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分析课件:6萃取分离法(第一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质分析课件:6萃取分离法(第一章).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分析 课件 萃取 分离法 第一章
- 资源描述:
-
1、第六章第六章 chapter 6萃取分离法萃取分离法Extraction separation method 6.1 溶剂萃取溶剂萃取6.2 胶体萃取胶体萃取6.3 双水相萃取双水相萃取6.4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6.5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6.6 溶剂微胶囊萃取溶剂微胶囊萃取主要内容主要内容I2水溶液水溶液原因原因: : I2在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I2在相间的转移是在相间的转移是物理物理过程。而更多的情况下,过程。而更多的情况下,被萃取对象要与试剂(萃取剂)发生被萃取对象要与试剂(萃取剂)发生化学化学作用。作用。CCl4I2 / CCl4
2、 H2O实例实例: :6.1 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液液-液萃取液萃取)定义:定义:溶于某一液相中的组分,在与第二液相接触后转入第溶于某一液相中的组分,在与第二液相接触后转入第 二液相的过程。通常是水相二液相的过程。通常是水相-有机相。有机相。原理:原理:利用组分在两互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利用组分在两互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分配分配行为的行为的差异差异 进行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方法。萃取萃取泛指任意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包括液泛指任意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包括液-固萃取(固固萃取(固相萃取)、相萃取)、SFE、逆流(色谱)萃取等。、逆流(色谱)萃取等。反萃
3、取反萃取被萃物进入有机相后,再用水相将其中部分组被萃物进入有机相后,再用水相将其中部分组分萃取出来。主要目的是把随目标物质进入有机相的杂质分萃取出来。主要目的是把随目标物质进入有机相的杂质除掉。除掉。溶剂萃取法的发展过程溶剂萃取法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人们就知道用有机溶剂萃取某些世纪中期人们就知道用有机溶剂萃取某些无机物。如无机物。如1842年年Peligot用用二乙醚二乙醚萃取萃取硝酸硝酸铀酰铀酰。1872年年Berthelot和和Jungfleisch根据经验提出了根据经验提出了液液-液分配液分配 的的定量定量关系。关系。BerthelotPeligot溶剂萃取法的发展过程溶剂萃取法的发展
4、过程1891年年Nernst从热力学观点出发从热力学观点出发阐阐明明了液了液-液分配的定量关系。液分配的定量关系。20世纪世纪40年代以后,溶剂萃取走向年代以后,溶剂萃取走向成熟:成熟: 完善的理论体系完善的理论体系 丰富的萃取模式丰富的萃取模式 广泛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应用领域Walther Nernst溶剂萃取法的优缺点溶剂萃取法的优缺点优点优点 仪器仪器设备简单设备简单,操作,操作方便方便; 分离分离选择性选择性高;高;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广广:无机物无机物、有机物;大量、微量有机物;大量、微量组分富集。组分富集。 处理处理量大量大,适合工业规模分离,易于实现连续,适合工业规模分离,易于实现连
