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共19课)(2021新版).docx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2074630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91.9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共19课)(2021新版).docx》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 科学 冀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19 新版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冀人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教学学设设计计(20212021 新版)新版)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土壤和水土壤和水1.1. 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教材简析】本课以土壤为主线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 1“土壤中有什么”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土壤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活动 2“寻找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等活动,证明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的存在,从而归纳出土壤的主要成分。应用与拓展“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等活动,认识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集、研

    2、究土壤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贡献自己力量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土壤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学生对于土壤的成分并不清楚,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2.能说出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生物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有关土壤主要成分的信息。3.能用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土壤成

    3、分充满好奇心,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以观察、实验现象为依据,不轻易相信书本。3.能表达、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难点能说出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放大镜、三脚架、蒸发皿、玻璃片、酒精灯、烧杯、湿润的土块、干燥的土块、记录表、课件等。学生课前采集的农田土和校园土、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动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 是许多动植物生活的家。 想一想,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动物和植物? (出示土壤的图片)土壤中都有什么?2.提问:土

    4、壤是由什么组成的?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观察土壤中有什么。(1)提问:土壤是什么样的?它里面有什么?(2)讲解:观察土壤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2用鼻子闻一闻土壤有什么气味。用手搓一搓土粒的大小。提示:可以用放大镜对土壤进行仔细观察。(3)观察:学生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教师巡回指导,适当给予帮助。(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与评价。(5)小结: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黏土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草根等生物。2.寻找土壤中的水分、空气等成分。(1)提出问题。引导:土壤中除了沙粒、小石子、小虫子、草根等之外

    5、还有其他成分吗?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吧!(2)掌握方法。讲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提示。实验一:A.将湿润的土块儿放到蒸发皿里,并用玻璃片盖在上面。B.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C.仔细观察玻璃片的变化。实验二:A.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盛水的烧杯中。B.仔细观察烧杯中有什么现象。C.用玻璃棒搅拌,静置一会儿,观察又有什么现象。(教师引导进行记忆、复述。)温馨提示: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实验中要安静、有序。(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以

    6、上实验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讲解:在水面上漂浮着一些细小的黑褐色物体, 它们是微生物分解了的动植物死后的残留体,我们称它们为有机质。小结:土壤中含有空气、水等。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呢?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1.讨论:以上两个实验,说明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总结:土壤主要是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土壤肥力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怎样提高土壤肥力呢?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 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怎样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呢?2.播放:提高土壤肥力的视频。

    7、(提示学生关注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3.讨论:(1)为什么这样做会提高土壤肥力呢?(2)你还知道哪些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一些生活垃圾、动植物遗体遗骸等发酵或加工后都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4.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利用身边的生活垃圾(如菜叶、 果皮、 豆渣、 鱼骨等)自制一盆有机肥料,并给植物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教学后记】32.2.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土壤的主要成分之后,继续研究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活动 1“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目的是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

    8、不同特点。活动 2“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旨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活动 3“观察豆苗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豆苗、月季等植物适合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应用与拓展“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和“了解黏质土的用途”,目的是通过调查、阅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及黏质土的用途。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乐于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探究不同类型:土壤特点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

    9、整自己的观点,能与同学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课已经认识了土壤的主要成分,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2.能举例说明沙质士、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土壤的用途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土壤特点的科学事实。3.能运用分析、比较和概括的方法分析事实、得出结论。4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产生兴趣。2.能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活动。3.能接纳他人的观点,乐于分享

    10、彼此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举例说出不同植物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不同特点。难点能举例说明沙质士、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教学准备】教师放大镜、剪刀、塑料瓶、棉线、纱布、烧杯、铁架台、水、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豆苗、月季、花盆、记录表、课件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经常见到不同类型的土壤,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比如陶艺用土是黏质土,沙画用土是沙质土。(出示陶艺制作和沙画制作的图片)你知道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吗?2.提问:土壤有哪些特征呢?二、实

    11、验操作,观察记录1.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1)提问: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是什么样的?(2)讲解:用放大镜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用眼睛看一看 ,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4壤土颜色的深浅。用手搓一搓,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颗粒的大小。用手揉一揉,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成团的难易。(3)观察:学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2 页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土壤。(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与修正。(5)小结: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是黏质土。2.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1)引导: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你知道哪种

