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课件:13.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岩石学课件:13.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石 课件 13
- 资源描述:
-
1、岩浆岩岩石学岩浆岩岩石学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地质系赖绍聪赖绍聪2005年年4月月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及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及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1.概述概述 二十世纪初期,岩石学家开始注意到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二十世纪初期,岩石学家开始注意到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规律。规律。 A.A.哈克提出大西洋和太平洋岩域哈克提出大西洋和太平洋岩域(Province)(Province)的概念的概念 冯冯. .沃尔夫根据大陆玄武岩分布,增加了北极岩套沃尔夫根据大陆玄武岩分布,增加了北极岩套(Arctic Suite)(Arctic Suite)的概念的
2、概念 19211921年尼格里根据含钾岩流,又提出了地中海岩套的概念。然而,这些单年尼格里根据含钾岩流,又提出了地中海岩套的概念。然而,这些单纯的地理性区域概念尚未明确地涉及构造背景。纯的地理性区域概念尚未明确地涉及构造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学说的建立,岩浆成因和火成岩成分变化规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学说的建立,岩浆成因和火成岩成分变化规律被赋予了全新的地质构造含义。不同火成岩岩石系列与全球构造的关系,也即火被赋予了全新的地质构造含义。不同火成岩岩石系列与全球构造的关系,也即火成岩组合在不同地区重复出现,成分变化和分布规律与构造背景的关系引起了地成岩组合在不同地区重复出现,成
3、分变化和分布规律与构造背景的关系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重视。学界的广泛重视。 目前,人们已经识别出地球上有三种主要的岩浆系列。即拉斑玄武质、钙碱目前,人们已经识别出地球上有三种主要的岩浆系列。即拉斑玄武质、钙碱质及碱质系列,每个系列都由侵位于地壳中或喷出于其上的一组紧密相关的岩浆质及碱质系列,每个系列都由侵位于地壳中或喷出于其上的一组紧密相关的岩浆岩石组合组成。当用板块构造理论考虑问题时,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三种岩浆系岩石组合组成。当用板块构造理论考虑问题时,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三种岩浆系列以及火成岩石的共生组合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布特点。列以及火成岩石的共生组合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布特点。 Ringwood
4、(1969) Ringwood(1969)提出了按板块构造环境分类岩浆的意见,以及岩浆产生提出了按板块构造环境分类岩浆的意见,以及岩浆产生与板块构造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与板块构造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图1)1)。 Dikinson(1971)首次提出了首次提出了“岩石构造组合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eges)的概念。的概念。 Condie(1976)按照板块构造模式将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系统化,讨论了其按照板块构造模式将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系统化,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生成环境可分为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两大类,多数岩浆都是在成因,并提出了生成环境可分为板块边缘和板块内