5、续自动自动操作。操作。缺点缺点 有机溶剂易挥发,多对人体有机溶剂易挥发,多对人体有害有害 手工操作比较麻烦,手工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时 分离分离效率效率(柱效)不高。(比(柱效)不高。(比LC小小23个数量级)个数量级)6.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分配平衡常数分配平衡常数 (萃取)(萃取)分配常数分配常数KD KD为常数的条件为常数的条件: (1)溶质)溶质A在溶液中的浓度极低;在溶液中的浓度极低; (2)A在两相中的分子形态相同;在两相中的分子形态相同; (3)温度一定。)温度一定。OHorgDAAK2orgOHAA2)()(碘在水和碘在水和CCl4之间的分配之间的分配(25 C) I
6、2 , mol/L I2 , mol/L KD 0.1148 102 10.09 102 87.89 0.0762 102 6.52 102 85.54 0.0500 102 4.26 102 85.20 0.0320 102 2.72 102 85.00H2OCCl4热力学分配平衡常数热力学分配平衡常数K0 KD也称(萃取)分配系数也称(萃取)分配系数aqorgDaqaqorgorgaqorgKAAK02. 分配比分配比 当溶质在某一相或两相中发生当溶质在某一相或两相中发生离解、缔合、配位离解、缔合、配位或离子或离子聚集聚集现象时,同一溶质在同一相中就可能存在多种形态。现象时,同一溶质在同一
7、相中就可能存在多种形态。 如:如:OsO4在在CCl4/H2O体系中分配时:体系中分配时:OsO4在水中水解:在水中水解: OsO4 H2O HOsO5H HOsO5 OsO52 HOsO4在在CCl4中聚集:中聚集: 4 OsO4 (OsO4)4 水相形态水相形态: OsO4 , HOsO5 , OsO52 CCl4相形态相形态: OsO4 ,(OsO4)4osmium( Os,锇,锇 )来自希腊文来自希腊文中中“易挥发易挥发”分配比分配比(D) 因为同一物质的每种形态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都不一因为同一物质的每种形态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都不一样,故分配比定义为某种物质在两相之间各形态总浓度的样,
8、故分配比定义为某种物质在两相之间各形态总浓度的比值。比值。注:注:1. 分配比不一定是常数,随实验条件(分配比不一定是常数,随实验条件(pH,萃取,萃取 剂,溶剂,盐析剂等)而变化。剂,溶剂,盐析剂等)而变化。 2. 当溶质在两相中只有一种形态时,当溶质在两相中只有一种形态时,DKD。iaqiiorgiAaqAorgAACCD3. 萃取率(萃取率(E) 对于一次萃取:对于一次萃取: 以以Caq Vorg除上式,得:除上式,得: 可见:可见:E的大小取决于分配比和相比(两相体的大小取决于分配比和相比(两相体 积比)积比)溶质在两相中的总量溶质在有机相中的量100%E%100%aqaqorgorg
9、orgorgVCVCVCE%100/%100/%orgaqorgaqaqorgaqorgVVDDVVCCCCE当相比为当相比为1(即(即VaqVorg)时:)时: 分配比分配比D较小时较小时,可以,可以减小相比减小相比(即增加有机溶剂体(即增加有机溶剂体积)积)提高萃取率提高萃取率,但增大有机溶剂体积会使有机相中,但增大有机溶剂体积会使有机相中溶质浓度降低,不利于后继分离和测定工作。溶质浓度降低,不利于后继分离和测定工作。 所以,通常是采用所以,通常是采用多次萃取多次萃取或或连续萃取连续萃取来提高萃取率。来提高萃取率。%1001%DDE多次萃取多次萃取经经n次萃取后,水相中次萃取后,水相中残留