    12、土壤的渗水能力较强吗?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2)讲解:出示实验方法图片,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方法:准备三个同样的塑料瓶,剪下瓶底。用棉线将纱布固定在瓶口处,确保牢固。将铁架台和塑料瓶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上而下安装。在三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倒入同样多的水,并将烧杯放置在瓶口下方,用于收集渗出的水。每隔 2 分钟记录一次烧杯中渗出的水量。(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并进行复述、记忆。)注意事项: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实验中除了土壤的种类不同(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完全相同。(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

    13、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2 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讨论:观察三个烧杯中的水量,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小结: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7)推想:根据土壤的渗水性推想不同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和肥力有什么差异。3.观察豆苗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1)引导: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除了渗水能力不同,在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哪些植物生长呢?我们以豆苗、月季为例,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吧!(2)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一:

    14、A.挑选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豆苗。B.将豆苗分别种植在等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中。C.每周观察并记录豆苗的生长状况。实验二:A.挑选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月季。B.将月季分别种植在等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壞土中。C.每周观察并记录月季的生长状况。(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并进行复述、记忆。)注意事项:除了土壤不同,要保持其他条件(如光照时间、环境温度、浇水量等)完全一致。(3)实验:学生课后进行实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2页中。(4)汇报: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总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

    15、的植物。5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1)引导: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适宜生长的植物也不同。如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且沙土地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西瓜积累糖分。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较好,耐旱耐涝,适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出示教材第 6 页的沙质土地和壤土地的图片)(2)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分别适合在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中生长的植物。比一比,谁搜集到的资料多。(3)展示:选择合适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价。2.了解黏质土的用途。(1)提问:黏质土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播放:播放关于黏质土用途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3)

    16、小结:大多数植物都不适合在这种土壤中生长。但是,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教学后记】3.3.保护土壤资源保护土壤资源【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土壤主要成分和种类之后,进一步了解人们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 1“模拟水土流失”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认识水土流失是破坏土壤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活动2“ 为保护土壤资源做贡献”旨在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破坏土壤资源的行为和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应用与拓展“了解我国丰富的土壤资源”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

    17、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和分布。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获取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保护土壤资源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贡献自己力量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从生活经验来看, 学生知道黄河水里有很多的泥沙, 但并不清楚这些泥沙是怎样来的;学生知道种树会对环境有好处,但为什么会对土壤有好处,他们并不明白,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兴趣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2.能说出人类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黄河水变黄的原因作出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

    18、假设。2.能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事实。3.能利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目标61.能对探究保护士壤资源产生兴趣。2.能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资源造成的破坏,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难点能说出人类保护土壤资源的举措。【教学准备】教师壤土、木盒子、草皮、水、喷壶、砖、大托盘、有关黄河的图片或影像资科等。学生课前搜集保护土壤资源的资料、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19、境,提出问题1.引导: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 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资源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探究土壤流失的原因。(1)引导: (出示黄河浊浪翻滚、周围寸草不生的图片或视频)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黄河,谁能试着说说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呢?(2)提问: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3)讲解实验方法:实验一:A.在两个木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其中一个木盒中的土壤上面种上草皮。B.分别在两个木盒一端的下面放一块

    20、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或盆。(参考教材第 7 页的实验图片)C.在木盒上方同样的高度, 同时用喷壶往两个木盒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 (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浇水时间保持一致,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D.仔细观察并记录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是怎样的。实验二:A.在两个木盒中加入同样多的土,压实,其中一个木盒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木盒的倾斜角度。B.在木盒上方同样的高度, 同时用喷壶往两个木盒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 (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浇水时间保持一致, 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C.仔细观察并记录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是怎样的。(4)实

    21、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3 页中。(5)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6)讨论: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水土流失与什么有关。(7)小结: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和地势坡度等有关。2.认识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1)提问:你能列举出哪些破坏土壤和保护土壤的实例?(2)阅读:学生对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3)讨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资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土壤资源?(4)制作:把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制作成宣传画。要求:选择合适的主题,采用某种版面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制作:制作过程可以放在课下进行。7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

    22、作的宣传画,并进行相互评价。(A.评价标准:主题明确,版面合理,内容翔实; B.对于那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学生的名义报给有关部门,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由于气候、 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差异, 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资源。2.阅读:阅读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如果学生课前搜集了有关资料也可进行阅读。3.交流:与小组同学说说我国的土壤类型有几种,分布在哪里。【教学后记】4 4 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教材简析】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河流和湖泊为主线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 1“调查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河流、湖泊