5、部两大类,多数岩浆都是在板块边缘生成的。它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汇聚边缘,离散边缘,边缘盆地,大板块边缘生成的。它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汇聚边缘,离散边缘,边缘盆地,大洋盆地,裂谷系,克拉通和碰撞带等不同环境及其相应的岩石构造组合洋盆地,裂谷系,克拉通和碰撞带等不同环境及其相应的岩石构造组合(表表1)。 80年代以来,把火成岩岩石学与大地构造学密切结合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年代以来,把火成岩岩石学与大地构造学密切结合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人们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的岩浆系列以及板内,边缘盆地,岛孤等各种构发展,人们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的岩浆系列以及板内,边缘盆地,岛孤等各种构造环境的岩浆作用、火成岩组合以及岩浆成因机
6、制,从而使得火成岩大地构造造环境的岩浆作用、火成岩组合以及岩浆成因机制,从而使得火成岩大地构造学作为一门新的地质学科日趋完善。学作为一门新的地质学科日趋完善。1 1、板内岩浆活动、板内岩浆活动1.11.1大陆克拉通区大陆克拉通区在大陆克拉通地区火成岩并不十分发育。大陆克拉通区发现的火成岩大多呈小型在大陆克拉通地区火成岩并不十分发育。大陆克拉通区发现的火成岩大多呈小型的侵入杂岩体、岩墙、岩床、火山颈、岩管或的侵入杂岩体、岩墙、岩床、火山颈、岩管或( (少数情况下少数情况下) )呈小的火山区出现。呈小的火山区出现。 火成岩成分变化比洋壳区要复杂得多。火成岩成分变化比洋壳区要复杂得多。一般认为,大陆
7、克拉通火成岩可能与某种板内拉张性构造环境有关,但事实上很一般认为,大陆克拉通火成岩可能与某种板内拉张性构造环境有关,但事实上很多地区尚不能认定它们与构造之间的确切关系。多地区尚不能认定它们与构造之间的确切关系。有些没有明显构造痕迹的地区,岩浆活动往往归因于和地下的热点或地幔上升的有些没有明显构造痕迹的地区,岩浆活动往往归因于和地下的热点或地幔上升的热柱有关。热柱有关。大陆板块内火成岩主要有:金伯利岩、碱性岩大陆板块内火成岩主要有:金伯利岩、碱性岩( (高钾岩系高钾岩系) )、高原溢流玄武岩以及、高原溢流玄武岩以及火成碳酸盐四种组合类型。火成碳酸盐四种组合类型。金伯利岩最集中的地区是西伯利亚和南
8、非。金伯利岩最集中的地区是西伯利亚和南非。由于定位快,它们一般没有经过结晶分异作用,不能形成岩系。但南非曾由于定位快,它们一般没有经过结晶分异作用,不能形成岩系。但南非曾有过分异金伯利岩的报导。有过分异金伯利岩的报导。至今还未发现过喷发的金伯利岩,但坦桑尼亚有类似于金伯利岩的熔岩。至今还未发现过喷发的金伯利岩,但坦桑尼亚有类似于金伯利岩的熔岩。与金伯利岩有关的碳酸岩则常呈熔岩或凝灰岩喷出。与金伯利岩有关的碳酸岩则常呈熔岩或凝灰岩喷出。过去认为和金伯利岩有关的碳酸岩和蛇纹岩是后期蚀变结果过去认为和金伯利岩有关的碳酸岩和蛇纹岩是后期蚀变结果 ,现在认为,现在认为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高碱岩浆富含至少有
9、一部分是由于高碱岩浆富含COCO2 2及及H H2 2O O流体的不混熔分离产物。流体的不混熔分离产物。有时由于压力变化,金伯利岩岩浆中释放出部分有时由于压力变化,金伯利岩岩浆中释放出部分COCO2 2及及CaOCaO,可以形成一套,可以形成一套黄长玄武岩及含钙镁橄榄石的岩石,有时有黄长煌斑岩。黄长玄武岩及含钙镁橄榄石的岩石,有时有黄长煌斑岩。碳酸岩常常与碱性岩如磷霞岩、霓霞岩、霓霞钠辉岩、钛铁霞辉岩等共生碳酸岩常常与碱性岩如磷霞岩、霓霞岩、霓霞钠辉岩、钛铁霞辉岩等共生,但并非所有碱性岩都伴有碳酸岩。,但并非所有碱性岩都伴有碳酸岩。金伯利岩和碳酸岩多集中于裂谷附近或裂谷系中,有的在破裂的陆缘,
