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doc》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人教版 统编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第七 单元 优质 精品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第 1 页 共 46 页 21 古 诗 三 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 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 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 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2.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
2、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 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一、知诗人, ,解诗题。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 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 。说到唐诗,你们会 第 2 页 共 46 页 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这些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 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2.读诗题
3、出塞 。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出示课件 1边塞图 片)(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 2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诗文内容,扫除学习诗文中的障碍。 二、初读诗文二、初读诗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 3,会认字:塞、秦、征、将。 2.学习会写字。 出示课件 4:塞、秦、征。 出示课件 5,指导书写: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 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三、再读诗文, ,探究
4、诗意。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 有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诗中,逐层深 入地积累知识。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 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范读)(出示课件 6)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 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 第 3 页 共 46 页 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出示课件 7:自
5、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 的方法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句。 师:在这两句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 解的词放入诗中,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并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倘若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出示课件 8) 6.指导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互文 。像这样前文含有后 文中省略的词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 辞手
6、法。(教师板书:互文 秦汉) 设计意图: 学习写法,积累经验。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 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8.指导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 画好的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 诗) 四、悟诗情。四、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 关 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
7、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 第 4 页 共 46 页 明月 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 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 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 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 想什么呢? (家 亲人) (2)补诗句:(出示课件 9李益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 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 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是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 伤。 读出语气。
8、(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在心头上的梦啊!却只 能化为一句(引读) 出示课件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 家人在做什么呢? (2)出示课件 11,想象说话: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 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 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 。孤苦 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 。 指名反馈。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 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 。(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 是什么样的心
9、情?(悲伤)(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1.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 看出来的? 第 5 页 共 46 页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 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 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出示课件 12) 师: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 然是(引读) 出示课件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悠悠 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 (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 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句诗
10、,诗人王昌龄流下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 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这种 感受齐读这两句诗。 2.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出示课件 14)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 难。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 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 天宝以 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 体会但使龙
11、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设计意图: 了解历史,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到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 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些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道:但 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出示课件 15:李广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 第 6 页 共 46 页 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 渴望和平。) 4.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 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
12、达了谁的希 望?是啊,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也是千百 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5.体会悲壮的感情。 (出示课件 16)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还。 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五、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把出塞这 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六、总结。 1.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 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你从诗中感受到 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 2.写法: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整首诗气势雄壮,既 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诗人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 的志向。
13、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设计意图: 总结学法,积累学习古诗的经验。 师: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的 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 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读这首 诗。 【板书设计】 21 古 诗 三 首 出 塞 秦汉(互文的修辞手法) 第 7 页 共 46 页 明月、关、人未还(悲壮) 同情征人,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 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夏日绝句 。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
14、: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 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理解课题。 (出示课件 17:沙漠图片)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 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 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 咏唱。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 凉州词 。 (教 师板书:凉州词) 设计意图: 根据学古诗的几个步骤学习古诗,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 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出示课件 18)注意:葡萄的读音。 2.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 19)词、催、醉
15、。 指导书写: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催是左窄 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朗读节奏。 4.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你读懂 了什么。 5.小组交流。 第 8 页 共 46 页 设计意图: 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三、学习古诗凉州词 。 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你们刚才说 到那场盛宴摆满了葡萄美酒啊,让我们读读这一句。(出示诗 句第一行)(出示课件 20) 1.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 的美酒。 师: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 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
16、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 鲁番,那里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出示课件 21) 很多同学发出了惊叹声,谁来读出这样惊喜的感觉?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 你想到些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 常兴奋读: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 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 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能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 指名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刻地理解诗意。 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 的琵琶声。) 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
17、什么? (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西域 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 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 (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 场。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 字中读出了不 第 9 页 共 46 页 同的情怀。 3.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 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 面。指名读、分组读。 4.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兴致飞扬:诸位老 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这样难得的 盛宴就应该一
18、醉方休。 展开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 事吗?(板书:醉) 指名读,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小组 读,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为从古至今没有 几个人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5.是啊,你抓住几人回读出了将士的心声,大家再好好读 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 师: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母亲失 去了自己的儿子,多悲凉啊!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让我想到 王昌龄出塞中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 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去戍边再也没回来啊!我听出了母
19、亲们 的心声。 师: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古来征 战几人回运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也是在质问 这场战争的残酷。小组读。 师: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 儿奔赴戍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戍边死得其所,是 无比悲壮的。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从古至今戍边 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 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板书:悲壮 豪迈) 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 洒从容。全班读。 第 10 页 共 46 页 小结:好一个几人回,同学们今天很会学习,通过反复品 读,读出了几种不同的感受。 6.
20、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凉州词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 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 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 样的情感把整首诗试着读一读。 师:从你们这悲壮豪迈的声音中,我们听到了战士们的心声: 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7.指导背诵。 师:下面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 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学生试背,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 四、学习古诗夏日绝句 。 (一)(出示课件 21)全诗内容 1.用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 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
21、老百姓生活在水 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 原,公元 1127 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 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 地大声范读) 同学们能听出老师是用怎样的感情读的这首诗吗? (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2.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 么? (出示课件 22)(入情入境,将学生带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 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3.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 学生讨论,汇报: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 第 11
22、页 共 46 页 英雄。 (板书:生 人杰 死 鬼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学生讨论,汇报: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 江东。 (板书:有骨气 有气节) 4.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 项羽的故事。) 出示课件 23: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 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 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 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 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可项羽觉得自己无颜 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