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共4课时).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2072419
  • 上传时间:2022-02-06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4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共4课时).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单元 用计 计算 全部 集体 备课 教案 课时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计算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教科书第 40-41 页例 1、例 2 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 7 第 1-4 题。 补充习题32 面。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结构,知道一些常用按键的名称及功能,初步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大数目的计算。2. 使学生经历认识计算器与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 积累一些用计算器计算的经验,提高运算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激发学习的兴趣。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

    2、器计算一步或两步混合运算。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计算器、课件、教师准备一个科学计算器。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计算题,同学们能既准确又快地计算出结果吗?出示第一题:38+27出示第二题:3018出示第三题:165182第三题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引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能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3、提问:生活中哪些场合会用到计算器? 人们用计算器帮助他们做什么?学生举例。 (计算器的最基本的功能是用来计算)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提问: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把你了解的和大家分享。指明学生交流。2认识结构、按键功能。(1)课件出示计算器图片,根据图片说明计算器的界面一般可以分为显示区和键盘区两个区域。(2)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观察键盘区的按键。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谈话: 请同学们对照着图片中的指示找一找这些键,并试着按一按,再与同桌交流。(3)组织全班交流。集体汇报时,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数

    4、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等的使用方法。(如果有的同学用的是科学计算器,也可让他们找一找相应的按键。 )操作:先输入一些数字,再按消除键“AC”把它取消掉。说明:有些计算器没有关机键,这样的计算器在使用后一会儿能自动关机;有些计算器的消除键也用“C” 表示(二)用计算器计算1.基本计算。出示例 1:用计算器计算 38+27、3018。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每题你是怎样操作的?2.混合预算。出示例 2:用计算器计算 4000165182。提问: 这道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符号?运算顺序是什么?谈话: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吗?先试一试,再和同桌说说计算时的操作步骤。小结:先算“乘” ,记下积,清零,

    5、再算减。介绍:用科学计算器可以按顺序输入。3、回顾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交流。归纳板书:正确 迅速 方便(三)巩固练习1. 练一练第 1 题。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全班核对得数,并指明演示按键步骤。提示: 像这样的计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输入一步计算后,可以不按“=”键显示得数,而按下一步计算的运算符号,这时计算器会自动显示上一步计算的得数,将得数填入方框。2. 练一练第 2 题。提醒学生注意第二行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示:像 193+287156 这样的算式,算出“287156”后,不必把得数抄下来再算加法,可

    6、以直接按“287156+193”的顺序按键算出得数。3.练习七第 1 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强调: 右边一栏的第一题, 先算除, 将得数 “338”记下来,再算减法。提示: 第二题可以直接按 576+438 再乘 708 的按键顺序进行输入。4练习七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组织反馈交流。延伸拓展实践应用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谈话:请大家阅读 41 页的“你知道吗?” ,和同学们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演示: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输入法。回顾总结布置作业练习七第 3 题。谈话:先估计每组队员的平均身高,再用计算器算出两队的平均身高。板书板书设计设计用计算器计算

    7、38+27:依次按“38” 、 “+” 、 “27” 、 “=”40000-1651823018:依次按“30” 、 “” 、 “18” 、 “=”=40000-30030=9970教后教后记记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教科书 44-45 面练习七 9-12 题以及你知道吗。补充习题34-35 面。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中蕴含的简单规律。2.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3.

    8、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难点:能抽象和概括相应的规律。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计算器、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完成练习七第 5 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填空。交流操作方法。2.用学过的规律,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00040060054让学生观察,指明口答得数。提问:这里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规律?3.引入新课。引入:根据计算规律我们能很快说出上面各题的得数,所以掌握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9、既能锻炼思维,又能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一) 探索规律1.用计算器计算。出示例题 3 三道算式提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有何发现?你有何猜想?操作:用计算器独立计算。2.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提问: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看算式是怎样变化的,商又是怎样变得?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交流发现: (1)被除数相同,除数乘 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 2,除数乘 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2)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3.运算规律提问:根据发

    10、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后四道算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提问:填这四道题的得数时你是怎样想的?谈话:你们的得数对不对呢?请用计算器验算。学生用计算器验算。4.引导归纳提问:仔细观察这 7 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 如果反过来比, 把下面每题的除数除以几变成 111,商是怎样变化的?同桌讨论。小结: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反过来,除数除以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乘几。(二) 巩固拓展1. 完成“练一练”。(1)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2)再填出后面 3 题的得数,并用计算器验算。追问:55555537037=?