10、如金伯利岩和碳酸岩多集中于裂谷附近或裂谷系中,有的在破裂的陆缘,如东非裂谷、贝加尔裂谷、阿尔丹穹曲、莱茵地堑、巴西海岸等地。东非裂谷、贝加尔裂谷、阿尔丹穹曲、莱茵地堑、巴西海岸等地。大陆区的高钾岩系很难说和什么构造环境有关大陆区的高钾岩系很难说和什么构造环境有关(Kent(Kent等,等,1992)1992)。西澳大利亚的金云白榴岩过去归之为白榴石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一类。西澳大利亚的金云白榴岩过去归之为白榴石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一类。东非裂谷西部的高碱岩系是高钾熔岩最集中地区,岩石包括暗橄白榴东非裂谷西部的高碱岩系是高钾熔岩最集中地区,岩石包括暗橄白榴岩、白橄岩、白橄 黄长岩、局部也有碳酸岩熔岩和凝
11、灰岩。黄长岩、局部也有碳酸岩熔岩和凝灰岩。意大利罗曼省和西班牙南部的高钾岩系在构造位置上属于聚敛板块边意大利罗曼省和西班牙南部的高钾岩系在构造位置上属于聚敛板块边缘,位于本尼奥夫带上。缘,位于本尼奥夫带上。在东非裂谷通过肯尼亚穹隆地带,早中新世开始有大的中心式喷发,在东非裂谷通过肯尼亚穹隆地带,早中新世开始有大的中心式喷发,喷发产物有霞石岩、暗霞石岩熔岩、火山碎屑岩加少量碧玄岩、玄武岩喷发产物有霞石岩、暗霞石岩熔岩、火山碎屑岩加少量碧玄岩、玄武岩、响岩和粗面岩。、响岩和粗面岩。大陆上的高原玄武岩或洪流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有的含有大量流纹大陆上的高原玄武岩或洪流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有的含有大
12、量流纹岩夹层岩夹层( (如印度德干如印度德干) )。高原玄武岩与构造的关系看来并不一律高原玄武岩与构造的关系看来并不一律南非卡罗、印度德干可能与显生宙板块分离有关,也可能和热柱活动有南非卡罗、印度德干可能与显生宙板块分离有关,也可能和热柱活动有关。关。最老的基维诺玄武岩的构造背景至今还无法弄清。最老的基维诺玄武岩的构造背景至今还无法弄清。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各地质历史时期都有大陆板内岩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各地质历史时期都有大陆板内岩浆活动,但大部分岩浆活动发生在元古代、中、新生代三个时期。浆活动,但大部分岩浆活动发生在元古代、中、新生代三个时期。为什么大陆板内岩
13、浆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元古代和中、新生代呢为什么大陆板内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元古代和中、新生代呢? ? 根据杜乐天根据杜乐天(1990)(1990)提出的幔汁说和国外学者提出的地幔热流体说认为,幔提出的幔汁说和国外学者提出的地幔热流体说认为,幔汁或地幔热流体是全球地质运动的总根源。汁或地幔热流体是全球地质运动的总根源。在地球演化历史中,幔汁或热流体既有聚积期又有发散期,即具有聚积和在地球演化历史中,幔汁或热流体既有聚积期又有发散期,即具有聚积和发散交替出现的规律。发散交替出现的规律。当幔汁或地幔热流体缓慢聚积时拉张性岩浆作用就很少;当幔汁或热流体当幔汁或地幔热流体缓慢聚积时拉张性岩浆作用就很少;当
14、幔汁或热流体聚积到一定程度,即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则以地幔柱、热羽、热点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即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则以地幔柱、热羽、热点的形式从地幔或核幔边界大规模上涌发散,引起地幔物质上隆、岩石圈破裂,沿破从地幔或核幔边界大规模上涌发散,引起地幔物质上隆、岩石圈破裂,沿破裂带形成大量的拉张性板内克拉通岩浆岩岩石组合裂带形成大量的拉张性板内克拉通岩浆岩岩石组合 。1.2 1.2 大洋板块大洋板块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来考察火成岩组合与构造背景的关系,大洋地区似乎比大陆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来考察火成岩组合与构造背景的关系,大洋地区似乎比大陆地区更显出规律性。地区更显出规律性。大洋壳范围内的岩浆喷发是少量