10、残留溶质溶质A的平衡浓度的平衡浓度Cn为:为:当当VaqVorg时:时: 式中式中C0为水相中为水相中A的最初浓度,即总浓度。的最初浓度,即总浓度。norgaqorgaqnDVVVVCC)/(0nnDCC)1 (104. 分离系数分离系数 (分离因子(分离因子) 对于单一形态溶质,对于单一形态溶质,DKD ,于是有:,于是有:BaqBorgAaqAorgBABACCCCDD/,BDADBAKK, 当水相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溶质时,其在两当水相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溶质时,其在两相中分配比不同,萃取后,在两相中相对含量发生相中分配比不同,萃取后,在两相中相对含量发生变化。通常用分离因子(或分离系数
11、)变化。通常用分离因子(或分离系数) 表示两种表示两种溶质溶质相互分离的程度相互分离的程度。 A,B越大,越大,A和和B两种溶质就越容易分离。两种溶质就越容易分离。6.1.2 主要萃取体系主要萃取体系1. 萃取过程萃取过程 (1) 水相水相中可萃取络合物的生成中可萃取络合物的生成 (2) 可萃取络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间的可萃取络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间的分配分配平衡平衡(3) 可萃取络合物在可萃取络合物在有机相有机相中的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反应 (聚合,离解或与其它组分反应)(聚合,离解或与其它组分反应)2. 萃取体系的分类萃取体系的分类 基于组分萃取到有机相的形式分类基于组分萃取到有机相的形式分类 中
12、性配合萃取体系中性配合萃取体系(简单分子萃取体系)(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阳离子交换萃取体系阳离子交换萃取体系(螯合萃取体系)(螯合萃取体系) 离子缔合萃取体系离子缔合萃取体系 协同萃取体系协同萃取体系 其他萃取体系其他萃取体系(如高温萃取体系)(如高温萃取体系)6.1.2.1 中性配合萃取体系中性配合萃取体系(1)特点)特点 被萃取物在水相中以被萃取物在水相中以中性分子中性分子形式存在形式存在 萃取剂萃取剂也是也是中性分子中性分子(含有适当配位基团)(含有适当配位基团) 被萃取物与萃取剂形成被萃取物与萃取剂形成中性配合物中性配合物如:磷酸三丁酯(如:磷酸三丁酯(TBP)-煤油煤油体系从硝酸溶液
13、中萃取体系从硝酸溶液中萃取硝酸铀酰硝酸铀酰 被萃取物形式:被萃取物形式:UO2(NO3)2 (铀的其他形态如(铀的其他形态如UO22, UO2NO3等不被萃取)等不被萃取) 萃取剂:萃取剂:TBP(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酯) 中性配合物:中性配合物:UO2(NO3)22TBP萃取金属离子萃取金属离子U UO22 + 2NO3 + 2TBP UO2(NO3)22TBP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酯中性配合物中性配合物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酯中性中性含含磷磷萃取剂:萃取剂: 磷酸酯、膦酸酯、次膦酸酯、膦氧化物、焦磷酸酯、磷酸酯、膦酸酯、次膦酸酯、膦氧化物、焦磷酸酯、膦的有机衍生物膦的有机衍生物中性中性含含氧氧萃
14、取剂:萃取剂: 酮、酯、醇、醚等,酮、酯、醇、醚等,如如MIBK(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中性中性含含硫硫萃取剂:萃取剂: 亚砜、硫醚亚砜、硫醚含含氮氮中性萃取剂:中性萃取剂: 吡啶吡啶(2)中性配合萃取剂)中性配合萃取剂6.1.2.2 阳离子交换萃取体系阳离子交换萃取体系 萃取剂萃取剂通常是通常是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的有机酸有机酸,在两相,在两相中有分配。中有分配。 被萃取物通常是被萃取物通常是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它与有机酸生成配合物或螯,它与有机酸生成配合物或螯合物。合物。 Mn+(aq) + nHA(org) MAn(org) + nH+(aq) 有机酸萃
