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全册配套完整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通信原理全册配套完整课件2.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配套 完整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通信原理全册配套完整课件通信原理全册配套完整课件2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课程概述课程概述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在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在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课程教材?课程教材?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怎么讲?怎么讲?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如何能学好?如何能学好?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怎么考?怎么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4课程概述(续)课程概述(续)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在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在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与信息专业或学科的一课程是通信与信息专业或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诸多院校相关专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诸多
2、院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之一。它在课程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之一。它在课程体系中起着系中起着“承前(先修课程)启后(后续课承前(先修课程)启后(后续课程)程)”的作用,扮演着的作用,扮演着“桥梁桥梁”的作用。的作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随机信号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5课程概述(续)课程概述(续)v课程教材课程教材 樊昌信等编著樊昌信等编著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6课程概述(续)课程概述(续)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如何能学好?
3、如何能学好? 仔细阅读教材仔细阅读教材 从系统的角度学习从系统的角度学习 熟记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学习每一部分时,从该部分熟记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学习每一部分时,从该部分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理解该部分内容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理解该部分内容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概念 数学表达式、时间波形、频谱图相结合学习数学表达式、时间波形、频谱图相结合学习 认真思考,多问问题认真思考,多问问题 认真做作业,多做练习,及时反思认真做作业,多做练习,及时反思 分阶段及时复习分阶段及时复习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7课程概述(续)课程概述(续)v通信原理通信原理考核方法考核方法 5454学时(
4、其中授课学时(其中授课4646学时,实验学时,实验8 8学时)学时) 成绩构成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15%15%:考勤、作业:考勤、作业 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5%15%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70%70%:闭卷考试:闭卷考试 答疑答疑 中欧学院楼中欧学院楼129129室室, ,周五周五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8主要授课内容主要授课内容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第第4 4章章 信道信道第第5 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第第6 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第7 7章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第9 9章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第1010章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
5、接收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9章节结构章节结构绪绪 论论数学工具、基础知识数学工具、基础知识(确知(确知/随机随机/信道)信道)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线性调制线性调制AM, DSM,SSB,VSB非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FMPM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基带基带传输传输带通带通传输传输模拟模拟信号信号的数的数字传字传输输数字数字信号信号的最的最佳接佳接收收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0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常用的通信的术语常用的通信的术语; ;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 基带信号与已调信号的区别基带信号与已调信号的区别; ; 通
6、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通信方式; ;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 ;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平均信息熵的计算离散信源的信息量、平均信息熵的计算; ; 码元速率、信息速率和频带利用率的定义、计算和关系码元速率、信息速率和频带利用率的定义、计算和关系; ; 误码率和误信率的定义及其关系。误码率和误信率的定义及其关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1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 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2.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 1.3.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 1.4.4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及其度
7、量 1 1.5.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2v通信的目的:传递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消息中所包含的中所包含的信息信息。v消息消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载体 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语音、文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语音、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v信息信息: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 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v通信的定义通信的定义:“信息传输信息传输”(“消息传输消息传输”) 信息的时空转移信息的时空转移 把消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把消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1.1 1.1 通信
8、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3v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 非电的非电的 如手势、语言、旌旗、消息树、烽火台、击鼓传令等如手势、语言、旌旗、消息树、烽火台、击鼓传令等 电的电的 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因特网和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因特网和计算机通信等计算机通信等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4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v信号信号:是消息的载体:是消息的载体 如电压、电流或电波等物理量(进一步还可以如电压、电流或电波等物理量(进一步还可以是该物理量的幅度、相位或频率等
9、)。此时的是该物理量的幅度、相位或频率等)。此时的信号为信号为电信号电信号,习惯上简称为,习惯上简称为信号信号。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v思考:思考: 电力传输系统是不是通信系统?电力传输系统是不是通信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5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 v电信发明史电信发明史 1837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761876年:贝尔发明有线电话年: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19181918年: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接收机问世年: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接收机问世 1936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 (移动通
10、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 后面讲述中,后面讲述中,“通信通信”这一术语是指这一术语是指“电通电通信信”,包括光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包括光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在电通信系统中,消息的传递是通过电信号来在电通信系统中,消息的传递是通过电信号来实现的。实现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6龙图案电话机龙图案电话机(清末)(清末)中国第一个电话局中国第一个电话局(1882)贝尔与电话贝尔与电话(1876)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7人工交换机人工交换机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
11、念 美制便携式交换机美制便携式交换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8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电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iPhone 4S可可WiFi、4G上网的上网的new iPad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19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 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2.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 1.3.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 1.4.4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及其度量 1 1.5.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0 信源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把待传