15、的,这种喷发由火山岛和洋底火山显示出来大洋壳范围内的岩浆喷发是少量的,这种喷发由火山岛和洋底火山显示出来它们有两种基本产状,火山岛链和孤立火山。它们有两种基本产状,火山岛链和孤立火山。夏威夷群岛、澳特腊尔马绍尔吉尔伯特群岛是典型的火山岛链。夏威夷群岛、澳特腊尔马绍尔吉尔伯特群岛是典型的火山岛链。火山链可能是当大洋岩石圈在地幔柱火山链可能是当大洋岩石圈在地幔柱( (热点热点) )上运移时,由地幔柱上运移时,由地幔柱( (热点热点) )产生的产生的,地幔柱内或地幔柱上面产生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了海山和岛链,地幔柱内或地幔柱上面产生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了海山和岛链( (图图2)2)。上地幔柱上地幔柱(
16、(热点热点) )形成的玄武质原始岩浆,其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形成的玄武质原始岩浆,其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a.a.地幔源区的物质组成和矿物组合;地幔源区的物质组成和矿物组合; b.b.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的程度和部分熔融的机理;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的程度和部分熔融的机理; c.c.岩浆分异的深度。岩浆分异的深度。其形成过程可用双层地幔的简要模式来加以概括其形成过程可用双层地幔的简要模式来加以概括( (图图3)3)。该模式展示一种双层。该模式展示一种双层地幔结构。洋岛玄武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下层地幔,下层地幔由再循环俯冲洋壳地幔结构。洋岛玄武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下层地幔,下层地幔由再循环俯冲洋壳
17、和近原始地幔混合而成;上层地幔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它是洋中脊拉斑玄武和近原始地幔混合而成;上层地幔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它是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原始岩浆的起源区;底劈上隆由上下地幔层的边界附近开始产生,部分熔融岩原始岩浆的起源区;底劈上隆由上下地幔层的边界附近开始产生,部分熔融作用也同时发生。而上隆体附近的亏损地幔也将产生部分熔融,这两种部分熔作用也同时发生。而上隆体附近的亏损地幔也将产生部分熔融,这两种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发生岩浆混合作用,最后岩浆喷出形成洋岛融的产物可能发生岩浆混合作用,最后岩浆喷出形成洋岛( (海山海山) )火山岩,在中火山岩,在中脊区则形成洋脊拉斑玄武岩。不同的是,在中脊区,亏
18、损地幔熔融物占有更为脊区则形成洋脊拉斑玄武岩。不同的是,在中脊区,亏损地幔熔融物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重要的地位。洋岛洋岛( (海山海山) )火山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岩浆的产物,它是由大量拉斑玄武火山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岩浆的产物,它是由大量拉斑玄武岩和较少的碱性岩组成。岩和较少的碱性岩组成。夏威夷群岛的火山岩中,拉斑玄武岩占夏威夷群岛的火山岩中,拉斑玄武岩占85%85%,其它为中性及酸性岩、碱性,其它为中性及酸性岩、碱性玄武岩和更少的更为碱性的基性岩。玄武岩和更少的更为碱性的基性岩。冰岛的火山岩也属拉斑玄武岩系,但分异产物比夏威夷的多,这里还有冰岛的火山岩也属拉斑玄武岩系,但分异产物比夏威夷的多,
19、这里还有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同时还有碱性玄武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同时还有碱性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含洋岛玄武岩含K K2 2O O、TiOTiO2 2、P P2 2O O5 5高,大离子半径的不相容元素包括轻稀土高,大离子半径的不相容元素包括轻稀土元素在内都比洋中脊玄武岩高。元素在内都比洋中脊玄武岩高。大洋板内火山岛链往往显示出有规律的演化历史,夏威夷群岛就是一个实例大洋板内火山岛链往往显示出有规律的演化历史,夏威夷群岛就是一个实例。在该地区,一个特定火山的最老的岩石均为橄榄拉斑玄武岩,随后富铁石英在该地区,一个特定火山的最老的岩石均为橄榄拉斑玄武岩,随后富铁石英拉斑玄武岩的丰度增大,最后是少