    11、 88888837037=?交流:比较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反过来,被除数除以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2. 练习七第 7 题。(1)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 说说算式中的规律。(2) 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 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3.练习七第 8 题。(1)出示第 8 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填写得数。(2)利用规律再直接填写后两题横线上的数。(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延伸拓展实践应用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回顾总结布置作业练习七第 6 题(1)观察每组算式

    12、的特点,计算每个算式的和。(2)比较得数,发现规律。(3)引导学生再写出一组两位数连加的算式,一组三位数连加的算式。(4)分析表格观察表格里的数的排列特点。板书板书设计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66401112402664022212026640333802664044460266405554826640666402664088830教后教后记记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用计算器计算练习用计算器计算练习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教科书第 42 页例 3、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 5-8 题。 补充习题33 面。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比较熟

    13、练地计算多位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计算机计算的技能,进一步感受计算器在探索计算规律中的应用,积累探索规律和归纳推理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里的有趣现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难点:能抽象和概括相应的规律。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计算器、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

    14、:我们前两节课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交流?(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功能键。(2)计算器的功能。(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追问:你知道哪些数学算式中的规律?谈话: 同学们你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了吗?请拿出你们的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出示:94864747226-896945(223329)(394+5477)57说明:用计算器计算,也要按运算顺序一步一步算,如果是科学计算器,可以按顺序输入数与符号,得出最后得数。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完成练习七中的练习。(板书课题)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一) 基本计算1. 练习七第 9 题。(1)先组织学生对

    15、购物发票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各个项目的信息。(2)根据购物发票上的信息,说说知道了什么,要计算些什么?(3)用计算器计算出各种商品的总价钱,再计算出所有商品的总价,将购物发票填写完整。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2000 元够不够?(二) 探索规律1.练习七第 10 题。让学生计算左边两题, 找出规律后再填写右边两题的得数。提问: 填写右边两题的得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追问:你还能写出几个具有这样的规律的算式吗?归纳:两位数乘 101 的积是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是把两位数重复两遍组成的。2.练习七第 12 题。谈话:你知道“142857”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的数,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下面各题

    16、,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提问:观察这些得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每个积都是由原来 6 个数字组成,并按原来的顺序排列,就像走马灯一样。说明:人们把“142857”这个数叫做“走马灯数”。谈话:现在你发现“142857”有趣的地方了吧,可是还有更有趣的地方呢。 请你继续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前三题,并且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交流: 前面三道算式的得数各是多少?后两道算式是怎样填写的?加上的数是怎么想到的?引导:1428577=?延伸拓展实践应用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2.阅读“你知道吗” 。回顾总结布置作业1练习七第 11 题让学生先了解题意并按照要求

    17、操作:(1)任意写一个三位数(111,222,333,999 除外) , 把这个三位数重新组合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求出它们的差。(2)将它们的差再组合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求出它们的差。(3)重复操作(2) ,你发现了什么奇妙的现象?引导:任何不同的三位数都有这样的现象吗?再任意找一个三位数试试看。2练习七思考题。引导:不用数字“3” ,可以怎样计算这两题的得数?你想到哪些方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交流:你想到哪些方法?板书板书设计设计用计算器计算练习29101=2929“142857”走马灯数54101=5454教后教后记记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

    18、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一亿有多大一亿有多大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教科书 46-47 面。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2.使学生在探索一亿有多大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的乐趣,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重点:了解一亿的实计意义,感悟一亿的大小。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课件、小型电子秤、卷尺、秒表、100 粒大米、计算器、10 枚 1 元硬币、100 本练习本、实验记录

    19、单(一) 、实验记录单(二) 、实验记录单(三) 、实验记录单(四)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观察屏幕上的信息全国每年因下班不关显示器打印机浪费电 12 亿度 , 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失严重,每年损失的自来水近 100 亿立方米,全国每年浪费粮食约 500 亿斤。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说点什么?交流:太浪费了;它们都是以亿为单位的数据。出示:1 0000 0000提问:大家认识它吗?指名读(板书:一亿)追问:你能说说 1 亿有多大吗?10 个一千万是一亿,100 个一百万是一亿谈话:今天我们就来通