    23、等水体,认识河流和湖泊的重要作用。活动 2“做个节水小卫士”旨在通过搜集资料、制作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应用与拓展“调查一周生活用水量”目的是通过调查、计算等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促使学生将节约用水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河流、湖泊等陆地水体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水是非常熟悉的,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认知基础。【

    24、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和湖泊等水体。2.能说出 2 至 3 个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实例。3.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淡水。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2.能用统计图表、宣言书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3.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4.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河流、湖泊等陆地水体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2.能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撰写“节水卫士宣言书”。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乐于与同学分享彼此的探究思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树立保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25、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河流和湖泊的作用。难点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河流、湖泊、淡水资源的课件或视频等。8学生课前搜集我国河流和湖泊及节约用水的资料、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国有众多河流和湖泊, 比如长江及其沿岸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出示图片), 这些河流和湖泊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2.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吗?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调查我国的河流和湖泊。(1)引导: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 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出示白洋淀和黄河的图片)。 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

    26、和湖泊吗?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获取信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3)整理信息。分类:将搜集到的信息按照河流和湖泊进行归类,并写出具体的名称和作用。制作:将整理的信息制成资料卡片,并粘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4 页上,教师巡回指导。(4)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小组展示资料卡,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评价。小结:通过调查,我国的河流主要有长江、 黄河、 黑龙江等;湖泊有鄱阳湖、 洞庭湖、 滇池等。河流和湖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饮用水、洗衣用水、浇花用水等。2.做个节水小卫士。(1)引导: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有:河流、湖泊、冰川等。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

    27、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淡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是一个人均淡水资源短缺、旱灾发生频繁的国家,已经被联合国列为全球 13 个贫水国之一。(出示资料)尽管如此,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2)调查: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应该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建议该内容在课前完成)(3)制作:分组交流获取的信息,制作“节水卫士宣言书”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 页中。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组织学生展示本组的作品,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5)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选出科学、新颖、实用的作品。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8、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 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自己家的一周生活用水量吧!2.调查:(1)找出生活中用水的项目有哪些。(2)预测每个项目的用水量。(3)每次用水都要使用量水器具。(4)记录数据,汇总用水总量。学生课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5 页中。3.讨论:(1)对比调查记录,实际用水量与预测用水量有多大的差距?(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用水?4.交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展示交流。比一比,谁节约用水的方法多,效果显著。【教学后记】9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的生长与繁殖5.5.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教材简析】本课按照知识的

    29、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 1“观察植物的根和茎” 目的是通过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植物根和茎的相同点。活动 2“探究根和茎的作用”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茎能运输水分等作用。活动 3“叶片对植物很重要”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叶片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功能。应用与拓展“辨认植物器官”目的是通过阅读、观察、判断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发生变态的植物器官及其特殊功能。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器官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同学

    30、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之前的学习中也经历了种植、观察植物的过程,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组成。2.能说出植物的根、茎、叶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观察不同的植物器官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实验、观察、辨认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3.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植物的器官及其作用产生探究兴趣。2.能在实验中以事实为依据

    31、,实事求是地记录获取的信息。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乐于完成探究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辨认植物的器官。【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根、茎和叶的作用。难点能说出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组成。【教学准备】教师芫荽(香菜)、大葱、狗尾草、竹子、玉米、柳树枝、小葱、茼蒿、烧杯、自来水、红墨水、胶头滴管、长势一致的两盆绿萝、铁架台、试管夹、记录表、课件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的校园里有种类繁多的植物(出示校园内的不同植物,如白杨、月季、佛甲草、梧桐树、玉兰树的图片)。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关于植物

    3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2.提问:这些植物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是如何帮助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呢?二、实地观察,发现记录1.讲解观察方法: (1)观察芫荽、大葱、狗尾草的根各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相同点。(2) 观察竹子、玉米、柳树,找出哪部分是它们的茎,观察它们的茎是什么样的。10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的根和茎是什么样的, 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7 页中。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讨论:不同植物的根和茎各有什么相同点?3.小结:植物的根大都生活在土壤中,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叶或芽。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

    33、引导:刚才我们观察了植物的根和茎,一般来说,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都是植物的器官(出示常见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种子等的图片)。有些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某些器官会发生形态变化,因此具备了特殊功能。请大家试着判断图中的植物体属于哪种器官。2.判断: (出示教材第 16 页下图)学生辨认植物器官后,进行连线。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判断结果。4.小结: 一些植物的根、茎、叶具有繁殖功能,如柳树、梨树等植物的根具有繁殖功能,月季、土豆等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功能,落地生根、虎皮兰等植物的叶子具有繁殖功能; 一些植物的根和茎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白萝卜、胡萝卜等都是植物的根,土豆

