人觉得悲哀。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 是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 “拘” 着什么 “格” 吗?(用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 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希望打破死板、 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设计意图: 这一过程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初 步理解该诗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进行学习能力实践的最佳机会。 3.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全诗。读全诗说说这首 诗大概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阅读能力培 养的关键一步。教学过

    21、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这种方法,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感悟诗情。 过渡: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从诗意中我们知道了社会 政治毫无生气,这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感 悟。 (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读一读,透过字面意思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2.读第二句诗中的“万马齐喑” 。 (1)结合注释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2)一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万马奔腾、万马齐 鸣)那场面是何等热闹、壮观!而这“万马齐喑”呢?看到这 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 (3)这里龚自珍说的单单是大清朝的马吗?如果不是,那指的 又是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 (联系上文 “九州

    22、” 知道说的是 “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 (4)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样的死 气沉沉呢?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 出示课件 68: (1)英法联军打到家门口的时候,皇帝居然带嫔妃逃之夭夭。 (2)这是大清朝的官员们。面对趾高气扬的列强,大气都不敢 出。只顾着贪污腐败,剥削欺压人民! (3) 这是当年外国人拍摄中国烟民做成的明信片,东亚病夫 的形象世界流传。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 之银”啊! (4)百姓流离失所,田不能耕,商不能经,工不能做,哀号遍野 的岂止十万百万千万的人啊! 这是当时官府的施粥场景。有 这样一个母亲,因为贫病,儿刚死在怀中,可

    23、怜的母亲还在心 中悲叫着:“儿且勿死,为娘今日趁一粥!” “掩怀拭泪不敢 哭” (5)看到这一切,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情绪。(悲哀、愤 恨)这万千情绪同样也翻滚在龚自珍的脑海,他选择了 最能表达他此刻情绪的一个字:“哀” ,大家读读这行诗。 (6)正因为“哀” 、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风雷变革来 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 (7)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板书:九州生气)用平 时积累的词语说说。(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3.小结: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 世中,叫人怎能不感慨!请有感情地再读读这两句诗。 设计意图: 此诗中的“万马齐喑” 既是全文的教学重点、难点

    24、,又 是关键点。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哀” 。 (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那么应该怎样“变革”呢?他劝谁?怎样劝?(多名学生汇报 交流)谁来劝劝?(读古诗) 2.师:他就是这样一遍遍地劝,因为只有改革才能改变社会 现状,所以让我们再大声地劝劝天公,劝劝皇帝,劝劝达官贵 人吧,再读这两句诗。 3.出示课件 9: 【补充资料】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 了中国的大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本已贫困的国 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距离创作这首诗不过三年,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朝陆续签订了多个不 平等的条约;接下来甲午海战败了,百日维新败了,八国

    25、联军 侵华,国家危急啊! 4.全班读全诗。 5.诗已经在同学们的嘴里,心里,让我们把背它出来吧。 设计意图: 抓住“劝”字,补充资料领悟作者的情感,并多次读,达 到能背诵。 五、诵全诗,明情感。 1.诗已经在你们的心里了,那么龚自珍在这首诗里所要表达 的愿望,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所以,想改变 “万马齐喑” 的社会、政治局面,让“九州”充满“生气”,就要改革,就 要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材。 2.拓展延伸。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还有很多首,下面我们来看看第 5 首。 出示课件 10: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作业:龚自珍还写了很多这样的诗,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 以找来读读。 【板书设计】 己 亥 杂 诗 清龚自珍 变革 万马齐喑九州生气 不拘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12《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795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