    20、过数学实验了解“一亿有多大” 。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一)(一) 数一数数一数1.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数过练习本吗?数一本练习本的时间很短,如果要数一亿本练习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谈话:要想知道数一亿本练习本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怎么估计才比较接近实际呢?请你开动脑筋,设计一个实验活动。实验一实验一: 推算数一亿本练习本用了多少秒推算数一亿本练习本用了多少秒 (见附件见附件 1 1)小结:板书: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可真长啊!(二)量一量(二)量一量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到一亿有多大,接下来我们通过量一量的活动再感受一亿有多大。引导:一般 30 层楼的高度大约有 1

    21、00 米,如果把 1 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会有多高呢?会比 30 层楼高吗?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小结:一亿枚 1 元硬币的高度真高啊!(三)秤一称(三)秤一称谈话: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提问:我国大约有 13 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 1 粒大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引导:一粒大米的重量很轻,但是 13 亿粒大米的重量是多少呢?师: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先算算

    22、1 亿粒大米的重量是多少。交流:如果每人每天节省 1 粒大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板书算式、得数)追问: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 400 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大约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是多少年?谈话: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交流:要珍惜每 1 粒粮食实验二:实验二:推算 1 亿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见附(见附件件 2 2)实验三:实验三:推算 1 亿粒大米的重量(见附件(见附件 3 3)延伸拓展实践应用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对“一亿有多大”有认识了吗?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吗?回顾总结布置作业一个人的寿命以 80 年来算,可以算得一生大约有 25 亿秒 。板书

    23、板书设计设计一亿有多大数 1 亿本练习簿()年1 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有()米1 亿粒大米大约重()克,可供一人吃()年教后教后记记附件附件 1:实验一教学设计:实验一教学设计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推算数一亿本练习本用了多少秒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使学生经历实验、推算等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体会量化思想和利用样本类推解决问题的策略, 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工具实验工具100 本练习本、秒表、实验记录单、计算器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根据数 100 本练习本所需要的时间,推算出数一万本、一百万本、一亿本练习本所需的时间。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步骤和方法一、提出问题一、提出问题问题

    24、:估计数一亿本练习本,大约要用多长时间?二、讨论方案二、讨论方案方案:先用秒表测出数 100 本练习本用了多少秒,然后按这样的速度推算,估计出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三、操作实验三、操作实验1.教师出示实验分工及要求。2. 分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一) ,老师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实验记录单(一)估计数一亿本练习本,大约要用多少秒数量/本1001 0000100 00001 0000 0000时间/秒3.合理推算。小组实验要求小组实验要求4 人一小组,选出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填写实验记录单(一) 。副组长:用秒表测出数 100 本练习本所需的时间,填写实验记录单(二

    25、) 。组员:1 人数 100 本练习本,1 人协助。要求:注意控制好数的节奏,既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交流:你数 100 本练习本用了多少秒?接着怎样推算?引导:先把数 100 本所用的秒数乘 100 得数 1 0000 本的时间, (在秒数末尾添两个 0)再乘 100 得数 100 0000 本的秒数,再乘 100 得出数 1 0000 0000 本的时间。交流:你们小组数 1 0000 0000 本练习本用了多少秒?(指明小组代表交流)4.计算时间。谈话:用秒作单位表示数一亿本所用的时间,数字还是很大,不容易感受这个时间究竟有多长,可以把它换算成更大的时间单位。讨论:将秒换算成哪一个时间单

    26、位比较合适呢?交流:换算成年。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数一亿本练习本需要多少秒,你知道需要几年时间呢?讨论:怎样从秒开始,换算到几分、几小时、几天、几年。分小组用计算器计算时间,完成实验记录单(二) 。实验记录单(二)用计算器计算数一亿本练习本大约需要多少年60接近()分60接近()时24接近()天365接近()年四、体验一亿四、体验一亿交流:你算出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是多少?和你开始估计的时间相比,你想到要这么长的时间吗?体验: 我们推算出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要三年左右,这三年左右的时间是每天 24 小时一刻也不停息地数,这一亿也太大了!板书:一亿可真大呀!附件附件 2:实验二教学设计:实验二教学