20、量的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的丰度增大,最后是少量的碱性玄武岩( (及其分异物及其分异物) )。这种事件顺序用热点模式最容易解释。这种事件顺序用热点模式最容易解释。在热点模式中,认为那些早期的岩浆活动反映了在地幔热柱中或其上面的广在热点模式中,认为那些早期的岩浆活动反映了在地幔热柱中或其上面的广泛熔融作用。随着火山在热点上的运动,少量岩浆到达地表,以及浅处,分离泛熔融作用。随着火山在热点上的运动,少量岩浆到达地表,以及浅处,分离结晶作用变得更占优势,产生较多的石英拉斑玄武岩。结晶作用变得更占优势,产生较多的石英拉斑玄武岩。随着火山趋近地幔柱的边缘,等温线下降,熔融作用的深度及程度减小,结随着火山趋
21、近地幔柱的边缘,等温线下降,熔融作用的深度及程度减小,结果产生小体积的碱性玄武岩。果产生小体积的碱性玄武岩。2 2 离散型板块边缘岩浆活动离散型板块边缘岩浆活动2.1 2.1 大洋中脊岩浆活动大洋中脊岩浆活动大洋中脊是最重要的离散型板块边缘,是大洋区中最大量的火成岩产生地大洋中脊是最重要的离散型板块边缘,是大洋区中最大量的火成岩产生地,也是洋壳产生的地方,洋底不断在中脊处形成,而后运移到大洋各外。,也是洋壳产生的地方,洋底不断在中脊处形成,而后运移到大洋各外。大洋中脊以产生拉斑玄武岩和缺乏安山岩为特征,这种拉斑玄武岩,通常大洋中脊以产生拉斑玄武岩和缺乏安山岩为特征,这种拉斑玄武岩,通常称为洋脊
22、拉斑玄武岩称为洋脊拉斑玄武岩( (MORBMORBmid ocean ridge basalt)mid ocean ridge basalt)。板块扩张引起的压力释放将产生岩浆,沿洋中脊,地震活动产生于较浅的板块扩张引起的压力释放将产生岩浆,沿洋中脊,地震活动产生于较浅的深度上,而观察到的热流却很高,说明该区贫碱的拉斑质玄武岩浆产生于较深度上,而观察到的热流却很高,说明该区贫碱的拉斑质玄武岩浆产生于较浅的深度位置上浅的深度位置上( (JokatJokat等,等,1992)1992)。洋中脊缺乏安山岩的原因可归结如下:洋中脊缺乏安山岩的原因可归结如下:(1)(1)没有俯冲作用发生,因此也没有水份
23、带入上地幔。没有俯冲作用发生,因此也没有水份带入上地幔。(2)(2)由于地壳较薄,沿中脊的一些扩张裂隙不能阻止水份的散失,因而水压由于地壳较薄,沿中脊的一些扩张裂隙不能阻止水份的散失,因而水压很低,不足以产生安山质岩浆。很低,不足以产生安山质岩浆。洋脊岩石中洋脊岩石中FeFe3+3+/Fe/Fe2+2+低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低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即低水压造成低氧逸度。即低水压造成低氧逸度。因此,围绕洋脊产生的岩浆活动是无水的。因此,围绕洋脊产生的岩浆活动是无水的。 NichollsNicholls和和RingwoodRingwood还认为大洋拉斑玄武岩相当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无水还认为大洋拉斑玄武岩
24、相当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无水等效物。等效物。洋脊拉斑玄武岩主要有以下特征:洋脊拉斑玄武岩主要有以下特征:(1)(1)斑晶或为橄榄石或为斜长石,或二者兼而有之。基质矿物是橄榄石、斜斑晶或为橄榄石或为斜长石,或二者兼而有之。基质矿物是橄榄石、斜长石、单斜辉石和铁矿物,常含有玻璃质及结晶的矿物雏晶。长石、单斜辉石和铁矿物,常含有玻璃质及结晶的矿物雏晶。(2)(2)低钾低钾( (K K2 2O0.4%)O0.4%)高钛高钛( (TiOTiO2 2为为0.7-2.3%)0.7-2.3%)P P2 2O O5 5含量低含量低(0.25%), (5%);KO5%);K2 2O/NaO/Na2 2O O高,当高
25、,当SiOSiO2 2约约50%50%时时,0.6;0.6;SiOSiO2 2约约55%55%时,时,1.01.0。在。在SiOSiO2 2-K-K2 2O O图上,低图上,低SiOSiO2 2部分有陡的正倾部分有陡的正倾( (当当SiOSiO2 2=45-57%=45-57%时,斜率时,斜率0.5,57%57%时,斜率为时,斜率为0 0或负值或负值) )。富集。富集P P、RbRb、SrSr、BaBa、PbPb和轻稀土和轻稀土( (与与K K的富集吻合的富集吻合) ),低,低TiOTiO2 2(1.3%);Al(0.5)(0.5)。岛弧火山岩以爆发相为特征,火山碎屑物质体积可占整个火山岩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