15、取金属离子的过程可有机酸萃取金属离子的过程可看作是水相中的阳离子与有看作是水相中的阳离子与有机酸机酸HA中氢离子的交换反应中氢离子的交换反应。(1)特点)特点酸性含磷萃取剂酸性含磷萃取剂: 烷基磷酸(如二烷基磷酸)烷基磷酸(如二烷基磷酸)螯合萃取剂螯合萃取剂: - -二酮(如乙酰丙酮),二酮(如乙酰丙酮),8-8-羟基喹啉类,羟基喹啉类,污类,羟胺衍生物,双硫腙,酚类。污类,羟胺衍生物,双硫腙,酚类。有机羧酸和磺酸有机羧酸和磺酸: 羧酸和磺酸在煤油、苯和羧酸和磺酸在煤油、苯和CCl4中常成中常成为二聚体。为二聚体。(2)阳离子交换萃取剂)阳离子交换萃取剂酸性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酸性萃取剂对
16、金属离子的萃取: 萃取剂萃取剂HA两相中两相中分配分配: HA(aq) HA(org) 萃取剂水相中萃取剂水相中离解离解: HA H+ A- 水相中金属与萃取剂阴离子水相中金属与萃取剂阴离子配位配位:Mn+ nA- MAn 在水相形成的金属配合物(或螯合物)两相中在水相形成的金属配合物(或螯合物)两相中分配分配 MAn(aq) MAn(org) (3)萃取步骤)萃取步骤 二烷基磷酸萃取稀土二烷基磷酸萃取稀土 RE3+ 3(HA)2 RE(HA)23 3H+ 二烷基磷酸以二聚体参与配位二烷基磷酸以二聚体参与配位 (4)举例)举例6.1.2.3 离子缔合萃取体系离子缔合萃取体系 阴(阳)离子萃取剂
17、与阳(阴)离子被萃取物在阴(阳)离子萃取剂与阳(阴)离子被萃取物在水相中水相中缔缔合合后进入有机相。一般是后进入有机相。一般是阳离子萃取剂阳离子萃取剂与与金属配阴离子金属配阴离子形形成的缔合体系。成的缔合体系。 被萃取物以被萃取物以多样形式多样形式被萃取。被萃取。 如形成非溶剂化配位盐、溶剂化配位盐、阴离子配合物等。如形成非溶剂化配位盐、溶剂化配位盐、阴离子配合物等。 离子缔合萃取平衡比较离子缔合萃取平衡比较复杂复杂,定量处理比较困难。,定量处理比较困难。(1)特点)特点 胺类萃取体系胺类萃取体系: 常用胺类萃取剂为常用胺类萃取剂为脂肪胺脂肪胺 如:如:叔胺叔胺萃取萃取硫酸铀酰硫酸铀酰阴离子交
18、换萃取机理阴离子交换萃取机理 2R3N(org) H2SO4 (R3NH)2SO4(org) UO22+ 2SO42- UO2(SO4)22- (R3NH)2SO4(org)UO2(SO4)22- (R3NH)2UO2 (SO4)2(org) SO42-(2)萃取体系)萃取体系 冠醚冠醚与阳离子配位后,阳离子原来的配对阴离子与阳离子配位后,阳离子原来的配对阴离子仍伴随在外。仍伴随在外。 冠(穴)醚萃取体系冠(穴)醚萃取体系硫氰化铷穴醚穴醚2,2,2与金属离子的配合反应与金属离子的配合反应冠(穴)醚萃取体系特点冠(穴)醚萃取体系特点(1)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与冠(穴)醚中的杂原子(与冠(穴)醚
19、中的杂原子(O、N、S、P等)等) 分子间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作用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后进入有机相。后进入有机相。(2)配合物的)配合物的稳定性稳定性与与空穴直径空穴直径、杂原子种类、数目和空间、杂原子种类、数目和空间排排 列、环上取代基、金属离子体积和电荷、溶剂性质等有列、环上取代基、金属离子体积和电荷、溶剂性质等有关。关。(3)穴醚具有多环,三维结构,其球形空穴对金属离子的)穴醚具有多环,三维结构,其球形空穴对金属离子的配配合合 能力能力比单环的冠醚要大得多。比单环的冠醚要大得多。(4)冠(穴)醚的亲水杂原子向内侧,外侧是疏水的)冠(穴)醚的亲水杂原子向内侧,外侧是疏水的CH2 CH2基,使
20、萃取配合物在基,使萃取配合物在有机相溶解性有机相溶解性增加。增加。 机理机理:以乙醚萃取以乙醚萃取6 mol/L盐酸水溶液中的盐酸水溶液中的Fe3+为例为例 水相中被萃取金属离子水相中被萃取金属离子Fe3+与适当的阴离子与适当的阴离子Cl-结合形结合形成配阴离子成配阴离子 Fe3+ + 4 Cl FeCl4 含氧萃取剂与进入有机相的水合含氧萃取剂与进入有机相的水合H+结合成佯盐阳离子结合成佯盐阳离子 H+ R-O-R(org) + H+ + Cl- R-O-R (org) + Cl- 金属配阴离子与萃取剂佯盐阳离子缔合生成佯盐金属配阴离子与萃取剂佯盐阳离子缔合生成佯盐 R R OH+(org)