    27、设计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推算 1 亿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使学生在观察、 操作、 测量等具体的活动中, 进一步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实验工具实验工具10 枚 1 元硬币、卷尺、计算器、实验记录单(三)设计思路设计思路通过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推算出一百枚、一万枚、一百万枚、一亿枚硬币摞起来的高度。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步骤和方法一、一、提出实验猜想提出实验猜想谈话:请你猜猜看 1 亿枚 1 元硬币摞起来有多高?会比 30 层楼高吗?学生猜测。二、二、探讨实验方案探讨实验方案提问:你想通过什么样

    28、的方法测算出 1 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交流:跟数练习本一样,可以先取几枚硬币摞起来量一量有多高,再推算出 1 亿枚 1 元硬币的高度。提问:选几枚硬币摞起来量高度呢?交流:可以选 10 枚 1 元硬币。师:请每个小组组长负责,共同合作,测出 10 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完成实验记录单(三) 。三、开展实验操作三、开展实验操作1. 教师安排实验分工及要求。2. 分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三) ,老师进行实验指导。小组实验要求小组实验要求4 人一小组,选出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长:管理实验器材:硬币、卷尺;负责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填写实验记录单(三) 。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实验

    29、记录单(三) 。组员:2 人用卷尺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实验记录单(三)推算 1 亿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硬币/枚101001 0000100 00001 0000 0000高度/cm3推算比较。提问:你们量出的 10 枚 1 元硬币大约有多高?交流:10 枚 1 元硬币的高度大约是 2 厘米。引导:现在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进一步推算 1 亿枚 1 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学生分组继续完成实验记录单(三) 。提问:一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多少厘米?交流:一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 2000 0000 厘米。引导:请你再计算一下,一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多少米

    30、?交流:一亿枚 1 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 20 0000 米。追问:它的高度是 30 层楼房高度的过少倍?四、体验一亿四、体验一亿引导:1 枚 1 元硬币虽然只有大约 2 毫米厚,可 1 亿枚摞在一起大约是 30 层楼房的 2000倍那么高,你能想到有多高吗?你对一亿有多大又有了什么感受?板书:一亿枚 1 元硬币的高度相当于 30 层楼房的 2000 倍 。附件附件 3:实验三教学设计:实验三教学设计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推算 1 亿粒大米的重量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使学生在探索一亿有多大的过程中, 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实验工具实验工具1

    31、00 粒大米、计算器、小型电子秤、实验记录单(四)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先测定 100 粒大米的克数, 再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克数, 并把一亿粒大米的克数换算成用“千克”或“吨”表示的数量,同时启发学生联系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说说 1 亿粒大米有多重。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步骤和方法一、一、提出实验猜想提出实验猜想谈话:我们从上面的推算中 ,已经感受到了 1 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现在我们继续体验一亿有多大。提问:你知道 1 亿粒大米多重吗?学生猜测。二、二、探讨实验方案探讨实验方案提问: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称出 1 亿粒大米的重量呢?交流:可以先取一些大米称一称有多重,再推算出 1 亿粒大米的重量。提问:

    32、选多少粒大米称重比较合适呢?交流:可以称 100 粒大米的重量。三、开展实验操作三、开展实验操作1. 教师安排实验分工及要求。2. 分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四) ,老师分组进行实验指导。数出 100 粒大米,称一称有多重,再填写下表。小组实验要求小组实验要求4 人一小组,选出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填写实验记录单(四) 。副组长:协助组长填写实验记录单。组员:1 人数 100 粒大米,一人用小型电子秤称重实验记录单(四)推算 1 亿粒大米的重量大米/粒1001 0000100 00001 0000 0000质量/克3.合理推算。交流:100 粒大米大约有多少克?接着怎样推算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克?(指明小组代表回答)提问:一亿粒大米大约合多少千克,是多少吨?交流:100 粒大米大约 2 克,1 亿粒大米的重大约是 200 0000 克,合 2000 千克或 2 吨。四、体验一亿四、体验一亿谈话:1 粒大米很小很小,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1 亿粒大米却有 2 吨呢!可见这 1 亿有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共4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7241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