    34、、莲藕等都是植物的茎,它们都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 (出示给小树浇水的图片)同学们,我们经常要给小树和花草浇水,来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存和生长。想一想,我们浇的水到哪儿去了?2.提问:植物的根和茎有什么作用呢?二、引导思考,作出假设1.引导:植物的根深扎在土壤里, 土壤里有空气、 水等物质;植物的茎一般生长在根和叶之间。根据这些特点,请你推测根和茎分别有什么作用。2.假设:植物的根可能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植物的茎可能有传输水分的作用。三、实验操作,观察记录1.讲解:出示实验方法图片,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1)探究根的作用的实验步骤:选择打蔫的葱 2

    35、棵,将葱根部放入烧杯底部,并用铁架台、试管夹固定葱的上半部分。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葱的根的下半部分浸泡在水中。用胶头滴管向水中滴入 3 至 5 滴红墨水。将装置放在阳光照射的窗台上。放置 10 分钟左右,观察并记录葱的茎和叶子的颜色变化。(2)探究茎的作用的实验步骤:向烧杯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水, 并滴加 3 至 5 滴红墨水。选择两棵打蔫的茼蒿,将茼蒿的茎段放入烧杯中。将装置放在阳光照射的窗台上。放置 10 分钟左右,观察并记录茼蒿未被浸泡部分、叶子的颜色变化。(3)温馨提示:放置葱时,注意不要让葱的根的上半部分浸泡到溶液中。实验组装完成后,将装置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实验完成后,做好

    36、实验记录。2.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7 页中。(在观察植物茎和叶子颜色变化的基础上, 也可以尝试将茎横切, 可能会在横切面上观察到许多小红点。)四、综合概括,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正。2.讨论:葱的茎、叶子和茼蒿的叶子颜色变红说明了什么?113.引导: (出示教材第 15 页下图)请你观察图片中的植物,进一步分析根和茎的其他作用。4.总结:根的作用包括固着,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等;茎的作用包括输导、支撑、贮藏营养物质等。五、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我们知道了根和茎的作用,那叶子有什么作用呢?2.讲

    37、解实验方法:(1)选择长势差不多的两棵豆苗。(2)将其中一棵豆苗的叶子剪掉。(3)将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不能直射的桌面上,保证两天浇一次水, 浇水量相同。(4)连续观察一周左右,每天记录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3.讲解注意事项:做对比实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两组实验中只有植物的叶片多少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4.实验:课下学生进行实验,坚持观察,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7 页中,之后进行汇报和总结。5.总结:一般来讲,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都是植物的器官,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后记】6.6.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教材简析】本课按照从认识到实

    38、践的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 1“种子去哪里了” 目的是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有的植物可以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活动 2“繁殖月季”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有的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应用与拓展“调查身边植物的繁殖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释身边常见的粮食和蔬菜的繁殖方式。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乐于用多种材料、 多种思路、 多样方法探究植物繁殖方式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贡献自己力量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

    39、】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植物的组成和相应器官的作用,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2.能说出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植物的繁殖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查阅资料、种植、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植物繁殖的科学事实。3.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12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植物繁殖的方式、方法产生兴趣。2.能对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产生兴趣。3.能与他人

    40、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分享彼此的探究思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难点能说出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教学准备】教师牵牛花种子、月季、水瓶、水、剪刀、记录表、月季繁殖的资料、课件等。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猜谜: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谜底: 蒲公英)2.引导:小小伞兵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 (种子)这是蒲公英产生后代的一种方式。3.提问:植物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哪些?

    41、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调查种子去哪里了。(1)阅读:学生阅读课前搜集的有关种子传播的资料。(2)交流:指定学生汇报阅读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小结:植物的种子有的可能会被动物吃掉,有的可能会因天气原因而发霉腐烂,有的可能会随风被吹走。2.播撒种子,观察现象。(1)实验:在校园的一块土地上,撒下 100 粒左右的牵牛花的种子,坚持一周每天仔细观察种子数量和变化,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8 页中。( 该内容建议在课前完成)(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有一部分种子正常萌发, 有一部分种子可能会被动物吃掉, 有一部分种子可能因腐烂等不能萌发。)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1.讨论:没