21、 FeCl4 OHFeCl4 R R 佯盐萃取体系:佯盐萃取体系:6.1.2.4 协同萃取体系协同萃取体系 混合萃取剂混合萃取剂同时萃取某一物质时,其分配比显著同时萃取某一物质时,其分配比显著大于相同浓度下各单一萃取剂分配比之和。大于相同浓度下各单一萃取剂分配比之和。 即协同效应:即协同效应: D协同协同 D加和加和D1D2 无协同效应:无协同效应: D协同协同 D加和加和 反协同效应:反协同效应: D协同协同 D加和加和 协萃系数协萃系数R: R = D协同协同/D加和加和(1)协同萃取作用)协同萃取作用 二二(2-乙基己基)磷酸(乙基己基)磷酸(P204)与中性含磷萃取剂协萃体系萃取)与中
22、性含磷萃取剂协萃体系萃取UO22+的协萃系数的协萃系数 含磷萃取剂(含磷萃取剂(B) TBP BDBP TOPO 单独单独含磷含磷萃取剂的分配比萃取剂的分配比 DB 0.0002 0.002 0.06 单独单独P204萃取剂的分配比萃取剂的分配比 DP204 135 135 135 混合混合萃取剂的分配比萃取剂的分配比 D协同协同 470 3500 3500 协萃系数协萃系数 R 3.5 25.9 25.9TBP=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酯;BDBP=二丁基膦酸丁酯二丁基膦酸丁酯;TOPO=三辛基氧膦三辛基氧膦 生成了更为稳定的含有生成了更为稳定的含有两种以上配位体两种以上配位体的可萃物。的可萃物。
23、 生成的配生成的配合物合物疏水性更强疏水性更强,更易进入有机相中。,更易进入有机相中。 如单独阳离子交换萃取反应:如单独阳离子交换萃取反应: Mn+ n HA (org) MAn(org) 加入中性配合萃取剂加入中性配合萃取剂S后的协同萃取反应:后的协同萃取反应: Mn+ n HA(org) x S(org) MAnSx (org) n H(2)协同萃取机理)协同萃取机理6.1.3 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1)萃取剂浓度的影响)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游离游离萃取剂萃取剂(有机相中未参(有机相中未参与形成络合物的萃取剂)与形成络合物的萃取剂)浓度增浓度增加加,分配系数上升分配系数上升。
24、 但,浓度很大时,会出现分但,浓度很大时,会出现分配系数降低的趋势。配系数降低的趋势。(2)酸度的影响)酸度的影响 不同萃取体系中酸度的影响不同。不同萃取体系中酸度的影响不同。 中性配合萃取体系中,酸度直接影响与金属形成中性中性配合萃取体系中,酸度直接影响与金属形成中性盐的阴离子的浓度。盐的阴离子的浓度。 阳离子交换萃取体系中阳离子交换萃取体系中H直接和金属离子竞争萃取剂。直接和金属离子竞争萃取剂。(3)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对萃取几乎无影响,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对萃取几乎无影响,金属离子浓度很高时,会导致有机相中游离萃取剂浓度降低。浓度很高时,会
25、导致有机相中游离萃取剂浓度降低。(4)盐析剂的影响)盐析剂的影响盐析现象:盐析现象:向水相中加入另一种无机盐使被萃取物分配系数向水相中加入另一种无机盐使被萃取物分配系数上升的现象。上升的现象。所加无机盐称盐析剂。所加无机盐称盐析剂。效果:效果: 盐析剂往往含有与被萃物相同的阴离子,盐析剂往往含有与被萃物相同的阴离子,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使分配使分配系数上升。系数上升。 盐析剂的水合作用使水相中部分水成了其水合水,降低了自盐析剂的水合作用使水相中部分水成了其水合水,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同时也提高了金属离子的活度,分配系数提高。由水的浓度。同时也提高了金属离子的活度,分配系数提高。(5)温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