12、输的消息转换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将信源和信道匹配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原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1.2.1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1 信道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甚至还可以包含某些设备
13、。无线的,甚至还可以包含某些设备。 噪声源噪声源:是信道中的所有噪声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是信道中的所有噪声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中其它各处噪声的集合。中其它各处噪声的集合。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电信号。原始电信号。 信宿(受信者、收终端)信宿(受信者、收终端):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换成相应的消息。 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2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14、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v思考:思考: 分别以电视和广播为例,说明通信系统模型中分别以电视和广播为例,说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各部分在实际中的对应关系。的各部分在实际中的对应关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3按照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照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信号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无限的)。模拟信号:信号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无限的)。数字信号:信号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有限的)。数字信号:信号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有限的)。传输数字信
15、号传输数字信号tt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4v思考:思考: 以下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以下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5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叫做模拟
16、通信系统。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叫做模拟通信系统。 (1)模拟通信系统中)模拟通信系统中两种重要变换两种重要变换: 消息消息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 调制信号调制信号(基带信号)(基带信号) 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频带信号)(频带信号) (2)信号受噪声干扰的影响)信号受噪声干扰的影响噪声背景下的信号传输。噪声背景下的信号传输。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6已调信号已调信号有三个基本特性有三个基本特性: (1)携带有消息;)携带有消
17、息; (2)适合在信道中传输)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如辐射:天线尺寸(如辐射:天线尺寸1/10 波长);波长); (3)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 频带信号频带信号。 如:民航甚高频通信如:民航甚高频通信 (中心频率(中心频率118-136.975MHz118-136.975MHz、带宽、带宽25KHz25KHz) 原始电信号原始电信号的的频谱具有低通形式,直流频谱具有低通形式,直流/低频分量丰富低频分量丰富基带信号基带信号。 如:话音信号、电视基带信号如:话音信号、电视基带信号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18、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7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28 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 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完成模完成模/ /数转换数转换 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纠错
19、检错,增强抗干扰能力。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纠错检错,增强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目的: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加密与解密目的: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数字调制与解调目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数字调制与解调目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号 同步目的: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同步目的: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注:上图是一般化模型,实际系统不一定包含图中所有注:上图是一般化模型,实际系统不一定包含图中所有环节环节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
20、原理29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v通信标准通信标准JPEG、 MP3、 MPEG(ISO/IEC )、H26x(ITU-T)、AVSDVB:DVB-C、DVB-S、DVB-T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0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3 1.2.3 数字通信的特点数字通信的特点v数字通信相对模拟通信的优点数字通信相对模拟通信的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传输差错可控,可通过纠错编码进一步降低出错概率;传输差错可控,可通过纠
21、错编码进一步降低出错概率; 与计算机密切结合,便于处理、变换、存储;与计算机密切结合,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易于使用统一的处理方式与硬件,使不同通信网的融易于使用统一的处理方式与硬件,使不同通信网的融合成为可能。合成为可能。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11.2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2.3 1.2.3 数字通信的特点数字通信的特点v数字通信相对模拟通信的缺点数字通信相对模拟通信的缺点 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对同步要求高,设
22、备往往更复杂对同步要求高,设备往往更复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2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 1.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2.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组成 1 1.3.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 1.4.4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及其度量 1 1.5.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31.3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1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分类1.1. 按通信业务分类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
23、统图像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41.3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1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分类2.2. 按调制方式分类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基带传输系统带通(调制)传输系统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连续波调制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脉冲调制3.3. 按信号特征分类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51.3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1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分类4.4. 按传输媒介分类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
24、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纤、波导等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纤、波导等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5.5. 按工作波段分类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长波通信中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短波通信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361.3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1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分类频段频段频率频率/Hz波长波长应用应用极低频极低频ELFELF3-303-30超低频超低频SLFSLF30-30030-300特低频特低频ULFULF300-3k300-3k甚低频甚低频VLFVLF3k30k10km-100km电话、数据终端电话、数据终端低频低频LF30k300k
25、1km-10km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中频中频MF300k3M100m-1km调幅广播、业余无线电调幅广播、业余无线电高频高频HF3M30M10m-100m短波广播、移动无线电话、军事通信短波广播、移动无线电话、军事通信甚高频甚高频VHF30M300M1m-10m调频广播、电视、空中管制、导航调频广播、电视、空中管制、导航特高频特高频UHF300M3G1dm-1m电视、移动通信、雷达导航、空间遥测电视、移动通信、雷达导航、空间遥测超高频超高频SHF3G30G1cm-1dm微波接力、卫星和空间通信、雷达微波接力、卫星和空间通信、雷达毫米波毫米波30G-300G30G-300
展开阅读全文