    42、有萌发的种子可能去哪里了?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小结:有的植物需要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解释:飞播育林,为什么要播撒很多的种子?请解释其中的道理。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 (出示月季图片)月季是常见的观赏植物,以其色泽艳丽、品种多样、适应性强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你知道月季由哪些器官组成吗? (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提问:月季有哪些繁殖方式呢?每种繁殖方式有什么优点?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繁殖月季(扦插、嫁接、压条)。(1)讲解阅读方法:快速浏览每一段落,找出段落中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勾画出与月季繁殖方式有关的词语或

    43、语句。试着用勾画的词语或语句去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进入下一段,如果不能就返回重新筛选资料。13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2)阅读:学生阅读资料,并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整理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小结:常见月季的繁殖方法有三种:扦插、嫁接、压条。2.用分根、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植物。(1)引导:除了通过种子、茎来进行植物繁殖之外,还有分根繁殖、组织培养繁殖等繁殖植物的方法。(2)讲解:分根繁殖:植物的丛生茎下有很多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形成独立的植物,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分根繁殖。组织培养繁殖: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 接种到培养基上, 在人

    44、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3.形成知识。总结:植物可以依靠种子、根、茎、叶等繁殖后代。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调查身边植物的繁殖方式。(1)出示:大豆、大蒜、洋葱、马铃薯、甘薯等图片。(2)判断:厨房里有各种各样的粮食和蔬菜,请同学们判断以下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2.利用扦插法繁殖月季。(1)讲解方法步骤:保留 1520 厘米长的枝条。将月季枝条插入水瓶中,观察它的生长变化。枝条生出根之后,将枝条移栽到土壤中。(2)出示注意事项:保留的枝条要有 2 到 3 个芽,这样有利于新植株的生长。削枝条时最好削成一个斜面,便于与水充分接触。完成扦插后将水瓶放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3

    45、)作业:课下尝试扦插月季,并把月季的生长情况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8 页中。(4)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流,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教学后记】7.7.植物的一生植物的一生【教材简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 1“观察花生的生长过程”目的是通过种植、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影响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明白花生的一生经历了几个过程。活动 2“了解杏树的一生”意在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杏树的生长大致分为几个阶段,认识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几个过程。应用与拓展“参观植物园”旨在通过参观、观察、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多植物一生要经历的过程。通过本课

    46、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植物一生经历几个阶段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贡献自己力量的科学态度。14【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哺乳动物换毛、鸟类换羽等现象,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知道动物维持生存需要躲避天敌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三年级学生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能说出影响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影响种子萌发的实验方

    47、案。2.能通过实验、种植、观察、参观等方式获取有关植物一生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4 .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与同学相互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植物一生经历的过程产生兴趣。2.能在实验中以事实为依据,记录和整理获取的信息。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植物的一生经历的过程。难点能说出影响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教学准备】教师花生、培养皿、水、记录表、课件等。学生花盆、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48、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 (出示道路两旁生长着大树和小草的图片)道路两旁的树木可以存活数十年,路边的小草却到冬天就会枯萎,植物生存的时间虽然有长有短,但是都经历了从生到死的过程。2.提问:植物从生到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呢?二、掌握方法,设计实验1.引导: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种豆子,你还记得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吗?(种植方法: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种花生需要先选择饱满的种子使其萌发, 那么种子萌发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下面我们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设计验证种子萌发与外界哪些条件有关的实验。(1)猜想假设。出示:提前一天浸泡和未浸泡的花生种子。猜想:想一想种子萌发可能与什么条件有

    49、关? ( 与水、空气、温度有关)(2)设计实验。讲解实验思路:该实验是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探究水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 不同的条件是水(将实验组种子的一部分浸泡在水中, 对照组种子不泡水),其他条件(温度、空气)等都相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不同的条件是温度(将实验组种子放在 2的环境中,对照组种子放在 20的环境中),其他条件(水、空气)等都相同;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 不同的条件是空气(将实验组种子放在水中, 对照组种子放在水面上),其他条件(温度、水)等都相同。设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5汇报:组织学生汇报设计的方案,并相互补充,形成

    50、统一的实验方案。三、实验种植,探究发现1.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上掌握的实验方法,课后进行实验观察。2.种植:给学生布置作业,课下等待种子发芽,将发芽的花生种子栽种到花盆中,及时浇水,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9 页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问: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条件有哪些?其他植物的一生经历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掌握方法,设计实验1.种子萌发与外界哪些条件有关?(1)交流:指定学生汇报种子萌发实验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小结: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认识花生的生长过程。(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种植和管理花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共19课)(2021新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74630.html
    luzy369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